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從那小公子的記憶中,996才知道一切是怎麼回事。
嫡三女被皇室指定婚約的當天,世家家主和主母都相繼前來她的院子里,與她說了一些話。世家子弟的行.事作風講究的是委婉曲折,嫡三女的心思向來是眾多姐妹里最玲瓏剔透的,才名更是顯著,在看到父母第一眼的時候便清楚了父母的意思,她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便是為家族榮譽而活,只是真到了這一刻,她心下不免悲涼,于是在二姐前來看她的時候難免落了眼淚。
她靠在二姐懷中,眼淚潸然落下,問道︰「二姐,若我不是世家女兒,這一切是否會有所不同?」
小公子的母親不怎麼聰明,雖然鉚足了勁去學做個世家女兒,但終歸不怎麼成器,但她向來最驕傲的,就是自己有一個才女妹妹,被其余四大世家眾多青年才俊追捧,卻誰都看不上,而她也有這個資本。
那時候她尚且不明白自己三妹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只憂心皇室跟世家敵對的關系,若是三妹嫁去皇室,只怕不會好過。
成婚當日,三妹以三尺白綾了結了自己的『性』命。
這一切如同當頭棒喝,直直敲在她的腦袋上.
但就在她渾渾噩噩,為三妹自盡而悲痛的時候,一道聖旨落在了她的頭上。
之前的事情度重演,只不過主角換成了她自己。
父母前來她的院子,說了一番話,而她也終于明白了當初三妹對她說的那番話到底是怎麼回事。
父母勸她為了世家的顏面自盡。
她那個同為世家弟子的未婚夫也登門,暗示她若是她活著嫁給皇室,不止是她所在的世家,他的家族也將顏面掃地,五大世家同氣連枝,名譽都會因此受損。
她唯有一死。
一切荒唐又滑稽。
她終究是學不來為了世家榮譽而活。
她始終不明白,為何世家的榮譽和恥辱竟會寄托在一個女子身上,為何只有她死,世家的榮譽才得以保存。
她沒有選擇自盡,而是逃了出去。
面的世界很困難,她一個嬌生慣養的世家小姐要在這世道活下來著艱難,她吃了不少苦,但她也認識到一個跟世家大族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這里,女子的名節根本不算什麼,成了婚的女子和離改嫁更是稀松平常,而所謂的家族榮耀,則是男人前往戰場打拼所得,絕不可能寄于一個女人的生死上。
但這些正是世家大族所鄙夷的行為,世家認為這些正是由于異族入侵中原所導致的倫常崩壞,世家看不起皇室,正是因為皇室有異族血統,最高位的皇太後當年便是嫁人後多年,又改嫁給皇太.祖,才成為如今的皇太後。世家守著所謂的世家大族的顏面和規矩,正是為了與包括皇室在內的蠻夷區分開來,以此彰顯自己的正統。
想明白了這些,她慶幸自己逃了出來。
後來她嫁給了一個男人,那男人是個寒門學子,不比她以前認識的世家子弟博學多才,更比不上她以前的未婚夫,但那人待她很好,對她忠貞,成婚後也沒有改變對她的態度,兩人恩愛多年,她給他生了一兒一女。
她原本以為自己會一直這樣活下去,直到一日,她在街上被一個世家女子認出。
沒過多久,家族派了人過來抓她,丈夫還在書院一無所知的時候,她被家族的人抓了回去,連帶著那一兒一女也被帶了回去。她這個時候才知道,因為自己出逃,皇室又步步緊『逼』,家族找不到她,便讓她四妹替了她,四妹同樣選擇了自盡。
那時候四妹才十二歲。
她哭著問她母親,四妹是自願的,還是被『逼』的。
母親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唇邊的法令紋顯得她尤為不近人情。
她說,既是世家女,享盡了家族的榮寵,便合該為家族顏面而死,自願還是被『逼』,又有何區別?蘊兒,你丟盡了家族顏面,不該苟活于世。
說完這話,母親輕嘆一聲,輕拭眼角,隨即帶人離開。
周圍的嬤嬤卻上前來,將一條繩子套入她的脖頸。
*
小公子是從姨母口中得知這些事的。
那時候他還小,牽著胞妹的手,被人帶到一個地方,一個老嬤嬤給他和胞妹遞了一盤糕點過來,胞妹貪吃,吃了幾塊,他卻因為擔心被人帶走的母親,沒有吃那糕點,結沒過多久,胞妹就臉『色』發青,抱著肚子哀哀慘叫。
