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錢,謝尚第二天就去首飾鋪子尋馮掌櫃買寶石。
厭煩謝子平的窺探,謝尚這回干脆地連謝知微都沒叫,只自己一個人出門。
作為江中府的土著,馮寶山對于謝尚以一己之力力壓江南眾位才子連奪院試案首鄉試解元,為江中府長臉而與有榮焉。
再次看到謝尚進門立滿臉堆笑地迎了過來恭敬拱手道︰「謝解元大駕光臨,蓬蓽生輝!」
謝尚含笑回禮︰「馮掌櫃,客氣。」
馮寶山熟絡笑道︰「謝解元今兒來是想看點什麼?還是紅寶石?」
聞言謝尚眉毛揚了起來︰「有?」
「有!」馮寶山肯定,然後又推心置月復道︰「新到的貨。我知道謝解元您現在府城,就想著您說不定什麼時候會來,這寶石就沒給其他人看過,特地給您留著呢!」
謝尚為馮寶山的捧得高興,回笑道︰「馮掌櫃,費心!」
馮寶山沒吹牛,一會兒果然拿來了兩匣子紅寶石給謝尚挑。
謝尚看兩匣子寶石無論正看側看顏色都一致便知是一個產地,極適合打成套的頭面。
「都好!」放下手里的放大鏡,謝尚笑道︰「馮掌櫃,你出個價!」
馮寶山既然拿出來那就是有心賣的。聞言笑道︰「價錢好說。」
「謝解元,小人前兒在望湖樓看到您的墨寶,那真的是筆酣墨暢,形俱神豐!」
一句話謝尚懂了,馮寶山這是跟他討字呢!
不過世間的事莫不是「花花轎子人抬人,多個朋友多條路」。他先前承諾媳婦的一百個花冠可少不了馮寶山的幫忙。
「馮掌櫃,過獎!」謝尚謙虛道︰「一副字而已!」
馮掌櫃听得有門立刻道︰「謝解元看著只是一幅字,但于小人們卻是千金難求!」
謝尚笑道︰「馮掌櫃想要還不容易,有紙筆就好!」
馮寶山目的達成,心中歡喜,趕著讓伙計拿來筆墨,請謝尚給寫了副
「滿室鼎彝列陳秦漢,數窗圖畫璀璨雲霞」對聯和一張「光騰銀漢」的橫幅,準備請人裝裱了掛在雅室。
而謝尚也以四千兩銀子的優惠價格打包拿了兩匣子極品紅寶——圓房頭面的主石齊活了!
十天功夫細讀完《四書文理綱要》,元維著實慶幸自己先前秉公取士,取了謝尚解元,不然自己現在可就身處尷尬了!
避嫌雖說是潛規則,但潛規則潛得全天下人都知道就是徇私舞弊了!
子安這個兒子,元維看著《綱要》封面上的「謝李氏」搖頭,發榜前看著還算安分——並不似江南那波士子東躥西跳,天天出新聞,考試文章也做得四平八穩,誰想發榜後這麼會搞事——給他這個主考座師埋伏了這麼大一個陷阱不說,還把自己媳婦的名字給印上了正統理學書。
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江南那些人跟他一比,簡直就是小打小鬧!
現問題來了,子安知道他兒子干的這些事嗎?
他回京後必得問問。
在陝西主持鄉試的謝子安還不知道兒子做下的好事。他正為兒子來信說中了解元而高興,但高興之余卻又有些隱憂。
「謝福,」謝子安拿著信和心月復道︰「你我雖知元大人為人公正,尚兒這個解元非是我請托,但御史台那邊卻難免發難。這回怕是要帶累元大人了!」
謝福安慰道︰「老爺,元大人既然取大爺,嗯,應該稱尚老爺了,為解元,必是為尚老爺文章做得好。有文章為證,即便御史台真的發難,也自有公斷!」
「先老爺已看過尚老爺的文章,以為比陝西解元的更好。所以這理便說到哪里都怕了!」
「再說御史台本來每年就要尋些事來參老爺和元大人,今年若真參這件事,只要老爺和元大人提早做好應對想必也不難應付。」
梁上的莫非盡職地掏出小本本——他也煩御史台那撥人,只希望上面看到他的記錄後能去掉這種為參而參的破事——看看連下人都是怎麼看御史台的!
謝子安點點頭,接著往下看,然後便看到新書的事。
「尚兒又寫書了?」謝子安笑道︰「還是正經的《四書文理綱要》。」
「謝福,你看看這回捎來的東西里是不是有套書?」
「尚兒倒是聰明,」謝子安以子為榮︰「知道這時候寫本這樣的書可以為殿試造勢!」
涉及殿試,莫非又勤懇記下……
謝福對著清單找了一回,果拿來一個匣子。
打開匣子,謝子安笑容凝固——為什麼這麼至關重要的理學書封面上會有兒媳婦的名字?
