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9、農門天驕【08】

第49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楊大柱鑽了牛角尖, 把自己父親的死背負在自己身上, 認為是自己的錯。

楊三柱也不知該如何勸慰他,只好陪著他好好冷靜一下。

逝者已矣, 重要的還是活著的人。

楊大柱大哭了一場發泄了情緒之後,就清醒了許多, 強忍著悲痛和楊三柱一起回去了。

他們回來的時候, 發現家里氣氛十分凝重, 李氏哭哭啼啼的,其他人的臉色都十分難看,看向李氏的眼神也充滿了不悅。

兩人聯想到他們出去之後李氏對楊爺爺和楊父的指責, 隱約猜到了什麼。

元嘉給楊大伯上了香, 就轉身出去了, 他找到楊家村那些上山尋到楊大伯尸體的村民詢問情況。

事情的來龍去脈跟楊二柱在回來的路上說的差不多, 不過有人卻表達了對李氏的不滿︰「你大伯的死還得怪你大伯娘,要不是她總催著你大伯賺錢, 他也不會鋌而走險的入山了。村子里哪家不是這麼個條件?偏生就她要求高!」

元嘉听了一陣沉默, 畢竟李氏再如何也是他的長輩。

李氏貪婪,她想從自己公婆和小叔子家里佔便宜,便宜佔不到自然有諸多抱怨。

楊大伯是為了賺錢給兒子起新房才意外身亡的,李氏怪別人不送房子給他們家,才導致楊大伯死亡的。這種神邏輯也是讓人無語了。

別說楊家大房和二房分了家,就算楊爺爺和楊女乃女乃是楊大伯的親生爹娘,也不能對他們索取無度。

元嘉打听清楚楊大伯的死因之後,就回到了楊爺爺楊女乃女乃住的房子里。

楊大伯家太小, 住不下,元嘉一家人回到楊家村都是跟著楊爺爺楊女乃女乃一起住的。

元嘉回去之後,就看到楊爺爺和楊女乃女乃一臉郁色的坐在那里,悶不吭聲的傷心長子的去世。

楊父在旁也不知該怎麼安慰,臉上也是悲痛的表情。

楊母正在廚房,元嘉走進廚房,見楊母正在下面條,問道︰「娘,都這麼晚了,還做飯啊?」

楊母低聲道︰「今晚你爹大概是沒法睡了,你爺女乃也累得夠嗆,我下點面條給他們做宵夜。你也跟著吃點兒吧!」

元嘉倒是不覺得有多餓,但楊母都把他的那一份做了,就點頭道︰「好。」

面條熟得很快,楊母也沒多放什麼東西,很快就把面條用幾個大碗盛了起來,端到外面︰「大家都吃點東西吧!」

楊女乃女乃抹著眼淚道︰「我沒胃口,不想吃,你們吃吧!」

楊爺爺也很難受,但他看了妻子面露哀色臉色蒼白的樣子,勸道︰「老婆子,一起吃點吧!老大還沒下葬,事情還有得忙,總不能虧待自個的身子。」

楊父也緊握著楊女乃女乃的手勸說道︰「娘,大哥走了,還有兒子陪著你!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啊,就算大哥在天之靈,也不願意看到你這樣的……」

楊女乃女乃眼里含淚的接過楊母遞來的面碗,抖著手吃了起來,淚水掉落進面湯里,吃著吃著,她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我的兒呀!」

