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章 到啥咱都要自娛自樂(祝書友們元宵節快樂)

陸畔看向幾位醫官。

等待他們說︰「回頭,那要讓令愛教教啊」。

幾位醫官卻沒說這話。

拽著宋福生︰「先生,隨我們去看看吧。」

陸畔選人一向不看出身和師從誰家,只看有沒有真本事,做事務不務實。

這幾位醫官心里自然沒有什麼彎彎繞繞,只顧對有「真本事」的宋福生求賢若渴。

倒是趕到的順子,才听了幾耳朵,就一臉鄭重的對陸畔說︰

「少爺,如果小小的酒精棉真能起到這麼大作用。

這不止是眾位將領之福,眾位兵卒之福,往後也是萬民之福的大事啊。

順子斗膽諫言,回頭,少爺,您要向茯苓姑娘請教一番,不要看人家是位姑娘家,就止步不前。

少爺,是順子冒失了。」

陸畔點頭︰不,你沒冒失,此話有理。

宋福生一邊隨幾位醫官離開,一邊听到這話扭頭道︰「沒事兒,我回去就學,趕明我教你們。」

順子急忙看陸畔。

走挺遠,主僕二人,還能听到宋福生對幾位醫官掰扯︰

「有用眼下也沒招,沒有酒沒有棉,我去看也白扯,我將剩下的這點兒都給你們還不行嘛?」

這怎麼就信著讓他看病了呢。

將軍大帳。

幕僚和副將都聚集在這里。

當陸畔打開兩封帶血的信件,還沒等商議,大家就先沉默了一瞬。

昨天糧食到,太餓了,只顧高興和填飽肚皮了。

今日才會後怕,才會想多。

才真正的意識到,宋福生他們那伙人對于陸家軍來講的意義是什麼。

而且本是一幫普通的老百姓,打贏了截獲炮彈截獲糧草,這個吧,也還能說得過去。竟然還知道要截獲信件。

甚至為了得到信,還有人為此丟命。

那信上的血跡就是丟命之人的血。

這個軍事素養啊,不一般。

方校尉忽然道︰「稟將軍,听將士們說,先生教的煮水辦法,蒸出了鹽。」

好些位將領齊齊好奇問道︰「啥,鹽?」

要知道曬鹽需要鹽田地,從置鹽田畝地到曬制需要很久的,就這麼煮一煮就出來啦?

「是,據說先生管這種方式叫蒸餾,讓將士們將鹽沫刮下來收集,並囑咐不到萬不得已缺鹽時不要實用,里面摻有大量雜物,需要再分離篩制才能入口。」

重點詞,萬不得已。

大伙都听懂了。

也就是說,先生才來不足一天,卻教會了陸家軍兩種野外生存本事。

一是靠海尋不到入口水源的情況下,怎麼用海水制出能喝的水,往後就不存在讓將士們靠海渴死的情況。

二是,將士們在沒有鹽的情況下,萬不得已還有這種鹽可吃。

有雜質也比沒有鹽強。

眾將領听完紛紛提議︰

將軍,能否讓先生入帳,與咱們一同商議。

咱們雖然沒有看到先生帶領眾位好漢是如何驍勇善戰的,但事實擺在這,黃燁和葛津地兩次戰役,說明先生很擅長以少打多。或許,先生能有我們想不到的奇招妙想。

陸畔在心里驕傲的笑了。

這種事在任何一支隊伍里都很少有。

商議的都是大事,不會讓外人听,連順子都在外面守著。

眼下,他的所有部下卻齊齊向他建議,讓先生入帳。

「不了。」

不是不可,是不了,因為從先生各種行為都能感覺出來,不想參與,很是避嫌,不想將手伸太長,不想再受人矚目,更

是一副不想再操心的養子。

「先生在醫官那里。」

醫官那里也需要先生?

軍師們疑惑。

陸畔卻收斂表情,開始商議正事,分析這兩封信的真假。

分析切斷他糧道,意欲切斷他與雲崖關的聯系和北上莫老將軍的聯絡。

而他們自己這面,之前將通往這里的棧橋給炸了。

魯王手下的幾位猛將什麼時候能尋到他們,會派誰來。

要根據將領性格分析戰略部署。

另外商議的重中之重是,魯王到底是像這信中所說真要舍下魯地逃竄,還是像他性格一樣沖動易怒、剛愎自用,會舍不得,會非要將他陸畔置于死地,再與朝廷決一死戰。

如果結論是前者,那麼魯王會派出一支來阻擋他們的隊伍,來為自己爭取時間從海上逃竄。

這只隊伍的戰斗力會什麼樣?

那麼,我們不僅不能與這支隊伍糾纏,而且要全力出擊。

在我方援軍沒趕到前,拼死阻擋魯王轉移大量兵力向南逃竄的難度。怎麼打,能有效的快速攔截。

如果結論是後者,非要將他這個攪局者陸畔弄死,我們還將面臨以少打多的局面。

所有將領都明白︰甭管是哪種可能,留給我們以逸待勞的時間不多了,這海邊要藏不住了。

棧道炸了,繞道向北不敢繞,怕再遇到新皇的另一只隊伍,但敵軍還能弄索橋。

前面留下真真假假的痕跡,眼下應該也給敵軍繞差不多了,離尋到他們真的不遠了。

就看來的人,多與少。

大帳里,來回出入各種將領和大量的傳令兵。

一看就是領命動了起來。

宋福生帶著四壯等幾人幫醫官們,一邊重新給傷兵彎出膿肉,用非常少量的酒精棉,非常節省的重新消毒包扎,一邊觀察那些前哨兵們領口糧。

一瞧那整裝待發的勁兒,就知道陸畔在大帳里應該是連下數條命令。

他沒控制住自己,跑到發放口糧這里了。

不想指手畫腳的,可你們這樣不行啊。

發放口糧時,就要做到心中有數好不好?

