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我隨著洛霞姑姑的引導一路碎步入了永樂宮,宮殿中青瓷燻香爐中正升騰起裊裊香煙, 使得殿中清香四溢, 提神醒腦、沁人心脾。

太皇太後此刻正半靠軟榻端坐于榻前,手抵鬢角, 閉目養神, 而榻前的書案上堆滿了文書及軍報,可見太皇太後對東征之進展十分重視, 絲毫不得懈怠。

未免打擾到太皇太後小憩,洛霞姑姑于我示意一番,便蓮步輕移, 至太皇太後身側輕喚了兩聲,太皇太後頃刻轉醒, 慈目流轉,定眼瞧了瞧我,目光中亦有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可想而知,方才確實是累得小睡了過去。

我款款撩袍跪倒, 恭恭敬敬給太皇太後磕頭請安, 道︰

「辰兒給皇祖母請安, 皇祖母萬福。」

洛霞姑姑忙將靠背撩高些讓太皇太後靠著更舒適一些, 扶著太皇太後坐好後,又十分貼心地去為太皇太後重新沏茶,親自端了上來服侍在太皇太後身側。

太皇太後見了我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又加上身旁洛霞姑姑殷勤侍候, 便是在間接勸自己莫要太過責難辰兒這孩子,眼瞧著這段時日這孩子越發消瘦了些,心中也不免有些心疼,這怪罪之意也便淡去了不少。

「辰兒,起身吧,來,過來,到皇祖母身邊來。」

太皇太後慈愛之心不減,我亦心懷感恩,忙起身來提著袍子半就著身子快步移至太皇太後坐榻邊,端正地跪坐下來,听憑太皇太後訓示。

「皇祖母,辰兒不孝,惹皇祖母憂心生氣了,請皇祖母降罪!」

言語間誠懇情切,忙又俯首再拜。

太皇太後伸手扶起了我,瞧我性子赤誠淳樸,是個恭敬孝順的好孩子,語氣也溫和了幾分,道︰

「辰兒啊,琬兒之事,你可曾怨過哀家?怨哀家狠心,拆散你們這對恩愛夫妻。」

我忙搖了搖頭,言道︰

「辰兒不敢,若論心疼,皇祖母比辰兒更甚,更何況,于天家而言,國事便是家事,一切都當以國事為重,這道理辰兒醒得,長公主殿下亦是心中了然。」

太皇太後見我能如此明白事理,也是頗為欣慰地點了點頭,繼續言道︰

「辰兒啊,你是哀家的孫婿,哀家有些掏心窩子的話,不得不對你說說啊。」

我聞言,垂首恭听,神色亦是凜然。

「哀家自二八年華被皇家冊封為太子妃起直至現在成為太皇太後,已逾四十多年,其中歷經四代皇帝。如今已是花甲之年,本是安心頤養天年,閑時含飴弄孫取樂之時,怎奈何,天予不仁,令哀家四十而喪夫,五十喪子,最後,就連哀家的皇孫都沒能保住,白發人送黑發人啊,人生致悲之痛,莫過于此。」

言至于此,太皇太後亦是老淚縱橫,不絕令我心神慌亂,至我印象之中,從未見過太皇太後提及此等傷心過往,更別提見太皇太後悲傷落淚。其心可憫,其情哀婉,令我聞之也不覺紅了眼眶。

「為保全皇家威勢,哀家不顧世人流言,苦掌朝政,多來苦心孤詣,夙興夜寐,殫精竭慮,周旋于權臣與藩鎮之間,只為皇室孤兒寡母留有立錐之地,不讓北魏江山斷送在哀家手中,即便為人非議,受人指摘,哀家也在所不惜。哀家的心思,辰兒可明白?」

說道最後,太皇太後情緒有些激動,卻被她生生壓制下來,而最後那一問,對我亦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期許,我不敢也不能讓太皇太後失望,俯首再拜,默默流下淚來,言道︰

