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18、《去岳陽》(九)

謝蘭生捏著電話,只覺自己在演荒誕劇︰「我不需要萬萬團隊, 也不需要聯合編劇。這樣吧, 您跟萬總還有阮總他們兩人敲個時間,咱們大家再踫一次, 我面對面說說想法。我希望這次會議萬總阮總都來參加, 你們定了具體時間給我發個微信就好。」

「好吧……」

放下電話, 謝蘭生又想起鳳毛某部片子的經歷了。那是鳳毛首次試水商業電影, 被人唱衰, 不過最後一家公司還是決定當出品方。當時鳳毛十分感激, 可片子被做出來後,那個大佬突然要求他小三的編劇署名。因為已經做出來了, 電影版權是人家的,孫鳳毛本人性格跟謝蘭生又不一樣, 于是咬牙點頭認了,讓小三當聯合編劇。孫鳳毛跟幾乎所有六代導演是一樣的,2003年後的片子均由老制片廠出品、發行, 比如上影, 那回試水商業電影是頭一回「為錢折腰」。當時孫鳳毛跟謝蘭生說︰「他們不僅塞演員,還塞主創!」

謝蘭生又嘆了口氣。

電影片長已經修了, 內容也已經壓了, 現在連大綱都要改嗎?

這實在是不能接受。

…………

最後,謝蘭生與新未方面的踫頭被安排在周三。

謝蘭生又帶著制片藍天到新未去討論演員。

謝蘭生挺喜歡藍天的。藍天是他本科同學,在大二的「比賽」當中,他們兩個為贏經費選擇了拍容易中的, 老師們也非常支持,最後他果然被選中,可思考後決定放棄,因為突然感覺自己「丟了初心」「走了歪路」,當時藍天覺得好導演們非常需要陪伴者,于是後來去了紐約,學了經驗當了制片。因此,藍天能力是很強的,對于導演十分體貼。

他在這部《去岳陽》里也始終是支持蘭生的,可,電影制片人並不若在好萊塢那般重要,新未視頻十分固執,藍天也是無能為力。新未公司並不相信制片人的專業判斷,更相信自己,也不會像美國一樣不願得罪大制片人、只因後者手里有著好的導演好的劇本,新未認為目前行業資本才是最中心的。

這回,會議室又換了一間,還是在頂層,文遠、阮成、吳九一等全到齊了。

「文總,阮總,」謝蘭生說,「再加角色真不合適。現在,《去岳陽》的主要人物里里外外有六個了。片長只有兩個小時,可角色需要立體、飽滿,人物太多會分散掉電影觀眾的感情,也就不會跟著一起哭和一起笑了。而且,《去岳陽》是要在咱們‘網絡影院’上播放的,那電影觀眾的注意力必定會十分分散,一會兒聊個天兒,一會兒發個微信,增加角色會讓大家更分不清誰是誰了。現在六個主要人物是我能力的極限,我為區分這六個人在各方面絞盡腦汁,在各方面很花心思,再加一個就模糊了,沒記憶點了。他的存在只會壓縮其他人的出場時間,耽誤其他人的角色塑造。我刪不掉用來表現其他人的劇情內容了。120分鐘的片子,平均攤到每個角色的身上是20分鐘,假設這個新的角色一共只出場十來分鐘——不能再少了吧,其他人的塑造時間就只剩下18分鐘了,一下減掉十分之一!」

頓頓,謝蘭生又道︰「而且,現在用的幽默方式更加適合電影載體,這個已經在無數的電影中被印證過了啊。如果強加相聲、逗捧,在效果上會打折扣的,很違和。另外也破壞統一性。」

統一,是最考驗電影導演專業功力的東西。一部電影需要拍攝幾個月甚至幾年,保證電影每一場的氣氛、演出、燈光、攝影完美統一不露破綻是很難的。謝蘭生挺不希望讓相聲演員破壞氣氛的——有他們在的場合,跟沒有他們在的場合,恐怕感覺會不一樣。

制片藍天也在一邊施展技巧、努力說服。

文遠他們認真听完,接著,文遠十指交叉,輕輕一嘆,擺出無奈的樣子,說︰「謝導,藍制,你們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們這邊這樣要求自然也是有道理的。文藝電影的受眾群主要就是明星粉絲,它們甚至比商業片更加需要明星加盟。而男三的搞笑方式是電影的,還是相聲的,觀眾不會真正在意,也真的不懂。您是一個專業人士,很可能是想多了。他們不懂。至于統一性……」

