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王氏換穿上重陽節紅棗剛送來的新衣裙,戴上最大最重的足金牡丹頭面,把自己打扮得跟過年一般的隆重後方和同樣裝扮一新的李滿囤拿了二十本書往高莊村來接李貴中下學。
到的不是一般的早,李滿囤和王氏先去八個里甲家送了書喝了茶接受了一番恭維後方才來老宅。
時李高地去了隔壁李春山家還沒回來,李滿倉和李貴雨同買的人去了林地,郭氏和李玉鳳則在菜地忙碌——听到有人叫門,來應門的正是于氏。
看到開門的是于氏,王氏便知道家里沒其他人在。
王氏也不進屋。她遞一本書給于氏道︰「娘,這是紅棗新寫的《中饋錄》,我送一本來給您和爹歡喜歡喜!」
「什麼?」于氏震驚了︰「你說這一本書是紅棗寫的?」
于氏還是頭回听說女人能寫書。
在于氏看來讀書進學出書向來都是男人的事。周圍這幾個村子,好幾百戶的人家,這些年唯一印過書的就只李貴林一個人——他印了中秀才的幾篇文章。
女人識字雖說也有,但只限于看黃歷和記賬——能看向戲本子的都沒幾個。
出書?沒听說過!
「是啊!」王氏意味深長道︰「娘,這書是紅棗在她婆婆的教導下寫的!」
王氏言外之意就是你看看人家謝太太是怎麼做婆婆的?
「是哇?」
這兩年于氏因為生病的緣故,每天的心思都在一天三頓上,于旁事都不大關心——命都快病沒了,還操什麼心啊?
當下于氏一點也沒做多想,順口接音道︰「謝太太教紅棗寫的書啊,那我要好好瞧瞧!」
王氏見狀也不多說,告辭和李滿囤去了隔壁的李春山家。
听說送的是紅棗寫的書,李春山看都沒看就和李滿囤夸獎道︰「咱們族里就數紅棗有出息。就可惜紅棗是個女娃,不能考科舉掙功名,」
「滿囤,貴中你好好養,將來讓他跟紅棗一樣著書立傳!」
李滿囤聞言自是高興,笑道︰「那就要借二伯吉言了!」
李高地在一旁問道︰「滿囤,這書有多少本,要送幾家?」
李滿囤回道︰「統共就二十本,八個里甲各一本,然後咱們族里有待嫁閨女的都給一本,下剩幾本就咱們幾家一家一本!」
李高地听後滿臉放光道︰「對,滿囤,你想得對!咱們族里姑娘嫁妝里但凡有紅棗寫的這麼一本書,將來都能得婆家高看一眼!」
王氏拿三本書給孫氏道︰「嫂子,這書沒幾本,就委屈你和貴金媳婦合看了,另兩本嫂子你替我捎給二嫂和貴鑫媳婦,再還有貴畾媳婦。給貴銀媳婦的我一會兒讓貴富捎過去!」
孫氏聞言自是答應,獨貴金媳婦周氏有些不大開心——二房弟妹又是獨一份。
于氏人前挺能,其實並不識幾個字。
于氏挺好奇紅棗這書里都寫了啥,拿書回屋翻了一回,發現大半的字都念不出來,便不耐煩細看,轉去菜地叫李玉鳳念。
李玉鳳已念完了《三百千》,現家里每天賣菜的賬都是李玉鳳做。
郭氏、李玉鳳听于氏說紅棗寫了書都頗為驚詫,郭氏甚至不敢相信到驚呼出聲︰「紅棗寫的?」
于氏道︰「王家的是這麼講的,玉鳳你來看看這書到底是不是紅棗寫的?」
「她怎麼這麼能?」
李玉鳳看書封上印的是「謝李氏撰」,而第一頁的序乃是謝尚所寫,且序里有「內子作」字樣便點頭道︰「女乃女乃,這書是紅棗作的,應該沒錯!」
「真是紅棗作的啊?」于氏猶自不能信︰「那你看看這書里都寫了啥?」
李玉鳳看序後說︰「紅棗寫的大概是本講做菜的書。」
于氏、郭氏奇道︰「做菜還能寫書?」
于氏、郭氏見過識字書、聖人書、時文、戲本子,獨沒听說過講做菜的書。
李玉鳳心里也是好奇,她繼續往後翻,結果第一頁便看到了「暖棚菜」三個字。
「娘,」李玉鳳驚喜道︰「紅棗這書里講了怎麼種暖棚菜!」
豬病已過去一年,李滿倉的賣菜生意卻還沒啥起色——現加上糧食,賣菜的收入才勉強和先前打平。
而為了賣糧食,家里又特地買了頭驢和石磨用來磨糧——就為了多賺幾個辛苦錢。
總之投入大了去了!
