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

「什麼?」豪格聞言就是一愣,「大槍嶺,皇甫山,石固山,那是在」

一旁的鰲拜這個時候放下《論語》,提醒豪格道︰「王爺,大槍嶺、皇甫山、石固山都在鳳陽府和滁州的交界處。」

「滁州?那就是從東南陸路而來」豪格有些愣住了,「這些尼堪傻了還是在使詐?」

鰲拜也沒法回答,于是就問那三個牛錄章節道︰「他們有多少人?可曾得了首級俘虜?」

那牛錄章京答道︰「稟固山額真,尼堪的騎兵人數不少,大槍嶺處有五六百,皇甫山處有七百多,石固山那邊至少有六百人,還有二三百個步兵跟隨而且他們甲冑堅固,器械精良,本事也不差,不大好對付。

咱們人又少,而且人困馬乏,所以試探一下後,就不曾硬打。」

「甲冑堅固?難道人人都是長身鱗甲?」鰲拜插話問。

「不是長身麟甲,而是整塊兒的鐵甲,咱們的重箭都它射不動!」

另一名牛錄補充道︰「反倒是咱們的幾個人被他們用短銃射傷了,還死了幾匹戰馬」

「什麼?」豪格眉毛一揚,「又是傷人又是死馬的?你們干什麼吃的?」

「王爺,」那牛錄連忙解釋,「那些尼堪騎兵和原來不一樣了弓馬嫻熟,英勇敢戰,而且還會在馬背上發銃。」

「是啊,是啊!那些尼堪騎兵氣勢很盛,一點都不怯戰。」

「人還多還有步兵跟著!」

這三個牛錄都有四十出頭,全是打老了仗的滿洲勇士,經驗非常豐富。對手的強弱如何,他們試試手就知道了之所以不硬踫一下,是因為真的沒把握。

他們遇上的可不是原來豆腐渣一樣的明軍,而是苦練了七八個月的克難新軍的模範騎兵!

當然了,模範騎兵的苦練不是「997」的標準,那麼個練法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啊!回頭把騎兵連成步兵就樂子大了。

雖然沒有「997」那樣的苦練,但是訓練的強度也達到了吳家「夷丁突騎」的標準,而且還是吳三輔這個騎兵專家親自抓他們的訓練,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朱慈也在自己的兩個騎兵團內進行了一番裁汰,不是末位裁汰,而是將一批賣相很好,武藝又不怎麼過硬的「大漢將軍」都發去充了步兵的基層軍官。同時又把李岩、紅娘子挖來的大順老營兵填進去。

另外,朱慈還給他們全部換裝了拼接板甲拼接板甲比長身甲和布面鐵甲要輕便許多,可以減輕騎兵和戰馬的負擔,而且防御能力還稍強過長身甲和布面鐵甲。

一番嚴格訓練和進進出出,再加上堅固的板甲防護,兩個模範騎兵團的戰斗力當然提升了幾個台階。

另外,還有一些模範騎兵團的騎兵自費購買了短銃或鳥銃騎兵使用的是轉輪打火槍,在明朝這邊叫自生火銃,在畢懋康的《軍器圖說》中就有,佛山那邊也有一些良匠能少量生產,不過技術不大過關,質量很成問題,加上產量太少,所以不能大量裝備。但是朱慈還是讓鄭芝龍進貢了一些,分發給輕騎兵使用。不是為了殺死多少八旗的斥候,而是為了給他們造成心理上的陰影。

