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碼頭熱鬧, 有做苦力活的雜工, 有吆喝叫賣的攤販, 有南下經商的商人, 也有送別友人的書生,還有依偎在父母身旁的孩童,以及等客船靠岸後涌過去行乞的乞丐,人生百態, 在這碼頭都能看到,譚盛禮觀察著過往行人,魚龍混雜,人們不曾起爭執, 各司其職的忙活著。

江面的霧慢慢散開,喧囂聲更大了, 譚盛禮站在那, 像顆樹, 再刺眼的陽光都無法撼動他分毫, 他身長玉立, 氣質出眾,即使穿著身素色長衫也難掩貴氣, 登記好雜工名字的管事安排他們去前邊候著等貨船來, 他望了眼身後寬敞的街道, 思索片刻,抬腳走了過來。

譚盛禮注視著涼亭里依依惜別的幾個讀書人,忽然听到人搭訕, 「譚老爺」

是剛剛的管事,他俯首,腰間玉佩的流蘇隨著他的動作晃了晃,恭順道,「小的是楊府管事。」

楊家和譚家淵源深厚,京里人都說楊府有今天是托譚家帝師藏書的福,老爺深以為然,提到譚家既敬畏又輕視,敬畏帝師學識深厚,哪怕學點皮毛都能在朝堂有這般建樹,如果能熟讀其所有書籍,又該登峰造極到何種程度啊,至于輕視,則輕視帝師子孫,家有藏書卻不懂珍惜,為了享樂連父輩遺志都舍棄了,不配為譚家子弟。

故而听聞譚家出了位風骨清奇光風霽月的人物,老爺很是關注,派人盯著譚家人的動靜,不曾想他們會找到碼頭來,想到老爺書房的藏書,管事感嘆冤家路窄,懷疑譚家是沖著祖宗書籍來的,畢竟京城上下的人都知道譚家藏書在楊府,他們如果上門讓老爺歸還書籍,老爺就難做了。

他已經派人通知少爺去了,此番先來探探譚盛禮的動機。

「楊管事。」譚盛禮身量比管事稍高,眼神不期然的落在他圖紋繁復的衣領上,衣領右邊,繡著小小的楊字,他恍然,「可是給管事添麻煩了?」

載貨的船只已經靠岸,譚振興站在岸邊等待扛麻袋,陽光明媚,三人站在人堆里格外顯眼,譚盛禮解釋,「還望管事別多想,犬子整日在屋里讀書,有心給他找點事做而已。」紙上得來終覺淺,唯有親眼去看,親耳去听,親眼去看,才不會紙上談兵,泛泛而談。

他神色坦然,管事倒不知說什麼了,沉吟片刻,低眉順目道,「不麻煩,小的問問而已,扛麻袋辛苦,害怕幾位少爺承受不住。」

養家靠譚家的書從武將轉成文官,譚家人卻淪落到給楊府做苦力活的地步,傳出去對楊府名聲不好。

「多謝管事提醒,他們天天砍柴貼補家用,習慣了。」

管事語塞,好在他派去知會少爺的小廝回來了,他行禮,「小的還有事處理,先行告退。」

說著,他大步走向小廝,「少爺怎麼說?」

「少爺說給譚家人兩百兩銀子,讓他們以後別在咱面前晃了。」

管事皺眉,看了眼目光平視著前方的譚盛禮,直接給錢譚家人怕不會接受,他想了想,「去問問老爺的意思吧。」京里多少雙眼楮盯著,行錯半步就被惹來話柄,楊府好不容易擺月兌武將的頭餃,如果因此事又被人們品頭論足說是武夫出身,老爺不得氣死啊。

