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玨兒!」

我和琬兒都被眼前這情形給嚇了一跳,琬兒一步搶上便是打算施展輕功去救人了, 卻被另一個突入躍入水池的白色身影給搶先一步, 等眾人都回過神來之時,小公主殿下已經安然無恙地抱在那人懷里了。

瞧見小公主平安無事, 我也不禁松了口氣。

抬眼一瞧, 卻見這衣著飄逸,身形挺立, 眉目如畫,一派道骨仙風之人,不是那位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的逸仙,又是何人啊?

琬兒憂心玨兒是否受到驚嚇, 連忙快步走了過去,將玨兒從逸仙懷里接了過來。

玨兒起初對著猝然間發生的意外確也是受了些驚嚇的,可一瞧見一位白衣大哥哥救了自己,紅撲撲的小臉上,卻是十分開懷的笑著, 兩只眼楮也睜得大大的, 似乎正在為自己方才飛起來了而感到驚嘆不已。

飛起來的感覺真的好好玩啊!

小玨兒正打算讓那位白衣哥哥帶著自己再飛幾圈, 可一瞧見皇長姐面有慍色, 便放乖了,一動都不敢動地躺在琬兒的懷里,眼中還泛出可憐兮兮的目光來。

琬兒頓覺哭笑不得了,也不知這孩子錯了就裝可憐的本事是跟誰學的, 不教訓一下吧不行,可真教訓又有些心有不忍,只期望她能記住這次的教訓,以後可莫要再犯了才好,畢竟帝王家的公主非同一般人家的孩子,這般純樸天真的性子,只怕再等她長大幾年,也就很難再看到了。

「以後你若再這般胡鬧,皇長姐可就真的生氣了!」

終究還是不忍苛責這孩子,琬兒只能言語多加勸導了。

一听到皇長姐生氣了,小玨兒伸出小手來摟住琬兒的脖頸,然後十分誠懇地道歉,說道︰

「皇長姐莫要生玨兒的氣,玨兒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會惹皇長姐生氣了!」

說著說著,那語調若是琬兒不原諒她,這小丫頭就真要哭出來了。

琬兒忙好生寬慰道︰

「好啦,好啦,皇長姐不生玨兒的氣了,玨兒以後可不許再做這般危險的事情了,不能讓你母妃擔心,知道了麼?」

「嗯,玨兒醒得了!」

琬兒將玨兒放了下來,然後蹲子十分細心地幫玨兒整理了下衣裳。

玨兒瞧見皇長姐還是亦如以往那般溫柔,便知道皇長姐沒生自己的氣了,不過片刻,牽住了琬兒的手,又在一旁開心地上串下跳了。

我瞧著此情此景,心中頗為感慨,琬兒的溫柔如水,便是未滿十歲孩童也不忍拂逆,足見眾人對她的喜愛之情了。

見小公主平安無恙,我也趕緊向跟前的逸仙揖了一禮,滿懷感激之情,言道︰

「方才多謝逸仙兄出手相助!」

我這句感激可是出自肺腑,一來謝他及時出手讓小公主轉危為安,二來若非有他及時出現,琬兒怕是得暴露身懷武藝之事了。

一位傳言中體弱多病的長公主殿下,居然是位身懷絕頂武藝之人,此話若是傳將出去,只怕會對琬兒的安危十分不利!

所以這句感謝,十分必要。

逸仙也回了一禮,恭謙有禮的說道︰

「大駙馬無需如此多禮,這是逸仙分內之事。」

隨即,兩人微微點頭示意,以作寒暄。

這邊話頭剛落,身後便傳來內侍誥喧︰

「太皇太後娘娘親臨。」

太皇太後突然駕臨,確實讓我有些措手不及,而看到小皇帝也在太皇太後身側,頓時便感覺出了,這次御花園之行絕非偶然可以比擬的了。

我瞧了一眼身旁立著的逸仙,卻見他一臉平靜,泰然自若,看起來他早已知道太皇太後會駕臨御花園了,也對,他這位大隱隱于朝的隱士,何以會再度出現在皇宮內苑,這本來就讓人很費人思量。

不過只要清楚了最近朝中的局勢,也就不難想到太皇太後將逸仙招入宮中有何用意了。

這般看來他這位「貪圖安逸」的隱士是清閑不下去了,就準備著被逼出仕吧!

……

琬兒牽著玨兒的手,來到了我身邊,逸仙也恭敬立于一旁,幾人一道行禮恭迎太皇太後鳳駕親臨。

「兒臣參見皇主母,給皇祖母請安!」

「微臣拜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萬福金安!」

之後,我與逸仙又向小皇帝行禮,齊身道︰

「微臣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同太皇太後與小皇帝行過君臣之禮後,太皇太後非常慈愛地讓我們趕緊起身來。

「好孩子們,都起身吧,到院中來陪我這個老太婆說說話!」

到了亭中,小皇帝坐于太皇太後右上手,而琬兒牽著玨兒立在了右手邊,我與逸仙都是臣子,自然得立于下首了。

瞧見了玨兒,太皇太後便招手讓她到自己身邊來,玨兒忙小跑了過去,撲進了皇祖母的懷里,畢竟這是最小的公主,太皇太後寵溺得緊,將她抱在了懷里,瞧著她今日沒了往日那般神采,便知道定是有人惹怒了這位公主殿下了。

捏了捏這小丫頭的鼻梁,太皇太後寵溺的道了句︰

「今兒個誰惹我們小玨兒生氣了?」

玨兒瞧見了小皇帝,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毫不客氣地就在皇祖母面前告起了玉狀,說道︰

