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金三國的關系令其他皇帝喜聞樂見, 不搞事了,暫時經營自己家的產業,安安靜靜的給他們提供一個盡情施展的環境。
可別制造出什麼威脅感,讓這三國暫時休兵一致對外。
放松, 放松的打起來。
各國都開始鼓吹自己真的真的愛好和平呢,練練丹, 听听經, 嘗嘗後世新發明的美食,新發明的歌舞, 新來的小姑娘, 新的詩詞歌賦。柳永的詞還沒听夠, 晏家父子和歐陽修的艷詞更高一籌。
會盟喝喝酒看看歌舞,時輕松愜意的談笑︰「趙佶沒出來, 真是可惜了。」
「他倒應該出來, 叫我們看看他的帝里有什麼。」
李隆基又成了聚會中的焦點,只是他心里不覺得得意, 反而有些煩悶。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可能是個球。」優伶幫閑只要踫到糊涂皇帝,自古以來都能當官、左右朝政, 宋朝這邊是踢球的,遼國那邊是賭博的, 真是誰也不用嘲笑誰。
劉邦笑著搖頭︰「也有可能是一支筆, 寫寫畫畫。」
嬴政冷笑,把話題從閑扯淡拉回來︰「遼國藏人多年,你們誰清楚?」
遼國有很多有能耐的蕭太後, 親征定下檀淵之盟,宋遼雙贏的蕭太後,修運河的蕭太後,穿著喪服死守遼南京、誓死不退最終擊敗宋國十幾萬軍隊的蕭太後。
根據他們總結的規律,這些蕭太後應該也出來了,尤其是蕭綽和最後一個有血性的蕭氏,她們倆絕不會隱匿不出。或許是將帝隱匿起來,用皇帝作為掩飾,四處行走。或許是干脆藏起來作為一支奇兵。
但在外從沒見過她們露面。沒見過不等于沒有,如果遼國藏了三名皇後作為奇兵,那就有隱藏的實力了!以耶律阿保機的頭腦,他不會認為自己的國度能和宋長期維持兄弟之國的關系,將來必有一戰。
藏兵等待幾十年時間,就和趙匡胤藏了一些金銀專為燕雲十六州所準備,一個意思。
現在宋是真的很想和遼一起針對金,靖康之亂氣的趙匡胤差點爆炸。歷代亡國之君很多,像趙佶趙桓這樣不要臉的皇帝也不少,但是慘成這樣,恥辱到這種程度,實在是罕見。
遼也想和宋一起針對金國,可即便是趙匡胤再三承諾‘我不是那樣人’,他們依然不放心。雖然趙匡胤自己也承認‘上下安于無事,武備廢而不修,廟堂無謀臣,邊鄙無勇將,將愚不識干戈,兵驕不知戰陣,器械腐朽,城郭隳頹——拿錢買平安’不是遼國的問題,但他們還是猶豫。
完顏阿骨打就機智的從中作梗︰「趙玄郎,親家~」
我弟弟我兒子我佷子分了趙佶的女兒們,算是親家。只要你認,就是親家。遼國和你有仇,我佔了你家便宜,我也不是我弟弟那樣人,不會結盟之後對你家再動手。你們家把遼得罪死了。
趙匡胤︰我要臉!
耶律德光︰我看你想認,要不然怎麼不開戰呢?
完顏阿骨打︰親家不要介懷,我們很喜歡宋朝的文化土地和女人。
趙匡胤︰打打打打打!
宋正式宣布和金勢不兩立,遼國愛咋咋地,大不了我們就打兩家!
宣布之後,又苦于人手不足,去找漢朝︰「呂皇。朕有件事要請教。」
呂雉稱帝之後自然不被叫做呂後,就這樣稱呼。
「請講。」
「皇後稱帝之後,帝有提高嗎?」
現在提高帝的方式有好幾種,有丹藥符和內丹修煉,也有一些奇怪的運功方式,叫百姓一起稱頌皇帝。但只有皇帝才能用稱帝這招。
呂雉自己覺得沒什麼作用,沒有因為稱帝提高,看起來更可怕了只是因為訓練自己,使用的更加精妙。宋朝距離自己這邊較遠,要想吞並到他那兒,不容易,考慮完政治和實力上的得失,還有劉娥暗中拜托的事情之後,斷然答道:「沒有什麼提高,不如專心修道。」
趙匡胤深表懷疑︰「若是真的無用,你怎得作了千年皇帝。」
呂雉含笑道︰「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是對百姓,儉是在享樂方面,不敢為天下先是讓漢代皇帝保持矛盾,我溫柔中立。讓他們爭先。
好吧這些都是廢話,就是權術而已,對內,百姓支持、皇帝們互相妥協,對外,秦和唐都和自己關系匪淺,當然穩固啦。
呂惠卿繼續為她謀劃︰丈夫和兒子都不在此處,太/祖太宗之間本就尷尬,陛下還是不要更進一步為妙。
劉娥拒絕了太*祖的詢問,不想稱帝,只想打理朝政。
趙匡胤本來對她有些懷疑,見她斷然拒絕,印象又好了幾分。
劉娥所管轄的城池又多了幾座,來不及得意,還要準備戰爭。
有掉節操的人奉勸趙匡胤︰「寡婦焉能和你同心同德,將來或許為美色所迷,不如娶了她?看看唐朝,只要心寬,實力就能得到顯著提高。」
本來還不覺得尷尬,勸進之後兩人再見面時各自都有些不安,議事互相有些回避。
遼國正在積極備戰︰ ,這招真的很好使呢。
從宋國跑過來的大臣真的很懂宋朝,知道怎麼惡心他們。
金國也正在散布他們倆業以有私情的消息,這才是大伯如此信任佷子媳婦的原因!
