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月兌胎回故里,昔年友人終成敵。
趙王盍驚問道︰「小鄧子,是何法子,速速說來。」
小鄧子眼珠咕嚕咕嚕的轉悠著,道︰「王,近來可曾听聞魏國大將龐蠲陷害其師弟一事?」
趙王盍回道︰「略有耳聞,不過听聞其師弟早已身亡,故不欲再多聞。此時小鄧子提起此事,可是有甚妙用也?」此事龐蠲自以為捂得嚴實,卻不知從何處傳出來的消息,早已成了列國笑柄,而魏王何尤不知也。
小鄧子回道︰「那受了迫害之人正是齊國之人,若是王遣人加以游說,正好教齊王相信,魏國欲對齊國有不軌之心也。其最主要的還是教齊國相信,此事乃是為了其自救為救趙也。」
趙王盍面上連日里的密布烏雲,此刻一朝散盡。望向小鄧子的目光里盡是欣賞之意︰「平日里怎的瞧不見你如此聰明,今次竟解決了本王一個大的難題,如此一來,趙國便能轉危為安也。」
定下計策,趙王盍立時遣了能說會道的使者,帶著厚禮上齊國去了。
果不其然,得了趙國求救的齊國,未經多少考慮,便同意了出兵相救一事。使者自以為說辭打動了齊王代,遂帶著喜報,兼程回趕。
而同意出兵的齊王代自一番考量在其中︰其一便是魏國如今的領將龐蠲,曾多次勝他齊國;其二仍是龐蠲,乃是孫髕的師兄,其人所學,孫髕了若指掌也,此次定能一雪前恥也。
而齊國同意救趙一事,並未宣張,因此龐蠲尚不知曉,其背後有一張網鋪天蓋地的朝覆來。
此次出兵救趙的將領正是田季,而隨行軍師便是孫髕。
出兵之前,田季欲引兵前往救趙國邯鄲,孫髕出言相阻道︰「趙國如今式微,若此時我齊軍前往,魏軍早已拿下邯鄲也。」
田季問道︰「軍師可有甚妙計可破此境也?」
孫髕回道︰「不若駐兵于半道之上,且且宣揚出去齊國欲攻擊魏國襄陵也。若龐蠲聞此消息,定然返回救援,待其返國,我軍攔而擊之,定能取勝也。」
田季從其言,以孫髕之謀行軍。
鄲守將久候救援不至,遂投城以降龐蠲。龐蠲遣人將捷報快馬送至魏國大梁。不待回信,便欲再度進攻之時,有探兵回報︰「上將軍,發現大批齊軍望襄陵進發。欲攻擊襄陵。」
龐蠲大驚,問道︰「何時之事?」
探兵回道︰「上將軍,距離來報已有幾日也。」
龐驚心驚肉跳的,暗道︰襄陵有難,大梁必是朝不保夕也,應當立時趕回營救才是。
心中有了決定,龐蠲便不欲再多在此處逗留,急遣三軍回返。急行軍至桂陵二十里處,便與早早等候在此處的齊兵相遇了。
齊兵早早探明了龐蠲三軍動向,得知龐蠲前來,先行遣牙將引兵攔路搦戰,龐蠲族佷龐燁迎上前,與牙將廝殺,約莫數十回合,牙將敗走。
龐燁疑心有詐,不敢上前追擊,復返回與龐蠲回稟,誰知龐蠲大怒,道︰「牙將爾,竟教你嚇破了膽不敢上前追尋。」
呵斥完畢,龐蠲自領了三軍前往尋追。一路所見的齊軍好似嚇破了膽子似的,一路追來,生火的器材愈發少,想是見魏軍士英勇,中途便徑直偷跑了不少兵士。
愈發堅定了追擊的信心,及至桂陵時,但見前方的齊兵不再逃亡,而是整齊排列,合而成陣,龐蠲心中大駭,不為別的,只因此陣乃是‘亡故’師弟,孫髕先前在魏國擺給他看的「顛倒八門陣」也。
強撐著不讓自家露出怯意的龐蠲,心中驚駭莫名之時,齊軍中的旌旗之上一個碩大的田字呈現在魏軍眼前。
一陣 轆之聲,齊軍從中分成兩道,自中而出一輛戎車,車上之上正是田季,全副戎裝,手持畫戟,由得齊兵緩緩推出,仿若天神。
見只是田季,龐蠲心中暗松一氣。略帶輕松的說道︰「上將軍,齊、魏向來友好,怎的突來發兵,魏、趙之事與齊無關耶。」
田季同樣笑道︰「上將軍,列國向來無久仇也,今趙以中山之地獻與我齊國,吾王遣季帥師來救趙也。若你魏國今次同樣割地數郡之數,交予季手,季當立時退兵也。不知上將軍意下如何啊?」
龐蠲瞬間臉色霎時間便漲得通紅,氣憤所致,怒喝道︰「田季爾敢,欺人太甚也。」小喘粗氣,又接著說道︰「上將軍有甚本事,與蠲對陣爾?」
田季也不氣惱,只管列出方才的大陣,復又問道︰「上將軍,可識得此陣耶?」
龐蠲面露譏笑的說道︰「上將軍當真好笑,‘顛倒八門陣’此乃我鬼谷一門絕學也,我魏國三歲孩童亦識得此法,竟不知何時教你們齊國給盜學了去。如今倒是敢來問蠲識得與否,好不知羞恥也。」
田季遭龐蠲譏笑,也不生氣,只是雲淡風輕的問道︰「上將軍好眼力也,此陣確實‘顛倒八門陣’也,既然上將軍一眼識破,不若便上前來破一破這陣法,若得你破了此陣,季便拱手相讓也。」
龐蠲望著只知其一二的陣法,心中莫名打鼓,仍厲聲回道︰「此陣小兒嬉戲也,蠲如何識得,便如何能打破也。上將軍便做好拱手相讓的準備罷。」
言畢,扭身輕聲與身旁的兒子、佷子三人,道︰「此法曾經听師弟所言,若發生攻打之時,便能化為長蛇之陣。蛇乃首尾相應之物,若是得了其首尾相連,則我軍被困矣。」
「今次我軍攻此陣,你三人各領一軍,待陣變長蛇之時,便各領一軍,齊上陣去,教齊軍首尾不能兼顧,陣法即時便破也。」
陣法有八門乃乃是以奇門遁甲,跟據八卦方位所定的八個方位。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其中唯一生門,方才是破陣關鍵所在。
龐蠲大軍輔一入陣,便見齊軍八方陣旗,紛紛轉換。生門在何處,竟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