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詳著假山下的一方靜池,謝尚問謝福︰「這泉眼是在地底深處?」
謝福笑︰「尚老爺明鑒。這眼泉離地面足有一丈,所以水流雖大,一般人限卻見不到。能見到的只池子里的魚所以這眼泉就叫知魚泉。
這就是知魚泉?「謝尚間言笑了︰「我在《名泉碑》里見過,還有詩雲︰譚城淺水似涼梁,有客觀魚募老莊。無餌無鉤閑罷釣,倦 莎草斜陽。西池泉味比東強,何必天寒剖蜜房。莫道脂甘能悅口,試將一飲勝天漿。沒想這一眼泉竟是在這里。這里,"謝尚打量一回池前的房屋笑道︰「呦,紫薇已經種上了,看來這處是設成書
紫薇花期長,被譽為"千日紅」,花葉形似官員身上的玉帶又被稱為「玉帶花」。紫薇是迷信的謝子安的愛花,所到之處必種。
所以謝尚一看到屋前兩棵新移種的高大紫薇,立就知道了此院用途。
謝福笑︰「尚老爺明鑒!
紅棗听說這是她公爹的書房,立跟著四處打量。
說來可憐,謝家待了十年她都不知道男人們的外書房到底啥樣。
看到小媳婦突然靈活起來的眼珠,謝尚心里好笑︰還沒入住的書房其實就是普通院子。但看紅棗這麼好奇,謝尚搖頭︰罷了!進京後就帶她瞧一回他的書房吧!
謝子安這處宅子足有五個三進的獨立大院。每個院子內外都是綠水環繞,山石峻峭,更有各樣石橋連通點綴,具足江南水鄉風韻。
紅棗看得眼熱,心道不怪世人都想做官。同在山東,但看張乙買宅鋪千辛萬苦,而她公爹莊子宅子來得這麼容易就知道了。
來濟南必是要看趵突泉的。
謝子安的宅子在濟南的中心,離趵突泉不遠,徒步也就是一刻鐘的事,坐馬車就更快了。
坐上馬車,謝尚方告訴紅棗道︰「其實這周圍還有一處珍珠泉,據說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氣泡自池底冒,仿佛拋撒的萬顢珍珠。可惜這處泉在布政司衙門內︰尋常人並不能見。
現爹還沒上任,咱們以後有機會再見吧!
聞言紅棗自是說好
這世的趵突泉依舊是三眼泉,但泉水似白龍騰空嘖涌一丈來高,聲勢驚人,遠不似前世的泥鰍樣。原來這才是天下第一泉的本來樣貌!
紅棗驚嘆地仰著頭看著空中高騰的水流,一眼不眨。
謝尚雖先前來過,但當下也跟紅棗一般仰頭觀看︰良久方嘆一口氣道︰「這樣的美景怕是也只濟南才有!其實,紅棗心說︰前世的人造噴泉不止噴得更高,還能跳舞呢!
只這世沒有電,也沒有電動機,整不出人造噴泉。
思一回人造噴泉,紅棗搖搖頭︰有這一份氣力,她還不如先弄個簡易自來水裝置,建個帶花灑的衛生間。想到花酒,紅棗精神一震,這個可以有
而且花灑出水也有點形似噴泉。
晚飯後謝尚拿出人情禮單道︰「紅棗,現在得閑,咱們倒是看了這禮單。如此有不明白的地方明兒還能請教
咱們後兒啟程,到時再想問︰得書信往來不說還耗時!謝尚說得在理,紅棗接過了禮單
辭別謝福坐上馬車,紅棗有了事做。她得把禮單上的人名和冢庭成員背熟了。
謝尚比紅棗的壓力大。紅棗只要請宴的時候不叫錯人名就成了,而他自打進衙門的頭一天,就得準確地認出所有路遇的人來。
誰讓他爹原就是翰林呢?所以其他的新人可以不認識翰林院的人,他卻不能不認識,而且只認識還不成,他還得在言辭間自然背誦出對方的大作名句為示久仰。
不然難免讓人誤會他爹謝子安看不起自己,竟然沒跟兒子提過自己!
自古事有兩面,得失難料。先前科考謝子安憑借翰林身份確是給了謝尚不少科舉的指點和一手資料,但科考前後謝尚、謝子安小媳婦一般地各種回避避嫌卻是比一般人更勞心勞力
其間得失原就難論。
現人情當前,謝尚為了繼承和發揚他爹的人際江山說不得還得比旁人更費一層心。
北方寒冷,莊家一年只種一季,普通民眾的日子過得比一年兩季的江州人辛苦,連帶的城鎮也不繁華,路店飲食粗糙,多是大個饅頭大碗面,少有米飯炒菜。
幸而有燜烴鍋,車隊上下方才能吃上合口味的飯菜
眾燜燒菜中,謝尚最喜張乙燜的紅燒肉,每天都要吃好幾塊,吃得紅棗頗猶豫是不是該把張乙帶上京她公公很快就要到任,到時再尋房難免給人仗勢欺人之感
紅棗是想借她公公謝子安的勢保平安,但還不至于萬事都用。
這是她的甘回齋,她還想盡可能地自己經營,並不想打下太多的謝子安烙印,即便在外人眼里她和她公公是冢人,榮辱與共,即便張乙能在往後半個月內找到鋪子的可能極小,但紅棗依舊想試一試。
不試,如何能夠知道不成
老爺,"紅棗試探道︰「明兒咱們就到德州了。這過了德州就是京師。謝尚聞言笑道︰"可不是。德州過去就是涿州,京師的南大門了!