在斧聲燭影之後,還能信任殺了自己的弟弟的兒媳婦,這是為什麼?
我們當然知道宋的底細啦,我們多熟啊。
郭榮又收到這兩個國家的國書,他和遼是真正的老交情,但對于滅了遼的金並無任何好感,這兩國還不如趙匡胤呢。
趙匡胤氣的宣布出兵,檄文中把遼金兩國大罵一通,然後率領精銳部隊直取西夏。
西夏在招兵買馬方面另闢蹊徑,雖然他們不是中原正統、很多東西沒法生產只能搶宋朝的,包括搶宋朝的百姓,宋朝也搶著把百姓遷到內陸,留下大片空白區抵御西夏,為此荒廢了很多土地。除了西夏人之外沒有人願意來投奔。
但李元昊有特殊的技巧,那就是——把自己這里打造成佛國。
西夏佛國,到處都是佛像,用了一百年時間,頂住了趙匡胤的攻擊,硬是把自己的國土打造成了‘佛教居士死後必須去朝聖的地方,陰間極樂世界’,還真騙了很多很多人來,就在此地落戶。又以此為名,訓練僧兵,給百姓們塑造的假想敵就是滅佛那倆皇帝。
宋代禪宗大為興盛,白骨觀也逐漸興起,有些地方是蓮花朵朵開,處處見如來。有些地方則是處處白骨,石頭木頭雕刻的骷髏散落滿地,還有人穿著破衣服在其中參禪打坐。
倒是一種另類的空城計。
李元昊、李乾順、李仁孝三代人和北宋大戰一場。
僧兵真將肉身置之度外,在李元昊叫僧侶宣講‘為國盡忠,來生福報無量’,這群人能燃指供佛、斷臂供佛,為什麼不能為我去戰死沙場?
能。
房倒屋塌也不害怕,自己倒霉了是前生的業因果報,殺傷了對面的敵人是積福。
宋勝了,但不是大勝,也沒有徹底剿滅敵人,只從西夏那兒獲得了大量賠償,奪取的城池土地上全是寺廟尼庵,百姓們傻呵呵的。
其他皇D D 服氣了。
笨蛋皇帝通過信仰耗空國庫,損害軍力,聰明皇帝能利用這一點招兵買馬,騙人去沖鋒陷陣。
李元昊真是個麻煩鬼。
遼金兩國松了口氣,又不敢放松戒備。
趙匡胤挺想一個回馬槍攻擊金,現在金國只有一個皇帝,是好時機。
可是自己的帝為什麼不夠強?為什麼只是香味兒?就因為小名香孩兒,就真是香?這玩意就沒有別的功用嗎?
認真研究,反復試驗。
並就戰爭中散發香味時產生的反應進行回憶思考。
他終于想起來,使用帝時香味擴散開,對面的攻勢明顯變緩。
趙匡胤的香味正如被人的靈物一樣,是可以控制濃淡的。找了數千人做測試,紛紛表示,當香味擴散開時,就覺得身處廟觀之中,覺得陛下恍若天王神將。
沒錯,趙匡胤的帝中的香,能無差別消弭敵我雙方的殺氣和斗志。
不覺得好笑,反而有些擔憂。如果是這樣……如果他能控制香味彌漫的區域,或是親襲敵人後方,那就直接瓦解了軍隊啊!
戰爭的智慧就在于,把不利形勢轉化為有利形勢。
趙匡胤立刻約遼金兩國的皇帝會盟,努力把平時有意壓制的香味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燻!燻得他們喪失斗志!
遼&金︰趙匡胤的香氣令人成癮啊,始終調配不出這種味道。
吸……
不想打仗了……
金太宗完顏晟將帝位還給了哥哥的兒子,和宋太宗形成了鮮明對比,誰見了他都得說一聲道德高尚——就好像靖康之難完全不是他的道德問題一樣。
別的皇帝倒是沒被燻那麼長時間,嬴政、劉邦、呂雉、劉徹、李治、武曌等人因為多疑,覺得他身上忽然變濃的香氣必有原因。
岳飛死後直接來找宋太*祖,會師時有些淚目。
趙匡胤︰比我當年杯酒釋兵權解決的將軍勇猛多了!
岳飛︰打回去啊!這里的武器這麼好!士兵如此勇猛!
宗澤︰哎,戰術不同啊。
整個宋朝的武將,都愛太/祖。商議一番之後,決定先攻打金國,和遼重新簽訂盟約,畢竟金國還能有皇帝再來這里,還很團結,但遼國不然,遼國已經完結了。
趙匡胤也在遠交近攻,和距離遠朝代遠的國家保持良好關系,就打鄰國。
兩國不知道他們要對誰開戰,就派細作瘋狂散布謠言︰金國和宋國有深仇大恨,靖康恥猶未雪,皇帝卻和金國結盟攻打遼國,忘記百姓的苦難不仁,忘記家仇國恨是不義。
遼國和宋國名為兄弟實則仇敵,皇帝卻忘記遼國的滅國之仇,和遼國結盟出兵攻打金國,只要前腳出兵,遼國立刻就要前來襲擊,報耶律延禧之仇。
宋國百姓︰o((☉﹏☉))o懵逼。
軍心渙散,朝廷中吵成一片,就連最主戰的大臣也說不出該打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