小廝瞟了眼岸邊扛麻袋的讀書人,「是。」

誰能想到,堂堂戶部尚書府,會因譚家人的到來亂了陣腳呢,譚盛禮亦不知,他走向扛著麻袋走路顫巍巍的譚振興他們,問他們,「重不重?」

譚振興嘴角勉強扯出抹笑意,想說不重,可不爭氣,眼淚嘩嘩的往外涌,啜泣道,「重。」

五十斤比想象中要重得多,麻袋落在肩頭的剎那,連人帶麻袋差點撞地上,顧及周圍有很多人看著硬生生憋住了,「父親京里人的錢不好掙啊。」誰說的遍地是黃金,騙人呢。

「沒事,慢慢就習慣了,五十斤太重就三十斤罷。」譚盛禮跟著他們,說話分散他們的注意,奈何幾人動作慢吞吞的,被後邊人趕超

等譚振興他們把麻袋扛到馬車旁卸下,剛剛排他們後邊的漢子又扛著麻袋來了,也就說,他們走一趟,人家走了兩趟,而且人家肩膀扛的兩個麻袋,譚振興︰「」

明明他們天天進山砍柴練腿功,速度怎麼就如此慢呢?他低頭,目光灼灼的看向漢子雙腿,漢子將長袍系在腰帶里,露出的腿並不算粗壯,他磨了磨自己腳底,心想沒理由會差勁這麼多啊,他的腿可是踹過土匪的,怎麼連個扛麻袋的漢子都比不過,所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問漢子,「這位兄台,你以前是練過嗎?」

漢子茫然的啊了聲,看看譚振興,又看看譚盛禮,知道他們是讀書人,和自己不同,局促道,「是。」

譚振興又問,「怎麼練出來的?」他也天天練,怎麼就練不出來呢?

漢子模頭,「天天來。」

譚振興了然,簡單的說就是熟能生巧,天天扛麻袋,越扛速度越快,他踢踢腿,堅決不能落于人後,喚揉肩的譚振學道,「二弟,咱們也快點罷。」

話完,嗖的下就沖了出去,沖到半路,回眸催譚振學他們快點,大有和漢子比個高低的陣仗,這不服輸的勁兒看得譚振學扶額,回了句,「來了。」

然後就看譚振興跑得更快了,步伐緊張輕快,比那日在土匪面前表現得還激動。

譚振學︰「」

「他怎麼了?」漢子雲里霧里,他在碼頭扛了幾年麻袋,從沒遇到過讀書人主動來扛麻袋的,更不曾看到流著淚扛了個麻袋後又歡呼狂奔的,他眼里充滿了困惑。

譚振學不知怎麼向他解釋,禮貌地笑了笑,「無事。」他解釋道,「以前沒有扛過麻袋,剛開始,總會有點激動。」

熟悉譚振興如他們,當他振興的眼神落在漢子腿上那刻他們就知道譚振興想什麼,譚振學不好明說,不著痕跡望向面露無奈的譚盛禮,心下慶幸他來了,要不然誰壓制得住譚振興啊,他說,「父親,五十斤太重了。」

身體吃不消。

「五十斤太重就三十斤罷,我與管事說說,量力而行。」譚盛禮沒有丁點指責之意。

譚振學頷首,「是。」

待譚盛禮和管事說明,譚振學和譚生走向貨船,卻看譚振興扛著個五十斤的麻袋,還讓人往上再加個麻袋,他咬著牙,雙腿止不住地顫抖,後邊的人看他吃力,擺手道,「先走吧,扛兩個麻袋會要你老命的。」

對做體力活的人來說,身體是出不得岔子的,但凡受點傷就得養很久才能恢復,他們不知道讀書人怎麼跑到碼頭搬貨,卻是善意地提醒。

哪曉得譚振興不肯,放低重心,喘著粗氣道,「我能行。」

不知是汗還是淚,大滴大滴的順著臉龐滑落,擔心他逞強受了傷,譚振學和譚生隱忙上前勸他,「大哥,來日方長,咱們今天累狠了,明早起不來不是就耽誤了嗎?父親和管事說了,咱們扛三十斤的麻袋就好。」

「三十斤?」譚振興仰起頭,汗水眼淚糊了整張臉,「那就搬三十斤?」

「嗯。」

「呼。」譚振興挺直腰,直直將麻袋摔下,工錢是根據麻袋重量給的,重量越重,扛的麻袋越多工錢越高,既說好三十斤,扛五十斤的麻袋就不劃算了,他長長地吐出口氣,揉揉肩,走向三十斤麻袋的隊伍,「給我兩麻袋。」

譚振學︰「」他的話是白說了?

