簡體版

第七十九章 誘餌

隨後,方正化便與鄭一官商議招撫一事。

方正化開出的條件實在是太優厚,太讓人心動,要知道他們的父親也就一個小小的庫吏,不入流那種。

以前他們見了知縣都要行禮,如今搖身一變,不但成為朝廷將軍,而且還是四品以上大員。

大明的官員非常少,吏部在冊的也才三千多人。

那怕是四品武官,也是一方巨擎,鄭一官等兄弟又怎麼會不心動呢。

「大人,如今大明海域有上百股大小不一的賊寇,遍布整個海域,若大人給我足夠時間,朝廷給我一定支援,我可帶著我的兄弟們將其一掃而空。」鄭一官投效朝廷的事情基本上定下來。

方正化乃欽差,手持尚方寶劍,由不得鄭一官不信。

鄭芝龍搖身一變,成為官府中人,那麼那些昔日的同行,就成了生死之敵。

作為朝廷命官,當然要為朝廷辦事,為皇帝分憂,鏟除這些不服王道的賊寇,便成為鄭一官的使命。

方正化听了鄭一官的話,滿意的點點,這個鄭一官很懂規矩,這是在向他,或者說在向朝廷表態。

從此以後,鄭一官立場鮮明,與昔日同行一刀兩斷。

畢竟朝廷開出如此高的價錢,鄭一官怎麼說也得拿出點讓朝廷滿意的好處。

「此事不急,」方正化可還記得朱由檢的命令,「你速速回去安撫一下你的那些個屬下,隨後同本官一同進京面聖吧。」

「面聖!」鄭一官听了方正化的話,震驚的看向方正化,面聖,就是去將皇帝啊。

方正化很滿意和享受鄭一官的反應,微笑道︰「聖上欽點,令你隨同本官一同進京,不可怠慢。」

「遵命,」鄭一官一臉慎重,這個時代,皇帝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鄭一官微微遲疑後,便對方正化道︰「大人,我等何不從海上乘船北上,如此,也好趕在年前達到京師……」

「妙!」方正化眼楮一亮,也許可以見此機會給皇上獻上一份大禮。

郎情妾意,方正化與鄭一官一言而和,如今大明海域最強海盜之一的鄭一官正式被朝廷詔安……

而此時,御書房內氣氛卻異常的緊張。

內閣大臣們拖到下午,才無奈的進宮。

朱由檢一臉平淡的翻看他昨天布置的家庭作業,一點也不著急。

不愧是朝廷棟梁,這些人個個都有大智慧,他們交上來的答案朱由檢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為朱由檢解除海禁提供了不少意見。

比如來宗道言,「選沿海數地,設海市,派官員監管,觀效果,而後再定海禁之事……」

戶部左侍郎倪元璐則在奏折上寫道︰「特定港口,設賦稅使司,專職海稅……」

吏部尚書周延儒︰「專設一稅,用于建水師之用,待水師足夠之後,便開海禁,清楚海上賊寇……」

工部尚書徐光啟則提到︰「在沿海要地建海防炮台,仿紅夷,造海船,多用火器,增強水師戰力……」

兵部左侍郎王象乾︰「造新式戰船,增加水師兵馬數量,平定海域賊寇……」

唯一有點反對意見,但也沒有直接明言反對的是刑部右侍郎王尊德,「不可貿然接觸海禁,當徐徐圖之,萬不可操之過急,需建強大水師保沿海安定……」

如同朱由檢所料,被他大罵一頓之後,這些人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在他面前提反對意見。

他們屬下當然有人反對,畢竟海禁乃太祖朱元璋定下的,朱由檢此舉有違祖制。

不過這些人幾位內閣大佬知道鎮壓,這就是一個強硬皇帝的好處。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反對,但反對的後果他們也比誰都清楚,朱由檢有的是手段來收拾他們,有的是人願意頂替他們。

但最讓朱由檢無語的是,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提出一些解決海禁問題的辦法,但就是沒有一個光明正大的說出解除海禁之事。

他們這是要讓下面的人知道,解除海禁是皇帝的意思,和他們沒什麼關系,他們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事,他們都不願意為皇帝背這個鍋。

畢竟這事要是成了,提起之人將得罪無數人,要是不成,提起之人將背負無數罵名。

其實現在的大明面對的最大問題不是海禁的事情,而是錢糧的事。

邊關年年用兵,各地災難不斷,很多地方顆粒無收,都盼望朝廷賑災。

各地也送來消息,北方氣溫大降,大雪紛飛,凍死不少百姓……

朱由檢也想賑災,可拿什麼去賑災。

掌握在朝廷手中的糧食根本就不多,而且已經消耗得差不多。

朱由檢很想對各地士紳商人大族下手,可他不敢,也沒那個能力。

這些文官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他們知道趨利避害,即完成朱由檢的任務,給朱由檢一個支持朱由檢的信號,但不明言。

同時,這些文官大佬也向下面的各級官員傳達一個信號,皇帝想要解除海禁,你們要反對,去找皇帝去。

對于這些小心思,朱由檢也懶得去深究,只要朝堂穩定就行。

至于三位國公,朱純臣和徐希完全就是兩個打醬油的,廢話連篇,卻毫無價值。

不過英國公張維賢態度倒是堅決,第一就是加強水師實力,第二就是要求朝廷調遣水師掃平海上賊寇,第三就是建立沿海防線,將紅夷擋在大明之外。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朱由檢發現這個英國公還不錯,忠誠上面問題不大,可以用用。

朱由檢將眾人打發走,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件事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也是朱由檢想要看見的。

朱由檢想借這個機會,傳達一個意思,朝廷準備解除海禁。

而朱由檢則令錦衣衛暗中探查,他想知道,哪些人反對,哪些人支持。

更重要的是,朱由檢想看看有多少官員參與海上貿易之事,大明官場的水,倒地有多深。

「陛下,陝北傳來消息。」

天色剛暗下來,朱由檢也剛吃過晚膳,正在考慮用什麼手段名正言順的除掉一些阻攔他改革的權貴,這是如今朱由檢唯一能找到的樂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