這什麼情況?
是他眼花了嗎?
「謝福,」謝子安問管家︰「你替我看看這封面上是不是兩個人的名字?」
謝福探頭一看默了。
不怪他家老爺不能信,謝福心說︰他也想不到一向頗知輕重的小主子會干出這樣的事?
這女人的名字能隨便地往帶了《四書》名頭的正統科舉書上印嗎?沒得叫御史台參一個誤人子弟,有辱斯文!
幾年前《赤壁大戰》話本就已被參過一回了!
幸而那回就是本話本。朝里沒人認真。
但涉及《四書》,謝福幾乎已經想到御史台那些衛道士們跳腳模樣!
不過事已至此,只能盡力補救。對著生氣的謝子安,謝福硬著頭皮勸慰︰「老爺,您且先看看尚老爺這書里都寫了啥?」
謝子安依言看了一回,然後不禁更加生氣了。
「既寫出了這樣的書,」謝子安氣得拍了桌子︰「又印了出來。原本一個理學新秀的名聲就到手了,得天下士林認可都是早晚的事。」
「偏要整這許多的妖蛾子!」
「簡直是胡鬧!」
「胡鬧!」
梁上的莫非都被謝子安痛心疾首的模樣給嚇到了——他還是頭一回看到謝子安這樣生氣。
趕緊地,莫非又記了下來……
……
俗話說「鞭長莫及」,謝子安再生氣,也打不到遠在雉水城的謝尚的**。
發完一通脾氣,謝子安只得趕著辦完手里的差事回京復命(等參)!
做完封卷的鄉試收尾工作,元維也回京復命,謝尚則跟著收拾行李返鄉。
這一回進城謝尚吸取了六月的教訓沒有騎馬而是坐車,然後便體會到坐車的好處——不必听路人對他評頭論足不說還能暢想一會兒和久別重逢的小媳婦見面時的場景。
而騎馬得時刻留心不要踩踏到人,可不能這麼走神!
謝尚決定了他以後出門都還是坐車,騎馬只馬場再騎好了!
紅棗知道謝尚今兒到家,一早便戴了謝尚新送的「蝠桂」花冠,然後又簪了她婆給的點翠牡丹。
這是紅棗頭一回簪這對點翠花簪。
天香院請安時葛氏瞧見不免泛酸——同是舉人太太,且她還是個長輩,卻沒有點翠,實在是沒法平氣!
只不知男人這回府城回來能不能給她捎一兩件點翠?
過去一個月,初嘗戀愛滋味的紅棗得閑想的也都是謝尚。
今兒終于盼到謝尚家來,紅棗雖不好人前表露,但一雙妙目卻是自謝尚進門起便牢牢地黏在謝尚身上。
謝尚一進門就心有靈犀地感受到人群某處傳來的那獨一無二的注視,只是礙于眾目睽睽實不好回應。
依次拜見過老太爺大老爺等兩位長輩後謝尚站起身方循著視線望去——先看到他娘,然後便和那個朝思暮想的紅色倩影四目相對。
謝尚忍不住得瑟地笑了一笑——他中解元回來了!
謝尚求表揚的心太過熱切,紅棗看不過眼忍不住勾食指擱自己鼻前比劃了兩個刮鼻子動作以嘲笑謝尚的不自矜。
謝尚見狀不免笑得更歡了——對媳婦,他矜持什麼?
和紅棗一樣,雲氏的目光打謝尚進門就一直落在謝尚身上。
雲氏看謝尚轉頭看她這邊時還笑了笑以做跟兒子的招呼。
但看兒子的回笑並不似對她,雲氏方想起她身側還有個兒媳婦——不可避免的,雲氏擰酸了。
她兒子一進家就只想著媳婦,她這個娘反倒是靠後了!
瞟眼看到身邊兒媳婦拿帕子捂著嘴笑彎了眉眼的嬌俏,雲氏卻是呆了一呆——她兒媳婦這笑起來的小模樣實在是太招人疼。
不怪她兒子喜歡!
想著兒子長這麼大,都中解元了,就獨喜歡親近兒媳婦這一個女孩兒,雲氏不覺嘆一口氣,自我開解道︰罷了!少年慕艾。世人打小誰不是這樣過來的?