好在有譚盛禮,他勸譚振興,「扛一個罷。」

聲音清潤,疲憊不堪的譚振興猛地沒听出來,爽快的說不用,偏頭看是譚盛禮,忙把話收了回去,「父親說的是。」

可能扛過五十斤麻袋的緣故,三十斤的麻袋扛在肩上輕松得多,簡直健步如飛然而兩趟就堅持不住了,速度越來越慢,慢到後邊,步履蹣跚像個老人,譚盛禮不催他們,跟著他們來回走,時不時找話題和他們聊。

太陽慢慢升高,在幾個漢子同時沖向最後個麻袋後,活兒終于完成了。

後背衣衫早已打濕,汗水像雨唰唰唰的往下淌,譚振興精疲力竭,其他漢子們就地坐在陰涼的地兒休息,他害怕丟讀書人的臉,硬是拼著最後口氣沖進涼亭,在亭邊圍欄邊的長凳才坐下,臉貼著冰涼的柱子,嗚嗚嗚失聲啜泣。

亭里有路過乘涼的人們,被譚振興嚇得抓起包袱就走。

譚振興是真顧不上了,**貼著長凳就挪不動了,譚盛禮提著壺茶來給他們解渴,久旱逢甘霖,譚振興恨不得仰天長嘯。

麻袋裝上馬車已經運走了,管事大聲吆喝著排隊領工錢,听到工錢二字,癱坐著的譚振興雙眼亮了亮,站起時雙腿不听使喚的軟了下去。

「父親,好像走不動了。」

累,太累了,簡直不是人干的活兒,真不知其他漢子是故作輕松還是真不知道累,他撐著圍欄,麻木地抖了抖腿。

「無事,休息會再去。」譚盛禮去茶鋪還了水壺,和茶鋪老板聊了幾句,他風度翩翩,談吐高雅,再看累得衣容狼狽的譚振興他們,完全不像父子,緩過勁來的譚振興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正了正衣冠,問譚振學,「好看點沒?」

「嗯。」

領工錢的隊伍排得很長了,譚振興滿意地往外走,「領工錢吧。」

扛個五十斤的麻袋給六文工錢,扛個三十斤的麻袋給四文工錢,譚振興邊過去排隊邊計算自己該領多少工錢,隊伍里的人和他差不多,嘴里不住的念叨著,「二十九個麻袋,五十斤的十四個,三十斤的十五個,十個五十斤的麻袋六十文錢,四個是二十四文錢,加起來就是」

譚振興前邊的是個體型壯碩的漢子,手臂比徐冬山的手臂還粗,看看他,再看看自己,譚振興識趣的閉嘴不說話,倒是他後邊的譚振學和那人說,「一百二十四文錢,兄台該領的工錢。」

漢子回眸,眼神帶著被人打斷後的不滿,然而看到譚振學的打扮,臉上的不滿斂了去,怔怔地問,「你是讀書人?」

譚振學拱手,「是。」

漢子沒作聲,眼皮上掀,嘴里嘀嘀咕咕的仍自己算,可他算學不好,到管事面前都沒算出個數,管事報他的麻袋數和工錢和譚振學說的相同,領了工錢後,他不著急走,而是在等什麼。

他後邊就是譚振興,譚振興算學不差,多少工錢早算清楚了,哪曉得和管事報的數有偏差,麻袋數翻倍不說,工錢更是多得離奇,譚振興回眸張望,譚盛禮還在茶鋪前和老板在聊天,他心下竊喜,然而又怕出事,半晌,按耐不住狂喜躁動的心,決定老老實實提醒管事弄錯了譚盛禮耳聰目明,要知道他昧著良心多收錢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他雖然很想多掙點錢,但害怕挨打。

管事像沒听到,吩咐賬房先生數錢,譚振興深吸口氣,大聲道,「管事,你給算錯了。」

對雜工而言,最怕的就是算錯工錢,听聞工錢不對勁,後邊排隊的漢子們紛紛走上前來,管事面不改色,「賬本上記著呢,譚振興,五十斤的麻袋十個,三十斤的麻袋一百一十二個,工錢總計五百零八文」

譚振學嘴角抽了抽,想說不知誰記的賬,五十斤麻袋十個?他能扛十個就好了。他道,「五十斤的麻袋我只扛了一個,三十斤的麻袋扛了十二個,你們記錯了。」他自己干的活還能記不清楚?

