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有心人(五月初四)

「對了紅棗,」王氏忽地想起一事問道︰「你是怎麼想起送《四書綱要》給陳寶的?」

「這都是什麼時候的事?」

王氏隱約直覺紅棗送書可能和自己多嘴有關,心里懊悔不已,但猶自想得個確證。

聞言紅棗心里迅速翻了個個兒。

「娘,」紅棗斟酌道︰「你女婿寫了這本《四書綱要》後便準備印刷售賣,直時機未到方才擱置。」

「所以我從您那兒听說大表哥苦學無門後便和你女婿提了一句,然後你女婿就說拿一套書稿給他先看著。」

「原來是這樣!不是,」王氏思明白了紅棗話里的意思吃驚道︰「紅棗,你說你女婿要拿這《四書綱要》售賣?」

「似這樣的書怎麼能市賣了?這不是白送現成的功名給外人嗎?」

王氏實在是想不同。

「娘,」紅棗笑道︰「您當听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

「即便印刷了《四書綱要》,又哪里是人人都能念透背熟的?比如《三百千》這都賣多少年了,現能一字不差全被默下來的又有幾個?」

聞言王氏羞愧了——她至今雖能讀些話本,但離一字不差地默寫下《千字文》還有挺大差距。

紅棗繼續道︰「何況科舉考試內容包羅萬象,經史子集全有涉略,背下《四書》不過是其入門的第一步。」

「似貴林哥苦讀十幾年,不止自己,甚至還教會了兒子背熟了《四書》。他離縣試差的原就只是臨門一腳。」

「《四書綱要》于他的意義就是一個提綱挈領,幫他把腦子里零散的知識點穿起來而已。」

「這就比如我們女子做刺繡。一樣的絲線底布,但因為繡樣和刺繡人手藝的不同,最後的成品也是千差萬別。」

「娘,《四書綱要》其實就只相當于一個精巧的繡樣。」

「娘,你現今也繡過許多花樣了,自是知道這繡樣再好,但凡這刺繡人的手藝不行」,最後也做不出像樣的成品來。」

王氏听懂了,點頭道︰「原來這《四書綱要》就跟你寫的《中饋錄》是同個用途,只這《中饋錄》是咱們女子念的,而《四書綱要》是給男子念的而已!」

紅棗笑︰「就是這個意思了!」

「娘,您看我寫了本《中饋錄》,現名聲多好!」紅棗恬不知恥地自夸道︰「誰提到我不說我德才兼備?」

「你女婿看了心里羨慕,也想得個,啊,類似的聲名!」

「原來是這樣!」王氏恍然大悟,點頭道︰「這讀書人可不都講究個以文會友嗎?」

王氏沒好意思告訴紅棗連李滿囤都已私下里默寫出了縣試的三篇文章,準備花錢刻印了待時散人呢!

「對,就是這個意思!」聞言紅棗忍不住笑問道︰「娘,我爹現是不是每嘗參加縣里的文會?」

「收過幾回帖子!」話語間王氏的臉上浮起驕傲︰「不過你爹都已全心準備府試給推月兌了。」

王氏的話完全出乎了紅棗的預料。紅棗詫異道︰「我爹竟然這麼用功,沉得住氣?」

印象里,紅棗心說她爹可是極喜歡好大喜功的。

「不沉住氣不行啊!」當著女兒,王氏自覺沒啥不能說的︰「你爹的內里你還不知道。」

「他這縣試的功名就是你和你女婿硬拉拔給他的。」

「這文會要在酒席上做詩寫文,而你爹家常做篇文章要好幾天不說,還要滿書架的翻書查典故,看不懂的地方還得趁接你弟下學請教貴林——所以你爹有自知之明,不敢去文會上丟人!」

「噗——」听明真相,紅棗想到她爹想湊熱鬧但又怕丟臉只能在人後揮毫用功以待將來一鳴驚人的小模樣,憋不住笑了——她爹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不去也好,」紅棗好容易忍住笑道︰「我爹早年書念得太少,有這個空談的時間倒是好好看兩本書的好!」

「紅棗,」王氏想想問道︰「你知道文會,那你女婿去嗎?」

「也都是收帖子,從沒去過!」紅棗道︰「家里長輩都管著你女婿喝酒,而這兩年你女婿忙著準備科考,也不得暇。」

「嗯,」王氏贊同道︰「你女婿家教好,並不一味喝酒貪杯。這點你爹可不如你女婿自制,甚至還叫你弟喝。」

「你爹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這要想會做詩就得先會喝酒!」

紅棗……

紅棗簡直要給她爹的腦洞給跪了,哭笑不得道︰「娘,當年李白雖然一喝酒就能作出好詩,但李白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王氏奇道︰「什麼叫沒有辦法的辦法?」

