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璇見我如此真性情, 不但不問罪我言語隨性,反而還露出——分欣賞的神色來。
隨即卻是拱手向我一禮,帶著致謝之意, 言道︰
「說起我的那——位賢弟, 玄徽要待——們向小友你致謝, 多謝小友多方維護之情。」
崔璇言辭切切, 可見是真情實感。
我卻頗感——奈的輕嘆了口氣, 不敢承受這份謝意, 便——依足禮數回了一禮,有些慚愧言道︰
「不敢, 與其說是維護, 倒不如說是逼——們做了許多違背本願初心之事呢。」
這不就逼著——們一個個出來入世為官了——, 若是易地而處,我心中——是極其不願的,更何況是——們呢。
崔璇知我心意, 淡然一笑, 言道︰
「士大夫學成文武藝, 貨于帝王家,這是正途。否則空付了這滿腔才華, 白白虛度這光陰數——載,豈不可惜了——?」
崔璇這話說得坦然, ——其實並不反對入仕為官一途, 可這一途卻並非——心中所願。
洛都七俊里,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奈, 被逼于現實的——奈,卻——有自己內心所堅——不改的信念,而有人, 會選擇自己的內心的信念,並且生——不懼。
崔璇就是這樣的人,我敬佩這樣的人,可卻——害怕崔璇是這樣的人……
「那崔兄,你為自己覺得可惜——?」
這句感嘆,便算是相知了。
崔璇感嘆,世上本就知己難求,卻不曾想,——今日會在這龍舟大船上,再遇一人。
可惜,可嘆啊!
可惜,相逢恨晚;可嘆,一見如故!
「玄徽只適合老——山林。」
哎。
我最害怕的就是——這句話,因為今晚這場龍舟夜宴,便是為崔璇而設,——的選擇會直接關系——未來的命途……
我不覺氣惱,崔璇謝我逼——們的——個手足兄弟入仕為官,是因為——們知道我在想法設法的保全——們的性命,——明明心知肚明,卻依然還說自己只適合做個閑散之人,老——山林。
「不可得!」
士大夫學成文武藝,並不是只有貨于帝王家這一途,還可以隱于市,藏于——,潛心學問,甘于平凡。只是這個以皇權統御為先的朝代,一切不願屈服于皇權之——的人,都會成為這個權力中心需要排除的潛在威脅。
一切都因為洛都七俊聲名傳揚天——,何嘗不是成——在名,敗——在名呢?
而身為洛都七俊之首的崔璇,兼山東士族領袖于一身,朝廷征召令一——,更——全身而退的可能——
逃不掉了……
「做個山野之人,老——山林,與兄不可得,正如同于我,亦不可得。若你我皆為——知——識,一介草莽農夫,山野中人,老——山林,便——算得此生歸宿了。可你我自幼受訓,先賢教誨,奉行不悖。在其位,謀其政。身有所用之時,當肩負天——興亡,志懷天——,敢為人先,這是為百姓一粥一粟所奉養的士族子弟不可懈怠之責。所以,你我注——的容身之所,都在朝堂之上……」
听我此言,崔璇沉默良久,——似——想——,眼前這個不過才弱冠之年的少年人,對于入仕官場,早已有一番自己的覺悟和信念,更有——比堅——的執行力。
在執行力這點上,北魏的士族子弟似乎更優秀,這可能與北魏常年處于積貧積弱局勢的關系,國家極度需要由弱變強,故而在教導士族子弟上,更注重于實干而非空有其表、侃侃而談的坐而論道了。
崔璇突然——好奇,究竟是怎樣的老師,才能教導出高辰這般銳意進取、百折不饒的學生了。
「究竟是怎樣的老師,才能教導出如小友你這般優秀的學生啊?」
聞言,我知道崔璇已經在好奇我的老師是誰了,不覺溫和一笑,保持著一個學子該有的謙遜。
「不敢當。洛陽乃百年都城,底蘊深厚,太學府苑,儒學氛圍濃重,曾為天——培養出多少優異學子,高辰的好——位老師,都曾受教于洛都太學,——們游學魏都之時,都曾受顧先生所托,執教于魏國國子監,——因此高辰有幸能受教于各位老師座——,成就了這段師徒緣分,令高辰受益終身!」
既然是太學府苑教導出來的大儒,那多是儒學大家了。那不知是何人教授高辰法家刑名之學的?
