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兩個小孩兒接過他們爹給盛的疙瘩湯,大眼楮滴溜溜瞅了一圈,突然都看向沈依依,大的先說了聲「謝謝姑姑。」小的隨後也有樣學樣,女乃聲女乃氣的也說了聲謝謝姑姑。

啊?他們為什麼要謝謝她?難道知道她包里帶有好吃的?

沈三柱轉頭見小妹一臉懵的樣子,笑了︰

「這倆小子到是聰明,他們一定是看見你給他們娘錢了,覺得能吃上這頓疙瘩湯,一定是因為你給了錢的緣故。」

那個三四歲的孩子听了沈三柱的話,居然還很誠實的點了點頭,「娘說,有錢就能買更多的糧食,我們以後就不用挨餓了。」

馬松乍一听沈鎮長猜到了兩個兒子的心思,雖然有些臉紅,但更多還是驕傲的。

「鄉下日子太苦了,他們倆還算命好的,最起碼每天都能喝上兩頓稀的,外加兩個饃。」馬松說著伸手模了模小兒子的腦袋,似是在回憶什麼,嘆了一口氣後,又道︰

「我家老大出生那年,正是最困難那幾年,那時家家別說吃饃,稀粥都斷了。和那時比,現在的日子算是好的了,人得學會知足,你們兩個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馬松說著,兩個兒子,一人拍了一下腦瓜,當然,都是控制好力度的。

「那你們那時都吃啥挺過來的?」沈依依最喜歡听這樣的故事了,見馬松先開了這個頭,她立刻來了興致。

「還能吃啥,野菜,草根,樹皮,只要能填飽肚子,甭管啥,在一粒米沒有的情況下,我們馬家屯的村民,硬是堅持三個多月,等到了上面下來的救濟糧。」

沈老爹和沈老娘也挨過餓,實際她家幾個哥哥,包括小原主,都挨過餓。

可要說一粒糧食都沒有,他們家還真沒過過那樣的日子,就算自然災害那三年,他們家也沒有過吃樹皮的時候。

所以馬松的話,對沈三柱和沈依依,包括顧祖墨,在座的幾個人,觸動都很大。

從那種日子過來,還能蓋這樣四間一面磚的房子,馬松這一家,也算很厲害了。

不過要是讓她選擇,住房雖然很重要,可和吃飽穿暖比起來,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那會她要去茅廁,是馬松媳婦陪著她去的,她知道他們家大閨女已經十四歲了,實際這樣的事,她更想有個小閨女陪著。

于是就問了一句,怎麼一直都沒見他們家倆閨女,然後馬松媳婦半天才吐出一句,「我們娘三就一身棉衣。」

這樣的事實際在鄉下並不稀奇,可要說馬松家都這樣,那普通老百姓家是不是更慘?

不過那個馬冬梅到是穿的不錯,看樣子不但穿了棉襖棉褲,外面套的外衣褲子,也一塊補丁都沒有。

然後再看看馬送媳婦,上衣還好一些,只兩邊胳膊肘打著補丁,褲子那就不用說了,簡直就是補丁摞著補丁。

因為對馬松媳婦之前的摔摔打打看法很不好,沈依依也沒和她說太多,也沒動過要給他們家閨女衣物的想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