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年初春,北京。

風有點兒大,街頭巷尾一輛輛的「永久」「鳳凰」匆匆而過。女人們用紗巾包頭,都看不出本來面目。

謝蘭生的長腿一邁,從「二八」車上面下來。他把橫梁架在肩上,而後一路扛上四層,微微喘氣,掏出鑰匙打開家門,又把車子推進屋內。

母親李井柔剛把菜盛進盤子,在廚房喊︰「去哪兒了?!才逛回來!」

謝蘭生並不想說他去賣劇本了,道︰「隨便轉轉,透個氣兒。」剛才,他又跑到某制片廠厚著臉皮自薦劇本,然而還是一關都過不了。

「一天到晚沒個正事……」李井柔又開始嘮叨。她砰砰地把兩盤菜撂在桌上,遞給兒子一雙筷子,「吃吧吃吧,你也就能吃個飯了。」

謝蘭生的長相英俊,笑容一直討人喜歡︰「我這不是還年輕麼,馬上就會有轉機的。」

一邊說話,一邊伸手舀了一口稀飯,送進嘴里,感覺有點燙。

李井柔真恨這兒子,開口又是一串數落︰「在家窩了大半年了。我跟你爸已經一年都不敢回老家去了,就怕親戚問你兒子畢業以後在做什麼……上班也得躲著人走。非要上什麼北電,學什麼導演,拍什麼電影,這下子可真出息了,等著爸媽養一輩子吧。以後爸媽全都死了,你也跟著一起死好了。讓你倔,讓你不听話,你分能上科大的呀,我听說合肥那邊全分配了!」

「好啦好啦,在北京多陪您五年,不挺好嗎,多少爸媽羨慕您老呢。」謝蘭生的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說過硬話,尤其是對父母。

誰都知道「考大學」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上本科的不足3%,大專甚至中專文憑在外頭都十分吃香,因此,大學畢業的謝蘭生賦閑在家這件事兒叫李井柔夫妻二人從心理上無法接受,更不要說,他們兒子那個分數足夠上比清華北大更加難考的科大了。

高中畢業時,謝蘭生想上北電,想學導演,于是不顧家中反對一意孤行填了志願。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去年因為一些原因北電導演的畢業生一個都沒得到分配,全部留在學校里頭,整日晃蕩無所事事,這種狀況已經持續大半年了。因為沒事干,謝蘭生才寫出了幾個劇本。

母親念叨個把小時,謝蘭生放下飯碗,說︰「誰也沒有想到不管分配……大家在等,馬上分了,您別著急麼。」

李井柔的怨念頗多︰「你們北電就是事多。還搞什麼二四制,差點兒連大學文憑都沒有了。沒听說過有這樣兒的。」

謝蘭生又笑︰「這不是有大學文憑嗎。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啊?」

年,北電導演系開始搞「二四制」。在第二年統一考試並淘汰掉二分之一,這一半人立即離校,只能拿到大專學歷,剩下的那二分之一才能獲得本科學位。謝蘭生在考試那天莫名其妙發起高燒,在全班18人中排第9,差一點兒滑到後二分之一里,刺激得很。

李井柔說︰「你吃完飯再去學校,問問有沒有新消息。」

謝蘭生一頓,點頭道︰「行。」

他抬眼,見電視上正巧出現柏林影帝莘野的臉。他注視著電視屏幕,深覺這是一個老天賞飯的人。今年才要大學畢業而且並非科班出身,卻憑一個青澀青年的角色拿了華人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首個最佳男演員獎。

這個莘野生在美國長在美國,繼父還是洛城的old money,經營酒店等等產業,本人似乎是念的harvard,學經濟,周身氣質是獨一份。謝蘭生在一份報紙上看到過他穿風衣走過街頭的照片,簡直拉風得過分了,引得一群北京老少駐足觀看。

