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上午十一點,盧東杰去北角赴約。

「天天日報」社的寫字樓坐落在港島北角,它位于糖水道跟渣華道交界處。

北角,一向有「小上海」的稱號,這里聚居著許多外省的有錢人。

北角除了有「小上海」之稱外,更是有「紅區」的外號,周圍駐扎著許多內地機構。

「天天日報」作為一份親右派的報紙,居然把報館開設在這里,這是上演「敵營十八年」嗎?

不過他看到這座二天堂大廈之後,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二天堂,是指韋氏家族旗下的二天堂藥廠,及二天堂印務有限公司。

在確認地址沒錯後,盧東杰走了上去二天堂大廈的四樓。

韋基瞬出面熱情地接待,還親自把盧東杰迎進社長室,讓其他報社職員大跌眼鏡。

兩人坐下後一番寒暄後,便開始試探性地接觸起來。

韋基瞬雙手一合,笑看他,「盧生,你對我這家報館有什麼了解和看法呢?」

盧東杰淡淡笑著回應︰「貴社是全港第一份彩色新聞報紙,當年可謂轟動新聞界。」

他要和韋氏洽談收購的合作,事前必然要請人調查了一下報社的基本資料和情況。

韋基瞬哈哈大笑,「那是家兄的功勞,不過確實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天天日報」創辦于1960年,作為全港第一份柯式彩圖印刷報紙,以彩色印刷開創香港報業之先河。

要知道當時香港的報紙還處在「黑白世界」,當時的首任社長韋基澤打破了這種沉悶格局。

盧東杰接了下去,「韋生辦的報紙這麼轟動,當時應該賺了個豬籠入水了吧?