他渾身冰涼,明白過來那盤糕點有問題。
所幸很快有人過來,帶走了他和胞妹,有大夫為胞妹診治,堪堪將人救了回來。
他也因此在一個宅子里見到了姨母。
她告訴他,她是他母親的姐姐,大姐。
姨母哭著告訴他,他母親已經去了,他父親也不被世家容于世,從今往後她會保護他和胞妹。
她為他和胞妹捏造了旁支子弟的身份,將他們送到了距離清河很遠的地方,又找了兩具孩童的尸體,放在了他們原被放置的院子,瞞過了一切。
就在他們出城那一日,父親死亡的消息也傳到了他們耳中。
姨母希望他們能夠遠離本家,好好活著,可他在知道這一切的真.相後,無論如何也不願這樣活下去。
他要復仇。
他要為母親復仇。
在旁支的那些年,他努力變得優秀,姨母不知他的打算,既喜又憂,喜的是他如此優秀,憂的是他的優秀終究會引起家族的注意。可她不知道,他要的就是家族的注意。
因為母親的緣故,他不願意胞妹接受那些為了家族而活的教育,也不願她承擔過多母親被家族殘害死亡的痛苦,因此對她寵溺偏多,也養成了她天真不知事的『性』格。他努力變得優秀,另有一個原因便是為了擺月兌兩人名義上的父母對胞妹婚姻的擺布——世家女子,無論被教育得有多好,才名有多顯著,終究是為了世家榮譽添磚加瓦的工具,婚姻便是手段。
他無力抵抗整個家族,便只能選擇自己強大,將胞妹護在自己身下。
在獲得主家注意後,他將胞妹帶離了那對想要將胞妹嫁給另一世家旁支以換取利益的父母,將她帶到了主家所在的清河。
這一決定卻讓他後悔終身。
他本以為自己足以護住胞妹,便是自己夠不到的後宅,也有姨母幫忙照看,卻沒想到由于回到清河,見到了五大世家年輕子弟與世家貴女的風采,胞妹心下受到了打擊,兼之兩人從旁支前來主家,被清河本地世家子佷所輕視,胞妹更是因為出身受到其他貴女的無形排擠與孤立。胞妹心思單純,極想融入那些世家貴女中,于是常常前去參加貴女的宴會。
一次宴會,眾多貴女臨時決定前往一處山間亭苑,卻在路上遭遇劫匪。各世家貴女出行都帶了護衛,但對上人數眾多的劫匪,護衛只能勉力護住自家主子。胞妹因與家族其他貴女一起出門,帶的護衛不多,加上護衛以保護主家貴女為,一時不曾顧及旁支出身的胞妹,因此導致她意外被擄。
他得知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當天傍晚,他心神俱裂,當即帶人前去營救,又命人前往官府報案,卻被族叔攔下。族叔聲『色』俱厲地呵斥他,若是此事傳揚出去,胞妹將名聲掃地,他心下微涼,只道若是命都救不回來,要這名聲又有何用!說完便再次呵斥那下人,讓那人盡快前去官府,卻再一次被族叔喝止。
族叔下面說的話,讓他次體驗到了當初親眼見到胞妹吃完糕點後瀕死場面時渾身冰涼的感覺。
「若是官府知曉有世家貴女被山匪所綁,連累的將是整個家族貴女的閨譽!百姓不會管是哪個貴女被綁,他們知道的,只會是清河柳氏的貴女被山匪所擄失了名節!你若是報官,便是『逼』柳氏所有閨中女子去死!不止柳氏,此次宴會還有其他世家貴女參與,百姓一旦知曉這一點,其他世家閨閣女子也活不了!」
他死死瞪著那族叔,聲音從齒間艱難吐出。
「到底是百姓眾口鑠金,還是世家顏面丟不得?」
他到底沒有報官,而是帶了人前去追捕那伙劫匪。
所幸那些劫匪行.事張揚無忌,沒有掩藏行跡,被他追了上去,經過一番血戰,他在第二日將胞妹安全無虞地救了回來。胞妹受到了驚嚇,抱著他哭了很久,他哄了許久才讓她安然睡去,之後幾天,他又時刻陪在她身邊,才讓她從驚魂未定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可這件事並沒有結束。
清河有貴女被擄的消息終究傳了出去。
整個家族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下。
那幾日,他在外間的事情忽然變多,不得不在外面奔波,沒有多少時間陪伴胞妹,只托了姨母幫忙開解她,姨母當機立斷將人接回了她那里,他便也放了心。