…………

吃過午飯,謝蘭生回電影學院。電影學院在薊門橋外西土城路,校園里有烏泱烏泱愛出洋相的文藝青年,他們抽煙喝酒、染發紋身,做不著邊際的白日夢。

對于「分配」這個事兒,老師只說還沒消息。

謝蘭生彎腰躬身,態度謙虛而又恭順︰「謝謝老師,要有動靜,麻煩您要通知我們。」

「那當然。」北電導演系的主任王先進打斷謝蘭生。他很喜歡這學生,問︰「蘭生,最近在干什麼?」

謝蘭生也老實答了︰「嗯,向電影廠推銷本子,不過全都沒有通過。」

「是個什麼故事?」

說起他的電影劇本,謝蘭生十分認真︰「是這樣的,一個女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婚後6年先後生下三個女兒……」

謝蘭生全講完以後直接跳到他的困境︰「我跑了長春電影制片廠、上海電影制片廠、北京電影制片廠,還有八一制片廠,都不要。」他打算再去別的看看,比如西安電影制片廠。

王先進也跟著嘆氣︰「那是自然的。」

「自然……嗎???」

王先進說︰「咱們國營的制片廠一般不會拍這個的。」

「……」謝蘭生也知道困難,可總懷著一點希望,于是他問王先進說︰「那怎麼辦?咱們只有國營的制片廠才能拍電影啊。」

「能怎麼辦,」王先進和藹慈祥,「听說明年各制片廠主要扶持紅色電影。你的能力沒有問題,可以準備幾個好本,再去試試。」

「紅色電影……」謝蘭生對王先進笑︰「好的,謝謝老師。」

兩人聊了好一陣子,謝蘭生才告辭離開。

北京電影學校外面這條小路他很熟悉,有三株桃樹,還有三棵石榴樹。

石榴花正盡情怒放,今年在第一次抽枝。

謝蘭生靜立在樹前。

自己沒有人要,劇本也沒有人要。

石榴花上落滿北京剛剛才停了的雨水,本就明艷的花瓣更加明艷,捉人眼球。雨水像被吸住一般,牢牢扒著,一動不動。

謝蘭生手抹過花瓣,雨水撲簌簌地掉下來。

他的眼神沒有焦點,好像正在思考什麼。

…………

在路口,謝蘭生遇到了兩個同班同學。

一個是張世杰,一個是王中敏。張世杰是一個胖子,王中敏則十分瘦弱。兩人天天待在一起,是謝蘭生的好朋友。他們兩個也在學校晃悠足足九個月了,一開始總結伴看片,現在卻是懶得去了,就謝蘭生還在學校進進出出看內參片——電影學院有觀摩課,星期二放外國電影星期三放中國電影,周邊國企事業單位也會放映內部電影,他們學校美術系的學弟學妹會畫影票,跟真票一模一樣,他每回都能混進去。

「無業游民!」張世杰王中敏二人高聲叫道,「老謝老謝!」

謝蘭生︰「喲,張胖子,還真巧了。」

張世杰王中敏︰「又來打听畢業分配?」

「對,」謝蘭生點頭承認,「你們兩個也是嗎?」

「呵呵呵呵,都沒信兒。」張世杰伸手攬住謝蘭生一邊肩膀,「走走走,喝酒去!」謝蘭生性格好,人緣也好,誰都喜歡跟他喝酒。

謝蘭生說︰「行啊,我請,去吃爆肚!」

餐館距離學校不遠,破破爛爛埋埋汰汰,異常擁擠。塑料小凳搖搖晃晃,木頭桌子油跡斑斑。

三人一邊吃一邊喝一邊聊一邊瘋,期間自然聊到未來。

張世杰王中敏說︰「我們想開廣告公司,拍廣告片兒。現在這個很吃香的,我們先出去掙夠錢,再回來拍電影。你呢?要不要一起干?」

謝蘭生搖搖頭︰「我還是想做電影。」在謝蘭生看來,一個人若熱愛電影就不應該離開電影。這是畢生的事業,他需要一直努力、進步,不能被打斷,不能被耽擱,他沒有時間先去掙錢。

「好吧,」張世杰王中敏問,「那這幾個月在干什麼?」

謝蘭生一提到電影就會變得非常多話︰「我在推銷劇本,叫作《生根》,講一個女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婚後6年先後生下三個女兒……這段時間跑了長影、上影、北影還有八一,都不要。」

