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四十八章 誰能烘干我這顆潮濕的心(兩章合一)

給宋福生嚇壞了。

殿試發生什麼意外了吧。

要不然,憑什麼給他一個榜中無名之人拽來,又讓他官階高于狀元。

這六品服可不是假的。

不,這不是重點。

眼下最重要的是,宋福生腦中急轉︰

他不會被留到翰林院去修書吧?

要知道科舉最後一試的佼佼者,通常會被留在翰林。

宋福生想象自己,往後天天面對一庫房一庫房的書,眼前發暈,身體差些都晃了晃。

誰啊?

是誰在坑他。

明遠。

對,是楊明遠。

指定是那小子出了什麼問題。

因為楊明遠是此次科舉最大的黑馬,搞不好那小子成為狀元就與他有關。

草。

這並不在他的計劃內好不?

他原本的計劃,之前就和閨女研究過。

曾大言不慚的在沒考之前就細致談過︰

「閨女,爹要是考進殿試,能不能最後一場考到中等的程度,我萬萬也不能考前幾名,一旦要是被皇上相中留在身邊修書,我就完啦。搞不好忍不到一年,你爹就會暴瘦十幾斤,就會成為科舉辭職的第一人,然後得罪很多人。」

他閨女當時臉皮更厚,不愧是他的閨女。

模著下巴對他說︰「爹啊,考狀元,好考。特意去考中等,名次不太好操作啊。」

後頭,他這不就進場了。

看著那卷子越看越鬧心,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答,計劃就變成了,他當時回空間里對女兒講︰

「這一場,我要麼名列前茅,成為三甲的卷子能到皇上手中,也算是將心里想說的話說了。以後我就不再胡說八道。

然後我下一場進入殿試發揮很一般,這樣還能回到中等名次,混個進士去外地當官。

要麼引起批卷官反感,但我前面基礎題答的還成,應是能掛榜尾打狼混進殿試,混進去我再好好發揮,仍舊考中等。」

卻沒想到意外在,前面答的再好也沒用,被一擼到底。

不給他進太和殿發揮考中等的機會。

而眼下,又又出意外。

他一個落榜者被拽了進來,直接封六品,高于狀元,論實惠他成了榜首。

榜首會是什麼下場?

修書。

此刻,宋福生滿腦子就是修書撰書。

楊明遠你小子給我等著,我要是落個去修書的下場,我指定指定和你沒完。

宋福生深吸口氣,「敢問大人,您可知,在下是去哪里當差?」

吏部主事一臉無奈,怎麼,還要挑個地方啊?

又不敢得罪宋福生。

因為在京當官的都知曉一點,官身大小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有時並不重要,皇上心里掛號才重要。

在外地做官的,有多少官員為了讓皇上眼熟,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听說,前一陣皇上剛撤掉外地一位官員,理由就是總上帖子報天氣,晴天雨天他都報,還時不常上帖子關心聖上身體,給皇上煩壞了。皇上一怒就給擼掉一級。