可察覺——高辰似乎有意——意的略過這段,——顯然是不想輕易開口,崔璇從不是強人所難之人,姑且按——不表。
「顧先生?可是顧昭顧老先生?」
「確實是。」
顧昭乃是當代大儒,乃是山東士族顧士子弟,當年——曾求學于太學府苑與一道前來洛都求學的高辰的養父高鎮乃同窗之誼,後來顧昭不顧家族反對,選擇了出仕北魏,執掌國子監掌多年,為北魏培養了許多人才。
「不知顧老先生現——如何了?」
「顧先生早已告老還鄉,隱退山林了。」
北魏朝廷雖一度朝局不穩,朝中權利傾軋不斷,可對于真正的名家大儒還是——分敬重的,並未刻意為難。顧老能隱退山林,算是——好的結局了。
「那小友的琴技不知師從哪位大師?」
一提——琴技,我便不免慚愧了,因為我確實並非是老師最優秀的學生。
「是古曠大師,說來慚愧,我在琴技方面實在是資質欠佳,雖得大師撥冗教誨,卻並未得其神韻,慚愧至極!」
提——古曠大師,連崔璇臉上都是一臉崇敬的模樣。
「小友不必妄自菲薄,古礦大師對弟子是極為挑剔的,不是——看中的人,即便千金相贈,高位相許,——不得大師一諾——既然能教小友,便知在大師心中是認可小友的。難怪乎小友撥弦的指法與玄徽的一位友人極為相似,——的琴技亦是師從古曠大師……」
我不覺苦笑,古曠大師確實不會為名利所折腰,可若是為了實踐承諾就另當別論了。
「哦,不知是兄長的哪位友人?」
我這一問——是好奇心使然,卻不曾想,不經意間便落了崔璇設好的陷阱里了。
「前齊的尚書令和謙。」
「……」
我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
古曠大師是位世外高人,在音律方面天賦異稟,自然——喜歡在這方面——分有天賦的學生了,只是——教授門徒只是傳授技藝,個中神韻需要讓學生自己領會,且每首曲子只會教授一遍,之後便讓學生自學。
而我雖說記得住譜子,可指法依然——分僵硬,課後都是大師兄白圭親自教導我指法練習的,所以我的指法會有意——意的模仿大師兄,久而久之,影響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
崔璇除了才學淵博,在音律之上——有著非同一般的造詣,——曾想只是通過指法,——便能聯想——我與和謙的牽連,對——真是一時半刻都不能懈怠啊。
我們就這樣相視而笑著,有些事兒有些話並不需要說得過于直白,彼此心知肚明,點——即可。
知道了尚書令和謙的老師是誰,自然——就知道了教導高辰刑名之學的老師究竟是何人了!
「不知道,兄長對于——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郎曾在酒樓里爭論的一個問題有興趣否?」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不知不覺間,便將這個問題問出了口。
「哦,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問題?」
「——們依著欄桿,望著酒樓外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群,有人突然問了一句‘你們覺得這里,什——人最多’?」
崔璇聞言,倒是溫和一笑,對這個問題——開始感興趣起來。
「見仁見智,想來各位少年郎的答案——然都——分有趣。」
一想——當時的情形,我——不覺面露笑容,言道︰
「答案五花八門,確實都——分有趣呢!有的說高的比矮的多,瘦的比胖的多,穿短衫的比直綴的多,城外的比城內的人多,腳夫比商人多,還要的說男子比女子多呢……」
听——這些,似乎都能聯想——當時的場景了,一群少年郎圍在欄桿前,望著樓外來往走過的人群,發出一陣有一陣的議論,——分熱鬧。
「想必當時,小友應該——在場才對。那在小友眼中,當時所見,什——人最多?」
我如今臉上的表情,——所謂喜,亦——所謂悲,一切都是淡淡的。
「是的,我當時——在場,當時我回答的是︰貧困——望之人是最多的。」
「……」
崔璇聞听此言,便一切都明了了。
這般世道,貧困——望之人,永遠都是最多的,——們就是被封建皇權壓在最底層苦苦掙扎求存的平民百姓,國弱家貧,最——望的依然是平民百姓!
「就因為那句話,當時在場的那些少年郎們,做出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決——,——們決——窮盡自己一生所學,去改換天地,創造一個令人心向往之的美好世道!」
「可每個人心中所想,又怎會相同呢?」
「是的,因為每個人所設想的美好世道都不盡相同,所以這些少年郎們最後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都依然在堅持心中所想。」
「那小友你已經決——好了自己要走的路了——?」
我點頭,目光格外堅。
「嗯,我已經決——好了。我想要結束這亂世紛爭,讓天——重歸太平,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心中有信念之人,銳利目光之中所展現的光芒,都格外的耀眼。
崔璇——分感慨,——喜歡眼前這個年輕人,為了心中所念,勇敢向前,——所畏懼。
「現在玄徽才算是真正明白——,為何當年和謙兄立在洛陽城頭,含淚而嘆的那句話,究竟是何含義了……」
「大師兄——,說了什——?」
在這一刻,我毫不掩飾與和謙之間的關系,因為早已——所畏懼了。
崔璇看——了我的坦誠與——畏,目光中滿是贊賞,言道︰
「——說自己有家而不得歸,再——回不去了……」
聞言,我鼻子一酸,不覺有些淚目。
當年的洛陽城比之魏都,是何等的繁華富庶,一直以北魏為家的大師兄,原本一心想要做的就是富國強民,可惜天意弄人,——的故園竟然容不——了,逼得——亡命天涯,人在異鄉親眼目睹了別國的繁華富庶後,——心中會有多不甘,心中又會有多痛啊……
終究是回不去了!
「你同當年的和謙兄——像啊,——對你真的是——予厚望的……」
崔璇已經認識——北魏的士族子弟們為了富國強兵究竟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和代價,——怪乎,北魏代出人才啊!
「我不會讓大師兄失望的,終有一天,我會讓北魏都城比如今的洛陽城還要繁華,期望著這天——百姓都能得享太平之世!」
這——是我,竭盡全力,都要去完成的使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