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9章 黑的也說成白的

溫宴的手還搭在簾子上,轉過頭去,擔憂道︰「您身體要緊,外頭不妨事的,您不要擔心。」

「听話。」話出口,桂老夫人喘了喘,搭著曹氏的手,終是坐了起來。

溫宴一副沒有辦法的樣子,與曹氏一塊,不僅把老夫人扶起來了,還扶下了車。

此時,眾人才看清了桂老夫人的模樣。

夜色里,年邁的老夫人面色灰白,有氣無力,被她身後光鮮亮麗的車衣一襯,越發顯得病怏怏的。

她全靠她左右的兒媳婦、孫女支撐著,但努力地,讓自己站得更直。

這股氣勁,遇事克制、隱忍又不失骨氣,符合眾人心中,勛貴人家出身的老夫人的形象。

與她比起來,面前那位年輕氣盛的郡主,更加顯得跋扈、不講理了。

桂老夫人看著皖陽郡主,道︰「郡主,定安侯府上上下下,沒有哪一個心虛。老婆子既然上了衙門,哪怕到了皇上跟前,還是這麼說。您和您那位長公主母親,老婆子活著的時候,你們進不了溫家大門,老婆子死了,也絕對不會讓你們進門一步!」

皖陽郡主目瞪口呆。

她們要說的,難道不是溫辭舞弊、小蝠胡同險些著火嗎?

怎麼就扯起進不進門來了?

這話題怎麼不對勁啊……

再說了,她什麼時候想進門了?

溫家配嗎?

皖陽郡主下意識想反駁,但她的嘴,比不過桂老夫人。

桂老夫人道︰「當年長公主想讓我長子為駙馬,甚至以定安侯府的爵位相逼,我們不願意。

之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這麼多年過去了,按說也是個井水不犯河水。

郡主,老婆子不管您是真的看上老婆子的孫兒,還是為了替長公主找回場子,您去年設局陷害我孫兒,事情敗露了,我們不跟您計較,可您差不多也就行了吧?

一而再、再而三的,這回到處傳我孫兒秋闈舞弊,又想放火,置我次子一個管理不利……

是不是再過十幾年,您也生個女兒,繼續來禍害我的曾孫子?

你們母女是不是就跟我們定安侯府過不去了?」

池嬤嬤一看桂老夫人登場,就知道今兒是徹底不能善了了。

桂老夫人開口,黑的也說成白的。

當年確實以爵位商談婚事,可從老夫人嘴里出來,落到旁人耳朵里,因果大變,意思全倒。

可池嬤嬤能站出來,指責桂老夫人誤導他人嗎?

她要真去扯那些陳芝麻爛谷子,才落入桂老夫人的下懷了。

此時此刻,最要緊的,是趕緊捂住郡主的嘴!

池嬤嬤知道,但她捂不住,她被黃嬤嬤控制住了。

皖陽郡主一听事情轉回到小蝠胡同,當即就道︰「誰說那火是我要放的?誰知道你們定安侯府得罪了什麼人,被人報復了吧?溫辭舞弊大概也不是什麼空穴來風。」

曹氏扶著老夫人,一臉激憤︰「我兒怎麼可能舞弊?」

旁人紛紛點頭。

寶安苑茶會,不管他們听得懂、听不懂,但所有人都在說,溫辭好文采、好學識。

我才疏學淺,難道整個寶安苑里,就沒有一個會念書的?

「定安侯府得罪了什麼人,郡主不妨明說,」桂老夫人哀哀嘆了一聲,「還是當年大牢之中,我那有骨子的兒子,寧可赴死也不願在長公主跟前苟且求生,把您母親得罪狠了?」

淚水,隨著顫抖的聲音,從老夫人的眼角滾落。

宴姐兒告訴過她,溫子諒行刑前,長公主曾去過牢中。

彼時說了些什麼,沒有其他人知道,宴姐兒也不知道。

但是沒有關系,反正誰都不曉得,桂老夫人完全可以信口開河,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話是瞎編的,可悲痛的感情是真的。

桂老夫人知道自己兒子是什麼性情,寧死不屈,是她家大郎會做的事兒。

皖陽郡主听桂老夫人反反復復提及長公主,本就混亂的思緒越發理不順,只能下意識道︰「跟我母親沒有關系!」

「那也與小蝠胡同的考生、百姓沒有任何關系!」桂老夫人淚流滿面,懇切道,「郡主,您與我們侯府有什麼仇怨,那也就是您和定安侯府的事情。

您要吵、要鬧,老婆子听您吵、听您鬧。

您不要把無辜之人牽連進來。

他們是朝廷的百姓,他們之中有那麼多寒窗苦讀多年的學子,好不容易中了舉人,就等著春闈更晉一步了。

科舉是朝廷選人之根本,您不該造謠秋闈有不公之事,更不該去放火攪亂春闈,這耽擱的,是朝廷啊!」

說完這些,桂老夫人力竭,整個人搖搖晃晃,連曹氏和溫宴都險些沒有架住她。

皖陽郡主被蓋了一頂大帽子,正欲反駁,前頭那「苦口婆心」的老夫人就支撐不住了,弄得她不上不下。

「說了不是我!」郡主大聲道,「你們說我造謠、說我放火,證據呢!有本事讓畢之安來抓我啊!」

畢之安出現了。

與溫子甫、李三揭等人一塊,由幾位衙役開路,擠開了圍觀的百姓,沖進了中心。

大冷的天,幾人都跑得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

他們本在衙門里,听說前街這兒僵持住了,立刻就趕過來了。

溫子甫從曹氏手中接過桂老夫人︰「母親、母親!我先扶您上車,您緩緩氣、緩緩氣!」

畢之安繃著臉給皖陽郡主問安。

池嬤嬤這時候才從黃嬤嬤手里月兌身,擋在郡主跟前,道︰「畢大人,郡主是受皇上召見,御書房里還等著。」

畢之安大手一揮,交代衙役們道︰「還不請郡主上車!」

衙役們勸著百姓散場。

池嬤嬤逮著皖陽郡主就走,她氣過頭了,已經氣不動了。

她青著臉,連拖帶拽把郡主帶走。

怪她自己,就不該對郡主客氣,早一手刀打昏,總好過在這麼多人面前,被定安侯府將得死死的。

不管郡主在皇上那兒會得什麼懲治,等長公主回來,頭一個倒大霉的就是她池嬤嬤。

李三揭幫著畢之安維持秩序。

耳邊,全是百姓們議論的聲音。

他們趕到時,只听到了桂老夫人最後幾句話,借由百姓討論,李三揭把前頭那些也弄清楚了。

還是那麼熟悉的套路。

從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男女關系切入,挖出了一個坑,倏地拔高,再追打。

于情于理,定安侯府站得穩穩當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