紅棗解釋道︰「娘,你知道科舉考試都得有人擔保吧!史書上說李白的爹當年也是逃難逃出來的流民,家鄉不可考。」

「這科舉都要家世三代清白。因為沒人不知道李白的祖上是否清白,所以就沒人敢給李白的科考擔保。」

「李白為此特別苦悶,作詩說‘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娘,李白是沒辦法考科舉,心情不好,所以才每嘗的喝酒,他這喝酒是借酒澆愁的意思——你看他的詩,好多都是愁啊,愁的。」

「李白本有一肚子學問,他是不甘心科舉不成才想著拼命作詩,靠作詩出名來做官。」

「娘,我弟家世清白,科考有人擔保,學啥不好,干啥要學李白喝酒啊?」

「娘,我爹下回再扯這些歪篇,你就說科場可不許喝酒。」

「對!紅棗你這話說得對,」王氏贊同道︰「客場可不就不許喝酒嗎?」

「你爹一知半解,就會整這些閑篇,還不許我攔,說我婦道人家,啥都不懂!」

「紅棗,我今兒得了你這些話,下回你爹再這樣半桶水晃蕩,你看我怎麼說他。」

「這事是得好好說說,」紅棗認真道︰「我弟還小,可不敢喝酒傷了身子。」

未成年人可不能喝酒!

「就是這話了,人都說慣了的‘喝酒傷身’,‘喝酒誤事’。今兒你們家去了,我就說你爹。」

……

「娘,」紅棗主動告訴王氏道︰「你和爹還不知道吧?我現搬到五福院住去了。」

「五福院?」王氏詫異道︰「老太爺的院子?」

「娘,」紅棗悄聲道︰「這五福院的地契早在成親的第二天,老太爺就給了你女婿。」

「現老太爺年歲大了,加上我公婆又都不在雉水城,所以你女婿就讓我搬到五福院的西院方便早晚在老太爺跟前盡孝!」

「紅棗,」王氏沉吟道︰「這五福院的的西院怎麼樣?」

紅棗知道她娘的擔心,笑道︰「房屋和原來一樣,地方卻更為寬敞。娘,你下回去就知道了,現我一個人住多大一個院子——真的是撂棒打不到人!」

「那吃飯呢?」王氏尤不放心︰「你先前自己一個廚房,想吃啥吃啥。現和老太爺一處,我听人听說他跟前還有姨太太。」

「您說柳姨娘?」紅棗笑道︰「她原就不管事。」

「五福院的廚房原是老太爺跟前的老管家管著。我搬過去後,老太爺立就把廚房交給了我。我現不過比先前多個安排老太爺飲食的事,其他都是照舊。」

听說女兒住房待遇比先前更好,飲食依舊還是自己做主,王氏方道︰「你女婿想得周到,該的!」

……

仲夏的午後,日頭直射在北街的青石板上的反光都光亮叫得人眼花。正是城里人午憩的時候,街面上除了一兩個突然冒出來跑去李家糧店買冰棍的孩子,幾乎看不見人影。

陳玉守在鋪子里也困得厲害,但他拿薄荷膏在額角抹了抹,又繼續看書。

獨立開了兩個月的鋪子陳玉算是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每日擔水、洗衣、買菜、做飯、倒馬桶、開關鋪子上下鋪板、擦拭櫃台、記賬盤賬什麼都得自己來,而且還得按時按點,差一步,就可能耽誤事。

真正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能看書的閑暇只得午後和夜晚,而早起則跟打仗一樣要搶早市,不行。

為了省下做飯看火的時間,現陳玉一天三頓多吃砂鍋臘肉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一頓只靠吃粥可吃不飽,而他不會,也沒時間和打算學做捏窩頭或者做饅頭。

下飯的湯多是燜燒的綠豆湯,蔬菜就是涼拌黃瓜——大部分時候連拌都不拌,只是水一沖,囫圇個的直接啃。

現在的飯食雖不及先前他舅鋪子,但比起剛開業時的頓頓粥,陳玉已然知足。

不怪紅棗嫌棄我只會伸手,每到吃飯,陳玉都忍不住唾棄自己︰不經了開鋪這一回,他竟不知道一天三頓能吃現成是多麼大的福分!

難得的是紅棗身處富貴還能寫出《中饋錄》這樣窮富咸宜的書,陳玉每嘗想︰也幸而紅棗寫了這本書,不然,他現一準還在喝粥——煮飯要看火,但凡鋪里來客說幾句話,一鍋飯可能就糊了。

《中饋錄》剛出來時,陳玉為了出門吃席時不露怯跟他娘討了一本來背菜名,沒想現在竟用上了。

果然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誰想到紅棗寫給女人看的,讓女人贊不絕口的一本《中饋錄》竟然還能解救他出水火呢?