楊女乃女乃的情緒忍不住崩潰了,楊爺爺連忙把人扶進里屋去……

元嘉坐在外面听著屋子里楊女乃女乃哀嚎的哭聲和隱約傳出的楊爺爺哽咽的勸慰聲,心里深深嘆了口氣。

<<<<<<

楊大伯的葬禮在楊父幫忙出資的情況下辦得很大,是楊家村獨一份的風光。但逝者已矣,死後再怎麼風光大葬也改變不了人不能復生的事實。

元嘉心里再怎麼好奇原劇情中原主楊元嘉的死因怎麼與楊大伯有關,也只能等這次任務提交之後了。

死去的人時間停止在死亡的那一刻,但活著的人卻還要繼續生活。

楊大伯的去世,不僅是對楊家大房有影響,對元嘉也有影響,畢竟是他嫡親的大伯,他死了,元嘉是要齊衰,也就是守孝一年時間。

這一年時間耽擱了,今天他想下場參加鄉試就不可能了,只能再等下一屆,又是三年時間。好在他還很年輕,三年後也才十六歲,等得起。

楊三柱從李秀才的私塾回家去了,畢竟要守孝,而且家里其他人都不是能抗事兒的。

李氏成了寡婦後整個人都心灰意冷了起來,天天守在屋子里也不出門,什麼也不做。

楊大柱一心覺得父親的死都是自己的錯,滿懷愧疚,只顧著埋頭干活。

楊二柱倒是心思多,但他的心思沒放在正地方上,他發現楊大柱的愧疚之後就故意加大楊大柱的內疚感,道德綁架楊大柱,讓這個木訥的大哥給自己做牛做馬。

楊三柱發現家里一團亂,他在私塾里讀書本來就讀不出什麼名堂,也放棄走科舉之路了,回到楊家村打算撐起整個家來。

元嘉在知道楊三柱打算放棄讀書時還勸過他︰「這世道只有讀書才有出路,你現在家里有事不能繼續上學,可以等事情結束之後再來私塾讀書,平時在家里也別放松自己。這些書你拿回去,有時間就多看看,別丟生了。」

楊三柱看著元嘉給他的一大摞書,心里十分感動的想問他一句︰你是魔鬼嗎?

這麼多書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若是賣了怕是比楊家大房所有財產都值錢,讓楊三柱心里十分感動。

但再感動也改變不了元嘉這是在給他布置假期作業的事實!

楊三柱伸手接過這一摞書,「謝謝元嘉哥!我會努力的!」

元嘉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遇到什麼困難就給我寫信,我就在府城,地址你也知道。」

楊三柱點了點頭,喉頭滾了滾,努力讓自己聲音不出現哽咽︰「謝謝哥!」

楊三柱又拜別了楊父和楊母︰「二叔,二嬸,多保重!」

他八歲被二叔帶來縣城,一直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年多,雖然從一開始就是他拿香皂方子與二叔進行的交易,後來二叔二嬸一家又常住府城,但對他是真的沒話說,元嘉有的東西都會給他備一份,他心底對二叔二嬸還是很感激的。

<<<<<<

元嘉又回到府城去讀書了,不過這次楊父和楊母就沒有跟著一起去,以前跟著陪讀是不放心十歲的兒子,現在他都十三歲了,是半個大人了,平時為人處世穩重得很,他們也沒什麼好不放心的,于是就留在了縣城。

