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祁鈺從前朝回來,問︰「那柳氏來過了?你看著怎麼樣?」
黃宜安一面服侍他更衣,一面嗔他道︰「陛下倒是著急。」
祁鈺哈哈大笑,抬手捏了捏黃宜安的兩頰,低聲調侃道︰「你吃醋了?」
黃宜安白了他一眼,扯腰帶的手微微用了力。
祁鈺朗聲大笑,捉住黃宜安的手,坦率而誠摯地說道︰「你放心,除了你,朕誰都看不進眼里!」
黃宜安抿抿唇,半真半假地嬌羞一笑,卻並不敢當真。
因為祁鈺和張圭在西北軍中角力一事,原本擬定的及笄禮被推遲到了三月初六。等她及笄禮一過,兩宮太後就要著手給祁鈺選妃了。
雖說今生鄭氏大概是無緣進宮了,但是誰知道還會不會有鄧氏、李氏之類的獨得聖心之人呢?
黃宜安有心避開這個話題,客套地謝了聖恩,便開口道︰「臣妾觀那柳氏姿容出眾、進退謙恭,但也不錯。只是匆匆一面,也看不出品性如何。」
又順勢問道︰「陛下召見柳氏父子,覺得如何?」
祁鈺嘆道︰「倒都是心念故國之人,父子倆一名桑梓之梓,一名望鄉,時刻不忘恢復之志。只可惜哈密衛失陷之後,朝廷一味固守,倒讓他們這些心懷故國、志存恢復的遺民遭了罪……」
黃宜安想了想,幫張瀾說了句話︰「如此說來,武德將軍所奏倒是不假。」
祁鈺點頭贊道︰「是啊。當初朕只怪他胡鬧,為了美色便不顧家國,如今才知道,他這是一腔忠直正義啊!朕決定,明天早朝時宣布對他的嘉獎,以為眾臣表率!」
黃宜安笑道︰「陛下英明。」
卻並未挑破祁鈺表彰張瀾倒是其次,只怕借機表達對張圭的不滿和反抗才是真。
說話間,更衣畢,帝後二人便攜手去給兩宮太後請安。
其間少不得說起接見柳家三人之事,兩宮太後亦頗多唏噓感慨。
只是李太後在听說祁鈺準備明日早朝時給予張瀾嘉獎時,眉頭一一皺,頗不贊同。
「就算是張瀾做得對,可他這回終究是行事卻欠妥當,才引得朝廷紛亂不止,陛下不罰他便是龍恩浩蕩了,何必還要急著嘉獎?」李太後反駁道。
更重要的是,張圭這次能夠退一步,已經是極為難得了,祁鈺得了勝利卻還要當眾把他的面子放在地上踩一踩,張圭怎麼會甘心?
到時候,只怕又是好一場君臣相爭。
祁鈺聞言,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了。
黃宜安一看,暗呼「不好」,生怕祁鈺又疑心李太後偏幫張圭,好不容易緩和的母子關系會再次降到冰點。
黃宜安正要從中勸說,就見祁鈺緩和了臉色,嘆聲問道︰「母後是擔心孩兒這麼做了,元輔會生氣嗎?」
竟然就這麼直接問出來了!
殿內眾人俱是一驚,立刻想起上次祁鈺質問李太後他和張圭到底誰更重要的話來,不由地斂氣屏息,惴惴地等待暴風雨的到來。
李太後亦眉頭深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