謝蘭生︰「……」

文遠繼續說下去︰「謝導,您看一看沒明星的文藝電影總票房吧。可以看到,跟有明星的文藝電影天差地別。」

「是啊,」一個姑娘唱黑臉道,「謝導,我說實話,不太中听,你們還請不要在意。謝導沒能拿獎的片票房也就幾千萬啊!去年上映的《四月天》最終票房是3000萬,2010年的《今年春天》則是1500萬,2007年的《白馬》只有區區300萬!打破文藝電影票房歷史紀錄的三部片有特殊性。2006年的《蒼茫大地》是拿到了金獅獎,2008年的回歸之作是拿到了威尼斯最佳導演,2013年的那部片子是謝導您唯一過億的,也帶著獎,並不具備說服力。我們實在不大想讓這部片子無聲無息。」

她還沒說完,文遠便朝她擺了擺手,示意她太唐突了,把話茬給接了過去︰「我們希望《去岳陽》能帶帶‘網上文藝影院’,明星效應可以說是必須要的、不能丟的。我們也是有苦衷的。」

想想,又說︰「我們這邊討論過了。加一個角色,加一點點戲,應該也還好。」

謝蘭生字字沉重︰「可是萬萬真不適合。」

文遠笑︰「謝導,請您無論如何想想辦法。您說過,《去岳陽》的拍攝手法比較適合網絡播放,不參展評獎——我們知道那些東西其實也是比較縹緲的。那,很多東西,觀眾不會真正在意的,也確實不懂。」

謝蘭生︰「……」

蘭生、新未在萬萬的問題上面無法統一,話題轉到張右右上,爭議依然無法解決。

文遠好像也感覺到謝蘭生是一硬骨頭,有些頭痛︰「謝導,咱們利益是一致的。新未希望這部電影的點擊量能沖高些,票房也沖高些,我們相信您也是。我們這邊已經投了上百部的電影了,幾個明星是絕對能大幅帶動觀影人數的。」

這時,先前那個唱黑臉的小姑娘又再度開口︰「謝導,我們新未並不想砸沒明星的電影片子,而且,還是一部陰沉的、講‘夢想破碎’的沒明星的電影片子。觀眾要爽,要滿足,不想動腦更不想思考。您總歸要有一個點能讓他們爽一爽的呀。明星可以是這個點。」

「李瀟!」文遠再次喝止了她,重新轉頭對蘭生說,「謝導,我們保證,不會干涉電影其他的方面了。我們這邊就只希望電影能有兩個明星,撐撐場面,保證底線。其他東西一概不過問。甚至說,我可以把電影預算再往上面加一加,您不需要趕著完工,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想拍幾條就拍幾條。我知道,加張右右還有萬萬讓您感覺比較棘手,那,您慢慢兒地想辦法,多試一試,比較比較,不用著急電影預算,可以拍到滿意為止。」

一般來說到這份上導演一定會妥協了。

可謝蘭生不打算退。

他忍不住悲哀地想︰他是一個大牌導演,對方已經算客氣了。那,另外99%的電影導演是不是更沒有籌碼?

是不是,先被砍掉腳,再被砍掉手,最後只剩一縷頭發還在空中左右飄動?

他能理解電影投資非常需要收益回報,也知道是這些資本在促進著行業繁榮,但謝蘭生總是覺得,投資不能殺雞取卵。投資,應該讓藝術家跟支持者雙雙獲益,而不是只有一方最大程度地獲益。大家需要共同考慮整個行業生態系統,要保證一個模式能長久地運作下去。

謝蘭生覺得,藝術領域,真的需要源源不斷人傻錢多的投資者。

另外,他也認為,純靠資本是有問題的,還是很大的問題,因為資本必然會為電影導演套上枷鎖。

中國有些電影基金,比如蘭生電影基金,可是這些電影基金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歐美國家在這方面反而比較系統、成熟,比如,法國是有影視資助專項基金的,由直屬于文-化部的國家電影中心負責統一管理以及分配,基金來自電影門票的附加稅、錄像帶dvd的銷售稅、電視、視頻的營業稅等等多項稅收,而這些錢呢,一部分會返給電影人,進入他的資金賬戶,這些導演拍下部片便可使用這個基金,另一部分類似貸款,主要針對新人電影,而最後,也有一些特殊方式用來保證電影上映。