李滿倉的菜攤子迫切需要幾樣人無我有的菜來增加收入。
看桂莊的鋪子冬天賣暖棚綠菜生意極好,李滿倉郭氏也想種暖棚菜,只是暖棚造價頗費,而他家這個菜園子又遲早要拆,不好輕易嘗試。
郭氏沒想紅棗的書里竟然會告訴暖棚菜的種植方法。
「真的?」郭氏喜出望外道︰「怎麼說?」
……
估模著快放學了,李滿囤和王氏方才去族長家與了陸氏一本。
陸氏見狀自是贊不絕口,李滿囤王氏听得十分受用。
一時放學,王氏拿了兩本給貴富,讓他家去後捎給他娘和李貴銀媳婦。
二十本書眨眼送出去十五本,下剩的五本,王氏和李滿囤又去與了族里五戶有女孩兒的人家不提。
李貴林送走學生,進堂屋看到他娘和他媳婦頭並頭地合看一本書,不覺奇道︰「哪里來的書?」
江氏笑道︰「滿囤嬸剛拿來的,紅棗為謝太太過四十整壽撰的《中饋錄》。」
「這書里面有不少新鮮菜色不說,還有冬天用窗戶紙糊簡易暖棚種菜的法子,我和娘正商量著咱們家是不是也搭一個,如此花費不多,冬天就能有綠菜吃了!」
紅棗的書?聞言李貴林瞬間想到那年紅棗跟他要《李氏族規》的點點滴滴……
「讓我瞧瞧!」李貴林要過書打開,心說時隔六年,紅棗頭回出書,他得瞧瞧紅棗又有了哪些高見?
下剩的八百本書听起來挺多,但實際里相熟的人家各送幾本,三百本就沒了。最後的五百本,紅棗雲氏各自留了二十本,其他的往各個尼庵一送,沒幾天就讓人拿光了——有機會誰不想知道謝半城家日常都吃些啥?嘗嘗他家的菜?
而《雉水謝氏中饋錄》給他們揭開了謝家大宅飯桌的神秘面紗!
府城和京城人雖都沒听說過雉水謝氏,但對于甘回齋買即增的免費書卻是來者不拒,跟雉水城一樣,五百本書沒兩天就全發光了。
隆慶帝看李順拿來的《雉水謝氏中饋錄》頗為詫異︰「李順,你拿的這是本婦人書?」
李順道︰「回稟陛下,此書由謝翰林的兒媳婦謝李氏所撰。謝李氏在此書中提及酥肉茸、女乃茶、鰲八件、火鍋等諸多飲食器具。」
隆慶帝恍然︰這個冬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讓御膳房上火鍋了!
天子雖說富有四海,但錦衣衛密探偷听來的東西也不好堂而皇之的顯于人前!
皇帝也是要臉面威嚴的啊!
