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章︰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四)

藺相如點了點頭,道︰「相如願帶著和氏璧適往秦國,若是秦王如約將十五城予了趙國,和氏璧相如便交手交予秦王;可若是秦國毀約,相如亦將和氏璧完整帶回。」

「君父君父」小小的秦昭世,因為疾跑,面上布滿了細汗,整張臉似是布滿了紅霞,煞是可人,操勞一日的秦武公見狀,一身的疲勞,似是瞬間消失無蹤。

秦武公繞過幾案,行至仍在喘氣的秦昭世身邊,蹲來,問道︰「我兒,怎麼的如此沒了規矩,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

口中雖說著責備的話,語氣卻十分的溫和,秦昭世是半點兒也不忤的,他晃著小腦袋,說道︰「君父,孩兒失儀,還請責罰也。」

秦武公笑道︰「你這孩子,說罷。今日來,又是為了何事啊?」

「听說趙國已經同意了,以城換壁之事,昭世與大哥還有嬰弟,屆時欲一同前往觀玉壁風采,不知君父是否允準呀。」秦昭世難掩激動的問道。

基于種種因由,秦武公幾乎是瞬間便同意了秦昭世的提議,他意味深長的說道︰「我兒,明日可得睜大雙眼,好好的瞧著呀。」

彼時的秦昭世,即便再聰慧,也還是一個少年郎,並未听出秦武公的弦外之音,只當教他們好好瞧那玉壁的模樣。

沉浸這樣的美好之中,秦昭世當晚便做了一個美夢,只記得最好得了玉壁了,其余的便記不得了,晃了晃小腦袋,暗道,定是得了玉壁,做了君父的新玉章了。

時光一晃,便到趙國使者入秦國的那日。

秦國以十五城易玉壁之事,早已是四下傳揚開來,且在有心之人的利用之下,傳得沸沸揚揚的,櫟陽城的百姓,自也是听說了的。

在使者入城那日,櫟陽城中的百姓,早已是圍成了山海,勢必要一瞻玉壁的風采。

不過玉壁由一人雙手捧持著,坐在車里,輕風撩過車簾,只見得那人手上,捧著一個長、寬相仿,左不過一尺的普通匣子,這教人有些大失所望。

還以為是什麼驚世寶貝呢,既然價值連城,竟然只是裝在一個普通的木匣子,作為一國的傳國之寶,如此看來,也貴不到哪里去罷。

乘著興致而來,大失所望而歸的秦國百姓,陸續散去。

車上扶持著玉壁的藺相如,並不為所動,只是輕撫了一下木匣子,復又恢復了原樣。

有不識得之人,自有識貨之人。

「咦,竟上極品的檀木,那匣子里,定是和氏璧無疑了,可是了,我等竟無緣得見此寶。」一位身著翠衫的公子,輕笑著說道。

「寶物生來奪目,若是蒙塵還罷,一經現世,哪里由得自已作主,幾經易主尋常之事。你可別忘了,此物最早,還是在楚國。如今不也落到了趙國的手中。將來如何誰又說得準呢。」

另外一位著一身白衫的公子,細飲盞中水,仿佛盞中是天上的瓊漿玉液,並非是一盞普通的水一般,言罷,頭都並未抬一下,接著品這盞中之水。

白衫公子這模樣,端的是一派風流。在座的幾人,不免有些看痴了。

樓下的藺相如一行人,已在幾句話的工夫,緩緩前行,樓下的幾人在白衫公子出言之後,便沒了心思,再去圍觀這玉壁入城一事。

「嘿嘿,王瑯兄說得極是。」先前那位青衫公子,又笑說道。

樓中幾人的言語,並不會影響秦國趙國眼下的大事,使者很快被秦國的上大夫秦仲贏,接去了使者驛館。

秦仲贏瞧見了那個個匣子,藺相如一直捧在手中,並不經他人之手。如此寶貝,想來是和氏璧無疑了。

趙琪那小子,竟當真舍得將和氏壁讓出來?秦仲贏心中閃過疑問,將藺相如一行人安置好,便離開了驛館,反正明日便能知曉,今日便不費這個腦子了罷。

翌日,藺相如仍保持著昨日的姿勢,雙手捧著玉壁緩緩步入秦王宮,朝著四海歸一殿行去。這其間,手中的匣子,紋絲不動。

以秦國大朝會的規格,接見趙國使者,算得上是誠意十足,藺相如心中微松。不過仍未放松心神,縱觀秦國以往的歷史,不守信之君王,比比皆是也。

步入四海歸一殿的藺相如,有一瞬間的愣怔,還以為自家眼花了。秦武公的身邊,那三個冰雪雕刻一樣的女圭女圭,可真好看。

其中一人還與他有五六成相似,瞧著年長,應是秦文謹,另外兩位,應該便是秦昭世與秦嬰了,各國對于他國君王及其王室之子,多少有些了解。

來秦國之前,藺相如也仔細探過一回秦國的底。

趙國使者與秦王相互見過禮後,便開始正式談及今日雙方相會的目的。

不待秦武公開口,藺相如便將玉壁奉上,秦武公上手仔細感受著和氏璧的細膩,以及那白壁無暇的外觀,一時間教玉壁迷了神。

回過神來的秦武公,將玉壁遍傳諸人,包括在場的姬妾,只是只字不提以城易物之說。

秦昭世三人正把玩著手中玉壁,不亦樂乎。便听藺相如開口道︰「秦王,此玉並非無暇也,上有一處,細微之地,請允許相如指出。」

三個孩子聞言,左右翻查無果,在秦武公的示意之下,又將和氏壁還給了藺相如。後者伸手指過,並未立時出言指出玉上的瑕疵。

秦國君臣見著藺相如抱著和氏璧,後退了幾步,正好倚柱而立,渾身的毛發倒豎,頭上的冠帶,似要被沖上雲宵。

一改先前的溫和從容,此時猶如一只困獸,他道︰「秦王欲以城易壁,趙王礙于兩國邦交,遂與群臣商議,反對者居多,秦王可知為何?」

秦武公隱晦的望了一眼秦昭世三人,盛怒中的藺相如並未發現。

是以,只聞听秦武公回道︰「哦,那是為何?趙王在最後為何又同意了呢?」

藺相如擲地有聲在回道︰「自是我趙國諸臣,多數認為秦人生性貪婪,欲以一紙空言,騙取我趙國國寶。和氏璧若是入了秦國,只怕是有來無回。」

此言一出,激怒了四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