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五章 起了化學反應(兩章合一)

順子出房門就張羅起來。

喚來少爺院子里幾位比較嘴嚴識字的小廝︰「去,立馬給尋那種男子在女子面前丟丑的話本子。」

「順子爺,都怎麼丟丑啊?」

順子扒拉手指頭道︰

「帶姑娘出門,囊中羞澀,掏不出錢,臊的耳根子通紅的。

在姑娘面前撒謊吹牛,被當場識破的。

想展現咱男人有力氣,卻用蠻力將姑娘東西弄壞的。

被老娘追著打,拎耳朵,被姑娘家不巧遇見的。

總之,掉河里,摔跟頭,牙上沾了菜葉,月兌鞋上炕襪子漏了洞,衣裳一不小心裂開,一個勁兒向姑娘顯擺自個有才,卻怎麼考秀才也考不過,就那些倒霉催的,要這種。」

幾位小廝听的傻眼︰

順子爺,我們就想問問你,你這都是打哪看的?

順子抹了把頭上的汗,心想︰我特娘的也是瞎編的。

「明白了嗎?最晚明日下午也要給我交上來,越多越好。」

「得令。」

幾位小廝火速出了國公府角門,想趁天還沒黑透,翻遍奉天城所有書肆里所有男人丟丑的話本。

翻啊,翻。

自然就有那書肆老板,披著外罩舉著油燈打听︰「怎麼要這種話本子?要多少?」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先別說銀錢,那都是次要的,有沒有?」

其中有一家叫「寶文堂」的小書肆掌櫃得了準信,在送走國公府小廝後,急忙舉著燈籠關好門,去了離這里不遠的後街敲門。

「楊二小子?楊二小子。」

里面出來一位俊逸書生開門,他排行二,楊二小子,也正是錢佩英曾經夸過長的帥的「楊康。」

書肆掌櫃讓他別抄書掙錢了,說目下有個好活。

知你趕考缺盤纏,買紙買墨都費錢,你要不要試試?

不過,就是要的急,你要先將手頭的功課放一放,今夜熬一熬,明日最晚下午就要交。

如若能被看上眼收走,你熬這一天一宿最少就能掙上一二兩銀了,很是值,

「楊康」先很是感激的對掌櫃一拱手,隨後才湊到近前听要求。

回頭,進了屋磨墨。

「楊康」坐在書桌前,思慮該怎麼寫這個定制文。

一宿加半個白日,根本寫不了太長的話本。

又有要求,讓男子在姑娘面前丟丑。

想要被人順利買走這個短故事,更是考驗文采。

那麼,他該寫什麼樣的「丑事」?

