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二六章︰流言四起,陣前換將(十七)

初秋的朝晨,微冷。

此時的政事廳,覆裹著層層寒霜,經人四肢百駭,侵入肺俯。

甲子將「打探」來的事,告知趙王盍之後,便一直垂首立在下首。

安靜到讓人恐懼,一種颶風驟雨,即將襲來的感覺,籠罩在下首的臣子身上。

得了準信的趙王盍,此刻只余慶幸,幸好昨日未曾同意馬服君夫人的請求,否則趙國將損失一員麼智勇雙全的猛將也。

有心問責一番,朝中能人臣子,趙括如此大才,竟無一人發現,若一早便由趙括領了職,前往長平,又怎麼會由廉頗前往。

一手掌握著趙國泰半兵權,令趙王盍難以安心。當初由李益率兵相助之後,便知曉手中有無兵權的差別。

廉頗乃是軍中老將,威儀日益深重。趙括雖有其父趙奢、其叔趙德民軍功在前,已身並無任何功績,即便去了軍中,亦只是為他趙盍所驅使。

並非如同見下,想換一位將領,便受到了百般阻撓,旁人倒還罷了。早些年纏綿病榻的藺相如,不知從何處听聞消息,今日亦來朝了。

平日里仗著為趙國立過功,一副起不來身的模樣,今日倒是能走能跳了,甚至還可在朝堂之上,與人爭論不休。

可見廉頗這位刎頸之交,重要于他趙國,更遑論他趙盍了。

只不過爭了半晌,亦無勝負。

藺相如將矛頭直轉趙王盍,他道︰「王,臨陣換將,此乃兵法雲之大忌也。」言罷,虛弱的咳嗽兩聲,直喘著粗氣。

趙王盍置若罔聞,他道︰「上大夫既然熟讀兵法,不若告訴本王,廉頗將軍何時能退秦大軍,一展我趙國國威。」

藺相如一面咳嗽,一面直喘粗氣。然此時的趙王盍,留給他的時辰不多,稍不注意,換將之事,便會定下。

氣都未喘勻,復又道︰「廉頗將軍據守長平,此舉意在不費兵卒,便可逼退秦兵,並非是市里流傳的那般,貪生怕死呀。

且若是此時換上新的將領,與廉頗將軍的想法迥異,手底下的將領,與其重新配合,可長平之處,秦國虎視眈眈,哪里有多少時日,教上下完全熟識啊。

主將變換,作戰的方法,亦會隨之而變動,若是手下的將領跟不上新主將的戰術,對于趙國將士,無異于是一場災難。」

尚有兩點,望著此時的趙王盍,藺相如識趣的未在此時提及。

其一,兩軍交戰,從一開始的相互觀望,試探,直至如今的趙軍據守,任秦軍如何挑釁,據不迎戰。至此,兩軍對峙,端看誰能撐到最後。

趙軍在這場交戰中,佔據了地利,持久必能取勝,對于與如日中天的秦軍交戰,此法應是如今能尋到的,最好的法子。

偏生的趙王盍好似看不清這一層,只以為趙國仍舊是當初的趙國,能一力下秦,此舉與自毀無甚區別。

且當初派遣廉頗前往接收上黨之地,亦是趙王盍之命,如今廉頗未曾犯錯,無端被換掉,對于軍中上下,亦不啻于一個晴天霹靂。

另一方面也說明,趙王盍推翻當初自已的決定,一位君王,輕言反爾,難以得到人心,失去往日積累的威信。

其二︰跟著廉頗一道前往的將士,甚至是手底下的將領,多次與其共同進退,必定會生出與廉頗共過生死,同患難過的交情,二者之前有著過命的情感;

將士之所有願听從主將之命,便是這個道理,若是突然之間,從天而降一位陌生的主將,又遇上兩軍開戰,二者之間,尚未磨合。

雙方極為陌生,將士瞬間會變得沒了主心骨,心中有所掛礙,少了先前一往無前,奮勇殺敵的勇氣,從而導致將士心生懼意,士氣低落。

對于藺相如所言,趙王盍嗤之以鼻,想必眼前之人,因為廉頗即將被換之事,從面心中生懼吧,二人算得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往日里需要藺相如為國分擾之時,何曾見其這般精神過。是以,趙王盍打定了主意,便不願再多听藺相如之言。

他道︰「馬服子的父親,當初在閼與同秦國狹路相逢,為我趙國創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美談。其子盡習馬服君的兵法,馬服君亦不能為難一二。」

對于兵法一事,藺相如所知亦不甚詳,且體力不支,導致神思同樣不轉,以智慧聞名諸國的藺相如,尚且不能勸說,更遑論其他人。

換將之事定下之後,以趙括主事長平,廉頗退守郢都。

又擇了吉日,三軍出征。

啟程前一日,趙括的母親,與趙王盍書︰「王可否撤銷趙括做長平主將?」

趙王盍詫異的問道︰「夫人何有此說法?」

趙括的母親回道︰「當初當初我侍奉其父,其父當時乃是將軍,由其親自捧著飯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其父認作朋友的數以百計,王與宗親們賞賜的財物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

自受軍令即日起,便不再過問家中之事,如今我兒趙括做了將軍,即日便敢朝東接受朝見,軍中吏員無一人敢抬頭望其顏,王所賜之物,皆藏于家中。

每日查訪適合的土地、及屋舍,若是得遇合適的,即時便買了下來。所言所行與其父無一相同之地,所思所想亦無相同之處,還望王莫要用我兒領兵。」

趙王盍卻不以為然,心中自有一番計較。

是以,趙五盍回道︰「夫人無須憂心此事,且放寬心在家中休養罷,此事本王已有定策。」言語之中的強硬不容反駁。

趙括的母親知事已至此,且明日三軍便要出發,再無回旋的余地,因此,她說道︰「王,若是你決意要我兒領兵作戰,還請王答應我一件事。」

趙王盍問道︰「何事?」

「若是將來我兒行軍有不妥當的地方,還請王恕老身無罪,莫要株連于我。」趙括的母親退而求其次的說道。

趙王盍覺出此言亦無不妥之處,無需多想,便應下了此言。

翌日,趙括作為主將,領著三軍前往長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