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晉王府。
蔣音正在看賬本, 打理林知軒交給她的那些生意。
一個身穿水綠衣裳的丫鬟托著幾匹綢緞走了進來︰「夫人,這是今日新送來的綢緞,顏色鮮亮, 正好做幾件新衣裳。」
蔣音目光莫測的看向這幾匹綢緞, 放下手中的賬本,微微點頭︰「放下罷, 本夫人查完賬再看, 你先退下。」
那丫鬟將幾匹綢緞放在一旁的桌面上, 然後恭敬的行禮退了出去︰「奴婢告退。」
當室內僅余蔣音一人時,她坐不住了,連忙走到桌子前拿起最中間的那一匹綢緞,將其展開, 伸手模了模,模到一處感覺略厚的地方,就動手從這里拆開了一個暗袋, 從中抽出一張極薄極薄的紙張, 展開一看,上面寫滿了蠅頭小字。
看完之後蔣音就將這張紙給燒了, 又把縫在布匹內的那個暗袋給拆了下來一同燒了,確定沒留下什麼痕跡,她又把這匹綢緞給剪成一塊一塊的,當做自己繡手帕荷包的料子。
剩下的幾匹正常的綢緞,蔣音就沒有動了,喚來丫鬟把綢緞拿去做幾件新衣裳,全都用掉。
如今已入冬,但還沒有下過雪,氣溫越來越低。
在林知軒來陪蔣音吃火鍋時, 蔣音膩歪在他身邊,抱怨道︰「知軒哥哥,這天兒實在太冷了,燒炭又覺得燻得慌,哪怕是無煙炭也不如一件保暖的衣服舒服。可惜皮毛大衣又厚又重,穿著顯得人家太臃腫了……要是能有輕便又保暖的衣服就好了。還有被子也不夠暖和,被子里填充的木棉一壓就塌了……」
林知軒听著蔣音的抱怨,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羽絨服和棉花。
輕便又保暖的衣服當數羽絨服,而被子里填充的木棉不夠保暖,那麼改填充棉花不就行了?
林知軒想到之後,又在蔣音幾句枕頭風之下,就拍著胸膛許諾道︰「看為夫的,保證給你解決這些小麻煩。」
蔣音滿意的勾了勾唇,甜美的笑道︰「那就多謝知軒哥哥啦!」她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林知軒,看得林知軒飄飄然,「我就知道知軒哥哥最厲害了,什麼都難不倒你的。」
林知軒得了美人的夸贊和崇拜,立馬干勁十足的在寒冷的大冬天里派人去找鴨絨鵝絨,又到處去找棉花的消息。
棉花不是那麼好找的,但鴨絨鵝絨卻容易得到,很快林知軒就搗鼓出了羽絨服,直接給自己後院的女人們一人配兩件羽絨服換著穿。
林知軒這邊剛有了成果,元嘉那邊就派人直接復制過去了。
于是羽絨服也很快就在京城流行了起來,然後從京城流傳到全國各地去。
鴨絨鵝絨這些東西以前都是無用的,被用來當做引火之物,現在發現鴨絨鵝絨能保暖,于是很多養鴨養鵝乃至養雞的人家都開始積攢絨毛做羽絨服了。
即使羽絨不夠做不了一件衣服,也可以做鞋子手套或者小背心……
等林知軒反應過來的時候,羽絨制品已經到處賣了起來。
林知軒︰「……qaq」
<<<<<<
林知軒手中無人可用,他派去尋找棉花的人效率自然沒有元嘉派去的人效率高,元嘉的人把棉花找到之後,從林知軒那里過了一圈,就送到元嘉的御前。
林知軒還傻傻的以為棉花是自己派去的人找回來的,他剛拿到棉花想取種子栽種一批供應晉王府使用,就被自己府上的侍衛拿著棉花去找皇帝獻寶了。
元嘉毫不吝嗇的給了這個侍衛大筆賞賜,還升了他的職位,把人從晉王府調入御林軍中任職。
林知軒氣得找元嘉申冤︰「皇兄,這棉花分明是我找到的,是這下人侍衛冒領臣弟的功勞。」
元嘉看著氣憤的林知軒,含笑道︰「皇弟莫要胡說,你一直待在京城,沒有離開過,如何去尋這棉花?難道你還有□□術不成?」
林知軒驚愕當場,他吶吶道︰「這,這棉花是我派人去尋的,雖然我沒有親自去,但是我派人去找的……」
那個領功勞的侍衛沉聲道︰「啟稟陛下,此物乃是微臣與同僚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四處辛勤尋找到的,雖然最終找到棉花的是微臣,但微臣同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至于晉王只是坐在王府里動動嘴皮子,竟也能搶功?」
元嘉派出去尋找棉花的人當中,的確是這個侍衛最終找到了棉花,元嘉自然不可能虧待功臣,干脆叫這侍衛把棉花送到林知軒面前走個過場然後就拿著棉花來受賞。
在侍衛看來,真正吩咐他們尋找棉花的是皇帝,真正行動起來尋找棉花的是他和他的同僚們。關林知軒什麼事?