「楊康」的腦中閃現,那日見到宋茯苓的點點滴滴。

那日,天一書肆,忽然來了位姑娘。

他其實早在姑娘剛登上二樓時就瞧見了,只一眼就看了個愣。

油燈下,「楊康」動筆,從這第一眼開始寫。

寫姑娘認認真真查看書卷的側顏,稍微出一點動靜,都能攪亂他的心。

寫女孩收拾東西離開,他急忙跟著離開。

看她淺笑言兮與身邊婦人說話,看她一身男裝,利索活潑的一躍跳上馬車,揮馬鞭那一刻控制不住怦然心動。

寫他背著沉重的書香跟在馬車後面跑,卻怎麼也追不上,姑娘揮一揮衣袖離開,他僅剩滿頭大汗。

寫回到家,恰巧听到母親正被嫂子抱怨。

抱怨這些年,供他讀書有多辛苦。

質問為何某商戶曾家想尋了小叔當姑爺,怎麼就不應。

那曾家姑娘雖丑了些,曾家卻有錢啊,別心比天高。

即便往後相中體面人家的女兒,靠給人漿洗衣裳當聘禮嗎?拿不出,小叔這個人就算百里挑一,女方爹娘也不會應,更何況他還沒那麼好。

娘氣的臉發白說︰「你給我小話听行,可你不能說我兒,我兒怎麼不好了?」

「你二兒心浮。咱小老百姓,娶妻嫁人不過就是尋個伴在對付過日子,他呢。咱這種家境,也就該為油鹽醬醋忙活,他呢,詩詞歌賦。」

第二日,嫂子的話就被證實了,他心比天高。

第一次心動的女孩不是普通姑娘,她被請上了天一書肆很是聞名的三樓。

听說,那里有許多許多定期淘換的藏書,那里從不對外。

他每次上樓,都會渴望的瞧一瞧那僅差一層的三樓。

所以當天一掌櫃來收書卷時,他知道也是拿給那位姑娘單獨看的,並沒有多問。

他看到掌櫃的恭恭敬敬送那位姑娘離開,只觸模到手中禿了的毛筆。

「楊康」洋洋灑灑的將這個短故事寫于紙張上,上面並沒有寫刻意的出丑**。

可通篇卻將出身、男人「窮」的窘迫,在遇見心動女孩的止步,卑微下更想護好自尊的心態,躍然于上。

與此同時。

燭光下,陸畔趴不下去了,閉眼裝睡了好一會兒,卻一點兒睡意也沒有。

他一會兒腦中轉悠胖丫那張臉,皺眉、疑惑、納悶、給他倒茶禮貌的笑,看他咽不下去微挑了下眉,以及沖他上下掃了一遍品鑒的眼神。

一會兒腦中又轉悠他傻跑那一路。

很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要跑。

就像是一種本能似的,她一個「不」字出口,他知道是不要禮物的意思,腳不听自己使喚就竄了出去,唉。

還有,她氣急敗壞︰

「你是在逗我玩嗎?」

「陸 瑞,給你包扔河里。」

陸畔莫名的心虛,心浮氣躁。

趴在枕頭上,捶了一拳床榻就起來了,再躺不下去。

還是看書吧。

這世間,真是。

唯有看書、做東西、打仗,才是最簡單的事。

看著看著,陸畔就入了迷,很有正事。

而且他正閱讀的書籍,已經不是考秀才和考舉人才會用到的復習書,是更上一步甚至兩步才會看的策論書。

至于考秀才和考舉人是否擔心,那不就是進去走個過場嗎?他感覺自己都能猜到很多題。

此刻,還有一位覺得書比人好玩,那就是宋茯苓。

弄的好幾個人進屋勸她別看了,眼楮不要啦?

馬老太還很小聲地勸道︰「你听女乃的,外面都在吃吃喝喝,你不吃,是不是傻?」

宋茯苓無語,那吃飽了也不能硬撐呀?

再說阿爺和弟弟妹妹們吃點就吃點唄,還有那些女乃女乃們。

此時,院子里坐的全是人,除了那些正在貪黑蓋房子的壯勞力,「老弱病殘」都在這里。

八位老太太在分點心,各家給拿點,你幾塊,他幾塊,勻著樣式的分拿陸畔給送來的點心。

孩子們吃櫻桃。

金寶衣裳前大襟都被櫻桃水染紅啦,滿院子孩子興奮的吵吵嚷嚷。

就這,還沒烤鹿腿,晚上也沒做什麼特別好吃的,娃子們就能咋呼起來。

宋阿爺、任族長、大伯爺爺、高屠戶,牛掌櫃,這些老爺子們也在,一邊嘮嗑一邊等宋福生,

不見宋福生到家說幾句話,睡不著覺。

沒錯,宋福生此時還沒到家呢,中間富貴有回來送過信兒。

說是半道上,宋福生就被知縣大人給截走喝酒去了,席上還有好些人,都是童謠鎮的名人。

然後告訴一聲,宋富貴急忙又回了童謠鎮,他得趕車呀,怕宋福生喝多。

這些老爺子們正聊著陸畔,定海將軍如何如何好,定海將軍在外霸氣,來了家里接地氣。

任公信就是在這時,進了院。

他已經听任子浩講了,三兒這一日都直打蔫。

啥都明白啦,就一個感受︰

我的天吶,俺爺倆差一步就要戳了「老天爺」的肺管子,前程不要了嗎?

