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農歷正月十五,乃上元節, 是年後最重要也是最熱鬧的節日。

而洛陽, 這座雄偉的都城,每年到此時都會舉行盛大的上元燈會, 到此佳節, 男女老少著新衣,合家老少興高采烈手持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燈, 成群結隊把臂同游,將洛陽燈火與熱鬧瞧了遍。

只是今年正逢戰亂時局,北魏與南陳聯手攻伐北齊, 而北齊也輾轉覆滅,一夕之間, 洛陽渡劫沉淪,這座被人喻為東都的宏偉都城再度易主。

洛陽,這座歷經幾百年風霜雷雨,見證過無數的刀光血影,數不清的政權更迭後依然傲然屹立的都城, 有著屬于它獨特的歷史沉澱與深刻印記, 更有著屬于它的傳說與故事, 令人如此難以忘懷!

想要在亂世之中求得生存之地是如此艱難, 眼見歷代朝代更迭之事,多有政權一朝淪喪之時,身處都城之百姓往往慘遭洗劫蹂躪,妻離子散, 身死隕命者,不計其數,著實可悲可嘆。當北魏大軍兵圍洛陽之時,城中無論是守軍還是百姓,都沉浸在一種不知為了命途將如何的茫然與彷徨不安之中。

而結局也在意料之中,精銳之師為齊主盡數抽調而去,而耽于享樂的洛陽守軍在听聞北面戰報之後更無守城對敵之意,逃走或者降敵之人日漸增多,洛陽早已是敗局已定。

據聞,相州總管獨孤?每次行軍出征,旦有攻克一城,定允許手下軍士洗劫城池三日以作軍資犒賞,洛陽城中百姓深為恐懼,官府不得依靠,便也只能請命于洛陽四大世家,以其馬首是瞻。

四大世家在洛陽城中勢力根深蒂固,更知曉唇亡齒寒之理,可縱觀如今局勢,死守洛陽只會徒增鮮血,可若輕易降魏,那獨孤?大軍入城之日,便是城中百姓遭災之時。

為挽救洛陽危局,四大世家之人集結一處,幾番商議,動用一切可用之力與獨孤?明里暗中多做周旋,就這樣你來我往,幾番來回較量之後,獨孤?意識到四大世家可在洛陽扎根百年之久,想要根除絕非易事,更對他們左右時局之能力頗為忌憚,最後雙方都互作退讓,獨孤?承諾大軍入城之後絕不放任手下軍士劫掠百姓,而四大世家以十車珠寶的代價,換得了獨孤?的這句承諾。

就這樣,洛陽以十車珠寶的代價換得了這江山易主動蕩之時的片刻安寧,很少人知道,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磨難曲折……

北魏大軍進駐洛陽後,朝廷入續將派去東征的大將召回國都,便是防止部分大將擁兵自重,而獨孤?也在應召之列,很快,獨孤?在洛陽賺得盆滿缽滿之後,便奉旨趕回了都城,可洛陽百姓的劫難卻並未因此而結束,因為獨孤?將一部分親信留在了洛陽,而朝廷派來接管洛陽的官員,在接手洛陽事務後便發現了,很多事情上他都早已有心無力。

洛陽,亦算是劫後余生了……

而原本每年約定俗成之上元燈會,也因此擱置,錯過了正月十五的好日子,卻又在二月初期之時,借著城中百姓對往年上元燈會的熱鬧與喧雜十分懷念來為契機,新上任不久的洛陽守備為了順應民意,下達了第一道政令,竟是全城連開七日燈火會,以示填補節日之余慶,以表官府與民同樂之心。

洛陽的百姓熱情而又好客,魏軍圍城時的焦急與緊迫很快就因為接下來如同往日般安寧的生活節奏給沖淡了許多,對于這樣歡快而又能與眾人同樂的政令,從者雲集,只不過比起過往對節日的慶賀相必,此時更多的反而是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和依然還生還人世的感恩與慶幸。