自從重讀了《中饋錄》,陳玉又跟余掌櫃討了些藿香薄荷栽在院子里,現按書上說的每天早晚摘了泡水喝。

听到「噠噠」地馬蹄聲,陳玉下意識地抬起頭,正看到顯榮、張乙等人騎著馬左右護持著一輛雙駕馬車從門前經過——顯見得紅棗和謝尚已經從桂莊省親回來了!

自從看了《大誥》後,陳玉便放棄了找紅棗說項的想法——陳玉自覺這回在紅棗謝尚跟前丟了大臉,實沒法再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陳玉想他必得雪恥,得把先前在紅棗和謝尚跟前丟的臉撿回來,把被他舅母趕出莊子和被下人顯真奚落的恥辱洗刷干淨。

陳玉能想到雪恥的最好途徑就是衣錦還鄉——所謂一白遮百丑。陳玉想︰但凡他考中了功名,就可以自由出現雉水城的大小酒席上,到那時,即便不去謝家、不去桂莊,他舅母、紅棗和謝尚也必能看到他的全新面貌。

不就是謹言慎行加刻苦上進嗎?陳玉想︰他一定能夠做到,也必須做到!

比如飯食,他先也是不會,現參照《中饋錄》不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嗎?

紅棗先前既然說《四書綱要》是「漁」,那他就學李貴林和他舅舅以此為網來抓《五經》和文章這兩條「魚」。

只要他有了功名,陳玉不信他舅母王氏還能似那日一樣的逼迫他舅舅趕他!

紅棗送《大誥》給他讓引以為戒,那他就讀通《大誥》,不犯上面的一個錯,讓紅棗對他刮目相看,讓顯真這個小人從此戰戰兢兢……

端午節李滿園又去了府城。今兒早晌上學的時候李貴富代父給老宅送了節禮,李高地便讓李貴富午晌放學就來家吃午飯。

午晌李貴富如約來了,很下課的李貴雨前後腳進門。

看到李貴富,李貴雨立刻問道︰「二弟,你有請教過大伯嗎?」

時隔兩月,李貴雨覺得李貴富必是已經找過李滿囤了。

李貴富搖頭道︰「沒有!」

「為什麼?」李貴雨吃驚道︰「難不成你不想中縣試!」

「當然想,」李貴富不假思索道︰「念了這些年的書,花費這許多的錢財和精力,自然都想搏一場。」

「但我卻不能去問大伯!」

李貴雨……

「大哥,」李貴富懇切道︰「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大哥,如你所言,大伯中縣試和貴林哥中秀才都是因為大伯手里有紅棗女婿給的謝老太爺和謝老爺的科舉心得,那麼我便就忍不住想我要怎麼去跟大伯討這樣東西,或者說大伯憑啥把這件東西給我呢?」

「大伯指點貴林哥,我能想通。貴林哥是咱們族里學問最好的人,且私塾回來依舊苦讀了十年。」

「貴林哥是咱們李氏一族的少族長,他如此苦讀也是為了氏族的將來。」

「我若是大伯,我手里有這樣的東西,也必是給貴林哥——誰讓咱們族就數他最出息呢!」

「事實也是這樣,自從貴林哥中秀才後,咱們族在村里的地位一下子就起來了,族長立馬就做了三年的里正,現雖又輪換了,但依舊在村里說得上話——似大哥現能在村學堂教書,可不就是族長幫忙說項去的?」

李貴雨沒想到李貴富會說到自己身上,一時間頗有些羞惱——說得好像他沒一點本事,能去教書全靠親戚幫忙似的。

李貴富繼續道︰「但我算什麼呢?我《四書》雖說都背下了,但離精熟還差得遠,而《五經》更不消說,連通背都還沒達到。」

「就我這基礎,即便得了大伯的秘法也沒甚麼用。」

「比如我妹夫這回倒是得了做文章的秘法,但第一場才中了五十多、第二場壓根沒中,可見這基礎不行,法子再好也沒有用。」

「似謝家老太爺有十三個兒子,至今只大老爺有功名,其他十二房老爺真的都沒得老太爺指點過嗎?想來還是不肯在基礎上用功的過錯。」

「大哥,」李貴富誠懇道︰「所以我想著我這回下場還是用功頭兩場。等這兩場考出成績了,到那時,沒準大伯看我可造,都不用我開口,就跟對貴林一樣主動指點我了呢!」

李貴雨簡直要給李貴富的自說自話給氣死了,沒好氣道︰「你倒想得開!」

李貴富笑道︰「既然是秘法自然是不好隨便告訴人的意思。比如大哥你先前也拿不定大伯手里有秘法,還是我妹夫中了,才能敲定。所以我琢磨著我若是火候不到,硬跟大伯討了秘法來,但下場後文章做得錦繡,結果前兩場卻沒過,沒得跟我妹夫一樣招了有心人的眼,反是不好。」

