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6章 皇帝憋屈

與馮永亭交流過意見,又將馮林這個常伴皇帝左右的小太監審問了一遍,張圭猜測,或許是皇帝三次出宮,不定哪一次偶然間見到了這位鄭小姐,一見傾心,故特使人畫了畫像拿回宮中,日日對畫思人,也未可知。

謹慎起見,張圭連作畫的那位工部文思院副使家的小姐也調查了一番。

比起鄭家小姐的才名在外,這位倒是個寂寂無聞的。鄰里說起來,也只夸贊其懂事乖順。

再往深處一打听,這兩位小姐還各自與英國公府的表小姐、嫡小姐相從過密……

久經官場沉浮的張圭和馮永亭,當即斷定此事絕不簡單,因此稟明了李太後。

這才有了今日李太後與首輔張圭聯手對皇帝的教訓。

「馮大伴何時看到了那幅美人圖?」面對李太後和張首輔的質問,祁鈺沉吟片刻,突然對馮永亭發難。

馮永亭早就料著有這一出,聞言立刻跪下辯解請罪︰「臣有日幫陛下打理書房,無意間見到那幅美人圖,覺得與禮部送來的戶部鄭司務家的小姐有幾分相似,故稟明而了太後。

「還請陛下責罰。」

至于他和張圭私下里的那些調查,自然不必也不能對皇帝和李太後提及。

祁鈺拿不準馮永亭這話有幾分真假。

那幅美人圖,他一向是放在常用的卷缸中的,一來不打眼,二來便于隨時取來一觀。

而馮永亭一向輔佐他讀書理政,或許無意間見過,也說不定。

只是,那幅美人圖畫的竟然是戶部鄭司務家的小姐麼……

李太後見皇帝不虛心受教,反而指責馮永亭「泄密」,頓時火氣就上來了。

念著還有外人在,李太後強壓著脾氣,道︰「陛下三番兩次出宮也就罷了,如今竟然與臣下之女牽扯不清,實在有違人君威儀。看來,立後一事,刻不容緩。」

祁鈺一听這話,頓時就皺了眉頭,道︰「母後已經允準孩兒,立後之事不急于一時的。」

「今時不同往日。」李太後聞言怒氣更盛,聲音也不自覺地拔高了,質問道,「現在不立後,難道要等鬧出事端來,讓天下人議論指摘嗎?」

祁鈺聞言亦怒而不止。

母後這話,難道是暗指他會與臣下之女苟且嗎?

他連那位鄭小姐是誰,都是剛剛才從他們口中知道的,又怎麼和她會做出苟且之事?

別說他是皇帝了,就算他是普通男子,母親難道就能因為一幅畫,就當著外人和下人的面,如此地貶損他的德行嗎?

張圭見皇帝面色不虞,心知其不悅,但他作為當朝首輔,統領百官、盡心王事,更兼還是教導皇帝明理處政的帝師,又不是諂諛媚上的佞臣,當然不可能因此就轉了風向,站在皇帝那一邊。

「太後也是一片慈母情懷,陛下要多多體諒。」見這母子倆劍拔弩張,張圭開口勸道。

祁鈺氣得心口疼。

從他坐上這帝位起,便常常听張首輔教導他,要體諒母後,體諒臣子,體諒百姓……

可是誰曾體諒過他?!

張圭見皇帝臉色發青,遂退了一步,沖李太後施禮道︰「立後一事,事關國本,焉能匆促就下定論?況陛下年歲尚小,早早成親,恐于皇嗣綿衍不利,還請太後三思。」

更別說畫上那位鄭小姐如今才十二歲,還是個半大孩子呢。

李太後一向信服張圭,見他如此說,便也稍稍退了一步,道︰「即便是眼下不論立後,那美人圖總得有個計較。」

才十二歲就知道耍手段勾引男人的姑娘,別說是皇後了,便是做個淑女選侍,她都看不上。

祁鈺見李太後和張首輔如此態度,更兼有馮永亭在一旁幫腔,如何敢在這個關口把黃宜安供出來,再牽連無辜,遂只得強忍下不滿,屈從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母後和元輔若是不信,只管將那美人圖燒了便是!」

反正他留著美人圖,也不是為了那畫上的美人。

李太後和張首輔見皇帝語氣堅定、毫不吝惜,不由地相視一眼,反倒有些拿不準是不是事有湊巧,他們想多了。

便都拿眼去看始作俑者馮永亭。

馮永亭自知此事得有人背鍋,給雙方一個台階下,便自覺跪下請罪道︰「都是臣無狀,才引得這場誤會,還請陛下責罰!」

祁鈺見狀,只覺得滿心的憤怒又無力。

他若是能夠從心責罰馮永亭,哪里還會有今日之事?

生平第一次,祁鈺對如此嚴格到讓人窒息的管束心生怨懟。

……

告退之後,張圭隨李太後到了偏殿,將鄭、黃二女與英國公府的關系說了。

李太後扶額,疲憊道︰「此事應與英國公府並無干系。」

說著,便把她特地敲打英國公夫人與張溪母女之事說了。

張圭了然,總算是放了心。

「不過,自從下詔禮部選後以來,陛下倒是愈發恣意了。」張圭沉吟道,雖已過天命之年但依舊風采不輸的眉宇間,籠上一層陰霾。

李太後點頭道︰「陛下確實越來越有主意了。」

「有主意是好事。」張圭道,「不過,就怕這主意太荒唐,甚至是被小人利用。」

李太後聞言肅然道︰「元輔說得有理!哀家這就徹查左右。」

張圭點點頭,起身告辭︰「外臣不便參與此事,先行告退。」

頓了頓,又道︰「陛下畢竟是天子,太後若要徹查,須得顧忌陛下顏面。」

天子君臨天下,威儀怎可有失?

李太後點點頭,道︰「元輔放心,哀家自會謹慎從事。」

張圭點點頭,躬身告退。

……

相比起宮中皇帝的憋屈,黃宜安近日可謂是事事順心。

張瀾去了五軍營,英國公夫人又因為明緗在五丈風那一鬧,近日沒再催著定親之事,她可算是能松一口氣了。

而王氏最終勸服了黃偉,開脂粉鋪子一事總算是提上了日程。

想著家里人對京城風尚和開鋪子一事並不精通,黃宜安便特意邀請了張溪參謀。

英國公夫人知道後,叮囑張溪道︰「難得黃小姐咱們一家都滿意,你可得盡心些,幫著瀾哥兒順順利利地把媳婦娶進來!」

「母親盡管放心,我保證比對自己的親事還上心!」張溪就差拍胸脯保證了。

惹得英國公夫人笑罵道︰「你一沒出閣的姑娘,說這話害臊不?」

說著話,將人趕了出去︰「快去吧,別讓人家久等!」

張溪笑應了一聲,腳步輕快地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