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染紅蛋(六月初八)

看到月子房的簾子放下,李滿囤轉身問紅棗︰「紅棗,咱們家現在有多少雞蛋啊?」

生兒子是大事,得給族人報喜,而報喜得送喜蛋。

李氏一族連自家在內共有三十二戶人家。這按照一戶送十個喜蛋算,就得送三百一十個蛋。

然後村子里還有十戶里正里甲。其中去掉自家和族長一家,也還有八家,這也按一家十個蛋來算就又是八十個蛋。

莊子里有十一戶莊僕,這按一家八個蛋算,便是八十八個蛋。

此外城里兩個鋪子的掌櫃和伙計平常也不家來,吃不到家里的喜蛋,所以也得給他們送八個蛋去。

提到城里,李滿囤不禁想起臘八、小年以及剛剛過去的端午都來他家走禮的謝子安,然後便猶豫︰是不是也該謝子安送些喜蛋過去?

雖然兩家門第差距巨大,李滿囤想︰但自古伸手不打笑臉人,他禮尚往來地上門走禮,總不會讓謝家看門人給打出來吧!

所以他還是送十個不,二十個喜蛋過去吧!謝家若是一定不收,那他也就跟紅棗先前說的那樣正好斷了和謝家的走動!

如此三百一十,八十,九十六,二十加起來,就是五百出頭,然後還要加上酬謝何穩婆的蛋,自家吃的蛋,明兒使潘安去青葦村接他妹子李桃花時捎給他舅的蛋以及六月初十兒子洗三招待近親們的蛋——算來算去,李滿囤大手一揮,干脆決定準備六百八十個喜蛋。

先前六月初一,余莊頭送來的兩百個雞蛋的月例還沒有動。此外家里日常養了兩窩雞,現在這個季節每天都能撿十七八個蛋,故而近半個月的工夫王氏自己也攢了有兩百個雞蛋。

「爹,」紅棗答應道︰「家里現有四百個雞蛋。夠嗎?」

「還差一點,不過沒關系。紅棗,你先把庫房開了,讓四丫她們把這四百個蛋先拿出來煮了,我再去找一下余莊頭頭,讓他從莊子里給我勻些來!」

莊子里空地多,莊僕們家家都養兩窩甚至三窩雞——莊僕們日常吃不完的蛋都放在鋪子里賣。故而幾戶人家隨便湊湊,一準就能給他湊出夠數的蛋來。

說完話,李滿囤出門找余莊頭去了,而紅棗則拿了鑰匙開東廂房,招呼四丫五丫來幫忙撿雞蛋——廚房因為有灶燒煮,氣溫較別處都高。雞蛋存在廚房,容易散黃。

還有,夏天蚊蟲多。被蚊蟲叮咬過的雞蛋也容易壞。故而為了更好的保存雞蛋,王氏就把雞蛋存在東廂房的壇子里。

把雞蛋一個一個的從壇子里拿出來放進竹筐。一筐一百個,足抬出了四筐。

把雞蛋筐放到井台邊,紅棗又抓了稻草來扎成把子分給四丫五丫沾了井水擦洗雞蛋。

四丫不是頭回看到四百個雞蛋,但卻是頭回看人一氣煮四百個雞蛋,不覺好奇問道︰「小姐,一會兒咱莊子要來多少人啊?要準備這許多的蛋茶?」

「蛋茶?」紅棗疑惑地抬起頭看著四丫問道︰「沒人來。這些蛋都是準備做喜蛋送人用的。一會兒這蛋都要連殼下鍋,所以這蛋殼一定得洗干淨?」

「雞蛋連殼煮?」四丫覺得自己一定是听錯了。

「雞蛋連殼煮,不就是白煮蛋嗎?你們家常不吃?」紅棗也覺得匪夷所思。

「白煮蛋?」四丫搖頭道︰「沒听說過。」

「我們家常一般都吃韭菜炒雞蛋、黃瓜炒雞蛋、青菜炒雞蛋、白菜炒雞蛋,再就是打蛋花湯。」

先前鴨蛋便宜,兩文一只的時候,四丫她們家常吃的其實都是炒鴨蛋。然後從市面上出了咸鴨蛋,鴨蛋的價錢漲到四文後,四丫家方才家常吃上了炒雞蛋。

到了今年,因為李滿囤城里的鋪子開始售賣雞鴨蛋,四丫家更是多養了一窩雞和一窩鴨賣蛋——如今一天能多撿七八個雞蛋、五六個鴨蛋,家里多收入十來文錢,連帶的她家現也能天天都炒盤雞蛋當菜。