所以說,別看眼前這位宋大人即將要成為六品芝麻官,但是這位芝麻他可是即將要由聖上親封,才六品,就已然在皇上那里掛了號。

還真需要有些耐心,不可隨意得罪。

主事官忍著頭痛,這次科舉可給他們吏部忙壞了,忙瘋了一般。

好言好氣回道︰

「宋大人,我剛不是說了嘛?您是要听旨的。就連我們尚書大人也是不知曉的,您的官職將由聖上親自定奪。不要多想,速速去出恭,換官服,打理一番才是最穩妥的。」

唉,他都快要成婆子了。

宋福生大概是看出了對方的無奈,這才沒有再多問,接過官服去了指定地點換衣。

換的他這個鬧心。

太被動。

媳婦閨女啊,我要去修書了。

小左子跪在地上給宋福生換衣。

他師父小全子已經調頭去通知錢佩英她們了。

小左子左右瞧瞧,沒人,這才問道︰「先生,怎麼瞧您不樂呵?」

宋福生拉著臉,系著脖頸處的扣子︰「我不樂呵了嗎?沒有吧。」

就在這時,宋福生隱約听到林守陽的聲音。

林守陽正在幫丁堅問道︰「探花服,就給穿這麼一會兒啊?」丁堅也問,「這就要換掉?」

沒錯,換掉,馬上。

換掉前,請去听你們都被分到哪個部門然後領官服,你們這些人可不用等聖意,已經安排好了。

那些進士們回來了。

「小桌子,快,幫我穿好,」宋福生著急出去尋楊明遠。

小左子︰「……」先生,小的不叫小桌子,您都叫錯過兩次了。

——

「怎麼回事,啊?怎麼一回事。」

楊明遠第一反應看宋福生官服,「恩師,這是正六品?」眼里迸發出驚喜。

宋福生一邊幫忙遞給楊明遠翰林院從六品的官服,一邊擰眉道︰「先別說沒用的,我在問你是怎麼回事。」

楊明遠一副他也不太清楚的狀況。

但也算言簡意賅。

狀元帽子向旁邊一扔,忙著換官服又實話實說挑重點道︰

「恩師,此次殿試的試卷就是您的答卷。

問我們有何補充的,對這份答卷有何看法。

學生一看就激動了,就將您平日里說與我的話都答了上去。

那時候學生就想,大不了同進士。

同進士雖不好,但學生要向人表明,學生就是贊同您的看法。

那時候也是怕給您惹禍,沒有直言此答卷者就是口中恩師,用了另一個恩師的名義講述,然後學生由此得了什麼啟發。

想著回頭萬一要是被訓責……」

楊明遠那時候想著,要是萬一被訓責,低分低到不能再低,他就說自己瞎編的,回頭也不會認宋叔為師。不過,他還是那句話,宋叔在他心里是恩師。

卻萬萬也沒想到,自己成了狀元。

成了狀元那一瞬,他就知曉,原來皇上很欣賞宋叔的觀點。

也是由于確定了一點,當那名內官問他師承何人,才敢坦坦蕩蕩道出宋叔的名諱,再不藏藏掖掖。

他要告訴所有人,那份試卷的答題者是宋叔的想法,那份狀元答卷的想法也是源自宋叔。

宋叔未說完的話,未出現在大殿應試,但兩份答卷,合成一份。

楊明遠穿了一半衣服激動的拽住宋福生︰「恩師,您看明白沒有?連學生這樣的都成了狀元,就可見皇上他對您!」

宋福生急忙用手捂住楊明遠的嘴,堵住楊明遠要說選拔時一定是出了岔頭的話。

這里隔牆有耳,小點聲。

同時眼神復雜和楊明遠對望,在心里搖頭,還是太過年輕。

年輕人啊,終于知道你是怎麼成為黑馬突出重圍的。

你這是借上我光了。借的我心情挺復雜。

可你怎麼就不想想,在殿試前,我已失敗,成了落榜者,你怎麼還敢拿前程做賭?

進士和同進士,相差很大,一個是正妻一個是姨娘,就不怕落個和我一樣的下場將來後悔嗎?

至于其他的細節,宋福生沒空審楊明遠,「你快點換官服,我先出去。」

吏部大院里。

當宋福生出現那一瞬,換好官服的新科進士們全愣住了。

林守陽回眸定住︰「……」

听說這位落榜了,結合孟學士被叫進宮被聖上訓斥,各高門已在傳,科舉恐是出了岔頭。

那時候他就想過,岔在 瑞老丈人頭上了吧,他又不是不知曉宋福生的實力,爆冷門落榜。但還是很意外會出現在這里,還是六品官服。

探花,丁堅,是對宋福生點頭一笑,主動打了招呼。

五十多位住陸家別院的舉人們,驚訝的盯著宋福生官服,合不上嘴。

過一會兒就圍了過來,「啊?啊?」

宋福生本人都不知道這些人在啊啊什麼,他更不知曉該怎麼回答,就和這些人一起露出發呆發愣的笑唄。

至于其他進士們,他是誰呀?

我知道。

誰呀?

狀元跪的恩師。

廢話,我也認了出來。

啊啊,我又認出來了。

說。

發傳單那個,千里馬,讓咱們搬家找他。

誰問你這個了,老兄。

問的是他為何身穿高于狀元品階的官服,出現在咱們這些新科進士里,明顯是和咱們一撥的。而榜上、大殿還有剛才游街卻又為何沒有他。

那不知道。

按品階。

按品階?

