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上綱上線

桓白瑜依舊置若罔聞。

甚至,等那個大臣連連翻起白眼時,他這才神色冷酷又漠然的松開了手。

站在那兒,視線冰冷的看著癱在地上,死里逃生,大口大口喘著氣的大臣。

桓毓昭一副隱忍克制的模樣,叫了一聲︰「小皇叔!」

他彎子,去扶那位大臣,關切的問︰「林大人你沒事吧?」

那位林大人這會兒正跟個瀕死的魚一樣大口大口喘著粗氣,對于儲君的關懷,那是半點沒听見。

桓毓昭皺了皺眉頭。

林大人緩了好一會兒才堪堪活過來,他先前漲成豬肝色的臉,這會兒又成了青紫交加︰「豐親王,你,你這太過分了!我,我要去皇上那參你一本!」

桓毓鳴心里呵呵一笑。

你去參啊,你要是能在父皇那參得動他小皇叔,他桓毓鳴三個字倒過來寫!

八皇子桓毓鳴一點都不著急,甚至還想吹個口哨。

然而太子桓毓昭卻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看了一眼桓白瑜,欲言又止的勸那位林大人︰「林大人,孤的小皇叔也不是有意的,孤替小皇叔跟你道個歉。」

林大人被桓毓昭的心胸給感動了,但他也堅決拒絕了桓毓昭的行為︰「太子殿下,您是仁厚的儲君,這事跟您沒關系。臣是一定要去參豐親王的!」

「哦?愛卿要參豐親王啊?那倒也不用麻煩了,現在就跟朕說說。」永安帝施施然從高高的台階之上,帶著大太監秦雲走了下來。

桓毓昭跟桓毓鳴這兩個當人兒子的,連忙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永安帝看了不言不語站在後頭的桓白瑜,眼神這才落到先前的林姓大臣身上,喜怒不辨︰「愛卿啊,朕也是剛過來,不大清楚,你好好跟朕說說,你要參豐親王什麼啊?」

林大人漲紅著臉︰「陛下,臣要參豐親王,無故攻擊臣!……臣不過是跟柴侍郎說笑了兩句,什麼也沒做,豐親王突然就拎著臣的衣領,把臣給摜到了柱子上!……方才柴侍郎,太子殿下,八殿下,應該都看到了!臣差點被豐親王給殺了!」

「哦?」永安帝一副明顯不信的模樣,卻是看向柴侍郎,「柴愛卿啊,林愛卿說同你說笑,說了什麼啊?」

柴侍郎額上汗如雨下,他趁擦汗的功夫,悄悄的看了一眼太子桓毓昭。

桓毓昭臉色陰沉,幾乎是完全看不出痕跡的朝他略一搖頭。

柴侍郎便咽了口唾沫,把擦汗的朝服袖子放下︰「陛下,昨日臣愛女被歹徒挾持,多虧了豐親王,臣的愛女才能撿回一條命,臣當時是在謝豐親王呢。旁的,旁的臣因為掛念著家中小女的傷勢,倒也記不清了。」

永安帝意味深長道︰「記不清了嗎?」

柴侍郎額上汗珠越沁越多。

他咬緊牙關︰「是,臣依稀只記得好像林大人是笑著上來搭了句什麼話,但旁的卻是忘了。後面,後面就是豐親王突然對林大人動了手……」

听上去,似乎就是在給林姓大臣作證,桓白瑜平白無故對朝中大臣下了殺手。

永安帝似笑非笑︰「瑜兒,你怎麼說?」

桓白瑜神色依舊是冷漠無比︰「臣覺得,兩位大人年紀不算大,記憶竟然已經如此差了,想來也不能為朝廷做些什麼了,倒不如直接致仕吧。」

「噗!」這是桓毓鳴沒忍住,直接笑出來的聲音。

永安帝無語的瞥了一眼桓毓鳴。

桓毓鳴邊哈哈笑邊擺手︰「父皇不必管兒臣,兒臣,兒臣就是沒忍住。」

桓毓鳴笑的歡,柴侍郎跟林大人的神色卻是難看得緊。

林大人一副忍辱負重的樣子︰「陛下,您也看到了,豐親王他,實在是目中無人——」

永安帝卻一擺手︰「瑜兒一直都這樣,朕還以為諸位愛卿早就習慣了呢!」

林大人一下子就說不出話來了。

桓毓鳴見他小皇叔一副懶得搭理人的模樣,他主動開口道︰「父皇啊,您也不用問柴大人跟林大人了。先前那事發生的時候,兒臣就在不遠處,在那琢磨怎麼請小皇叔喝酒呢,听得是清清楚楚的。」

柴侍郎臉色微微一變。

永安帝語氣稍稍起了一分變化,似是有些感興趣了︰「哦?那你說說看。」

桓毓鳴一指林大人︰「父皇啊,這位林大人先前是在跟柴大人抱怨我小皇叔,怎麼沒把我未來的小皇嬸給匪徒送過去,把柴大人的愛女換回來呢!」

安靜。

場面一下子安靜下來。

別說是大臣了,就連桓毓昭,這會兒都隱隱覺得壓力有點兒大。

半晌,永安帝才淡淡開了口︰「林卿,八皇子說的對嗎?」

林姓大臣這會兒顫巍巍的,結結巴巴的說︰「臣,臣不是那個意思……」

「哦?」永安帝突地冷笑一聲,「那你是什麼意思?這次有匪徒劫持,你就要把未來的超品親王妃給送過去。那以後若是有兵臨城下的時候,旁人威脅你幾句,你是不是要麻利利的把儲君給送過去啊!」

林姓大臣根本沒想到永安帝竟然會上綱上線到這種地步。

他人都傻了,愣了會兒,最後跪了下去︰「臣,臣不敢……」

永安帝拂袖而去,而這位林姓大臣,差點被桓白瑜給殺了不說,最後還又被永安帝給罰了半年的俸祿。

下頭的人,也就知道永安帝對這事的態度了。

原本就是,這等事說出來都是荒謬的。

傳這些的,大都是一些居心叵測的。

桓白瑜在旁,冷眼看的清楚。

他眼下只是沒空去整治這些人。

他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去辦。

這到了要去豐親王府送聘禮的日子了。

——一直到許多年後,這次豐親王的聘禮排場,還會被京城人提起,津津樂道。

那聘禮的箱子,塞得沉甸甸的,是四個人抬的,可見塞得都是嚴嚴實實的。

前頭那抬聘禮的人進了平陽侯府,最後一抬送聘禮的人,還沒出豐親王府的門。

可見這到底有多少。

雖說不是送親迎親的正日子,但這下聘催妝,也是極喜慶的,看熱鬧的百姓們,好奇的站在街旁,堵得水泄不通的。

一路上都有豐親王府的人往人群里撒著喜錢,看熱鬧的百姓們勁頭更高了。

可謂是歡天喜地,鑼鼓喧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