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 楊蓮會錯意

楊田氏听明白了村長的話,這不是誰也訛不到了嗎?那可怎麼辦?一年的辛苦不就是為了這秋後的這點收成,現在糧食全部泡在水里,連上交的田賦都不夠。

「別呀別呀,村長,你看看我們辛辛苦苦一大年,到了顆粒無收,這讓我們一年喝西北風去呀。」

楚文祥听了,回身看了看他們婆媳,道︰「看看這說的才叫正經話,有事擺在明面上多好,胡攪蠻纏誰也別想好過。」

周鳳珍听了,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村長,這麼說我們家糧食損失慘重可咋辦呀?」

「我不敢保證,但是今天本來打算去鎮上縣衙問問,你家這里屬于天災範疇,看看上面能不能根據現狀發點救濟糧給你們。」

楊田氏心里盤算了一下,若是正常的收成,刨去了上交的田賦,自己也剩不了多少口糧,若是村長能按人口領到救濟糧的話,只不過會比自己收成的口糧少那麼一些,總算沒有白鬧一場。

她變臉比翻書還快,馬上滿臉堆笑道︰「村長,你看看這事鬧的,一場誤會,那我們家里的事情還請村長上上心,這可真的是天災,咱們這片可是多年沒下這麼大的雨了,糧食被水淹了,沒有了口糧,我們一家老老小小就真的沒法活啦。」

周鳳珍看著婆婆干打雷不下雨,有點著急,她是不是忘了點什麼,若是領了救濟糧,還要交田賦那不是空歡喜一場。

「村長,那田賦是不是能免了,您看看我們可是顆粒無收,都快發芽臭了。」

楚文祥看著這對精明的婆媳,無奈的搖搖頭,但是畢竟自己是村里的一村之長,他家雖然沒有得到號召及時響應有效措施,但是天災肯定算,他一大早就听說鄰村的糧食也受災了,比自己這個村子要慘烈的多,去衙門看看再說,能爭取就爭取一下,畢竟只有他們一家。

這場大雨是楊家村近幾年來下的最大的一場雨,但是長時間干旱原因,太陽暴曬了一日之後,地里就干了,大家把黍米和大豆都鋪開繼續晾曬。

三日過後,村長在鎮上的申請也有了回信,村長帶領整個村民扛過了幾年以來的暴雨,及時帶領村民躲過天災,還得到了縣太爺的褒獎。

另外還應了他的申請,給楊家按人頭發放救濟口糧,只是要等官府征收了田賦,有了糧食的時候才下撥,先給了楚文祥打了一個白條。

楊田氏听到這個消息,不斷的合什,老天保佑,不干活都能吃上現成的口糧。

楊蓮站在女乃女乃身邊道︰女乃女乃,你沒有發覺自從咱們和楊桃他們分了家之後,咱家運勢那是蹭蹭往上漲,爹爹生意做大了,小姑父听說忙完了也快從京城回來了,現在咱不用收糧食,不用交稅,就能吃上飯,這是不是叫做守株待兔,坐享其成。」

楊田氏听了,這丫頭說話就是中听,比起那個又臭又硬的丫頭好上千百倍,就听楊蓮又道︰「女乃,這次要我說咱家能分上救濟糧還得感謝一個人。」

「村長啊,他不就是為咱們服務的嗎,還感謝個啥,他心里其實就是為了幫助那個桃子,不用謝。」

「女乃女乃,我說的不是他,是住在楊桃家那個縣太爺家的公子尹慕軒。」

「他?」楊田氏愣了一下,不解其中的道理。

「女乃啊,你是不知道,上次我和爹爹進城,剛巧遇見了尹公子,還和他說了一些咱們楊家村的事情,發動群眾躲過大雨,我說……我說是我和桃子一起發現的,他竟然信了,我還婉轉的說了咱家受災,一定是他回家說了,幫咱求的情,您別謝錯了人。」

「真的嗎?他竟然認識你,還和你說了那麼多的話,難怪事情會這麼順利,原來是他幫的忙,還真是沒想到,縣太爺家的公子是個熱心腸。」

周鳳珍听到話音,湊上說道︰「我看上次那孩子幫著桃子說話,把我嚇壞了,麻溜的和你女乃賠了銀子,沒想到是我們誤會他了。看樣子,他能和你說話,也是對你心里有印象,不知道他……」

楊蓮听到這里臉一紅,道︰「娘啊,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有側面打听過,他有一個青梅竹馬的表妹,快要訂婚了,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們見面後沒多久,他就退親了,也不知道和我有沒有關系。」

「啊~退親了,那不就是看上咱家蓮兒了嗎,要不是遇見你,干嘛硬生生的忤逆家里,蓮兒啊,沒想到你還有這個魅力能迷住那位縣太爺的公子,真是遺傳了我的優良品質,十足的魅力。」

楊田氏抿嘴一笑,道︰「別再孩子面前吹了,你能嫁進我們楊家,你要感謝我慧眼識珠,老二還是听了我的夸贊,才對你動心的。」

周鳳珍心里鄙夷,明明是他們夫妻一見鐘情,但是她就會陽奉陰違,笑著調侃道︰「是是是,還是婆婆你眼光好,不過咱家蓮兒眼光更好。」

楊蓮听著兩人的夸贊,心里鄙夷楊桃,不是不給我介紹嗎,不是不給我引薦嗎,如今我不但見到了,還說了話,還為了自己退了親。

楊桃你給我等著,現在的你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等我翻身飛上枝頭,看我不捏死你那頭臭魚爛蝦,我一定要騎在你的頭上一輩子壓你一頭。

其實楊蓮根本就是會意錯了,她和尹慕軒在街上說的話,在村長到了衙門之後就被拆穿了。

而且撥救濟口糧也是楚文祥爭取的,尹慕軒根本不會理他們的閑事,至于退婚,那是尹慕軒為了等桃子,和娘親之間的交易。

他和他娘說,先立業,闖出一番事業來,讓表妹不再看輕自己,等到自己有所成就之後,直接和表妹成親,得到了這個承諾之後,他娘才同意了退親,根本與楊蓮想的為了她退親沾不到邊。

打谷場已經軋好,楊家村人口不多,所以就暫時軋了一個打谷場,接下來就是給黍米和大豆月兌粒的過程。

各家根據自己家里黍米和大豆桿的干濕程度,先和汪家大伯定好時間,因為只有他家有黃牛有碾子,楊桃以為這下爺女乃家沒有了糧食不用和她爭搶,沒想到卻還是沒躲過一場風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