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一放晴,殺蟲必須進行

這面,大會還沒有散,村里就來人了。

方員外趕著牛車帶著家人通通回來了。

「福生,我不是攆你的意思,你可別多想,該住就住你的,我們家自己找宿,看看哪戶老鄉家還有地方?我是不能在那個村住了。」

任七叔搶話問︰「怎的呢?」太久沒有出村了,也想知道知道外村情況。

方老爺子回答前,先大致看了眼村里,他就知道任家村會不一樣。

即使被大水沖刷過後也挺破亂,但是比起其他村強太多了。

「我在的那個村,那墳包都被沖開了,認不出誰是誰,也不知道是誰的親人。能認出的,自然被家人領回重埋,認不出的干脆就在村里路上擺著,那樣的村能住人了嗎?」天熱,再不拾掇不得生蛆啊。

方員外還很迷信,總覺得那些尸體被沖出來,晚上能听見鬼叫。

任七叔疑惑地瞅他三哥,很納悶啊,認不出是誰就不管啦?這是什麼思維方式︰「大伙咋就不幫幫忙,管是誰家的,附近埋的一定是村民認識的,搞不好就是自個祖先。」

方老爺子無奈地搖搖頭,告訴大伙道︰

「說來說去,無非是哪有功夫管死人?

都在忙自家的房屋田地保自家財產,那田被水淹的壓根就下不去腳,他們也天天去地里,不會去埋那些人。

而且別說墳包了,埋的畢竟是死人。

就是村里有兩戶茅屋倒塌的,活人被砸的很重都在村里路上坐著,頭上受傷腿受傷不能挪動,吊著口氣,也沒什麼人管。唉。」

怎麼管?那兩戶房子都倒了,在下大雨最嚴重那兩日倒的。

那時候雨特別大,院里跑水,各戶都在忙自家,倒塌的那兩戶人家,存的那點兒糧食沒有及時背走,都被雨澆的發霉。

斷腿的那名老漢,就是為搶家里糧食才被房梁砸斷了腿。

所以說,只要管就要給領家去,領家去就要管吃管住。

村里不是沒有熱心腸的人,可是一想到那房子都沒了,糧食也發霉,給領家去要白白管吃管住好久,也就打了退堂鼓。不忍心看的都繞道走。

方員外的兒子說︰「倒是我爹,還不怎麼熟悉呢,都不曉得名,剛離開前給了那兩戶人家高粱。」

方老爺子擺擺手,不讓兒子再多說。

不是什麼可顯擺的事,遇到了總是不能眼睜睜看著,就當給自家積德。

能幫的也只能是這些,總是不能讓他們去家里住的。雖然他們要回任家村,那個房子空著,但是不中,家里還有存糧,還有一些家當。

「那個村的里正呢?」

「先頭大門緊關,村民去找過他,他在房頂補瓦,說自家一堆事兒。後頭雨小了就套車走了,里正家在外面田地多。」

任族長腰板挺的直直的,斜睨任家村村民︰听听,你們給我好好听听。

村民們︰嘿嘿,听著呢,瞪俺們干啥,這真是貨比貨得扔,還是俺們村的團長和里正好。真有那危房裂開了縫,人早就轉移走了,啥事沒有。

任族長更有底氣了︰「少來這套,還得拿銀錢吊著你們才配合。我和你們團長如此操心圖啥,為誰好?你們要真有良心,好好的,听見沒有?」

「听見啦!」稀稀拉拉,不怎麼齊整的回話。

里正爺,你就是給俺們感動哭了,也別想收回獎十兩那話。

還是十兩白銀吊著我們比較好。

而這面,趁著空檔,宋阿爺已經與方老爺子三言兩語講解完大會精神。

阿爺怕方老爺子多想,咱兩家走得挺親近的,可不能誤會彼此。

打算再強調強調我們家人也要如此辦,買賣全停了,損失老大了,不能隨便出村。

凡是出去的,就是福生過段日子去城里,搞不好回頭也要隔離,福生說了,到時看看情況再定。

方老爺子已經當著全村人面前,對宋福生喊道︰「團長,听說才回村要隔幾日的,那我們住哪?您給看著安排安排?」

宋福生回眸與他對視,微點了下頭,心中了然。

方老爺子也眼中帶笑︰福生才開完會,咱們不能轉頭就搞特殊,要支持福生。

「七叔?」

「噯噯。」

任七叔趕緊領方老爺子去認棚子︰

「你全家就住這間大棚子,里面有泥鍋,有柴火,有用木板搭的鋪蓋。我知你家家底厚,你可以現在從車上卸下些油鹽米肉,自己煮飯,七日內就不能出棚子了,從今兒開始算。你家牲口我們會有人照顧,絕對不會瘦,放心。」