「辰兒明白,辰兒絕不會讓皇祖母失望的!」

「太皇太後……」

洛霞姑姑瞧見了也是一臉哀傷神色,忙纏了絲帕輕柔為太皇太後拭淚,勸慰太皇太後要保重身子,莫要再傷心感懷。

太皇太後默然點了點頭,隨即緩緩平復情緒,又將我扶了起來,瞧我亦是一臉淚痕,感嘆著眼前這孩子純孝,心中十分寬慰,微笑著言道︰

「瞧你這孩子,男兒有淚不輕彈,這般容易便流淚了,將來如何保護好琬兒啊?!」

說完,太皇太後又親自為我拭淚,我微微臉紅,心中暗叫懺愧,忙收拾一臉狼狽,正襟危坐,侍奉在太皇太後身側,恭敬言道︰

「辰兒無狀,還請皇祖母寬宥。」

國事不涉私情,太皇太後更是如此,語氣也轉為嚴厲,道︰

「現在請求寬宥還為時尚早,辰兒啊,你是否有自作主張干涉州鎮納糧之事?」

我沉吟片刻,心中早有預感,太皇太後此番召見多為此事而來,不還不忙,言道︰

「辰兒卻有牽扯其中,可卻具是職責所在,並無僭越之舉,還請皇祖母明察。」

太皇太後見我面無異色,顯然覺得所作所為無愧本心,瞧著我的目光也是微亮,不無贊賞之意,言道︰

「御史台監察御史有監察地方官員行政之權,所以,你派出十三位監察御史到個州鎮秘密巡視倒也算在行使職權,而協助戶部派下的各州鎮巡察使籌措糧草、絲絹等物也算是為國分憂,可你搜集州鎮刺史貪瀆不法之罪證,未免行事太過雷厲,動作太過明顯,你就不怕會影響東征大局麼?」

上次我便同獨孤信說過,這局棋,我執黑先行。

而我這先手,便是乘幾大州鎮總管東征之際,將州鎮一些早已被總管策反的刺史罷黜或者替換,成為朝廷名正言順安插在州鎮之地的眼線,以起到監督之效,令州鎮總管投鼠忌器,行事會更加有所顧忌,這便能給朝廷爭取一部分時間。

刺史,原本是朝廷派下管理一方鎮州的行政長官,而總管原本是一方州鎮軍事長官,兩方互不統屬,軍政分開,相互監督,均受朝廷節制。

可因北魏長時間兵事不斷,而局勢多有變化,作為統兵將領的總管也就越發受到朝廷重視,又加上履立戰功,其職位與權限也開始逐漸壓過刺史,以至于出現了總管領一方州鎮軍政大權,使刺史形同虛設的情況出現,而現在,這種情況已成為定局,起弊端也就非常明顯的凸顯出來。

首先是對于地方刺史的認命,原本是接受朝廷任命的刺史逐漸成了州鎮總管向朝廷舉薦,名義上,刺史還是管理著地方行政之權,可早已淪為總管下屬,受州鎮總管調配,這也便大大削弱了朝廷對地方州鎮的控制,以至于州鎮總管漸有藩鎮之勢,對朝廷的威脅也就日益加深。

再者,刺史管轄地方鎮州下各地方之父母官縣令,縣令者關系民計民生,其位卑卻責任重大,若是所用非人,不但禍害地方,更易激起民變,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行政之利弊,此等要等關節,為君者不得不加以重視。

雖然說,以北魏如今局勢,消除藩鎮隱患之事還需徐徐圖之,可限制藩鎮權利卻早已是當務之急了。

我所思所想,太皇太後如何會不知,只是現在正值非常時期,東征之戰事關重大,絕對不容有失,如今我乘這州鎮總管出征之事,行此釜底抽薪之計,難保這群鎮州總管會陽奉陰違,對東征之事敷衍了事亦或別有計較,屆時,東征局勢便會出現很大變數,太皇太後如何能不憂心忡忡。

如今太皇太後此番詰問,亦在情理之中,我緩緩將自己所思所想如實報來,道︰

「皇祖母容稟,辰兒近來審核地方上報刑部案例,發現其中多有冤假錯案,故而遣監察御史秘密巡視十三州鎮,查清其中牽扯關聯,進而發現,州鎮總管有私自儲糧、屯兵、斂財之嫌,此等禍亂之舉,朝廷不得不未雨綢繆,早做防範啊!」

太皇太後的表情並無太大波瀾,可見對此事早已心知肚明,朝廷一直以來對州鎮總管實行靖綏之策,以安撫為主,故而對他們許多欺瞞朝廷之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是涉及謀反逆罪,便不會過于打壓干預,可也不會一味放縱,有些事還是得遵循朝廷法度,而朝中也因為有太皇太後坐鎮,才得以壓制住一些州鎮總管的日漸膨脹的玉望野心。

「所以,你讓監察御史暗中協助戶部征收州鎮糧草、絲絹等物資的真正用意,是為了消耗州鎮總管內部儲蓄?而向上檢舉地方刺史行政不法,除了讓朝廷直接派遣官員接替總管自行舉薦之刺史外,最主要的是為了收繳財貨麼?」

太皇太後果然慧眼如炬,句句道出我之根本用意,可想而知,皇祖母亦是早有剪除州鎮之心,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罷了,而這最佳時機,便是北魏與北齊之戰的最終結局,若是北魏此番得以順天應命,將北齊納入版圖,那原本起抵御北齊之用的州鎮總管,朝廷對他們的依賴也會大大減弱,到時候,只要等到北魏真正融合了北齊領土,便是處理州鎮總管的最佳時機了。

我鄭重點頭,言道︰

「皇祖母聖明,州鎮總管能橫行地方多年,所憑借不過三樣,兵權、糧草、財貨而已。此番王尚書掌管戶部辦事干練、雷厲風行,在各地糧食將要秋收之前便派下巡察使到地方征收糧食,核查田畝、戶籍,令地方再也無法像往日般推月兌借故或立據拖欠等手段,減少向朝廷上繳糧食,這才得以保證東征之時糧草供應。」