張世杰王中敏︰「哎喲我的蘭生祖宗,這個東西拍不了的。」

「我真希望拍出來啊。」謝蘭生灌一口啤酒,頸間喉結上下一滾,「想著萬一有人要呢。」

「喏,你也知道,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沒人要吧?」

謝蘭生不說話,打了一個酒嗝。

隔了半晌,他才說︰「反正,一共就16家制片廠,都走一遍唄。」

「哈哈,隨便,想試就試。」張世杰王中敏也是幾口啤酒,「我看你啊,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到了黃河也不想死。」瓶子里的最後一滴滾入咽喉,又苦又澀,謝蘭生「 」一聲把它撂在桌上,用瓶子底吱嘎吱嘎地磨堅硬的玻璃板,好像那是堅不可摧的一道屏障,「無論如何都想拍了。」他的故事,他的人物,他的畫面,他想拍出來。那些事、那些人,無數次地在腦海中徜徉、飛翔,鮮活鮮活的生命力呼之欲出。

只要想想血便沸騰。

「……朋友,你怎麼拍。」

在過去的40幾年拍電影都需要廠標。擁有廠標才意味著擁有攝制電影的權利,而廠標,只屬于16家國營電影制片廠。其中北影上影長影八一四家早已分地而治,珠江、廣西、瀟湘等等規模較小。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個體可以攝制電影。

謝蘭生想想,壓低聲音,問張世杰和王中敏︰「哎,你們知道……攝影班的孫鳳毛麼?」

張世杰和王中敏道︰「好像听過。」

「據說他在自己拍呢。沒工作,也閑出毛了。」

「啊???」

謝蘭生又繼續解釋︰「自籌資金,自尋設備……我在琢磨,實在不行,我也可以——」

「謝!蘭!生!」張世杰王中敏簡直又驚又怒,「你瘋!球!了!!!」

「……」

張世杰用粗胖手指    地戳桌面上的那塊大玻璃板︰「你發癲了!這叫地!下!電!影!!!沒有廠標!!!孫鳳毛有病,你也有病?!」

謝蘭生也震了一下。

地下電影,好可怕的四個字啊。

然而,也不知是鮮紅鮮紅正在怒放的石榴花給刺激的,還是剛剛又苦又澀喝著劣質的酒精給刺激的,抑或二者都有,謝蘭生的倔勁上來,故意擰歪著,眨眨單眼,抖機靈,說,「地下就地下唄。我拍出來,誰能知道?」

他挺崇拜孫鳳毛的。

大排檔里,錄音機又在播放美國鄉村的音樂了。建交以後,因為蘇聯這個「共同敵人」中美兩國蜜里調油,大家可以听到這些新鮮的歌兒了。

謝蘭生很清楚,「自己拍片」已超越了1990年的自由,然而,在這中西文化初踫撞的懵懂年月,孫鳳毛的這種背叛,讓謝蘭生感到心驚肉跳卻又心馳神往。

王中敏也呆呆地看︰「你瘋球了……你真的瘋球了……」

「……」真的是喝高了,說話做事十分隨性。謝蘭生用右手反手握住啤酒細長的瓶頸,抄起來,一個用力,「 」地一聲將它砸碎在地面上。剎那之間玻璃崩濺,那一片一片小小的、薄薄的、在陽光下綠瑩瑩的、並且有點兒剔透的碎片好像玉石一般。

他砸了瓶子,此時也是微微一愣。他兩只手按著膝蓋,看著面前滿地狼藉,還是說了剛想說的︰「我不管,我就拍。嘿,非拍!」

別說,這動作還挺有電影感。

張世杰王中敏︰「……」他們知道謝蘭生是真的有點在發瘋了。

謝蘭生借著酒勁,越想越對。

這是他的個人情感。

總有一些東西值得承擔風險甚至付出一切。

那邊,張世杰王中敏還在苦苦勸說,模仿譯制片腔,試圖緩和氣氛︰「嗨,我的老伙計,咱們老師說,這兩個月就能分配制片廠了,到時就有工作,不用這麼作死,啊?乖。」

謝蘭生沒說話。

對有些人來說,攝制電影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差事。

但對另一些人來說,並非如此。

他想講故事,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是為了被打動時從眼角處悄然落下的那滴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