所以發生在大槍嶺、皇甫嶺和石固山的接觸戰,正藍旗的騎兵就遇上了一些在馬背上打火銃的明軍輕騎,吃了個小虧。

明軍僅僅只是小勝,而且還是在數量佔優勢,又能得到步兵支援的情況下取得的。但豪格還是非常不滿,瞪著眼珠子喝問︰「弓馬嫻熟?英勇敢戰?你們說的還是尼堪嗎?」

一個牛錄章京忙道︰「這個,這個王爺,咱們也沒吃大虧啊!」

「沒吃大虧」豪格吹著胡子喝道,「你們就這點出息?」

「王爺,奴才,奴才們真的盡力了」

「是啊,王爺,那些尼堪騎兵真的挺厲害!」

「王爺,奴才」

鰲拜看見豪格臉色鐵青,連忙揮手趕人︰「你們三個都滾!別在這兒惹王爺生氣了!」

趕完人後,鰲拜又回來對豪格道︰「王爺,這幾個奴才雖然膽小了一點,但是也算查明敵情了!」

「查明了?」豪格一瞪眼珠子,「查明個屁!」

「王爺,」鰲拜道,「從滁州方向過來的是明軍主力!」

「你怎知道?」豪格問。

「有那麼多的精銳騎兵開路,必然是主力!」鰲拜說,「根據細作探查而知的情況,現在南蠻小太子手頭的騎兵不多,也就是三五千數正藍旗的三個牛錄就遇到了一千多!奴才估模著,他們是在替大軍開路!」

豪格眯著眼楮︰「從陸路過來?」

鰲拜點點頭,笑道︰「王爺,看來南蠻的小太子只是善于治軍,不大會指揮打仗啊他這是自投羅網!」

「鰲拜,你想怎麼打?」豪格問。

鰲拜想了想,道︰「奴才建議先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攻鳳陽用紅夷大炮打破鳳陽城!

一路繞到南軍側後,斷其歸路,迫其回軍,然後再以騎兵掩殺,應該可以大獲全勝。如果這路南軍不走,那就設法糾纏遲滯,等鳳陽城破後,兩路合兵夾擊!」

「能打破鳳陽城嗎?」豪格思索著問。

「能!」鰲拜很肯定地點點頭,「奴才已經查看清楚了,鳳陽城池不堅,有個三五天一定可以破城。留下孔有德、尚可喜、白廣恩三部人馬,讓碩詹督戰,給他們七天就足夠了。

奴才和王爺一塊兒帶上一萬兩千八旗兵和六千包衣奴才先行南下,先纏住南蠻,等孔有德、尚可喜、白廣恩三部人馬破城後再合兵一處,準能一舉擊敗南兵!」

同一時間,朱慈的大軍正在涉渡池水。池水位于滁州以北,在鳳陽府的舊縣和定遠縣境內。水位不深,有不少地方可以涉渡。

過了池水再走不遠就能進入定遠縣城,定遠縣城是一處稜堡化的據點,駐扎了一個協的諸衛新軍,還有不少臨時召集起來的民團。

朱慈的大軍只要進入了定遠縣城,就不必擔心被突然南下的清軍攻擊了!

在現在已經涉水過了池水,正立馬在岸邊一處高地上,看著大隊的步兵帶著輜重,拖著火炮浩浩蕩蕩的涉水而來。

吳三輔和李岩一左一右跟在他身邊,吳三輔是名義上的模範軍指揮使,其實就是朱慈的副將,而李岩則繼續充當朱慈的軍師。這次北上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就是吳三輔、李岩,還有洋將石瑞恩三人在具體指揮。

三騎傳騎從前方定遠城的方向飛馳而來,轉眼就到了朱慈的三軍司命旗下,被朱慈的侍衛攔住。對了口令,看過令牌之後,當選一騎就奔到了朱慈跟前,才下馬單膝跪地道︰「稟太子殿下,定遠守備戚元輔有奏報送到。」

戚元輔是戚金的次子,在朱慈的模範軍中當營長的戚元弼的兄長,他一直都在中都留守司做武官。被朱純臣提拔,當了自己老家定遠的守備。

朱慈看了一眼吳三輔,吳三輔上前接過奏章,展開一看,就笑了起來︰「千歲爺,韃虜正在圍攻鳳陽府城可把成國公圍困在里面了!」

朱慈一笑︰「成國公這次可要光宗耀祖了他家多少代人都不會打仗,沒想到出了他這麼個子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