再說兒子已然夠爭氣了,而兒媳婦也不比旁人,是自家正經八抬大轎娶進門的當家媳婦。小倆口感情好才是旺家之相……
站紅棗身側的姜氏、範氏等人也都看到了謝尚和紅棗的互動,自覺被喂了一口的狗糧,一個個都轉過了眼楮,不自找虐。
人比人氣死人。她們男人沒一個能跟謝尚比——該是紅棗得意的!
換她們也得意!
午席散後謝尚和紅棗照規矩送雲氏回明霞院被雲氏攔住。
「都別送了,」雲氏笑道︰「尚兒剛來家,這一路辛苦的,午席又喝了酒,倒是趕緊家去歇歇。」
「尚兒媳婦也是。尚兒出門這麼久必有話要同你說,你且陪尚兒說話吧!我現回去也是睡覺,沒得叫你們白跑一趟!」
由于雲氏的堅持,紅棗謝尚真就沒送。
一回到自己院子謝尚立就迫不及待地拉住了紅棗的手,紅棗見狀也干脆地反握住了謝尚的手。
謝尚感受到小媳婦的熱情,心情暢快。
抬眼看到院里開得正勝的丹桂,謝尚忍不住笑道︰「這桂花竟然還有?」
「是啊!」紅棗跟著感嘆︰「這棵桂花也不知春叔從哪里移來的,花期特別長!」
紅棗看她說話的時候謝尚一直盯著她看,不禁問道︰「老爺,你看什麼?」
「我看你頭上的點翠,以前沒見過。是娘新給的嗎?」
「九月二十六生辰那天給的。今兒頭一回戴。」
想想,紅棗有些羞澀問道︰「好看嗎?」
「好看!」謝尚不假思索道︰「特別好看!」
……
謝子平回到自己的東院,接受了兒子、媳婦、孫子的重新見禮,然後便道︰「允青、允芳、允茂、允榮你們四個要好好用功了。」
「大房的尚兒為他殿試造勢,印了《四書文理綱要》市賣,府城都已經賣瘋了。」
「只怕京師也同時在賣!」
「什麼?」謝允青聞言愣住︰「謝尚印了《四書文理綱要》?」
「他怎麼能這樣做?」
「這樣不是告訴全天下人這解讀背誦《四書》的法子了嗎?」
「這事太爺爺和爺爺知道嗎?」
「知道不知道,」謝子平沉著臉道︰「現都于事無補了!」
「你爺那邊,現有奕兒在,我也不好問!」
「但這個法子原就是尚兒幾年前提出來的。他就算是私印,老太爺和你爺也不好抱怨。」
「何況現是他給自己殿試造勢的最好時刻,而此書印出來于我雉水謝氏的名聲也有極大好處。」
「現尚兒唯一能招老太爺和大老爺不喜的地方就是他在書上印了他媳婦的名字!」
「啥?」
一屋人的下巴全掉了。
「他瘋了!」
怔愣半晌,謝允青終于擠出了話︰「他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啊?」
若是為求文名,又如何能印上媳婦的名字,這不是招人詬病,自毀長城嗎?
「事已至此,」謝子平沉著道︰「尚兒為什麼這麼做都不關咱們這房人的事。橫豎上面還有老太爺、你爺以及你大伯管著。」
「你們該操心的是你們自己。」
「尚兒這書一印,買的人于《四書》必有進益。但科舉的名額是有限的,可預見的往後科考的難度都加大了。先前縣試第一場錯兩道能過的,往後只怕全對都不一定能過。即便僥幸過了,府試一準也會被刷下來。」
「而第二場《五經》的背默遲早也會變成這樣。即便尚兒有老太爺管著不再出書,但世間聰明人多得很,必有人會效仿出一套《五經綱要》。」
「允茂、允榮你兩個縣試都還沒考過,往後要更用功了!」
「我剛讓謝祿去尚兒媳婦城外的鋪子瞧了,鋪子里已經在賣《四書文理綱要》。只消息還沒傳開,沒賣出去幾本。但現在咱們城做生意的人多,消息很快就會傳回來。明年的縣試可能就有大變化了!」
「而允青和允芳,你兩個雖然已經有了秀才功名,鄉試也不考《四書五經》的背默,但因科試取出來的秀才水平高了,連帶的鄉試也就更難了!」
「你們也必得更加用功才行!」
聞言謝允青等人自是答應,而女人們則在為男人擔心的同時不禁都想到了自己的娘家兄弟——現尚兒媳婦的娘家爹能中秀才,女人們不約而同地想︰想必都是這本《四書文理綱要》的緣故。既然這樣,她們還猶豫什麼?趕緊打發心月復給娘家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