可他沒注意到,每次見他,胞妹都變得越來越沉默,他同樣不知道,當他在外面辦事時,有不少主家後宅『婦』人前往姨母家見胞妹,跟她說了一些事,更有柳氏與其他世家的貴女以探望她為由,懇求她做一件事。
世家貴女的請求自然沒那麼直白,但在貴女圈待久了,胞妹也學會了一星半點。
所以她看出了她們想請她認下這一「被擄貴女」的身份。
只有這樣,其他貴女的清白才得以保全。
更何況這本也是事。
柳氏主家的貴女甚至不惜向她下跪,哭著請她成全她們的名聲,否則她們無法苟活,唯有一死。
在這樣的情況下,胞妹變得越來越沉默。
她也知道,認下這一身份的方式,自然不是讓人出去宣揚被擄貴女為旁支某貴女,或是她站出來,告訴眾人被擄的是她。
認下這一身份的方式,只有一種,便是她自盡。
既全了她自己的名節,又全了其他所有貴女的清白。
兩全其美。
這一切他都不知道。
幾日後,當他在外面做事時,忽然收到姨母消息,說是胞妹留書自盡了。
一瞬間,他整個人如墜冰窟。
他沒想到,他原本為了復仇,重新回到主家,可他的計劃還沒開始,卻再次失去了相依為命的胞妹。
多年前,母親與父親都為世家所害,多年後,胞妹重蹈覆轍,同樣被世家『逼』著『自殺』。
絕望和窒息令他有一瞬間的暈厥,但隨即而來的,則是對世家更為濃重的仇恨。
他要報復柳氏,他要報復那些害死父母和胞妹的人,他要報復整個世家!
之後他又蟄伏數年,終于成為整個主家最優秀的子佷,在老家主亡故之時被指定為少主。
這才有他遇到封玉衍時後者見到的事。
*
996跟封玉衍一起看到了這些回憶,只覺得無比窒息。
小公子怎麼憎恨世家也不為過。
而這邊,封玉衍回了清河柳氏主家後,接任了少主的位置。
996還在想他要怎麼幫助小公子現搞垮世家的願望,就見他找上了當今皇室的太子。
那是個有野心,同樣也有與他的野心相匹配的力的人。
「我想與你做一宗交易。我會幫你夷平世家勢力,條件有二。」
「其一,你需幫我尋一塊石頭;其二,我會助你四海一統,你若同意,便須真正做到,非一國兩國,而是真正做到統一天下,才可停止。」
太子聞言,輕輕轉動著手中的杯子,漫不經心地看著他說道︰「第一個條件不難,第二個條件,你既已看出孤意在天下,又為何將其當作你的條件?」
封玉衍垂眸,裊裊霧氣模糊了他的眉眼,看不清他的情緒。
只听他以平靜緩和的聲音說道︰「我所求,只是這世間統一,無爭奪。唯有如此……我所找的東西才會安穩。」
不止太子愣住,996也愣住了。只不過太子的怔愣是疑『惑』不解,996的怔愣則是想起剛才的事情。
封玉衍這是本能地還記得程序告訴他的事情?
因為石頭上的生命力會受到爭奪和使用所影響,而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找到那塊石頭,所以先去做到統一天下,以此來減少爭奪,保住那塊石頭的生命力?
996正心念電轉間,眼前的畫面再次變了。
封玉衍與太子的合作開始,他成為了太子幕僚,開始幫他著手對付門閥世家。
小公子籌劃了半輩子想要做的事情——報復世家,在封玉衍手中卻似乎並不是什麼難事。他似乎深諳朝堂手段,也深知以何種方式能夠快速有效地瓦解世家大族的力。漸漸地,門閥世家的勢力被不斷削弱,而朝堂上,一個人影也逐漸從人後顯『露』于人前,出現在眾人視野中。
在所有世家大族咬牙切齒的咒罵下,大半個朝堂都知曉了一個人——
布衣卿相。
柳氏三郎。
而隨著這名聲傳揚出去的,則是不斷擴大的疆域和領土。周邊小國不斷被吞並,邊境不斷有捷報傳來,與此相對的,則是朝堂上那始終靜靜立于一隅的沉默身影。
996看著一身玄『色』衣衫,靜靜地立在太子身側的修長身影,只覺得這一幕簡直熟悉得不行。
熟悉到某個名字呼之欲出。
倏地,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一個身影。
996呼吸一頓,隨後猛地倒抽了一口冷氣,後背汗『毛』直豎,忙不迭看向自家宿主。
卻見自家宿主次眯起了眼。
996簡直難以置信,在心底罵了一聲臥.槽!
布衣卿相。
玄衣宰相。
那身影明明就是……謝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