「就是皇帝哥哥了,他明明答應過玨兒要帶玨兒去國子監的,結果他自己去了卻把玨兒給忘在身後了!」

哎喲喂,小公主殿下還真是純真可愛得緊,心里有什麼便說什麼,毫不遮掩,只希望太皇太後莫要見罪才好,畢竟祖宗也卻實有立規矩︰女子不得入國子監。

太皇太後一听,眉頭微蹙,瞥了一眼小皇帝,問道︰

「哦,真有此事?」

太皇太後此言,便讓我們都不免為之膽寒,只道是太皇太後動怒了。

小皇帝想到答應讓小公主同去國子監這事兒確實有違祖宗規矩,忙向太皇太後請罪,道︰

「是兒臣思慮不周,違背的祖宗規矩,還請皇祖母莫要生氣,兒臣知錯了!」

「君無戲言啊,琮兒是皇帝,皇帝說出來的話便是聖旨,你既然答應了你的妹妹帶她去國子監,便要言出必行,否則君命便會形同兒戲,君威也便會淡然無存!」

太皇太後鳳儀威嚴,三言兩語間,便是在教導小皇帝為君之道了。

「兒臣緊遵皇祖母教誨!」

小皇帝恭敬行禮之後便又坐回了位置上去了。

我心下凜然,太皇太後今日不威而怒,在臣子面前親自教導小皇帝,只怕是還有別的用意了。

嚴厲之後,便是寬和待人了。

太皇太後微笑著看著我與逸仙,隨即先問我話,說道︰

「辰兒啊,這段時日你為朝廷辦下了幾件大事,可謂勞苦功高,有功便得獎賞,你同皇祖母說說,想要些什麼賞賜,皇祖母給你做主了。」

我忙躬身再拜,十分恭謙,言道︰

「兒臣身為臣子,所做所為理應都是分內之事,又怎敢要求什麼賞賜呢?」

太皇太後頗為贊賞地點了點頭,言道︰

「嗯,不驕不躁,持滿戒盈,好孩子,你將來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太皇太後此言,便是許給了我一片錦繡前程了,這可比任何金銀珠寶的賞賜,還要珍貴的緊。

我忙躬身再拜,言道︰

「皇祖母盛譽,兒臣愧不敢當!」

「身為朝中重臣,又是琬兒的夫婿,你當然當得,即便是當不得,也得當著,這是你不可推卸的責任,皇祖母的意思,你可明白?」

我有些詫異地朝琬兒那瞧了一眼,雖見她面無異色,可我心中卻疑竇暗生,為何總覺得太皇太後今日所言,仿佛話中有話一般。

我有些茫然地點頭稱是,言道︰

「兒臣……緊遵皇祖母慈諭,定當風發圖強,不負皇祖母重托!」

太皇太後聞言,意味深長地微嘆了口氣,隨即看了看逸仙,不失和藹地說道︰

「逸仙啊,你同辰兒一樣,都是哀家看著長大的,所以同你們說話,便省了君臣間那套禮儀規格,也免了那寒暄客套,哀家便有話直言了,今兒個將你招進宮來,就是想對你委以重任,哀家想讓你接任國子監祭酒,不知你意下如何?」

逸仙沉默了片刻,並沒有直接回應。

太皇太後只道逸仙心里還有顧及,畢竟他沉寂了這麼多年了,不理朝政,只顧埋首讀書,教書育人,撫琴風雅,寄情山水。可太皇太後心里也清楚,逸仙他又何曾真正放下過……

「你們也知道,近來北魏朝政風波不斷,北齊如狼周伺,對我北魏虎視眈眈。自謀反案後,原戶部尚敬有負哀家厚望,御下無方,德行有失,哀家念及他多年勞苦,這才格外開恩讓他致仕回鄉安享往年;又因王綽才德兼備,更是掌管戶部的最佳人選,故而哀家獨排眾議,起用他為戶部尚書,為皇帝掌管戶部。」

「王綽他沒有令哀家失望啊,上任後所推行整頓戶籍、裁撤繁榮官署,精減冗員等舉措都讓得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也給了哀家出兵攻打北齊的底氣。」

「可俗話也說的好︰攘外必先安內,大凡舉國之戰,最忌臣子之間離心離德,猜忌傾軋。哀家有意推行王綽之改革舉措,卻也難免會顧及不上朝中一些元老重臣們的情緒,所以才需要你們這群年輕人,來為哀家解憂,為國家出力啊!」

太皇太後一段話語,恩威並施,讓聞著無不肅然起敬!

「之所以讓你接任國子監祭酒,便是想讓你從中調和門閥士族子弟與寒門子弟之間的矛盾,國子監與太學館合並了,雖說朝臣們顧著哀家的顏面並未對此事多加阻擾,卻也頗多怨言,更有甚者還有人借機提及當年舊案,這一點是哀家絕不能容許的!」

太皇太後說道最後,不禁加重的語氣,這番言語只怕不緊緊是說給逸仙听的了。

我臉上不禁一白,向琬兒投以關切的目光,雖然她的表情淡淡的,可我知道此時的她心情應該也是格外沉重的吧!

「說起太學館中的寒門士子,他們也還只是一群無辜的孩子,哀家也實在不忍心讓他們卷入朝中爭斗之中。你既出身名門士族,如今又是太學館的博士,由你繼任國子監祭酒,想來對協調士族子弟與寒門士子的矛盾便可以做到不偏不倚,處事公正了。」

「逸仙啊,哀家的良苦用心,你不會不明白吧?」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