「蛋茶呢?剛你還說你們吃蛋茶的?」

「蛋茶,我們都是只有辦事的時候才吃,家常並不吃!」四丫道︰「比如我大哥和我嫂子結婚洞房,我嫂子生孩子做月子,都是要打蛋茶的!」

紅棗……

如此,紅棗想︰按四丫的說法,他們莊僕只有辦事的時候,才舍得吃整個的雞蛋,而平常不管是炒雞蛋,還是燒蛋湯的做法都是方便把少個的雞蛋分給更多的人吃。

所以,雖說讓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卻由不得她不信——莊子里的莊僕們,家常從未吃過白煮蛋。

其實仔細想來,紅棗又想︰先前她家未分家前,她女乃管著廚房,家常飯菜也從未有過水煮蛋不說,就是蛋茶也很少。往往只有家里來客,比如她姑李杏花家來,才會給打幾個雞蛋,待女婿——但這個蛋茶,一般只她爺女乃、她姑和姑父以及他三叔、李貴雨他們才有,不說她一家子了,就是她二叔也都經常得沒份!

似她家現常吃水煮蛋,說不準還是因為分家前她經常拿炕洞來焗雞蛋的緣故,以致她爹娘都習慣了整個的剝吃雞蛋。

好吧,紅棗服氣,四丫沒吃過白煮雞蛋。那麼咸鴨蛋總該吃過吧?

紅棗道︰「白煮蛋和咸鴨蛋一樣洗干淨後連殼下鍋,然後拿清水煮熟就行!」

提到咸鴨蛋,四丫恍然大悟——她家今年做過兩壇,雖說不大成功,沒有出油,賣不上價,但家吃味道也是極好的。

「小姐,」四丫又問︰「這白煮蛋煮好後也是和咸鴨蛋一樣切開來吃,一人一瓣嗎?」

紅棗……

紅棗覺得心好累呀,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道︰「這白煮蛋一般都是和蛋茶一樣都是整個的給一個人吃。」

「然後,白煮蛋剝開後,若是覺得里面的蛋白蛋黃沒味也可以和吃粽子蘸糖一樣蘸醬油吃!」

「還要蘸醬油吃?」四丫驚呆了︰「這雞蛋蘸了醬油可不得四文一個,才給一個人吃?」

不過听起來很好吃的樣子怎麼辦?她好想吃啊!

聞言紅棗徹底沒了脾氣,喃喃解釋道︰「這不是辦喜事才這樣吃嗎?」

不過,紅棗暗地里卻想︰今兒經過四丫這麼一說,但是能說通這世的人,吃腌咸菜、腌蘿卜、腌肉,卻唯獨不吃腌鴨蛋的緣故——這世大部分的人家,家常舍不得按人頭給吃整個的雞蛋或者鴨蛋。

這真相,真是現實得讓人淚奔!

煮雞蛋听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卻是個技術活。比如紅棗這世也是試驗許久才試驗出了在沒有了前世煮蛋神器加持的情況下煮出好吃雞蛋的正確方法。

但紅棗家常煮雞蛋一次就只煮十個八個,而今天她家卻要一氣煮幾百個雞蛋——這幾乎都快趕上紅棗前世食堂大師傅的煮蛋日常了。

現家里總共就這麼幾個人,其中四丫看來是不行了——她壓根就沒吃過白煮蛋,連帶的五丫也不用問。于是,紅棗把目光轉向了井邊腿雞毛的余甘氏身上。

余甘氏見狀立嚇得蹲退一步,然後抓著一把濕雞毛擺手推辭道︰「小姐,小人不成。小人在家看過婆婆煮雞蛋,破裂很多,故而小人至今還從來未曾上手試過!」

紅棗……

自從煮雞蛋神功大成之後,紅棗嫌棄她娘煮的雞蛋都是溏心——不似煮熟的蛋黃能蘸醬油好吃,故而紅棗都一直堅持自己煮雞蛋。

紅棗沒想到余曾氏這人平常看著不言不語,竟然會回家練習水煮雞蛋,心中頗有幾分感動——雖然看起來余曾氏在家煮雞蛋煮得不大成功,但她能有這份想頭,也算是有心了。

好吧,紅棗認命,今兒這四百個蛋,以及她爹一會兒找余莊頭勻來的雞蛋,都得靠她來煮了——誰讓她是小姐,是這伙人里的頭呢!

享其福,就得擔其責啊!