元嘉回到府城盧家租給他的宅子里,盧靖還住在這里。

他回來的時候,盧靖就興沖沖的來找他︰「元嘉,我讓我爹幫你買了前幾屆鄉試的考題!」

元嘉有些疲憊的對盧靖笑了笑︰「謝謝你盧兄,也代我向盧伯父道謝。」

盧靖繼承了他父親察言觀色的本事,所以一眼就看出了元嘉情緒不太對勁,便問道︰「元嘉哥,你這是怎麼了?」

元嘉嘆了口氣︰「我大伯意外過世了。」

盧靖︰「節哀!」

元嘉微微垂眸,語氣低沉︰「唉,世事無常!我爹娘也很悲痛,他們留在平安縣了。我的鄉試只能再等下一屆了,不過還是要多謝盧伯父的考題集!」

盧靖說道︰「今年不能考,再等三年也是要考的嘛,這考題你肯定用得著!」

說完,盧靖也不便再繼續打擾他,把考題集送給元嘉之後就走了。

元嘉對自己要推遲三年再科舉倒是沒什麼失落的感覺,他照常去府學上學。

在今年的鄉試結束之後,元嘉拿到了新鮮出爐的這一屆考題,自己默默的做了一遍,發現題目並不算難,都在他的知識範圍之內。

不過考上容易,名次靠前卻不容易,畢竟文章好不好看得出來,但文章有多好卻取決于閱卷官的主觀想法。

元嘉刷完今年鄉試題目之後,忽然有一個同窗來通知他︰「楊元嘉,府學外有人找你!」

元嘉還以為是盧靖,連忙走了出去,站在府學門口四處看了一遍卻並沒有見到盧靖那標志性的發福身材。

「楊元嘉!是我找你!」

一個身穿藍色錦衣的少年走了過來。

元嘉迅速從記憶里搜索出與這張臉對得上的信息︰三年前,院試,第二名,鄭遲。

這人是三年前院試成績出來之後跑來跟他宣戰的鄭遲。

三年時間過去了,鄭遲抽條長高了許多,但長相卻沒有多大變化,尤其是那眼熟的高傲表情。

元嘉微微一笑︰「原來是鄭遲兄,請問不知鄭兄找在下有何貴干?」

鄭遲盯著元嘉,語氣不善的問道︰「你今年為何不參加鄉試?」仿佛在質問一個臨陣月兌逃的逃兵。「你該不會是怕了我吧?臨陣月兌逃!懦夫!」

元嘉微微一怔,臉上客氣的笑容也消失了,語氣冷淡的道︰「我何時參加鄉試,與鄭兄似乎沒有關系。」

鄭遲冷哼一聲︰「你接下了我的挑戰,怎麼能不參加鄉試呢?!」

元嘉冷漠的道︰「在下要守孝一年,若是鄭兄能讓在孝期間的我參加鄉試,那在下倒是不妨與鄭兄再度同台較量一番。」

鄭遲啞然無言,沉默半晌,才吶吶的道︰「對,對不起,我不知道……還,還請節哀順變!」

元嘉見鄭遲是真的愧疚抱歉,他的面色才稍微緩和了一些,語氣淡淡的道︰「多謝鄭兄體諒!在下告辭!」

說完,元嘉就不再理睬鄭遲,轉身回了府學內。

<<<<<<

鄭遲的二度打擾,讓元嘉不禁把這個人放在待觀察名單中。

于是他著手調查了一下鄭遲的身份,發現這人還真不是什麼簡單身份,算是世代書香門第了,其祖父還曾做過先帝的太傅,其父目前身居高位。

鄭遲有專門的老師一對一教導,如今只是回原籍參加科舉考試而已,因此從來不去縣學或者府學讀書。

元嘉自然也就在府學里見不到鄭遲。

但鄭遲的名氣很是不小,身份又高,不少人都知道他的來歷。因此元嘉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元嘉在了解了鄭遲的來歷之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等鄉試成績出來之後,元嘉還特意關注了一下排名,發現鄭遲只排了第八名,連前三都沒進去……

鄭遲再也沒來打擾過元嘉,元嘉估計他是深受打擊然後灰溜溜的回京城去了。

鄭遲會對他這麼在意,無非是從小天之驕子被吹捧著長大,心高氣傲,估計還立志要連中六元,聞名天下。

縣試府試他也的確如願拿下了案首,但院試在他這里折戟,只考了個第二名,心里肯定非常不服氣,想在鄉試中打敗他拿下解元,洗刷屈辱。

然後鄉試考完鄭遲發現自己認定的對手居然避戰了,壓根就沒參加這一屆鄉試,于是就找上門來質問元嘉這個逃兵了。

結果鄉試成績一出來,別說第二名了,鄭遲連前三名都不是,只考了個第八,差點掉出前十名。

意識到自己並不是那麼優秀,除了在院試上壓了他一頭的元嘉之外,還有鄉試中的很多人都比他強,心態大概都要崩了。

鄭遲不出現,元嘉也樂得不必理會這個心高氣傲的公子哥,專心準備下一屆鄉試。

在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情況下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轉眼三年時間就過去了,元嘉做了充分的準備來應對新一屆鄉試。