中國也有這種基金,每張票的5%被劃到「電影專項基金」里面。現在全國票房規模已經達到了300億元,也就是說,「電影專項基金」每年可以提出15億來,可神奇的是,相關部門從未公布這筆錢的具體明細,整個圈子也沒有人親眼見過這個東西,甚至,有關部門也沒說過申請條件、資助額度,只留下了語焉不詳的概括性描述,比如「改造基層電影院「「扶持配合x和國家宣傳任務的優秀影片」「扶持需特殊鼓勵和資助補貼的其他題材優秀影片」,而能查到的幾部片全部都是主旋律片。現在,要求政府幫助幫助文藝片的呼聲漸大,據說「藝術創新影片」也要被納入扶持範圍,可總體上,電影導演對這基金很難抱有什麼期待。

謝蘭生又深吸口氣,最後一次努力爭取︰「文總,阮總,對于一部電影來說,導演的支持、導演的熱情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

新未似乎不屑一顧,只禮貌地附和著道︰「當然重要。可投資者一味認可導演做法也是不行的。這東西跟其他行業是一樣的,並無區別。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重要,員工的工作熱情很重要,可,其他方面正常討論也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好,我明白了。」謝蘭生把衣領松松,竟然露出一股痞氣來,他說,「既然雙方無法達成一致,那合作就宣告破裂吧。」

謝蘭生的這話一出,很明顯,對面幾人全都愣了。

他們幾個一直認為新未已經給了很多——謝蘭生從這電影里大約可以賺到4000萬元,甚至更多。

4000萬!

謝蘭生把他手里的文件夾「砰」一聲合上,半真半假地道︰「《在岳陽》的攝制權我已轉給新未視頻了。五年。五年之內若沒開機我就收回這個劇本。我就當是賣了一個電影劇本的攝制權了。你們去請別人拍吧,對了,我不要求編劇署名,電影主創別帶上我。」

頓頓,又道︰「至于那個導演合同,我讓律師過來解約。《在岳陽》還在籌備期,我不損失幾個子兒。」

合同上面寫的是,如果導演退出團隊則要退回新未視頻已經支付的酬勞,還有彌補新未視頻已經花費的成本。現在電影還未開機因此成本幾乎是零。

其實,謝蘭生對這個狀況也並不是沒有準備的,只是,他一直想爭取機會,想推廣文藝電影,沒打算輕易放棄。

可,如果突破他的底線,如果叫他放棄初衷——自由地拍他喜歡拍的電影的那個初衷,他會算了。

推廣電影非常重要,不改變自己卻更重要。

他很相信,他只要在創作當中屈服一次,他以後的所有作品都會帶著那個味道——那股屈服的味道,他就會把他自己毀了。

不過,謝蘭生雖那樣說了,他知道他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達成共識的。

用「撂挑子」來威脅對方可以說是最後一招,他拿出了莘野曾說「比誰都強」的演技。

當然,要還沒用,大概就真的要分手了。

想了想,謝蘭生又露出笑來,他兩只手握著文件夾,道︰「文總,阮總,您二位應該也知道,我是走野路子出來的。」

文遠、阮成︰「……?」

「91年時,因為不想排隊上片,也因為不想接受審查,我選擇了自己單干,被電影局一禁再禁。我第一部片叫作《生根》,環球想買北美版權但是希望修改結尾,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拍完《一見鐘情》以後,我的片子基本都是自己公司出品的。為了過審,我可以跟電影局對某個細節周旋半年,直到說服他們或者幾乎說服他們為止。12年的時候,電影局的一份意見我實在是無法接受,于是,我把申請撤回來了,不拍了,之前半年權當白干。」

文遠、阮成︰「…………」

謝蘭生站起身來,兩只手磕磕文件夾,居高臨下望著對面,道︰「我並不是吹噓什麼,我只是想說,我拍電影二十五年了,沒人能對我的電影增增刪刪指手畫腳。」

「……」

謝蘭生的眼神很利︰「沒人能叫我拍什麼。」

說完,謝蘭生一手拿著文件夾,長腿一邁,拔腳就往會議室門口走。在路過藍天的時候,謝蘭生在藍天的後腦勺上推了一下,道︰「藍天,走了。」

而後,他把那只手插在兜里,當真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