紅棗想了一想,然後就安排五丫幫她洗雞蛋,四丫幫余甘氏繼續準備招待何穩婆的飯菜。

生平第一次似食堂大師傅一樣要燒煮幾百個雞蛋,紅棗不敢托大地煮滿一鍋,故而先只數了五十個雞蛋下到鍋里煮。

蛋才下到鍋里,李滿囤就回來了。

听說雞蛋才剛下鍋,李滿屯頗為奇怪問道︰「這蛋歷來不都是上蒸籠蒸嗎?怎麼還要下鍋煮呢?」

紅棗……

走進廚房里,李滿囤揭開鍋蓋看到小半鍋的雞蛋,立刻說道︰「紅棗,趕緊地把雞蛋全從鍋里撈出來放到蒸籠上去蒸。雞蛋不能這麼煮,不然火一大,一鍋蛋就全破了!」

李滿囤雖然家常的不進廚房,不煮雞蛋,但他沒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啊——先前他幾個佷子出生,他看他後娘染紅蛋都是先用蒸籠蒸熟雞蛋。

得了李滿囤的指點,余甘氏很快地就一屜六十,蒸好了六屜雞蛋。

雞蛋蒸好,李滿屯調了整一缽頭顏料用來染蛋。

染蛋比蒸蛋還容易。李滿囤拿一個撈餃子的竹耙漏裝了雞蛋放到顏料缸里滾一下,然後撈出來,放在干淨的稻草上瀝干就好了。

紅棗見雞蛋數多,擔心她爹一個人忙不過來,就也拿了一個耙漏來說道︰「爹,我來給你幫忙!」

「這兒不用你,」李滿囤擺手道︰「這生孩子的報喜蛋都得我這個當爹的來染才行!」

「倒是一會兒余莊頭送的兩百八十個蛋,你拿到後趕緊洗了上鍋蒸熟了才好!」

李滿囤說的是高莊村的習俗,但紅棗听到李滿囤話里的語氣,然後再看到他染蛋時,嘴角不可自抑地地上翹卻莫名覺得難過——當年她的出生,其實是讓她爹失望了吧!

染蛋的功夫,余曾氏出月子房和李滿囤道︰「老爺,剛何穩婆讓咱們不要忙活了,她有啥吃啥,吃了就家去,不耽誤咱家的事?」

李滿囤一听就不樂意了︰「這哪里能行?何穩婆辛苦了一回,我咋能連頓飯都不給好好招待呢?」

俗話說「落袋為安」。今兒自王氏平安生產後,何穩婆心里就一直掛心那十兩銀子的事兒——她恨不能立刻飛回家去使兒子進城報信,然後拿了銀子家來,她才好放心。

李滿囤家準備的飯菜雖說不錯——剛何穩婆可是听到了院里殺雞的動靜,知道今兒這頓飯里有雞,但比起十兩銀子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隔著門簾,听到李滿囤挽留的話,何穩婆看著天上的日頭心中著急,便自己打簾子走了出來說道︰「

滿囤啊,咱們都多少年的交情了,還在乎這一頓兩頓的?」

「今兒你家里忙成這樣,又何苦再特地為我一個人忙一頓飯?而我也這把年歲了,又能吃得了多少?」

「所以滿囤,今兒你听我的,你今兒大喜,要忙的事太多,就別再為我忙活了。現廚房里有啥軟綿的吃食,你弄些來,我和你家里的一處吃了,就家去!」

「你也別擔心我吃不上你家的好酒席。馬上六月初十,我還得來給你兒子洗三呢!」

「那天你家要辦席吧?」

「我實話告訴你,我這人吃飯呢還喜歡喝口酒,你今兒請我吃飯,誰能陪我喝酒?我知道你家有酒,還是好酒,但只我一個人喝有啥意思?所以,倒是我今兒早些家去,你我都便宜。然後洗三那天,我多喝兩杯也就罷了!」

話說成這樣,李滿囤便知挽留不住,只得無奈笑道︰「何穩婆,你既這樣說,那就這樣辦吧!只洗三那天的酒席,你一準地得多喝幾杯才是!」

「放心吧!」

如此,余甘氏送了準備好的紅燒肉、紅燒魚、同心財余、炸肉丸子和兩碗雞湯面進了月子房。不一會兒何穩婆吃完就拎著李滿囤給準備的二十個喜蛋的籃子家去了!

一進家何穩婆就忙不迭地叫兒子套車,而她自己則進屋研墨,然後又打開衣櫥,拿出櫥底下層藏著的一個木匣子來。

打開木匣子,取出里面一本封面寫著《高莊村》三個字的自制賬本,何穩婆翻到後面空白處寫下「李家三房李滿囤兒子(空)生辰……」

寫完賬本吹干收好,何穩婆又拿一張紙重寫了八字後折好,出房交給兒子囑咐道︰「趕緊的,這個八字送到城里四海酒樓交個掌櫃的,就說是福字一號房客人要的。」

「你一定記住,得掌櫃的把這客人寄存的十兩銀子給了你,你才能把這紙給他,知道嗎?」

打發走兒子,何穩婆又叫來兒媳婦許氏︰「許家的,你把今兒午晌字寫的天干地支拿來我瞧瞧!」

穩婆這行當,傳媳不傳女。何穩婆的兒媳婦進門三年,才剛認全了《千字文》和《百家姓》,現正學拿筆寫八字呢!

作者有話要說︰  白煮蛋蘸醬油算啥,

寫好這章,我吃了一只珍貴的茶葉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