「書拿來給我!」隆慶帝伸手要剛剛被他鄙視的婦人書︰「我瞧瞧里面還寫了什麼?」
掃一眼目錄,隆慶帝隨手翻了兩翻,便忍不住吐槽︰「瞧瞧謝翰林家這日子過的,都是應時飲食,每個節氣吃不同的菜肴。再看看朕,一年到頭,吃的全都一個樣!就沒個新鮮!」
為免後代驕奢yin逸,因為不合節令的飲食而為難地方,□□皇帝親定了御膳房菜譜——一應菜色都是皇莊常年所出,沒有季節性的地方菜肴。
「若不是朕找了個名目讓皇商進獻,」隆慶帝嘆氣︰「朕這日子過得真是連個普通官宦也不如!」
李順垂著頭不敢接聲,隆慶帝一個人說了沒意思,便又翻書,結果翻著翻著忽又問道︰「這常喝鮮羊女乃、鮮牛女乃、女乃茶、吃女乃皮可治腰腿疼?」
「這什麼道理?」
「薄荷膏可以緩解風寒癥狀?」
「藿香薄荷茶可以預防中暑?」
「解酒湯、解酒茶有這許多種口味做法?」
……
「李順,」最後隆慶帝吩咐道︰「你把這書拿給太醫院的葛森,讓他參詳後來回話……」
雲氏這一個生日雖說沒有擺酒,但早起幾個師太道賀時對《中饋錄》夸獎卻著實讓雲氏心花怒放——師太們說雲氏布施《中饋錄》是法布施,功德比財布施還大,可想享無量壽福……
紅棗戴著她的觀音頭面在一旁听得雲里霧里,心說整花了一千三百兩銀子呢,怎麼就不是財布施了?
雲氏生日後沒幾天,陳玉和李金鳳的好日子便就定了——十月二十六下定。
十月二十六這天紅棗去李滿園家吃席。進門看到他家菜地都搭了簡易暖棚,不覺笑道︰「三嬸,你這就搭好暖棚了?」
才幾天功夫,紅棗心說︰她三叔家的動作也太快了!
錢氏笑道︰「時令不等人。搭好了就放心了。不然這雪一下,地里的菜就全凍爛了!」
「也不只我一家,現咱們村家家都按照你那個書里的法子搭了暖棚——所有人都盼著過年能吃上綠菜呢!」
「大女乃女乃,你這書寫的真是太好了。我讓你妹子金鳳每天都給我念。一會兒你嘗嘗我做的姜絲肉——今兒我特地放了筍絲,你嘗嘗是不是味道跟你家的一樣了?」
紅棗憋不住地笑︰「好!」
王氏也告訴道︰「紅棗,你爹也劃了一塊地,打了簡易暖棚種耐寒的菜蔬,算下來一個冬天能省不少柴呢!」
「原來的暖棚就只長你那個簡易暖棚長不了的菜!」
紅棗聞言禁不住笑道︰「娘,我爹想得周到的!」
李杏花則期期艾艾地來問紅棗︰「大女乃女乃,你寫的那本《中饋錄》能不能也給我一本,讓我也瞻仰瞻仰?」
紅棗雖不親李杏花,但想著到底是個長輩,且就是一本書的事,便就點頭應了。
殊不了此舉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在場的婦人都來跟紅棗討——都是爹生娘養大的,所以她們自己有了不算,還要替娘家的哥嫂佷女佷媳婦來討一本。
紅棗手里還有的二十本《中饋錄》,眨眼便被討走了一大半。
發完了書,紅棗和謝尚方才進堂屋見李高地和于氏,然後給李滿園和錢氏上禮。
李玉鳳的女婿劉春今兒也跟他叔嬸一起來了。
劉春不是頭一回看見紅棗,但有限的幾次見面里劉春覺得每次看紅棗都跟印象里的不一樣,都比印象里的人影更好看。
不怪謝家大房大爺願意娶紅棗這個莊戶姑娘,劉春想︰確是花容月貌,國色天香,非她兩個姐妹所能比。
劉春只顧直眼看紅棗,卻沒留意到唱禮地顯榮一直瞟著他皺眉。
李家這個二房姑爺著實無禮,顯榮氣恨地想︰竟然直盯著他家大女乃女乃瞧!
他家大女乃女乃是他能隨便瞧的嗎?這要置他家大爺于何地?
真是個野人!
李貴雨則看著紅棗拿來的綢緞等錢物嘆暗嘆他妹玉鳳沒福——搶婚書得罪死了紅棗,錯過了多少好處?