三兒先不說,要真提親,就差一步,大兒子的前程搞不好都得讓他不小心搭進去,大兒在城里還啥也不知道呢,搭進去就得莫名其妙。

可是話說回來,再心驚也要壓下去,還得更與宋九族處好關系,往後處的要更黏糊。

「公信啊,你咋來啦?」任三叔道。

「我听村里人說,你們都在這里坐著,尋思說說話。」

宋阿爺指了指︰「坐。」

任公信沒坐,因為離那座位不遠坐著正瞪他的任族長。

「哎呦,鴿子蛋。」一回神,任公信這老家伙,就瞧見了王婆子手里的蛋。

「你吃過?對了,這玩意咋做能更好吃?就煮嘍?」

「你們要真吃啊?」

「瞧你這話說的,誰還能拿蛋玩啊。」

「一兩銀子一個。」

「啥?!」王婆子以為自個耳朵出了毛病。

任公信用手指著蛋︰「真的,不一兩銀一個,也是極貴,在我大兒子家吃過,沒听茬,不信趕明你打听打听。」

他對這事記得很清楚,因為他那不孝的大兒媳身邊的陪嫁婆子,在他端子笙家飯碗時給他念小話听,吃的他直噎得慌。

後來也刻意尋人問過,去莊子買能便宜些,到了奉天真能賣進大戶一兩的價。

王婆子︰「哎呀我的嗎呀,馬姐姐,我手里拿著十多兩,快些拿走,別整碎。」她就是個吃雞蛋都會算計的窮命,下不了這一兩的口,她兒媳懷孕了也不中呀。

馬老太聞言也咂舌的不行,「不就是個蛋,要不,咱們養鴿子吧。」用小孫女的話是,這屬于經濟作物,可比種地強百套。

外面由于鴿子蛋是「天價」的插曲,驚呼聲不斷。

任公信還得了半個枇杷,是宋阿爺給的,因為公信同志指著枇杷說,沒吃過那個。

阿爺尋思那給你半個嘗嘗,又給任三叔半個,任族長、任七叔都是一人半個,再多了可沒有,俺福生還沒吃著 。

話說,阿爺今日才第一日吃香瓜,更不要說枇杷了。

香瓜秧都嗦了嗦。

米壽說︰「太爺爺,那里別吃,苦。」

宋阿爺︰「敗火。」

米壽說︰「我給您再洗一個?」

「可不中,我不愛吃,咱米壽多吃兩個變聰明,可別放蔫吧嘍。」

阿爺能在這幾筐水果里,在這種季節,吃到一個大香瓜已經很滿足。

外面太歡快,宋茯苓徹底看不進書。

上炕時,腳忽然踢到了陸畔的包。

她都忘了那事,這一踢,又想起來。

恩?宋茯苓忽然挑了挑眉︰

要不要打開看看呢?那里面裝的書有沒有爹能用的?

不行,背後翻人包不好。

宋茯苓使勁拎起包放在炕上,翻了起來。

可見這書的魅力還是比較大的,不好也翻。

「反正過後給裝好,他也不知道,來,讓我們看看,這是什麼。」

宋茯苓才嘀咕完就一愣,手中有個像筆記本似的記錄冊,幾時到幾時都要干什麼,很是細致。

略略一掃,一天時間快要排滿了都,這屬于工作手冊吧。

讓她意外的是另一個小本子,上面寫著很多「題」,科考類各種假設的策論題和史論題。

宋茯苓急忙翻找包里書籍,共九本,陸 瑞隨身背著,你說這人也不嫌棄沉。

她看著那些書名,根據小本子上備注的哪本書哪頁需要借鑒的「引經據典」,竟然和她猜測的有好些不謀而合。

咋那麼像她給老爸準備的復習資料?

可這確實不是出自于自己的手,也不是老爸給他的,沒見著不是?

甚至比她準備的還全,那她得抄一下的。

明天白天就開始抄,今天太晚了,抄完再還。

「姐姐,你在干什麼?」

「給我嚇一跳,」宋茯苓正在聞一個小盒子,差些將盒子扔掉。

「你在干什麼,那是誰的?」

「那個,我……米壽啊,你快叫著金寶他們去村口迎迎你姑父,我有預感他快回來了。」

莫名的被發現,有點緊張。

宋茯苓轟走了小娃,這才盤腿坐在炕上重新聞小盒,「這種香真好聞,這是護手霜還是擦臉霜?」

按原樣扣好,放進包里。

宋茯苓發現陸畔,竟然還隨身攜帶那惡心的「擦牙棒」,薄荷葉,以及一種圓粒的像去除口氣的糖,是這里化妝品店沒有賣的那種。

另外,還有自制炭筆,恩,這是向她們老宋家學的。

至于墨是一種小號磨盒,毛筆是放在用黑皮子做的,像現代的大號錢夾,按照毛筆筆號分別擺放,這就是陸 瑞的隨身「筆袋」唄。

感覺上,越偷看人家包,越覺得怎麼比她活的還「細致」。

納悶明明是名武將,馳騁疆場,活的應該挺糙的呀。

據老爸講,那陣送糧,餓的全身起皮。

轉回頭,人家回了城,立馬富貴公子的做派,恩,還落荒而逃跑過,陸畔,你挺矛盾分裂啊。

不知為何,過了幾個小時後,宋茯苓再次回憶陸畔跑走氣的她跳腳那一幕,居然有點憋不住笑。

外面,宋福生大著舌頭終于回來了。

司機宋富貴被阿爺一頓罵,富貴心想︰這回來的夠快的,那些人還要張羅去青樓喝下一頓,我倆急忙就回了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