畢竟,和平安穩的生活,來之不易。

因為燈火會的喜慶與歡樂的氣氛,洛陽,仿佛又回到了過去的洛陽,一如從前,感覺什麼都未曾改變,其實,很多事情,早已在悄然發生變化了。

……

從上元燈會開始之日,洛陽城中幾乎每晚到處都是張燈結彩,節日氣氛濃郁,而各家門前都會掛幾盞款式各異的花燈,有花鳥蟲魚,有飛禽走獸,心靈手巧的匠人們將手中的畫紙與竹枝編成一盞盞形態各異的紙燈,將洛陽城點綴得燈火璀璨,美不勝收;

而雜耍藝人、美食商販遍布街市,都在用各自的看家本領,別出心裁的招攬著客人關顧,加上官府這幾日特意放寬了宵禁,更將節日氣氛推向了頂點,每晚結伴出來賞燈、游湖、尋歡、作樂之人接踵比肩、絡繹不絕,很難想象,洛陽城在不久前,還正是戰火波及之地呢!

今晚亦是天公作美,天還在灰蒙蒙之時城中各大商鋪與百姓家門前,便開始有點點綴鋪排今晚燈會盛景,只為了將這好不易得來的七日上元燈會造就得一日比一日繁華熱鬧……

沒過多久,市集之地便已陸陸續續擠滿了人群,大家都往繁華熱鬧之處走,一路上商販的叫賣聲,雜藝的銅鑼聲,秦樓楚館傳出的管弦月曲等等便和人群說笑的喧雜聲混合成了一片,這些熱鬧喧雜的聲音更是催促著還在家中磨蹭之人趕緊出門來與大家一同歡樂。

在這些擁擠的人群中,有幾個人格外引人注目,倒不是因為這幾個人的穿著如何華貴,這是主僕四人,且都是男子打扮,而其中一個男主人肩膀上,騎坐著一個模樣可愛水靈的小女孩,一雙圓溜溜的大眼楮,正驚奇而又興奮的看著眼前陌生而又繁華的一切,時不時發出悅耳的笑聲來。

這位男主人模樣頗為俊秀,頭戴襆頭,一身冬制灰色圓領袍,腰間扎著蹀躞,隨身還系著幾樣配飾與荷包和裝飾用的小刀,配飾看起來樸實卻也十分精貴,幾樣東西隨著步伐來回輕柔踫撞著,發出陣陣悅耳的叮鈴之聲,而他那伴隨著小女孩的歡笑所發出的爽朗的笑聲,也不斷吸引著附近游湖賞燈的姑娘們好一陣回頭觀望,在瞧見了這是一位俊俏的少年郎君後,多有人忍不住駐足偷看,閨友之間交頭接耳,嬉笑打鬧著,多是對這位少年郎君的幾分臆想。

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這位少年郎君身邊更加出彩神駿的一位白衣公子,這位公子一身白色圓領長袍,腰間也同樣系著蹀躞,身上披著同色斗篷,頭上束著玉冠,一身配飾極少,卻顯得清爽簡便,利落精神,更重要的是,這位白衣公子劍眉星目,豐神俊朗,但凡是見到他的姑娘,都不免為之小臉微紅,見到這位公子走來,都免不得心亂意亂,急忙尋地藏身了。

而這兩位公子身後隨行的僕人,模樣也是清秀有之,周正有之,氣質都非同一般,這樣的幾個人,如何能不引人矚目?

小女孩應為坐在了灰衣男子的肩頭,坐的高自然望得遠,看見前面一路燈會輝煌,人群涌動,心中也不免被這份繁華與喧鬧所感染,不斷為眼前所見的新奇事務所驚奇,當她看到小販攤鋪上所掛著的糖葫蘆時,忍不住盯著那一串串紅色的糖葫蘆瞧了許久,看著其它孩子從自己父母手中接過糖葫蘆時的歡喜雀躍,小家伙的眼中突然有了一絲羨慕的神色……

「雪兒,可是喜歡這糖葫蘆?」

灰衣男子見小丫頭突然安靜了下來,見她盯著吃糖葫蘆吃的津津有味的孩子瞧了許久,便也猜出幾分這小丫頭的心思了,不禁柔聲問了一句,隨手就從攤鋪上取了一根來遞到了小丫頭的手中。

小丫頭臉上不禁露出欣喜的神色來,先是回望了一眼身邊的白衣公子,在得到白衣公子點頭應允後,小丫頭才高高興興地接過了糖葫蘆,學著方才那些孩子的模樣,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糖葫蘆,結果一不小心就吃得滿嘴都是糖渣了。

灰衣公子頓時有些苦笑不得了,不僅感慨著好在今日戴了襆頭,要不然這小丫頭可是要將這糖渣落得自己滿頭都是咯!