任七叔看著老方一家向下卸東西時,還和方老爺子補充道︰

「對了,要記得,七日內,你家里人要是有頭疼腦熱的趕緊報告,經過村里老王頭把脈,確定了就要搬出去,搬到另一個棚子,我得按生病人頭算記發口糧的。」

村里老王是給豬看病的,任家村滿打滿算就這一個赤腳大夫,問他模人脈行不行?他說太行了。

方老爺子疑惑︰「白供口糧?」

「啊,不過,隔離的不管飯。」誰讓你出村了?「你得真病了才白供,一日白給一頓筷子能立住的稠粥。」

就這種救濟糧,還是用公中銀錢在宋九族家手里買的、在小地主家買的呢。

總之,反正村里幾個大戶都出了些米。

而且公中是按照高糧價回購的,要不然外面糧食漲價,人家憑啥將糧平價賣給村里?萬一不夠吃還要高價出去尋買。

方老爺子擺手︰「行了,你不用說了。」

他家不差那頓稠粥,他們家人還是別有病的好。

任子玖的媳婦望著方老爺子一家心想︰行了,團長嫂子也不用回答她了,她已經知曉答案。

看來回頭就要給公爹和娃他爹準備鋪蓋、七日的米面油鹽醬醋單獨裝,以保證公爹回村被隔離,她就能將物什遞過去。

會議還在繼續。

任族長拿著小本本︰「下面我念到名字的來領,開會前不是讓你們帶空罐子來嗎?帶來。任大發家?」

「這呢。」

「給你,你家的石灰、艾草,三哥,按他家量給倒火堿水。」

「老十四家?」

「到。」

「螞蚱子家?」

「來啦來啦。」

這些石灰、艾草,火堿,通通是先從村里各戶收集上來,公中出錢買,以防有的人家有很多,有的人家沒有,馬老太是最大份。

老太太留了很多給自家,沒有實報數目,剩下的才賣給村里。

這里有個插曲,是宋福生說親娘︰「你怎麼還漲價呢。」

老太太掐腰,嗓門響亮︰

「你也就是我兒子,換別人說這話,我就一句︰你愛買不買。

你以為城里好進?好買?城里會不漲價?不服氣自己去試試,比我這里都貴你信不信。

我為了這些,當時雷劈的人就倒我眼麼前,把我嚇的?」

及時憋回尿褲子的話。

「就這,還沒算我累死累活給推回來,我憑啥白白為別人頂風冒雨?

要不是你口口聲聲說一個傳染倆,你以為我費勁推這些,我會賣它?」

任三叔正巧听見兩耳朵︰「你娘說的句句在理,多不容易,你可別只為大伙讓你娘吃虧呀。」

馬老太瞪他︰哪冒出來的,俺和俺兒說話呢,關你什麼事。這老頭怎麼那麼煩人。

任族長還在點名,已經點到孫婆子家,宋阿爺緊隨其後被點到。

宋九族大家庭雖然不缺,但是該領還是要領的,公家統一回購分發,全村的福利。

「老爺子,你家是大戶人家,人口多,分得這兩袋子艾草,一大罐子火堿水。」

「是是,」嘖,福生不讓分家,非說九族是一家。

任族長揮舞著手中的本子,熱的一腦門汗喊道︰

「都听好嘍,徹底清除院落淤泥,尤其是住的各屋和牲口棚。

用石灰乳刷地面、棚頂、牆壁,發給你們的火堿水用于每日一早一晚噴灑,艾草燻蒸衣裳,燻蒸屋里,燻燻自己。

一定一定要做到全方位?」

任族長換了口氣也是忘詞了,看向宋福生。

「不留死角。」

「對,要全方位,不留死角!」

自此,從方員外一家主動配合隔離,從這場連發東西還預備要發獎銀的「誓師大會」開始,任家村的「防疫保衛戰」正式打響。

村里一眾被點名的漢子扛著鋤頭、鐵鍬,背著筐去往河邊,清除水退後村里各處的污物、垃圾。

于大爺跟著隊伍推車前行,只要是糞便他就裝走,收集一車就送到糞坑。

還有一隊年紀稍大的男人們,在用笤帚清掃村里的各路面,將積水掃走。

公共區域,該燒的燒,該掃的掃,該埋的埋,地面再干一干,進村這條路還要撒生石灰 。

總之,天一放晴,殺蟲必須進行,糞坑加藥殺蛆,室內更要滅蠅。

整個村,家家戶戶都動了起來,連續兩天,還沒干完。

孫婆子戴著口罩問隔壁︰「你干啥呢,你家院子拾掇完啦?」

「沒有,剛用艾草蒸完衣裳,我嗆得慌,坐院子里用藤條和蒸干糧的屜布做個罩,飯得了就給罩上,不招蒼蠅,我以前去河對岸串門時見過。」

都是隔牆說話,不讓聚堆嘮嗑。

孫婆子回頭就張羅家人︰「你們快些去將柴火垛拾掇出來,我要做罩去。」萬一,評選最體面人家要檢查飯桌呢,咱家飯落蒼蠅該落選了。

與此同時,宋茯苓頭戴圍巾,嘴戴口罩,熱的累的 里啪啦往下掉汗,他們九族乘船回家啦,也在收拾院落各家新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