德州是進京的水陸要道︰「紅棗笑︰「想必很繁華。
謝尚回想了一回道︰「還成!
紅棗提議︰"老爺,我想讓張乙留德州再開一家甘回齋。
可以!"謝尚點頭︰「這里是九達天衢,只怕鋪子難得。
慢慢尋吧!"紅棗嘆息︰「但這樣一來,張乙卻是沒法跟咱們一起進京了!「你缺人使?「謝尚一時沒反應過來,笑道︰「我帶的人多,你盡笞使喚。媳婦的小凘多照管著田莊生意,這回進京只市了八個人︰著實有些少。
眼下不是人手的事,「紅棗無奈道︰「張乙留下,就不能再每天做紅燒肉了!
謝尚恍然,然後很思了一刻後方道︰「那你叫張乙提多我預備一點吧。這天冷了,紅燒肉燒好後不蓋能放好幾天。
過兩回門,現謝尚也知道真空保鮮的法子了。
紅棗眼見謝尚的法子還挺兩全其美,便把張乙叫過來囑咐一通。張乙一一答應,然後下去燒肉
紅棗和張乙說話並沒有避著謝尚。謝尚侯張乙走後方和紅棗道︰「你能想到不借爹的旗號開鋪很好。不然御史台知道了必是要參我和爹貪黷之罪。
「御史台?"紅棗呆住︰這世的紀孌嗎?
謝尚以為紅棗不懂,耐心解釋道︰"御史台是朝廷的監察機構,負責糾劾百官,為天子耳目振風紀,權力凌駕于六部之上,和中書省、大都督府並稱三府一一概而言之權力很大︰而咱們今後的一言一行將都在御史台的監祭之下。
近來但凡有機會謝尚便給紅棗普及京師生活的注意事項,而御史台是所有官員及他們的家眷都繞不過去的
常讀邸報的紅棗當然知道御史台,甚至還知道御史台可風閆奏事,即可根據道听途說彈劾官員,還不用負法律責任一一簡言之就是造謠無罪。
不過紅棗從沒有將御史台這個超越法律的監察機構跟自身聯系起來。
畢竟她前世只是個民工,每天的日常除了工作就是吃飯睡覺追星追劇,偶爾刷個新聞也多是娛樂板塊;這世她倒是個官宦人家的主婦,但奈何男主外,女主內封建思想的作祟,日常,連謝尚在內都不大跟她提及朝廷時政
可以說她兩世都沒觸踫過政治,沒什麼政治覺悟。
但現在听謝尚如此說,紅棗總算咂漠出點她和謝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榮辱與共的味道了一一謝尚中狀獲賜麒麟袍的榮耀固然有她的一份,而她行為的不當則可能會拖累謝尚,甚至還有她公公謝子安的仕途前程
謝尚的狀元來之不易,紅棗可不想當豬隊友坑謝尚。
紅棗思了好一刻後發愁道︰「老爺,以後得閑我多翻翻《大慶律》和《大誥》,心里有個法典的警醒倒是容易。但這個風聞奏事卻是難防。畢竟咱們又不是聖人;但有人著意尋隙,總是能雞蛋里面挑骨頭,抓到些錯漏。
紅棗兩世雖都沒有摻和政洽,但在前世電視劇里卻是看多了各種宮斗官斗宅斗,深知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的厲害。
紅棗一點也不想招惹御史台,但心里明白利益動人心。只要謝尚想往上走,就必然會有政治對手,必然要面對御史台一對手的一份無中生有的匿名信極大可能就成為謝尚被彈劾的理由。
謝尚得他爹指點已然知道御史台的彈劾不能太當真。他眼見紅棗為此發愁不覺懊悔剛剛的話重了,驚嚇到小
謝尚趕緊寬慰道︰"紅棗︰你能想到看《大慶律》《大誥》已然夠了。你看爹娘這些年在京不都是平安無事
我剛告訴你這些,也就是給你白提個醒。你不用太過憂心
謝尚決定往後御史台對他的一年一參還是不要告訴紅棗了,以免她為自己提心吊膽。
紅棗看著謝尚眼眸的關心,心里感念:謝尚初出茅廬,還沒明白御史台的厲害,卻只想著護著她?如此她必是要拿出前世維護愛豆的精神守護好謝尚的名聲,不叫人輕易誹謗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