「你的意思是算多了?」有人問。

得知算多了工錢,剛剛那個漢子偷偷扯譚振興袖子,譚振興不懂其意,抽回自己袖子,義正言辭道,「是的,我扛了多少麻袋我都記著的。」實事求是,不該他要的不能要,他們要走科舉,得愛惜名聲,父親好不容易帶著他們來到京城,怎麼能因這點蠅頭小利而壞了譚家名聲呢。

想清楚其中利害,他神思清明了許多,「我的工錢五十三文,給我五十三文就行。」

不義之財萬萬不能要。

輪到譚振學和譚生隱,工錢仍然多算了,譚振興撇嘴,不由得多看管事兩眼,瞧著挺精明的人,怎麼連賬都算不清楚,背後的東家得被他坑成什麼樣子啊,不禁同情管事背後的東家了,嘆了口氣,卻看領了錢不肯離去的漢子攤開手里的銀錢,白著臉道,「我我的是不是也多了啊。」

「你的沒多,是我們的多了。」難怪他扯自己袖子,是怕自己多拿了錢被旁人說他不誠實?譚振興道,「你的工錢沒有問題,安心收著吧。」

扛麻袋不容易,扛完麻袋還得算賬就更不容易,秉著樂于助人的原則,譚振興朝後邊道,「你們如果算數不好可以問問我們。」

哪曉得沒有人附和他的話,而是自顧在心里盤算,其中那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寧肯去請教旁邊攤販都不肯請教他們。

他們是舉人哪,有功名的,譚振興覺得自己在這遭到了鄙視,被鄙視就算了,有人質疑他和管事是同伙,故意做戲給他們看以便將來少算工錢給他們。

譚振興︰「」

人心怎麼就這麼復雜了,他純粹想做件好事而已,和譚盛禮說起此事,心里失落。

「百果必有因,振興可知他們為何如此?」譚盛禮問他。

譚振興搖頭,想到某種可能,有些不敢相信,正欲說給譚盛禮听,被譚振學制止了,譚振學道,「許是以前發生過書生伙同管事少算工錢的事兒吧。」

譚振興︰「」難道不是那些人嫉妒他們會讀書又會干活而故意排斥?

他識趣地閉上嘴,多說多錯,幸虧譚振學攔住他。

「今日扛麻袋有何心得?」譚盛禮淡淡看了眼譚振興,低低問道。

譚振興不著急回答,看向譚振學,譚振學思索道,「單論扛麻袋的話,不止是力氣活,調整身體和角度,能省些力氣的,只是尋常人容易忽略罷了」聊了兩句扛麻袋,譚振學又說,「碼頭人多,但氛圍很好,雜工們能相互體諒彼此的艱辛而互相照應,攤販們能感受他們的不易能幫其算賬」

譚盛禮認真听著,譚振學觀察入微,說的不錯,他看向譚生隱,譚生隱低眉回答,「我不及振學哥觀察得仔細,從街道停靠馬車的地方到貨船我們要走六十七步,扛三十斤的麻袋耗時最長,掙的錢最少,我有注意個子最高的那人只要了三十九步,他每趟扛了四個麻袋,速度和普通雜工差不多,他掙的錢是最多的」

比起譚振學,譚生隱的關注在算學方面,角度新奇,譚振學極為感興趣,「難怪你低著頭看腳下,竟是在數步子。」

「也是給累的。」譚生隱不好意思,累是真累,哪怕有譚盛禮說話轉移他的注意力也不行,只有數步子能讓時間過得快點。

最後是譚振興,他咽了咽口水,滿臉哀怨,他渾身疲憊,除了累就是累,哪有什麼心得啊,真要說心得,他道,「我發現乞丐們只問客船下來的人要錢」

作者有話要說︰  喜歡記得收藏作者君專欄哦感謝在2020-01-10 03:27::28: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歲歲無尤 2個;歲月傾城、糖五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0764711 30瓶;林中月 20瓶;木木禾白 10瓶;墨•留白 6瓶;歲月傾城 5瓶;蒲扇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