「而辰兒所做,便是讓監察御史協助戶部追繳多年來所積欠下的糧食數量,欠債還錢,天公地道,而這筆虧空,將會由州鎮總管多年暗中累積的私庫加以補貼,這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州鎮糧草儲蓄;至于彈劾檢舉地方刺史之舉,確實如同皇祖母所言,便是為了朝廷可以以整飭吏治為名,收繳地方多年來橫征暴斂、欺壓百姓之所得,盡數收歸國庫所有。這般一來,朝廷便可一解糧草、財貨短缺之急。」

太皇太後聞言,沉默片刻,不禁為眼前這孩子如此才思敏捷所嘆服,卻也不得不提醒這計劃可能帶來的影響,言道︰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法甚妙,頗得兵法精髓,可辰兒,你就不怕此舉會惹怒州鎮總管,逼得他們陣前倒戈麼?」

我聞言,目光堅定,繼續言道︰

「他們不敢反,哦,不,應該說是暫時不敢反才對。私自克扣糧草、屯兵、斂財充盈私庫,在外看來,此舉早已等同于謀逆,故而對此州鎮總管諱莫如深,絕不敢在此處與朝廷多做計較。而辰兒實行此計,只會將所探查出來進而收繳之私庫所得盡數劃于地方不法刺史之舉,觸犯國法在前,朝廷嚴厲執法在後,此舉亦不會主動攀扯到州鎮總管,而所得之糧草,皆為東征之用,所繳之財貨,最後也將還于州鎮之手,如此合情合理合法,州鎮便尋不到可以謀逆之理了。」

洛霞姑姑聞言也不覺眼前一亮,略微吃驚地望著不急不緩說出這段話的孩子,頗為感慨,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個計劃的可行性,轉而看了看太皇太後,見太皇太後一臉贊賞神色,似是對辰兒這番提議動了心思。

可辰兒這最後一句‘所繳財貨,最後也將還與州鎮之手’卻也讓自己頗費思量,洛霞姑姑主動開口詢問了一句,道︰

「辰兒,你的意思是……」

我沉默了片刻,還是決定將這些話道出口來,抱拳揖了一禮,言道︰

「請皇祖母恕辰兒直言不諱之罪,歷數朝廷多年征伐之事,但有攻克一城一地,統帥及其軍士,不是血腥屠城,便是放縱兵士洗劫搶掠,戕害黎庶,此舉形若盜匪,盡失人心。就此辰兒曾不斷上書皇祖母言及此事,而皇祖母心懷仁義,高瞻遠矚,故而此次東征事始,便曉諭各府將軍,此次東征旦有攻克一城一池,務必做到對北齊百姓秋毫無犯,違者軍法從事,以此來彰顯我軍之仁義,盡收北齊之民心。而皇祖母亦承諾于三軍,待得勝歸來,朝廷論功行賞!」

太皇太後微微頷首,言道︰

「確實如此。」

北魏朝廷一直實行的是兵農合一的府兵制度,戰時為兵,入則為民。

而一場勝戰打下來,功勛一直以來都被士族子弟所佔據,普通士兵想要憑借戰功升遷難如登天。而且即便朝廷有所賞賜,大半也入了統帥軍官階層手中,可以分到兵士手中的便更少之又少。

故而兵士們得到獎賞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戰勝後對敵方城池進行洗劫與掃蕩,因此,戰爭對下級兵士而言,最大的誘惑力便是戰勝後將敵方城池洗劫一空,這也便逐漸形成了一種帶有野蠻血腥掠奪性質的不成文的約定俗成。

此舉在戰亂之時十分常見,這也是一軍統帥無法更有效地約束手下士兵的表現……

而太皇太後戰前下了如此嚴令,並承諾戰後朝廷予以論功行賞,這也便算是向軍士們承諾了戰後獎賞,而這些對于北魏朝廷來說,將會是一筆龐大的支出,若是朝廷在最後無法將承諾兌現,那對北魏來說,將來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士兵嘩變災厄,後果不堪設想!

「這也便是辰兒所言及的,財貨取自州鎮私庫,最終也將會還于州鎮之手,而這一步,也會是分解州鎮兵權的第一步。若是皇祖母恩準的話,可否將以往朝廷將賞賜頒給統帥再由統帥分給下級軍官的慣例,改為由朝廷直接分賞給下級軍官,再著意提拔下級軍官,給予戰功顯赫者以爵賞,以示朝廷惜才愛才之心,為朝廷收取軍心民意,這對逐漸分解州鎮兵權,亦是大有裨益。」

洛霞姑姑听我這番說辭,心中也是暗自稱贊,拿著州鎮的錢貨來賞賜州鎮,最後軍心民意盡歸朝廷,這般錦上添花的好買賣,如何能不讓人動心?

辰兒這孩子的睿智才干,果然非同一般啊!

「當真是後生可畏啊!」

太皇太後最後也忍不住發出這聲感慨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