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16、桂莊土特產店(三月初五)

三十三家巷的宅子就在北街上。早起, 紅棗跟她爹在客堂前坐上潘安進城送菜的騾車。

紅棗上車瞧到為了騰地方而堆疊在一起竹筐, 不覺笑道︰「爹,這清明都過了, 估計這野菜也賣不了幾天了。」

紅棗家的菜園雖然才剛撒種,但村里宅子的菜地,隔年的老韭菜根爆出的新葉已有尺長。故近來紅棗吃了不少的韭菜炒雞蛋。

「不怕, 」李滿囤一點也不擔心︰「這蘆蒿、薺菜是賣不了幾天了,但野菜沒了,還有豬草啊!」

「現地里同心菜、蒲公英都起來了!再還有後山的黃花都打了朵,估計再有半月也能摘了賣了。」

老北莊里有的是荒地,李滿囤想︰不能種糧, 那麼就賣草,不, 賣菜, 也是一樣。除此,往後還有黃花能賣。這些可都是錢啊!

黃花倒也罷了, 橫豎是直接賣給了藥鋪, 但賣豬草,紅棗心念轉過撐不住笑了︰「爹,你這鋪子又是賣野菜,又是賣豬草,對了,還賣樹苗、雞蛋,再叫李家糧店可不大合適。」

「有點名不副實!」

李滿囤一想也是, 城里的糧店從來都是只賣糧食,不賣菜。現北街生意已經做出來的鋪子也就罷了,這馬上要開的兩家鋪子,總不能再這麼掛羊頭賣狗肉吧!

「紅棗,」李滿囤問道︰「你可有什麼好主意?」

「這改建的鋪子開業也是要掛店名的!」

剛紅棗只是玩笑,沒想她爹竟當真來問她主意。不由一愣,轉即笑道︰「爹,剛我只是隨口一說。」

「隨口的有道理就行。」李滿囤覺得他閨女是真聰明,連隨口都隨口得有道理。

紅棗想了想,想起前世淘寶上賣各種農產品的土產店便試探說道︰「要不就叫土產店吧?」

「鋪里賣的,不管是現在賣的糧食、野菜、雞蛋、樹苗,還是準備賣的豬草、咸鴨蛋、果子和羊,都是咱莊子土產。」

「就叫老北莊土產店,怎麼樣?」話剛出口,紅棗自己就搖了頭︰「不行,這老北莊原是謝家給起的名,城里很多人都知道。」

「爹,咱家最好給莊子重新起個名。讓人听了,想不起謝家來。」

紅棗說的的確是件大事。李滿囤也不想別人有事沒事就鑽洞扒眼地跟自己打听自己和謝家交易的內情,便就凝神深思。

把鋪子近來的生意一樣樣想過,李滿囤終于拿定了主意,然後說道︰「咱們莊子桂花樹多,咱們鋪子也賣桂花樹樹苗。不如,就叫桂莊吧。」

而且,桂花還和科舉有關,且桂和「貴」讀起來一個音,寓意也是一等的好。

「桂莊?」紅棗念叨︰「桂莊土產店。」

紅棗覺得他爹莊名起得不錯,深得前世網絡起名精髓——討盡口頭便宜,立刻拍手贊道︰「這個名好,誰提起咱家莊子,都要客氣一聲`貴莊`。」

「比先前叫老北莊強多了。」

听了紅棗的夸獎,李滿囤心中得意,轉而問余莊頭︰「余莊頭,你覺得咱們莊子改名叫桂莊怎麼樣?」

余莊頭久經人事,自然是滿口說好。于是這莊名便就這樣定了︰桂莊。新開鋪子的店名也定了︰桂莊土產店。

紅棗以為萬事大吉,不想余莊頭卻提了個疑問︰「老爺,小姐,這一個鋪子的名字定了,還有另一個鋪子的名字呢?」

還有一個?紅棗一時沒反應過來。

李滿囤道︰「三十三巷的鋪子先改建,這個名就先給三十三巷這個鋪子用。」

「柳葉巷的鋪名,就再商議!」

「再商議啥?」紅棗奇怪問道︰「兩個鋪子,不能都叫‘桂莊土產店’嗎?」

「客人一瞧,就知道兩個鋪子是一家,東西是一樣的。」

前世的連鎖店,星爸爸、麥姥姥、闔家超市,哪怕一條街有十個一樣的店,也都是用一樣的名字啊!