在府學中,先生們也非常看好元嘉,認為以他的水平,只要不出意外情況導致發揮失常,肯定能榜上有名。

元嘉鄉試前些日子,楊父特意從平安縣趕過來照顧他。

鄉試過程很順利,元嘉考試過程中並沒有遇到什麼意外狀況,做題也感覺成竹在胸,一氣呵成。

鄉試放榜之後,元嘉也的確榜上有名,可惜沒能拿到解元,只是一個第二名。

元嘉心里微微有些失落,畢竟曾經可是六元及第的人,如今換一個世界居然在鄉試這一關都拿不到解元,還是有些失望的。

但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科舉只是入仕為官的途徑,名次並不是特別重要。

不過元嘉自己心里失落,但身邊人卻欣喜若狂,不管在鄉試榜單上排名第幾,就算是最後一名,只要在榜單,那就是貨真價實的舉人!

更何況元嘉還是第二名!

楊父在收到喜訊後簡直快要高興瘋了。

回縣城之後,楊父不顧元嘉的阻攔,說什麼也要在盧家酒樓整幾桌子最好的酒席宴請賓客。

就連平安縣的縣令也親自登門拜訪元嘉,對元嘉的態度也是平等以待,半點官架子都不拿的那種。

畢竟縣令心里很清楚,他自己也就是個舉人,因為考不上進士才直接做官的,在平安縣這個窮鄉僻野的縣城里做縣令,估計要做到退休都升不了官。

但楊元嘉不同,年紀輕輕就是舉人,還是第二名的好成績,考上進士的可能性極大,將來殿試結束後一入官場就品級在他之上了。他現在拿官架子,不怕日後人家給他穿小鞋?

平安縣縣令給足了元嘉的面子,元嘉自然也不會恃才傲物,花花轎子人抬人,彼此都給面子,和諧相處都好過。

<<<<<<

這次元嘉考中舉人,楊家的門檻是真的被人踏破了。

不僅是平安縣的大戶人家各種送厚禮,就連附近幾個縣城的大戶人家也聞訊而來,送上重禮,甚至有人舉家投靠元嘉。

尤其是元嘉年少有為,年方十六,還未娶親,那些家里有漂亮女兒的人家可不就盯上了這個香餑餑?

好在楊父精明,那些送來的厚禮,該收的收下,日後回禮便是,過于貴重不該收的禮物都退回去了。

楊母正興致勃勃的想從這些說親的女方人家中挑選兒媳婦時,楊父理智的勸阻了她︰「咱兒子這麼出息,他的婚事可不能我們隨便決定了,以後兒子是要中進士當官的,肯定要娶個大家小姐做媳婦,幫他打理後宅的。」

楊父雖然眼界不高,但心里精明理智,知道兒子出息,以後肯定不會局限在目前的成就上。而他們楊家世代泥腿子,勉強稱一句耕讀之家,在官場上根本幫不了兒子,可不就得想辦法讓兒子娶個有助力的好媳婦。