白衣公子見狀,也是抿嘴一笑,旋即拿出一方手絹來,溫柔的為小丫頭擦拭著嘴角邊的糖屑來。

這三個人在一起,美得就跟一幅畫一般了。

「阿正。」

灰衣男子輕喚了一聲,隨即便與那白衣公子並肩繼續往前走去。

身後的僕人很快就會過意來,從銀袋中掏出銀錢來給那攤販,攤販嘴甜,免不得多說幾句好听的話,倒是讓阿正听了極為順心,臨走時又多買了幾串糖葫蘆,被拖延了幾步腳程。

阿正免不得加快了腳步追上了眼前和自己一道侍候在兩位公子身側的紫玉,許是擔心人多被沖散,免不得跑急了些,追到紫玉時有些上氣不接下氣了。

將糖葫蘆遞到了紫玉跟前,傻笑著說道︰

「紫玉姐姐,可喜歡吃糖葫蘆?」

紫玉見狀,撇了撇嘴,這一路只覺得自家主上一定特別勞累,也不知為何,今晚公子倒是極為異樣,沒有了往日那官家老爺的威嚴,反而多了幾分孩童般的童稚,和小雪兒一個樣,看到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就想買,倒是累得主上竟是要照看眼前這一大一小兩個孩童了,真是不讓人省心,現在好了,連阿正也變得這麼不可靠起來了。

「又不是小孩子了!」

紫玉忍不住喃喃了一句,卻看到阿正臉上露出有些失落的神情,又覺得他總是一片好意的,何必為了這種小事而惹得彼此都不愉快呢?

轉而微微一笑,從阿正手里接過糖葫蘆,陡然間想起幼時阿爹給自己買糖葫蘆的場景,不覺真情感慨道︰

「不過,多謝阿正,我也有許久未曾吃過這糖葫蘆了呢!」

阿正聞言,立刻便臉帶笑容來。

紫玉見狀心中不禁暗嘆,阿正心思單純,這喜怒哀樂都在臉上,不知為何,心中反而對他生出幾分愧疚感來了。

……

望著這一路各式奇特華麗的花燈,我與琬兒都不禁為洛陽的繁華與秀美所傾倒,幾日之所見所聞,也覺這洛陽乃人杰地靈、臥虎藏龍之地。

「听聞今晚太白樓前‘賽燈大會’將決出魁首,可有興趣前去一觀?」

琬兒知我一向喜愛湊熱鬧,這回子竟是主動邀我前往那太白樓去走一遭,倒也令我頗為驚奇。

這「賽燈大會」便是通過好幾日的角逐,選出手工出眾,最漂亮,最華麗得花燈作為賽事的魁首,獲得魁首之能工巧匠,可得太白樓重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自然引得那些心靈手巧之人想要一展手藝了,那花燈做得是別出心裁、奇思妙想,多有巧奪天工、令人稱奇之處,自是引人無數了,通過好幾日的精彩角逐,今日便要決出魁首,如何能不引人入勝?

賞燈大會極為熱鬧,很好;太白樓又是這洛陽最為風雅華麗之酒樓,比起都城的醉仙樓來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很好;唯一讓人頗為介懷的是,這太白樓,可是洛陽四大世家宮家的產業……

雖然說此行免不得要與四大世家打交道,可我的計劃中宮家並非我第一個想要接洽的家族呢,可這回,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怕是得先與這宮家打上交道了。

「既然躬逢盛會,不去難免遺憾呢!」

听我這般說辭,琬兒嘴角淡淡一笑,微微頷首。

旋即,我們這一行人便往那太白樓方向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