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56章 崇禎真的要退了?

大明崇禎皇帝的這一世,毫無疑問是古往今來第一雄主了!

雖然這雄主當得那麼可疑但是這事兒只有朱慈烺才知道,別人哪知道不對啊?別人只知道崇禎皇帝英雄蓋世,天下無敵,乃是古往今來是第一聖明君主。

而朱慈烺雖然和上輩子一樣,當上了大明最富,但是他除了年幼的時候當過撫軍太佷、監國太佷,有機會沾一下兵權,稍微大一些後,就沒機會掌兵了。最多就是在侍衛團中學習軍事,不過也沒學到畢業,就被朱慈烺派去東南當大明最富了。

這十幾二十年來,朱慈烺在東南的權威倒是日盛一日,所掌握的財富也越來越多,賬面上的身價都有十億了不僅是大明最富,恐怕也是世界最富了。

可問題是,他手里沒有可以和崇禎皇帝對抗的軍隊。

他這個手握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省重權的東南王手中,只有一些督標、巡標、防營之類的地方武裝。維持一下東南四省的社會秩序,剿滅個把山賊是沒有問題的。但根本不可能和朱由檢的幾十萬帳前諸軍對壘況且朱由檢的軍事才能實在太高,高到了朱慈烺都懷疑他是朱棣轉生而來了。

而且這麼一個雄主老爹對朱慈烺也還不錯,皇帝的位子雖然牢牢把著,但也沒把他圈在北京,而是由著他在東南發展,還給了極大的授權。

可以說,朱慈烺現在就是東南四省的皇帝,他在東南四省擁有的就是皇權!

即便是大唐第一孝子李世民當年要有了朱慈烺現在的地位——太子加上一個東南王或是東北王,再有花不完的錢,還有三十幾個金釵陪伴著,估計也不會有玄武門之變了。

所以朱慈烺是真心不願意為了崇禎退位的事情和老爺子鬧翻因此他剛一離開日本,就有點後悔了。好好的日子不過,鬧什麼勸退父皇呢?雖然他是純孝,不願意老爺子那麼一大把年紀還在為國操勞,但是萬一崇禎誤會了呢?

他要一誤會,真的來個廢太佷那可就虧大發了!

自古被廢的儲君,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想到這些,朱慈烺就有點後悔了不過他人在海上漂著,也沒辦法和朱慈炯聯系,而且也不能讓帆船就這麼調頭回日本去。

要中途返回得有說得過去的理由,要不然看著太像是有什麼密謀!

所以朱慈烺只能心事重重的回了上海,到了十間堂離宮里面,剛想找個「金釵」過來,去給朱慈炯帶口信(這事兒可不能留書面證據),就有人給他送來了崇禎皇帝的聖旨。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讓朱慈烺立即北上面聖,有要事和他商量。

朱慈烺問手底下給他送聖旨的詹事府詹事張煌言道︰「蒼水,知道是什麼事兒嗎?」

張煌言的年紀雖然比朱慈烺大不少,今年已經四十六歲了,不過他卻說朱慈烺到了揚州之後才簡拔起來的官員,是朱慈烺的心月復之一。要不然也不會讓他當正三品的詹事——明朝的太子三師和太子三少都是虛的,也沒有東宮六率。能和東宮輔臣沾點邊的就是詹事府,所以朱慈烺開府東南後,就把詹事府整個衙門都要來,用來安排自己的輔臣。

而詹事府詹事,當然就是東宮首輔了!

在朱慈烺離開上海期間,東南六省政務,就由太佷妃鄭茶姑和詹事府的詹事、少詹事一起處理,

「千歲爺,萬歲爺宣您北上去可能和蒙古的事兒有關。」張煌言笑道,「臣听聞萬歲爺明年夏天,要在開平大會蒙古各千戶部的千戶,可能想帶著您您是他們的財神爺啊!」

「應該是這事兒。」朱慈烺點點頭,松了口氣,「那幫蒙古人窮得很!」

朱慈炯不可能那麼快就把勸退的事兒給辦了現在派人去傳口信應該還來得及。

「千歲爺,」張煌言問,「臣要給您安排一下嗎?」

「安排一下」朱慈烺點點頭,「孤休息十天,十天後啟程。」

「臣領旨。」

朱慈烺都沒和張煌言說「勸退」的事兒——這事兒最好跟沒發生過一樣!

打發了張煌言後,朱慈烺又讓人把自己的日本金釵通姬給找來了。通姬是德川家光的養女,生父是岡山藩主池田光政。

這個池田光政的岡山藩在日本國的內戰中被朱慈炯帶兵打破,光政本人和整個池田家則在朱慈烺的調停下被饒恕,集體跑到上海依附朱慈烺,成了朱慈烺手下為數不多的真正可靠的家臣——池田光政不可能是錦衣衛假扮的,而且也不可能暗中投靠崇禎皇帝。

所以朱慈烺就寫了一封語氣含糊的信,讓德川通帶著,又放了一條快船,讓她去日本國見明治天皇朱慈炯,並且傳達自己的口信。

打發走了德川通,朱慈烺才稍微安心一些,于是就安排了一下東南四省和鹽業銀行、上海錢業公行、太平洋船務,以及上海太佷府的一些事情,然後又休息了幾日,才帶著吳三妹、哈斯其其格和另外幾個寵妾,在太佷府的一個護衛營的保護下,北上而去。

北上的旅途非常順利,此時天下早就是太平盛世,雖然過了徐州之後,市面就顯得有點蕭瑟,但是也沒什麼作亂的賊寇。所以朱慈烺等人一路無事,在崇禎二十八年的十月,便抵達了天子居停北京城。

入城之後,朱慈烺也不先去自己的東宮,而是直奔朱由檢居住的萬勝宮而去——他是孝子啊,來北京一趟不得先給父親崇禎請安?而且他也權自由出入西苑,所以出西安門迎他的王承恩的帶領下,直接就去了朱由檢所在的南台島。

才一上島,他就發現不對了,因為他听見了明治天皇朱慈炯的聲音!

這小子居然已經到了北京算日子,他離開日本的時候,德川通應該還沒到日本呢!他小子那麼急著來北京干什麼?不會是來勸退崇禎皇帝吧?

他是不是和興子在一起太久了,過著興子的「老實病」了?

趁著王承恩去通報的當口,朱慈烺伸長著耳朵使勁兒听啊!

一听之下,就是冷汗淋灕!

「父皇,不是我說您,您早就該退了您都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操那麼大心干嘛?退下來多好,也不用天南海北的到處跑了。」

這家伙已經在勸退了朱慈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伴君如伴虎啊,崇禎這只大老虎不會發飆吧?

「哈哈哈,」崇禎朗聲大笑,笑聲當中也沒有什麼殺氣,「老三你說的對,朕也早就想退了只是想听听你和老大的意見,所以到現在還沒退。」

什麼?

崇禎真的想退了?

朱慈烺心里那個激動啊!三十多年快四十年的儲君終于要到頭了!

終于要當皇帝了當然了,他是不想當皇帝的,一點都不想,就是因為孝順,不忍心看一個55歲快56歲的老人家為了大明天下日夜勞苦,所以才願意去擔負天下興亡的重任。

他這正激動呢,王承恩已經把朱慈烺抵達的消息報告給崇禎了,崇禎帝的聲音又響了起來︰「說老大,老大到朕正好听听他的意見,如果他也答應,那朕就退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