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史可法還年幼,或者說還沒進入官場,因為無論是北直屬,還是南直屬,朱由檢都沒找到史可法的名字,南明時期,才是史可法大放異彩的時間。
如果說楊嗣昌是崇禎時期的最大黑馬,那麼史可法便是南明時期的領軍人物,二人一南一北,成為明末崛起的新星,可惜都沒能挽救明朝滅亡的結局,二人也都成了明朝的陪葬忠臣。
至于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陰抗清三公。
這三人可不是什麼士子,連秀才都不是,當然不能入文官之眼,也沒機會參加南直屬的試科。
朱由檢的名字之所以擺在朱由檢面前,還是曹化淳的功勞。
按照朱由檢的意思,曹化淳負責整編的忠衛營由南直屬上直軍整編而成,但也不能全部由上直軍將士組成,需要加入一些外軍。
邊軍太遠,所有曹化淳另闢蹊徑,從南方各衛所之中挑選勇武之人,而曹化淳的辦法很簡單,比武,誰厲害誰來。
這三位衛所最基層的小頭目便成功進入曹化淳的眼楮。
而曹化淳為了在朱由檢面前表現,不但每日都給朱由檢上奏折匯報,還將其中各級將領名單都給朱由檢過目。
而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也在新組建的忠衛營基層將領名單之中。
朱由檢剛開始還沒怎麼注意,可看第二遍是,第一個發現的便是閻應元,隨後再認真一看,便將大名鼎鼎的江陰抗清三公給找了出來。
這三人朱由檢可舍不得扔在忠衛營當大頭兵,那怕是基礎將領,朱由檢覺得也是浪費,仍在忠衛營,不知道三人何時才有出頭之日,朱由檢舍不得讓他們野生成長,這樣太慢了。
「啟稟陛下,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御用間王公公求見……」
「宣,」朱由檢微微一笑,看來抄家終于到結束了。
「參見陛下!」
「起來吧,」朱由檢心情不錯,「說說,一共抄獲多少錢財。」
王應朝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個本子,恭敬的遞到朱由檢身前,「啟稟陛下,臣與吳指揮使奉命抄家,共抄一百三十六大小官員的家,抄獲現銀兩百六十二萬一千八百五十二兩七錢……」
「各種糧食一百八十二萬石,大小府邸一百八十三座,田地六千八百六十五傾,各種瓷器字畫若干,價值無法估量……」
「……」听了一個個數字,朱由檢微微閉上眼楮,都是一群巨貪啊。
而且這些人只不過是大明官員之中的一部分罷了,甚至不是最富裕的,真正富有的,是那些傳承久遠的所謂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兩百多萬兩白銀和近兩百萬石糧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其實也不多,光遼東,每年消耗錢財加起來,就高達四百多萬兩。
但這些人是官啊,而且是朝廷命官……
「傳旨,大理寺、刑部、督查院,加快逆黨一案審理,嚴懲逆黨……」
朱由檢不想再拖了,就憑這些身家,這些官員就好不到那里去,朱由檢翻開王應朝遞上來的抄家詳細,最低的家資也高達兩萬余量白銀,而且還是少數,很大一部分家資都上十萬。
別以為這些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他們為官所貪墨的,很大一部分是要交給他們的老大,也就是魏忠賢……
「你二人做的不錯……」
兩人也夠辛苦的,為了保證下面的人不貪墨,幾乎每次抄家都親自盯著,沒有一天好好休息的。
特別是王應朝,最是認真,賬本核查一遍又一遍,凡是有價值的,都親自押運會內庫。
差事辦完,王應朝告退下去,而吳孟明則靜立原地,朱由檢揮揮手,王承恩立刻帶著伺候朱由檢的太監和宮女退了出去。
「說吧,」朱由檢輕輕閔了口茶。
吳孟明這才恭敬的道︰「陛下,臣得到密報,錦衣衛指揮同知洛養性,最近有點不對,手中似乎有用不完的錢,暗中拉攏了不少北鎮撫司的人……」
「北鎮撫司鎮撫使是喬可用吧,可否被洛養性收買?」吳孟明發現洛養性的小動作,朱由檢一點都不意外,畢竟吳孟明是錦衣衛指揮使,經歷了不知多少風雨。
能在龐大的魏黨眼前悄聲控制一部分人馬,可見手段有多高明,區區一個洛養性,敢在錦衣衛內耍小動作,還真以為吳孟明一天到黑忙著抄家,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果然,吳孟明立刻回道︰「北鎮撫司本身是由洛養性負責,鎮撫使喬可用本來就和洛養性走得近,其父輩深交頗深……」
「指揮僉事王鵬翀呢?還有南鎮撫司呢?」朱由檢听明白吳孟明的意思,雖然吳孟明沒有證據,但北鎮撫司被洛養性掌握已經可能性很大。
吳孟明急忙回道︰「指揮僉事王鵬翀為人低調,負責南鎮撫司,南鎮撫使鐘承望絕無問題,陛下還未登基前,便于臣一起效忠陛下。」
朱由檢微微一笑,說白了,這個南鎮撫使鐘承望是吳孟明的心月復,當初跟隨朱由檢一起殺入皇宮之人,有從龍之功。
至于指揮僉事王鵬翀,這種低調的人,要麼碌碌無為,渾渾噩噩,要麼就是聰明絕頂,野心勃勃……
敢進入錦衣衛,能坐上指揮僉事的人,真的一點野心也沒有嗎?
「還能指揮得動錦衣衛吧?」朱由檢輕笑一聲,可別被洛養性暗中奪了指揮權。
吳孟明急忙跪地,急聲道︰「回陛下,臣用人頭擔保,錦衣衛絕大部分人是忠于陛下的,臣亦會誓死追隨陛下!」
「起來吧,」吳孟明的忠誠沒問題,至少現在絕對沒問題,朱由檢還是非常信任吳孟明的。
朱由檢淡淡的道︰「回去好好休息一陣吧,就當什麼也不知道,也別管洛養性的事,隨他發揮,朕給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