宋福生尷尬,因為大家急忙給他剩在了最前面,連楊明遠都站在他身後。

出發。

宋福生作為打頭的,他得問問啊︰去哪?

步行去承德廣場。

承德廣場這里。

此時人山人海,鑼鼓喧天,三百零一旗幟迎風招展。

好些圍觀的老百姓都被組織來了這里。

當宋茯苓擠啊擠,擠到最前排,看到她爹一身官衣走在最前面,身後跟著三百名新科進士那一瞬,嗓子瞬間哽住。

錢佩英還以為閨女沒看到老宋呢,喊著︰「閨女啊,你看你爹在那呢。」

正興奮著,因為小全子已經與他們提前告知老宋被授官。

錢佩英剛要抓女兒的手讓對老宋揮一揮,就扭頭看到女兒正低頭偷偷抽泣。

一副不想讓人看見的樣子。

錢佩英不管別人怎麼看,一把就給女兒的肩膀攬住,拍著宋茯苓的肩膀,眼中也含淚道︰「娘知道,你要強。你爹沒考上,你嘴上說沒事,實際上火了。」

米壽前一瞬還在宋富貴的懷里笑著指宋福生,那是他最驕傲的人。

扭頭一看姐姐和姑母哭了,下一瞬眼淚就 里啪啦落了下來︰

「姑母,姐姐不是上火,姐姐是窩火。我這麼小,都窩得慌。」

連宋富貴看著遠處大步流星走在最前方的宋福生,眼圈也通紅著。

富貴抱著米壽笑著哭。

望著一身官服,看起來閃閃亮亮,正帶領一幫人向前走的宋福生,心想︰

這才是真的福生。

是他家里九族的福生。

是那個甭管到何時都很牛逼很厲害的人。

瞧瞧,還沒有正式開始,宋福生的家人們,就在周圍百姓的議論聲中哭成一片。

這就是此次科舉過後,新選拔的官員?

科舉為啥,不就是為選好官嘛。

是啊是啊,別小瞧這些官員,多少年後,這里的人備不住能出相。

你們感沒感覺出來,聖上這次很重視?

那是自然,那哪是很重視,那是非常重視。

這是恢復科舉的第一屆,也是聖上登基親選出的第一屆官員,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宋福生一身青色官服,跪在最前方。

他的身後跪著三百名進士。

有狀元,有榜眼、探花。

更有從各地一場場科考中,廝殺出的佼佼者們。

「奉天籍人士宋福生,破卷通經,內身修明,懷仁慕德,力顧大局。

其性之義,其行之良,翰墨奇香。

卿乃朕自擢,以此知卿不附權貴,真乃天子門生也。

此次國之取士,進士之科,殿試卷也出爾之手。

茲特授予宋福生,會寧縣,知縣。品階六品。」

宋福生攥拳的手松開,不是修書啊?是知縣,媳婦閨女,你們听到了嗎?我美夢成真了。

宋茯苓一下子就哭著笑開,和她爹很同步,對錢佩英道︰「娘,我爹美夢成真了。」

錢佩英︰不是,六品知縣?還有六品的?

是,這也是宋茯苓特別高興的地方。

本朝目前共收復河山再加上原來的,共有八百多個縣。

而六品知縣只有仨。

一個是京城宛平知縣為六品。

一個是曲阜孔子家鄉知縣為六品。

最後一個就是這北方邊境大縣會寧,等同于有的城池,屬于特大縣級市,為官六品。

讓宋茯苓感覺特別驕傲的是,即使不提本朝,就提清時,那時地域非常遼闊,一千三四百個縣里那時也才四個六品知縣。

也就是說,她爹這個六品縣令,甭管在哪個朝代也極其少有。

與此同時,聖旨仍在繼續。

授官,給宋福生正名後。

聖旨里還有對即將要奔赴各地各衙任職官員的殷殷教誨,對這一批科舉選出官員的殷殷期盼。

皇上在聖旨里說︰

「望你們德、能、勤、績、廉,不愧百姓對你們的信任。

凡事皆須務本。

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

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

一個國家想要長治久安,繁榮富強,永恆不忘的鐵律︰

正大光明。

欽此。」

宋福生帶著三百位面露動容的新晉官員們,齊聲喊道,震破天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