這一回小定目測又是三四十兩。
賣了半年的菜,天天婆婆媽媽地交道一根蔥半兩面的雞毛蒜皮,李貴雨自是越發地精細愛算了。
堂屋出來,紅棗依禮來看李金鳳,時李玉鳳正在屋里和李金鳳說話。
四目相對,李玉鳳站起身,畏縮地讓出了李金鳳身邊的位置。
紅棗看李金鳳戴著足金頭面穿一身她給的大紅錦繡灑金袍裙,而李玉鳳上身一件桃色布棉短襟,系一條光面紅裙,頭上就插了兩朵紅絨花,只耳朵上戴了一對金丁香,還是她結親那年得的——其穿著打扮連她院里跑腿的小丫頭也不如。
陸氏江氏孫氏也都在屋,先她們已見過王氏,現看到紅棗又都站起身招呼。
相互寒暄見禮重新落坐,紅棗被錢氏推讓到金鳳身邊最近的位置。
紅棗笑笑沒有推拒,拉著她娘王氏一道坐了。
李金鳳既然能家常的給她娘描繡樣哄她娘開心,紅棗想︰她必是要在今天給足李金鳳面子的。
就當是人前給她娘撐腰了。
理好裙擺,紅棗看眾人都已坐下,只李玉鳳一個人還炕尾站著。
看屋里眾人,連她娘也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紅棗心中嘆息——風水輪流轉,十年前族人聚會,她娘也曾是這般的尷尬隱形。
紅棗出聲道︰「玉鳳姐姐,你也過來坐吧!」
就是死刑犯還有遇大赦活命的機會,紅棗暗想︰而李玉鳳,今年不過十六歲,六年前更是才只十歲——十歲的孩子犯了一個沒殺人沒放火的錯就再無翻身機會,這也太不人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紅棗即便不待見李玉鳳也不願意她因為自己的緣故而落到當年她娘一樣的境遇。
李玉鳳、郭氏聞言自是喜出望外,就是陸氏、江氏、錢氏、孫氏、甚至李金鳳臉上也明顯地透出高興,而李杏花更是直接拉了李玉鳳一把,只她娘王氏的臉陰沉了下來,于一屋喜氣中特別矚目。
紅棗拉起王氏的手,討好地搖了一搖,王氏哼了一聲,到底轉過臉來恨道︰「就你好心!」
紅棗笑笑沒有說話,王氏也不在言語。
陸氏、錢氏等人度王氏的臉色默契地不再提玉鳳而改夸《中饋錄》,如此王氏的臉色才漸漸好看起來……
郭氏一點都不在乎旁人的話,她悄悄地告訴李玉鳳道︰「好了,有紅棗剛這一聲姐姐,你這場劫可算是過去了!」
李玉鳳听得眼眶發酸,但今兒是金鳳的好日子,只能強行忍著——她不能再犯忌諱!
陳玉由陳寶以及十個族兄陪著趕了四輛雙駕騾車過來。騾車太多,李滿園院里停不下,便停在了前面李滿囤的院子。
無暇看擔進屋來的整豬整羊等物,李高地眼楮只盯著其中兩匹紅金和綠金綢緞——陳家近山,李高地心塞地想︰哪得這樣的織金綢緞,不用說必是長子或者紅棗給的!
滿囤一家子對桃花倒好,舍得幫襯,卻也不想想桃花一家視他如仇,這些年都不登門……
于氏有病在身,精神不大好,倒不似早年那樣七竅玲瓏,見一知十。
于氏根本沒留意綢緞的顏色。她只在看到聘禮的四十吊錢時方才嘆了一口氣,心道︰如她所想,陳家的家境確是好劉家太多,而玉鳳年歲也比三房金鳳更合適陳玉——玉鳳沒福啊!
看著陳家搬來的豐盛聘禮,李玉鳳的女婿劉春心里莫名發堵。
劉春覺得他先前還是想天真了,人不只是會拿他與謝尚做對比,還會拿他跟金鳳的女婿陳玉做對比。
他比不過謝家大房大爺也就罷了,但若是叫山溝里的陳玉給比下去,就丟人了!
……
不說高莊村李滿園家的喜氣洋洋,只說剛回京的謝子安進屋才剛坐下還未及喝茶,便就收到了御史台的檄文——他又被彈劾了。
謝子安這回被御史台彈劾的罪名是「教子無方,有辱斯文」,緣由就是謝尚給紅棗做序里的「父教女、夫教妻」這六個字公然違背和唆使他人違背聖人「君子遠庖廚」之教誨。
謝子安看完不過笑了笑,便讓謝福收了信——臨近年底,御史台為了完成年終考核個個化身瘋狗,挨門挨戶的咬人,他認真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