楊母有些猶豫︰「兒子要是娶個厲害媳婦,被壓著了咋辦?」她想想自己未來兒媳出身高貴,她就有些發怵。

楊父說道︰「元嘉婚事讓他自己決定。咱兒子有本事可以不靠媳婦發家,但也不能給他娶個普通人家的女兒,不然以後咱兒子當官了,兒媳啥也不會,不是給咱兒子丟臉了嗎?」

楊母心里有點慌︰「那,那咋辦?我們也啥也不會啊!」

楊父表情嚴肅的道︰「不會那就學!我們做爹娘的不能幫兒子什麼,起碼也不能拖後腿啊!」

于是楊父和楊母就真的正兒八經的學起了那些大戶人家老爺夫人的做派。

元嘉發現之後,心里有些暖意,他知道父母學大戶人家的做派並不是忽然暴富地位提升就飄了,而是不想讓自己畏畏縮縮的給他丟臉。

既然兩人願意學,元嘉自然也樂意請人來教。

在元嘉考中舉人之後,盧靖的父親二話不說就把在府城元嘉租住的那套宅子作為禮物送給了他。

這個時候對一個舉人來說,府城的一套小宅子就不算多重的禮物了,因此元嘉就收了下來。

府城的宅子被送給元嘉之後,盧靖就主動搬了出去,不過也沒搬遠,就在同一條街,因為盧父那個老機靈鬼在同街又買了一套宅子讓盧靖去住,目的就是為了不與楊家疏遠。

府城的宅子上掛上了‘楊府’的牌匾,因為這是自家房子了,元嘉便把鄉下的爺爺女乃女乃也接來府城住了。

不過可惜二老住不慣城里,還是更喜歡在楊家村跟鄉親們嘮嗑,因此住了幾個月又回去了。

楊父也跟著回去把他先前建的青磚瓦房給推倒重建,在楊家村給二老建了一座大宅子,還買了丫鬟下人伺候二老。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楊元嘉身為楊家村的人,始終是姓楊的,他中了舉人之後,自家階層迅速飛躍,就連身邊人也獲得極大的好處。

楊三柱出了孝期後也沒有再回李秀才的私塾讀書了,而是做起了小生意。

他腦子靈活又有各種現代的知識做底蘊,弄出一些稀罕物在縣城里開了一家店,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有元嘉這個舉人堂兄在背後給他撐腰,即使他的店鋪再怎麼紅火,平安縣里也沒人敢打他的主意。

楊三柱自己也機靈,沒急著擴張事業開分店,而是想等自己堂兄當了官,當了大官,可以成為他的保.護.傘之後,他再把生意做大,做大到全國各地去,成為天下第一富商!

靠著楊三柱做生意賺的錢,楊家大房日子也好過了起來,大房的那兩間泥胚房也被推倒建起了青磚大瓦房。

李氏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青磚大瓦房建起來了,心里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興。

並不是因為自家的青磚大瓦房跟旁邊公婆的豪華大宅子比起來有些寒酸,而是楊大伯的死,順帶著也帶走了她的心。

她自從成為寡婦之後,整個人都沉寂了下來,變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歡。

其實別看楊大伯死後李氏指責楊爺爺和楊父指責得那麼理直氣壯,實際上李氏心底很清楚,真正間接害死她男人的就是她自己。

要不是她總在丈夫耳邊抱怨這抱怨那,還總罵他沒本事賺錢,他也不至于冒險入山丟了命。

內心的愧疚感讓李氏郁郁寡歡,只是李氏的愧疚深藏心底,誰也看不出來,都以為她是懷念亡父才這般性格大變。

楊大柱性子也沉悶,守孝三年後年紀大了,又沒心思找媳婦,至今還是光棍一個。要不是家里房子建起來了,堂弟又出息了,就他這個樣子,想找個好姑娘做媳婦還真難。

對目前生活最滿意瑟的反倒是楊二柱了。

楊二柱本來嫉妒弟弟楊三柱可以去縣城讀書,可以住二叔家里吃好喝好的。但楊三柱三年前輟學回家開始做小生意賺錢養家之後,楊二柱就覺得自己這個弟弟還有點用。

現在他更是享受著親弟弟的供養,扯著堂兄的虎皮,天天到處瑟,瀟灑得不行。

作者有話要說︰  等這個世界完結之後寫一個原劇情中楊大伯的番外。

感謝在2020-01-08 23:49::55:4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酒肆藏名三十春 50瓶;淺紫微薰,淺藍微涼 20瓶;愛碧麗屋悠 10瓶;清疏花影斜 9瓶;兔子的讀書管、噗噗噗 5瓶;燊 4瓶;明月夜 3瓶;求更新、熬夜第一名、xdm寂靜、甄甄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