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18章 恭親王、順親王(求月票,求訂閱)

不得不說,建寧公主真是個少有的美人兒,瓜子臉,大眼楮,臉龐秀麗,皮色白女敕,櫻唇含笑,說不出的嬌媚,可又不是那種小巧可人的江南女子,才十三四歲的年紀,就已經有五尺二三寸的身高了,該圓潤的地方,看著也頗是圓潤,但是又一點不顯胖。

「哈哈,果然是個美人兒真沒想到皇太極那大胖子也能有這樣的閨女。」朱慈笑著發出評論。

建寧公主听了一點不生氣,還嘻嘻笑了起來︰「皇上,奴婢隨額娘,所以好看皇上你也好看,你是隨阿瑪還是隨額娘。」

朱皇帝笑道︰「這個問題你見過上皇和上皇後就知道了。現在你要記著出嫁隨夫!你現在是朕的女人,以後就是漢人了,不要額娘、阿瑪的叫,要叫爹娘,可知道了?」

封建社會嘛!當然是講夫權的,除了母系社會,大家都這樣,所以建寧公主只要入了朱皇帝的宮,那就是漢人了。

另外,大明帝王把敵國君主的女人納入後宮也是祖制,朱元璋沒少干這種事兒促進民族融合嘛!

「奴婢知道了!」建寧公主笑靨如花,答應得飛快。

朱慈笑著又道︰「朕和你哥哥福臨很快就要開戰了,不過這事兒和你沒關系你是朕的女人,又這麼漂亮,朕什麼時候都寵著你的。不過宮里面規矩很大,你要是犯了規矩,朕還是要行家法的。」

「什麼是家法?」建寧公主笑嘻嘻問,「是不是要打奴婢啊?」

「對!」朱慈故意板起面孔,「要狠狠的打!可怕了?」

「不怕,不怕」建寧公主一點都不怕,「只要打得別太重,奴婢就不害怕了。」

朱慈又是哈哈大笑,這丫頭倒是挺有意思的,以後有她在,宮里面一定听歡快的。

「老田,」朱慈對田書晨道,「帶她去金珠居安置,讓東珠教她宮里面的規矩和小學課程。」

「奴婢領旨。」田書晨應了一聲,就把建寧公主領走了。

朱皇帝接著又對班布爾善道︰「班布爾善,你回去和福臨說吧朕很喜歡建寧,現在朕和他算是親戚了,所以將來總得留一線的!無論到什麼時候,老山、南京、武漢,都有王府給他留著!到時候,他當不了皇帝,但還是個王爺,封號都給他想好了,就叫恭親王或順親王。他將來還是皇親國戚,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班布爾善听了這話就心道︰他有王府,那我呢?我和皇爺你也是親戚啊!將來是不是也當大明朝的皇親國戚?

「你也不用擔心,」朱慈笑道,「我們也是親戚了你在那邊是輔國公,將來到朕這里,降一級當個侯爺吧!一樣給你賜侯府和勛田,榮華富貴是不會少的。」

朱皇帝玩得是陽謀,他得讓大清那邊的人都知道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而且「歸命、安樂、陳留」的前途還是有的!

所以干壞事之前好好想想,別干得那麼絕,要不然大明朝廷當中好多河南人呢,李岩、侯恂、侯方域、史可法、鳳三他們可都是河南人!

誰要是挖了黃河大壩,淹了他們的家鄉,將來還不被一幫河南大官天天斗爭?日子還好得了?

當然了,朱慈是不會替河南老百姓說什麼威脅順治皇帝的話他得表現得毫不在乎。他為什麼要在乎河南老百姓?非親非故的,而且還有不少河南人跟著李自成造反呢!

這其實就是在和大清國的這幫人玩心理戰了!

另外,朱慈也是真心不希望福臨溜到關外去當「滿洲國皇上」,這是分裂祖國啊!

都是親戚了,怎麼能看著順治皇帝成為分裂國家的罪人?

而且現在的世界上壞人挺多的,什麼西班牙啊,什麼羅剎國啊,什麼英吉利國啊看上去都挺壞的!

如果福臨這個蒙古大汗兼大清皇上溜去東北,落在多鐸手里,那麼多鐸就能名正言順繼承蒙古大汗兼大清皇上了。到時候再勾結上幾家帝國主義,那麼東北、蒙古的戰爭就得遙遙無期。

所以能把福臨請到南京來當個什麼恭親王、順親王的,那是再好不過了。

到時候大清朝在法律上就算亡了,而更要緊的是順治皇帝還是蒙古大汗呢!蒙古人民不能沒有大汗啊!順治不干了,朱慈就只能勉為其難給他們當大汗了。

要把羅剎國擋在貝加爾湖以北、以西,沒有蒙古人的擁護是不可能做到的羅剎國的後勤能走北冰洋、葉尼塞河、安加拉河。

明軍要上蒙古高原能靠誰?還不得吃蒙古人的牛羊?要不然怎麼辦?從天津海口到貝加爾湖就2000多公里的陸路,千公里送達率有10%就很了不得了,2000公里那就是1%啊!送一百石糧食只能到達一石大明朝在鼎盛時期都平不了蒙古不是沒有道理的!

順治皇帝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有三座富麗堂皇的恭王府在南京、老山和武漢等在他去入住。

他正在登高望遠,上了紫禁城**後面的煤山,站在一顆歪脖子老槐樹下面,眺望夕陽照耀下的北京城,身邊還跟著一個忠心耿耿的老太監這場面,可真是太美好了。

可惜如今的北京城外,並沒有人山人海的敵人,順治皇帝只是登高查看地形,並沒有落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不過順治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也就是依托北京城和北伐的明朝大軍進行最後的搏斗!

北京城本來就是一座堅固的堡壘,在嘉靖年之前,北京的外城(又稱重城)是不存在的,就是一座大致為四方形,周長45里。城牆高四到五丈,牆底厚將近七丈,牆頂的厚度也在五丈三寸以上。城牆上開9座城門的北京堅城(內城),每座城門都有甕城保護,此外還有角樓四座,水門三處,敵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11038個,城外有寬30-60米的護城河。

雖然北京城只是一座火炮主宰戰場的時代來臨前的古典城堡,但是厚達20米的城牆就連紅夷大炮都奈何不得這可不是空口白話嚇說的,之前拆除永定門的時候,順治皇帝就讓人用紅夷大炮對著轟過了,根本打不動啊!

不過順治還是不放心他已經知道南明那邊現在最大能鑄造24磅的青銅長炮了!

而且洋鬼子那里還有48磅的超級青銅大炮!

這種彈重的大炮估計北京內城也扛不住所以必須進一步加固北京城。

因此順治皇帝就下令用拆除北京外城的材料(包括拆除外城內各種建築物所得的材料),用來加固北京內城。

當然了,周長45里的內城城牆都加固一邊,那點材料也不夠,也不需要那樣。根據日斯巴尼亞請來的築城專家的建議,北京內城的9門、4角樓、172座敵台全部得大大加強。

四座角樓和九座城門全都改建成了稜型炮壘,每座炮壘上都安放了4門紅夷大炮。

而172座敵台則都改建成了半圓形,還用圓木和沙袋修建了頂蓋,還特別加固了雉堞垛口,使之變成了很容易堅守的碉堡。

在改建之後,北京的守軍不需要守衛45里長的城牆了,只需要守住9門、4角樓、172座敵台,總共也就是185個據點。平均一個據點擺100人,有20000守軍就足夠保住北京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