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逃~~~」
「救命~」
「駕駕駕……!」
凹凸不平的大地上,三百多身穿明軍服飾,打著大明旗號的騎兵正在拼命策馬狂奔,整個隊伍毫無陣型不說,而且所有士卒皆一臉驚慌之色。
而追殺他們的,只不過是七十余騎建奴騎兵,他們一邊策馬追殺明軍,一邊高呼著,如同驅趕牛羊一般。
「 ! ! !……」
火槍的轟鳴聲傳來,一陣 里啪啦的槍聲之後,追殺的建奴騎兵已經放棄追殺,調轉馬頭遠去。密集的火槍攻擊並沒有留下一個建奴騎兵。
「你等是何人?」
建奴騎兵逃跑後,千戶王縉盛狼狽不堪策馬過來,看見一百手持火繩槍的明軍後,沒有下馬拜謝的意思,而是率先出生詢問對方的身份。
「啟稟將軍,我等乃廣寧中左衛火繩槍兵,屬下是百戶許鴨,奉命帶人在這一帶巡防……」
許鴨可不敢怠慢,這些人可都身穿戰甲,騎著高頭大馬,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兵馬,雖然剛才有點小尷尬……
「咳咳,」王縉盛現在也是心有余悸,本來想感謝一番,但又說不出口,只能帶著剩余人馬灰溜溜的回去復命。
「五百對一百,還損失一百三十二騎,你是白痴嗎?!」回答大營,一統計人數,被徐喜登大罵一頓,同時心有余悸,要是只派三百人去,不知道能回來幾人。
「斬首多少?」徐喜登狠狠瞪了眼王縉盛。
王縉盛身體微微一顫,硬著頭皮回道︰「當時兵荒馬亂,我等將建奴人擊退後,又有其他衛所兵馬趕到,末將沒有統計,便回來了。」
他可不敢說五百人被一百人追殺,不過也不敢說大話,只說擊潰,這樣也有回旋的余地……
「哼!」徐喜登听了王縉盛的話,冷哼一聲,微微皺眉,他有點不相信這個王縉盛,因為這個千戶是世襲而來,沒多少本事。
隨後,他便派人去回來的兵馬中詢問此戰的經過,當徐喜登得知真是情況後,差點就讓人將王縉盛拉出去砍了。
「建奴人如此厲害……」徐喜登也開始擔憂起來。
而這次小規模交戰的情況很快也穿在袁崇煥的耳中,听了結果,袁崇煥嘆了口氣,「這還是威震天下的大明禁軍嗎……」
袁崇煥也終于明白,為何皇帝朱由檢要讓禁軍輪番戍邊了,是該好好練練了,「傳令下去,多放一些建奴游騎進來!」
「傳令永康侯鎮守西平堡一帶,不許放建奴游騎過此地!」袁崇煥決定幫徐喜登一把,畢竟這是皇帝的意思,既然是練兵,那就該流點血。
當然,袁崇煥也沒有放任不管,西平堡易守難攻,而且前後都有大明兵馬鎮守,袁崇煥也可以隨時調兵增援。
徐喜登手中的兵也不至于損耗太大,但也不會太輕松……
此時的京師已經大雪紛飛,白茫茫一片,如今京師的街道各位冷清,百姓很少上街,商店里也沒什麼生意。
這麼冷的天,很少有人願意出門。
此時,一支隊伍正在大道上緩緩前進。
這不是普通人家出行,因為隊伍之中只有一輛寬大的馬車,雖然沒有什麼奢華的裝飾,但卻有種古色古香的韻味。
最主要的是,馬車前後左右都是服飾統一,手握利刃的護衛。
沒有打旗號,也沒有穿官服,雖然街道上稀稀拉拉的百姓都知道這是大貴人出行,但並沒有多少懼色,一個個眼中有絲絲愜意,更多的是好奇之色。
若是有心人,肯定會大吃一驚,這絕非普通官員有的排場,護衛太多了,恐怕只有王爺一類貴人才會安排這麼多護衛吧。
更主要的是,街道兩旁,稀稀拉拉的百姓之中,還有不少身穿百姓衣服,行蹤詭異之人,他們不是在監視這支隊伍,而是監視街道兩旁的一切,這分明就是在保護這輛馬車。
馬車在眾多護衛的保護下,直接出了京師。
「參見皇上!」
隊伍直接進入有兵馬守衛的高牆之內,而高牆上掛著的,正是新成立不久的大明火器局,馬車上之人,正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檢。
今天朱由檢便裝出行,目的便是建立在京師西郊的火器局。
「起來吧。」
朱由檢看著周圍簡陋的房屋,微微搖頭,速度太慢了,如今的火器局還是個空架子。
「陛下,外面冷,還是進屋吧,」兵部尚書徐光啟早就在此等候朱由檢的到來,如今天空還下著小雪,徐光啟急忙請朱由檢進屋。
「這些是何人……?」
朱由檢進屋落座之後,看了眼眾人,將目光移向徐光啟。
「陛下,」徐光啟急忙上前,為朱由檢介紹眾人。
「工部郎中,孫元化,奉命主事火器局……」
朱由檢看著孫元化微微點頭,這個孫元化可是個人才,對火器多有研究,而且還負責過遼西堡壘建造,很多火器都是出自他之手。
還領兵作戰過,對火器的運用很有心得,什麼火器更適合前線,孫元化比徐光啟還要清楚,這也是為何朱由檢讓孫元化負責火器局的原因。
「工部主事,王家彥,負責火器研發使司……」
「工部主事,成德全,負責火器制造使司……」
兩人都是第一批試科選出來的官員,這二人朱由檢的印象不深,當初選擇二人,是因為他隱隱記得,這二人是殉國忠臣,至于能力,朱由檢就不知道了,反正歷史上二人的官位都不低。
「這五位,是臣與孫大人聯名請來的火器大家,他們對火器頗有研究……」
「郭居靜……」
「曾德昭……」
「李之藻……」
「王徵……」
「湯若望……」
「焦勖……」
朱由檢看著這些人,眼楮一亮,郭居靜、曾德昭、湯若望三人都是西方人,也就是所謂的傳教士,能現在來到大明的人,都不是簡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