不要胡亂發,往返多少日帶多少口糧。

這樣將軍再問你,我們還能堅持多少日,你能馬上就報出數。

你們這種兵一日能吃多少,你再算算剩下的,就那麼難嗎?

發放口糧的隨軍後勤官,連安營扎寨包括伙夫都管,官職也算還可以了,卻一臉為難,心想︰

先生,您說的輕松,怎麼可能會細致到哪一天,就我一人會算,剩下的都不行。會寫字的兵卒都少,我有難處的你知不知道?

宋福生听完,拍著老哥的肩膀承認錯誤。

這種意識到自己發生常識性錯誤,有對古代人民連小學文化都沒有普及會影響各方各面而感到無語,和深深的無奈。

「任子浩。」

「到,宋叔。」

「隨我來。」

「全子啊,你也跟我來。」

沒辦法了,就要抓任子浩當壯丁,獨臂全子也要上。

因為九族與他默契的,陸家家丁中用的,目前都是臥倒狀態,啥事也不操心就是吃喝歇著。

剩下的這幾個劃拉劃拉︰「來來來,都與我一起制表格。」

宋福生開始幫忙清點,又給制成表格。

他就不信了,畫圈畫橫豎會不會?一橫一數代表多少量,拿出去多少就往上畫。

咱兵卒們不會寫字,咱們畫對勾。

當陸畔忙完從大帳出來要喝口熱湯時,看到的就是宋福生耳朵夾根筆,手里拿著紙,瞧上去比他還忙,正穿梭在大量糧車之間。

順子急忙與陸畔匯報︰先生正在給咱們規整後勤呢,您看,這是表格。少爺,您知道嗎?先生插手,還一個對他有意見的人也沒有,沒用多一會兒,管糧那些人就開始配合了,與先生打成一片,我看一個個還都是主動樂意配合。

才來一天啊。

陸畔拿著表格,望著宋福生的身影,就已經有些按捺不住自己。

他真的挺想以定海將軍的身份對宋福生說,「你留下吧,別回家,隨我征伐。」

任何一支隊伍,任何一個將領,都需要宋福生這樣的人才。

這要是讓莫老將軍知曉有這麼一號人物,都能給搶走。

這天,陸畔還看到宋福生忙完表格那一攤,又領著一堆士兵趕海了。

他以為宋叔會對大家說,我們要積極布防迎戰,在不松懈的同時也別忘了,既然在這里停留就別忘了,享受大海的饋贈。

強調的應該是,時時刻刻要感知幸福的心情,讓這些在異地他鄉的男兒,能多感知一絲快樂,能多忘掉一絲戰場上的殘酷。

陸畔以為自己理解的挺透。

但實際上,他听到的卻是︰趕海、拾海貨,朋友們,等于白撿錢,白撿還不趕緊往家劃拉?

宋叔還組織兵勇們,喊話道︰

「不要忘了昨日你們還在挨餓,要時時刻刻做好挨餓的準確,能節省口糧就省,更要時刻記得,能就地取材就就地。先可這些不要錢的吃!」

陸畔听到有兵勇說︰「這個不好吃。」

他宋叔反駁︰

「誰說的不好吃?」

「我告訴你,白給的就沒有不好吃的東西,應該說,那是你們不會吃。」

「你瞧我的。」

鋪了一地的蛤蜊,他宋叔向里面扔了個火折子,騰的一聲,瞬間像篝火一樣燃了起來。

「哇!」好些極其年輕的小兵發出驚嘆聲,火光照亮了他們的臉龐。

宋福生還向這些小伙子們傳授經驗,比如︰

灘涂里去找蜆子海螺。水窪里見海膽海參海蜇。海礁石上附著海蠣子。

「先生是怎麼知曉的?以前老家住海邊?」

宋先生哈哈大笑︰「我呀,外號宋包打听,走哪就愛問,經海邊時問的漁民。」

所以沒書可讀的小伙子們,知識可不一定在書本,還在于累積,多學多看多問。咱啊,累積到一定數,可不比那些正經書生們差。

小伙子們猛點頭。

宋福生興奮地捏著海星叫四壯︰「四壯,你瞧瞧這通體顏色多招人看,橘黃色的、紅色的、紫色、青色,你們家小小姐沒瞅著,多可惜。」

四壯還沒有點頭呢,遠處的陸畔先點了點頭。

宋胖丫一定很喜歡這些東西。

「少爺,您要不要抽空撿個貝殼?

「為何。」

「那玩意能放住啊,回頭送人。」順子心想︰至于送誰,不用我明說吧。

……

「爹,您在忙什麼哪,這一天都沒進空間。」

「啊,我忙著拆線呢,」宋福生將倆大腳丫子給妻女看。

艾瑪,這是酷刑啊,誰干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