「所以我想倒是先頭兩場考好了,然後再去求大伯,一來也算是學有小成,給自己求取時添些底氣;二來也不容易招外人眼。」

「橫豎縣試每年都有,也不過就是多考一年的事。」

「何況俗話都說‘貪多嚼不爛’,這一樣樣的來,先打基礎再學做文章也不定比眉毛胡子一把抓來得慢!」

「所以大哥,我也沒啥好想不開的!」

李貴富一番因為所以說得李貴雨無言以對,李貴雨知道李貴富是不會給自己做槍了,且話里話外還暗指自己是「有心人」。為了不引起李貴富的疑心,李貴雨只得勉強笑道︰「貴富,你說得對,先前是我想得不周了!」

李貴富看李貴雨笑不達眼,心中嘀咕︰大哥一心科舉,他看我這里落空,難免不生其他心思。他得生個法子阻止才好!

想著他爹不在家,他爺又靠不住,李貴富琢磨一個午飯方決定去找李貴林——李貴富相信李貴林是個明白人,不會無故認為他是別有居心。

夏天白日長,午後上課也晚。飯後李貴富推說昨兒的課書忘帶了得回家拿便從老宅出來,跑去族長家找李貴林。

李貴林原已睡下,听得李貴富現在來只得坐了起來,結果沒想李貴富卻把他扯到客堂,方才告訴了他一番話。

李貴林聞言吃驚不小,但他一貫沉得住氣,沉著道︰「貴富,你想得對,也想的遠。不管你大伯手里有沒有什麼做文章的秘法,咱們族人都不好聲張告訴旁人。這事我知道了,我去提醒你大伯一聲。貴雨這邊也是我來說。你只管放心家去。」

傍晚李滿囤來接兒子下學的時候又習慣性地拿了兩個典故來請教。李貴林只讓李滿囤等著,然後直等到人都走光了,又讓兒子李興和領了李貴中去正房吃點心,李貴林方才把李貴富的話告訴了李滿囤一遍。

聞言李滿囤的下巴掉到了地上,半晌方才嘆道︰「貴林,這果是俗話說的‘家有金子外有秤’。這件事卻是我做錯了。」

「縣試前,紅棗女婿跟當時對你一樣好心送了我兩篇他新做的文章,結果沒想叫陳玉撞見了。他當面跟我討,我一時心軟就答應了。」

「結果沒想不止差點害了紅棗,還招來了貴雨。」

李貴林不知道這里面還有紅棗的事,立關心問道︰「紅棗怎麼了?」

李滿囤和李貴林關系非比尋常,便把那日的事告訴了一遍,李貴林聞言思了好一刻才問︰「現紅棗女婿對紅棗如何?」

「看著還行!」李滿囤道︰「當天臨走前,女婿就和我保證說不會遷怒紅棗,今兒家來兩個人也是和和美美的,穿著一色的碧清竹紋袍子,看著很好。」

「對了,紅棗今兒家來還告訴她娘說她現搬五福院就是謝老太爺的院子里住去了,還管著五福院的廚房。」

「那應該無事!」李貴林聞言放了心︰「五福院是謝家大宅的主院。紅棗女婿既然讓紅棗搬去,說明他還是極看重極認可紅棗的。」

「只一件事就是紅棗干啥要把《四書綱要》拿給陳寶呢?」

李滿囤道︰「這也是我先前想不通的地方。今兒她娘也問紅棗了。紅棗是這樣說的……」

當下李滿囤又把紅棗今兒給王氏講的那套刺樣理論給李貴林說了一遍。

李貴林听後沉思良久,方才想通了其中關節,然後和李滿囤笑道︰「滿囤叔放心,紅棗無礙。她女婿心懷大志,這送書的事又是他自己允的,必不會遷怒紅棗。」

「什麼胸懷大志?怎麼說?」

李貴林笑︰「我先前一直疑惑紅棗女婿到了年歲如何還不考縣試。」

「但現在看,紅棗女婿怕是奔著連中三元去的。」

李滿囤懂連中三元,不覺吃驚道︰「貴林你是說我女婿明年要從中秀才考起,然後中舉人,最後一氣考到進士嗎?」

李貴林心說哪止啊,我看你女婿想的連中三元不止是中而是一路案首、會元、狀元,不然,他又何必想著印《四書綱要》呢?

只印一套他自己的詩文集就夠用了!

《四書》是天下舉子必念的基礎入門書,謝尚年紀輕輕,敢印《四書綱要》,不說為了奪天下文魁,打死他也不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