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茯苓以己度人。
認為陸畔應該是和她一樣,並沒有和家人講過要和她搞對象的事。
像她,就是這種性格。
小事可以隨便和爸媽胡說,凡涉及到大事,她就會牙口風不漏了。
像處對象這種,就屬于大事。
會自己先考量、觀察對方,倆人之間合不合適。
通過接觸慢慢了解你這人性情、家庭、為人處世、你會不會做飯啊?喝多後表現,包括吃幾頓飯,先看看能不能吃到一起去。
口味不同,那沒法共同生活,她看好些書上都明示暗示的寫過,婚姻,不是風花雪月,是油鹽醬醋茶。
然後甚至到了,已經和對方偷偷模模處上一段日子了,真覺得那人還行,才會和家里人通氣。
因為不能隨便給男孩子就往家領。
更不能沒個一定,自己心里還沒數,就急著見家長和家里人講。
如若到了能和家里人通氣的程度,那基本上就是定下。
父母鄭重問她,她也能說出為啥選他的一二三點。
用態度來告訴父母︰領家來不是開玩笑,這人,女兒真相中了。
這是現代。
在宋茯苓看來,古代也一樣啊,你甭管在哪,這都是「人之常情」。
可能封建保守,會少了偷偷模模先相處的過程,但最起碼你要兩方都含蓄的流露出有那個意思,得到雙方認可,日子畢竟是倆人過,又不是和父母過,然後再去找家里人說。
更何況,陸畔那人給她的印象很穩當,和她差不離,她就是很穩重。
所以,宋茯苓很放心的幫女乃女乃挑選衣裳。
不就是見個三小姐、聊那個點心店嗎?全是業務接觸,沒事。
「女乃,您真應該听我的,那時候買個金簪子。」
女乃女乃一件首飾也沒有。
這事在現代不算啥,老媽就不是很喜歡,無所謂,現代的思維習慣。
但是在古代,家境好一些的老太太都是有首飾的。
「你可快拉倒,前段日子金子漲不少,我要是真買金簪子,那不是頭上戴棟房子嗎?也不怕壓脖子。啥家境呀,整那不當吃喝的。」
「哪有那麼夸張,咱家現在也不差啥了,你別總尋思逃荒起來的。別人家沒匾,咱家還有匾呢。」
匾也沒啥大用。
馬老太翻了翻眼皮,含糊了句︰「就那麼邪乎,村里房也是房不是?」
當天晚上,宋福生也听說老太太第二天要去見三小姐。
媳婦要將鐵頭他們給湊錢買的銀簪子,借老太太戴。
老太太邊幫忙抱柴火,邊嚷嚷︰你快拉倒,我戴完你還戴不戴啦?等趕明我自個買實心的。
宋福生就小聲問了閨女句︰「你女乃那點心店還合伙不?」
宋茯苓正在抄陸畔的書︰「那誰知道啦,看我女乃的意思吧。看看她們明天怎麼談。」
說起這事,馬老太第二天都坐上了陸三派來的馬車,還在心里琢磨這事。
她動過想法,不想合伙了。
有點忘不了,人家說關門,咱們就得關,總感覺那不是自己的。
她想在三兒千里馬那個鋪子開個小窗,拉貨用不了那麼大的門面,單獨給隔出個屋唄,然後回到最初經營的模式,先可便宜的賣,面向大眾,自己慢慢推銷慢慢干。
說起這個,老太太就後悔沒買門市。
這就是逃過荒的經歷鬧的。
那陣,三兒買房子,胖丫也說︰「女乃,咱也買。」
老太太就尋思︰買那干啥?你看看,出了啥事時,房子能帶走不?咱們逃荒那陣,那麼多房子全扔下,房是不當吃喝的東西。
妥,現在是真後悔,就三兒買房前後幾日是最便宜的,三兒那幾套房子,包括外地她沒見著的也很是值。
現在再想買,沒了那價。
人家說了,即便遷都,奉天也是老都城,皇上是打這里起來的。
可是?
一身深藍衣、醬裙的馬老太坐在馬車里,微一皺眉︰
可是,陸三小姐,咱實惠的講,已經很夠意思了,用孫女的話是︰「冠名權都寫她馬老太」。
你說,咱要是告訴她,不想合伙了,會不會對咱有不滿?
馬老太在心里又合計著︰陸三小姐為裝修當初投入不少銀錢,屋里拾掇成那樣,費挺大勁,還沒讓人回本呢就出事關門,現在又不干了,那指定會覺得咱撂挑子很不夠意思。
反正換她,她要是遇見這麼個事,會讓那人以後有多遠滾多遠。
可給馬老太這一路累壞了,主要是心累︰
一會兒在心里︰
合伙?
不不不,可不合了,不合見到人家該怎麼說。
算了,還是接著合吧,大樹底下好乘涼。
那女乃磚怎麼辦?
如若重出江湖,涉足點心界,自己將面臨身兼數職的局面。
那讓村里何人接手她的女乃磚代為管理工作,還能讓她掙大頭呢?
馬老太就覺得這一路上,時間過的那叫一個快。
沒感覺咋滴就到地方了,也沒注意到的地方不對。
直到被許小娘子親自攙扶她下來。
她也沒有留意過,這次許小娘子見她可比以前恭敬多了。
下了馬車,馬老太抬頭一瞅,俺的娘呀,這是哪的府邸,那門上的瓦呀,都帶著顏色的︰「恩?」
滿臉懵。
許小娘子這才笑著解釋說︰
大少女乃女乃(陸三小姐)被夫人臨時叫回,要開庫對賬。
所以就來不了啦。
正巧呢,那時候大少女乃女乃,正在娘家國公府吃茶說話,府里的老夫人一听,說你們這年紀都是上了歲數的有話聊,不如叫您來國公府談談古說說話。
馬老太︰「……」
這也太坑人啦,啥時候的事呀?給我整國公府來怎不提早告訴一聲,那緊急有事,我就回村唄。
唉,最鬧心的是︰
你說咱,空手來的。
你說,早知道,咱摟筐菜帶筐辣椒是不是也比空手來的強呀。
「不,不用,我不用人摻,這身板挺硬實。」
才說完,馬老太就望向偌大的園區和面前的軟轎頓住︰
啊,還是用人摻吧、
才被一排水靈靈的大姑娘和兩位婆子迎進中門,就得上轎,估計道得挺遠。
咱自己能不能走動是次要的,別讓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