「那又不能說賺大錢了。」韋基瞬擺擺手,繼續笑言,「我們投資要比別人多五倍,成本實在高太多了。」

盧東杰,「彩色印刷確實投資大,但你們應該吸納不少大客戶來投放廣告吧。」

韋基瞬笑著搖搖頭,「那是外行人的看法,其實彩色印刷反而是不好找廣告。」

盧東杰有點疑惑看著他,靜待下文。

韋基瞬接著解釋說︰「一個黑白廣告,只要做好了印刷電板,就可以在各大報紙登廣告了。」

盧東杰笑著點點頭,「那是你們平台太高端了,和廣告商不兼容。」

韋基瞬感喟地說︰「但是做一個彩色廣告,單是分色膠片都要四張菲林,成本好高。」

盧東杰听他這樣一說,也總算是透過一個角度,了解一下報業的經營是小細節。

怪不多現在主流大報除了頭版和重要版面會用彩色印刷,其他版面還是黑白印刷的。

不單止為節約成本,還是兼容的廣告商之便利。

天天日報多版面采用彩色印刷,雖然版面看起來美觀,但是維持成本自然不低。

盧東杰抬起眼楮看他,明知故問地說︰「貴報現在的日銷量大約在多少左右呢?」

韋基瞬端正了一體,笑著看他,「雖然這幾年發展有所回落,但日銷兩三萬份還是有的。」他的聲音听起來,給人一種厚道的、誠懇的感覺。

盧東杰不動聲色地點點頭,韋基瞬報數目水分很大,但他心中還是有數。

報紙銷量是和廣告費收入掛鉤的,如果天天日報還維持這個銷量,怎麼可能出售。

在六十年代其他大報的銷量在8至12萬左右,「天天日報」都有8萬多份。

而現在東方日報、明報、成報、星島日報、華僑日報等大報,日銷一二十萬份。

但天天日報可謂是銷量一落千丈,跌到無人識,連街邊的報販都不願售賣。

天天日報在創辦最盛時,可是有400人運營,現在的東方日報也不過三百多人。

毫無疑問,天天日報是在持續虧本經營的,至于為什麼還能經營得下去,那就是苦撐著了。

報社最大的成本在于印刷和紙張,而這些成本,韋氏家族旗下的二天堂印務公司在支撐著。

韋氏十兄弟中,只有眼前這位「韋八少」最喜好傳媒業,其他均屬專業人士及從商。

雖然「天天日報」曾經有不錯的銷量,但韋式家族始終只以一盤生意的角度,去評估這一份報章給家族帶來的利益。

韋氏當初為什麼要做報紙,是因其家族開設印務廠,因印刷機未盡其用,決定出版報紙。

韋基瞬又為什麼接了社長的職位,那是因為作為報紙東主有社會地位。

辦報紙,等于掌控一個言論發聲平台,各路人馬自不然會前來巴結。

這也是自馬氏兄弟出事後,多少人對其名下的「東方日報」虎視眈眈。

雖然不至于明目張膽去染指,但暗中各種落井下石的手段自然少不了。

還在看守所住著的馬昔珍,面對群狼環伺,也不由慌了。

他急忙把在台灣讀書的馬成坤叫回來,委托會計師把股權及督印人轉移到兒子名下。

天天日報自然和東方日報比不了,要不然早就吸引了資本大鱷的圍獵。

但是天天日報還有一個規模的底子還在,只要找到合適方法,一樣可以力挽狂瀾。

韋基瞬認真看著他,「盧生你也是傳媒人了,你對我這家報紙經營有什麼想法?」

他算是考究了,一旦盧東杰的回答不滿意,他可能還是要另做打算了。

盧東杰微微笑,意簡言賅地說︰「專業化,細分化,準確化。」

韋基瞬一下提高了幾分精神,「哦,願聞其詳?」

「有深度、有見地的優質內容。」

「在大眾傳播中,先做好小眾內容。」

「針對我們的讀者群體、內容信息要投其所好。」

盧東杰隨口說了三個,並不是什麼高談闊論,只是一些簡單的東西。

論綜合實力,天天日報自然競爭不幾個大報,那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只能內容做精做細了。

何況現在的報紙版面幾乎和幾十年後一樣,應有盡有,也翻不出什麼新鮮花樣。

韋基瞬端起茶杯喝了幾口,似乎在想著什麼,不覺出神了。

「天天日報」作為韋氏的得意之作,他們兩兄弟自然不是不甘心讓它就此倒閉。

他們急需找一個能起死回生的人來接手,同時又能給家族一個滿意的交待。

之前妙麗集團的劉天就老板找上門接觸過,雙方坐下來也談了不少。

說實話,韋基瞬對這個劉老板不太滿意,所以還在考慮之中。

因為他的妙麗公司主要是經營百貨公司和手袋,沒有經營報館的經歷。

還有傳言這位劉天就老板是親中人士,不排除他有意買下這份報紙,交下投名狀。

現在的報紙、雜志絕大部分立場鮮明,留意報頭就會知道,基本都靠右站。

報頭上一目了然,寫著民國幾年幾月的是右派,寫公元日期自然是左派。

左派控制的出版物讀者甚少,只佔市場上二十分一左右。

現在若是標簽為左派,換來大部分是詫異的目光,就算沒有什麼立場的人都將帽子戴向右邊。

那天在邱老板的婚宴上,韋基瞬看到盧東杰和胡先和岑維休兩位報業大佬談笑風生,便靈機一動了。

盧東杰是娛樂界的知名人士,又是電視台董事,也算是傳媒界的業內專業人士了。

這位是白手起家,最讓人矚目的一個年輕人,簡直是如彗星般崛起。

韋八少可是擁有經濟碩士學位,在商場模爬滾打多年,學識和見識、眼光自然不差。

以他對盧東杰的判斷,此子日後必成大器,還不如先結個善緣。

雖然兩人只是泛泛而談,但韋基瞬從他的只言片語中,確實是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兩人在社長室一直談到了下午三點多,終于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雙方同意委托核數師做一份評估,如果雙方都可以接受價碼,便進入下一輪商談。

韋基瞬送盧東杰出來時候,外面的氣氛有些詭異的安靜,職員都似乎預感到了什麼。

盧東杰神色自若,臉上保持著微笑,和韋基瞬笑著握手告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