雖然他不懂皇帝為什麼要讓他帶著棉花去晉王面前回命,裝作他們是奉了晉王之命去尋找棉花的,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領功勞是搶了晉王的功勞。
這侍衛挺理直氣壯的,林知軒就有些心虛了。
他又不是真正的古代人,還沒習慣搶手下人功勞。他想到貌似尋找棉花這事上,確實是這些侍衛們跋山涉水辛辛苦苦尋找的,他只是待在王府溫柔鄉里舒舒服服的動動嘴皮子,就這麼佔據所有功勞好像是有些不地道。
林知軒這一心虛,就沒有和侍衛們爭辯了。
元嘉也沒再理會他,繼續封賞有功的侍衛們。
封賞完之後,元嘉看著花盆里的那朵包裹在葉殼里的潔白棉花,欣慰道︰「有了此物,朕之子民不必再懼怕寒冷了。」
他將棉花交給皇莊負責人種植育種,務必盡快推廣開來,早日讓天下百姓人人有棉衣可穿,有棉被可蓋。
林知軒搶功勞沒搶過自己府上的侍衛,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叛徒侍衛’高升到御林軍里,他失魂落魄的回到了晉王府,唉聲嘆氣的找上了他的解語花梅青兒訴苦︰「本王怎麼這麼倒霉呢……」
他‘發明’的東西幾乎沒一會兒就泄露了配方,好不容易找個御寒之寶棉花,還沒捂熱就被手下人背叛搶去邀功了。
他真是‘發明’了一堆寂寞。
梅青兒靜靜的听著林知軒的訴苦,本來還想好好安慰他的梅青兒越听越心驚。
她的感覺是非常敏銳的,听林知軒這麼一說,她就感覺到似乎有一股暗中勢力在盯著林知軒的一舉一動,無論他做出什麼樣的成績,很快就會被泄露出去……
有人在打壓晉王!
梅青兒不知道是誰在打壓晉王,但她卻知道晉王身份尊貴,天底下敢打壓晉王的,想必也只有皇宮中的那一位九五之尊了。
梅青兒心頭一片冰冷,再看向林知軒那無知無覺的模樣,更是覺得冰寒徹骨。
<<<<<<
元嘉並沒有暴露自己也是穿越者的意思,所以他把林知軒這個穿越者當做薅羊毛的工具人。
但作為工具人當然不能搶了威望和風頭,所以元嘉刻意淡化林知軒的影響。
當玻璃被研制出來,若是價格昂貴數量稀少,自然有人會去深究是什麼人造出的玻璃,看能不能加急購買或者是直接買下配方。
當玻璃價格低廉又量大,成為隨處可見的商品時,除了個別有心人,又有誰會去關注是誰研究出來的玻璃制作方法呢。
大多數人吃雞蛋的時候都不會對下蛋的母雞感興趣的,而少數感興趣的人,在查到‘母雞’是朝廷的‘母雞’,皇帝想封鎖‘母雞’的相關信息,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會識趣的當做什麼也不知道。
玻璃如此,其他東西也是如此。
元嘉在皇莊大量種植棉花之後,就直接下令擴大棉花的種植,朝臣們只會為這等御寒之物感到驚喜和高興,高呼天佑我朝,天佑吾皇,至于真正發現棉花的人是誰,誰在乎呢。
林知軒心里憤懣不平的時候,卻忘記了這是一個皇權至上的封建皇朝,某地糧食增產都會被當做是皇帝的功績。
元嘉有意壓下林知軒的影響力,自然也不會有人會傻到非要把林知軒推出來被集火。
不,或許還是有一個人願意這麼做的。
這個就是一心想氣死長子推幼子上位的張太後。
她想讓幼子林知軒當皇帝想得都快瘋魔了。
林知軒在入宮看望張太後時,無意間抱怨了幾句,張太後得知了林知軒研制出玻璃,發現了棉花,制出了羽絨服等物,而他的功勞卻被大而化小,頓時氣憤道︰「皇帝真是太不像話了,怎麼能薄待功臣呢?汪嬤嬤,去把皇帝給哀家叫來,哀家倒是要問問皇帝,這是怎麼一回事!」
汪嬤嬤心中一驚,張太後這語氣似乎是要質問皇帝。
可太後也不想想他們現在什麼處境,慈寧宮的宮人連宮殿大門都難以出去,太後還想找皇帝的麻煩,豈不是更讓皇帝覺得他們礙眼了?
但張太後脾氣上來了,目光冷冰冰的看著汪嬤嬤,汪嬤嬤勸誡的話也不敢說出口了。
「奴婢遵命,奴婢這就去。」
汪嬤嬤戰戰兢兢的去御書房請元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