「小姐,」余莊頭跟紅棗解釋︰「這店名一樣,賬本就是一樣,最後匯總到老爺手里就搞不清楚了」

「比如謝家的莊子,幾十個,每一個名字都不一樣。」

「就是防備賬房出錯!」

「怎麼會?」紅棗終于明白了余莊頭的意思,一時間頗有些哭笑不得——以她前世it軟件開發上最基本的mvc架構模式來分析,這店名就是展現給顧客的view,賬簿就是由掌櫃存儲,然後供給東家分析使用的data,這兩者在建模上可以完全獨立。

沒辦法,這世沒有it,自然就沒有其上發展出來的建模理論。所以當下紅棗只能耐心解釋道︰「這店鋪的招牌是給客人看的,這內里的賬本是我們內部記載的,這兩者之間雖有聯系,但卻沒必要限定兩個一定要用一樣的名字。」

「兩個店的招牌,中間的大字可以都寫‘桂莊土產店’,然後下角的落款可以一個寫‘三十三家巷分店’,另一個寫‘柳葉巷分店’。」

「顧客們進店就看大字,我們鋪里的賬本就用小字名,不就行了嗎?」

李滿囤听了便覺得紅棗這個命名方式不錯,听著特別氣派,好似自家名下開了幾十家店鋪一樣。于是他立刻贊道︰「這個法子好!」

「就這麼辦!」

有李滿囤一錘定音,余莊頭便就沒再說話。他擱心底琢磨良久,終于琢磨出紅棗話里的意思,當下看紅棗的目光就不一樣了––把賬本名和店鋪名分開,雖然看似簡單,但謝家賬房那許多人才這些年竟一個也沒想到,于是便搞得謝家莊子、鋪子的名字五花八門,就連他們自己也被每年年底的分類總賬攪得暈頭轉向,生不如死。他們自己算錯了賬,被管家發現,挨了教訓,回頭就拿他們這些報賬的小莊頭撒氣,把他們罵得狗血噴頭,還被摔賬本,被勒令重新報賬。

想得正出神,余莊頭忽覺車身一震,下意識地抬頭,卻見騾車已停在了鋪子前。

張乙跟著余財多、余德、余信在騾車還沒停穩前,就已自鋪子里迎了出來,拱手行禮道︰「小人*見過老爺、小姐。」

李滿囤當下極有派頭的一擺手︰「罷了!」

得了這句話,張乙和余德、余福方才去車後搬野菜。

余莊頭問弟弟︰「鋪子,你走得開嗎?」

「老爺現要去三十三巷說鋪子改建的事兒。」

余財多點頭道︰「余福可以看店,我再留下張乙相幫著,就可以了。」

說話間十來筐野菜已經卸完,余財多跑去和三個人說了一聲,便只帶了余德一個人過去。

紅棗第一次來三十三家巷。現她見這家鋪子果然還只是個近著巷口的宅子,不覺暗笑︰她爹現也算是有商業頭腦,都會破牆開店了。

只不知這世是不是也有城管?城管會不會勒令他爹復原宅子,以保證市容市貌?

三間門堂,沒啥好說的,肯定是大門移到離北街最遠的西間,原來的門堂和最近街口的東間做鋪面。

兩個鋪面間的隔牆打通,南牆統一改成鋪子用的搭子門,原北面沒牆的地方則砌上牆,而現有的廚房門則繼續留著以做店鋪的出入。

店鋪後的院子,則要加建東西廂房各三間。其中,東廂房中打頭的一間做廚房,其他兩間做庫房;西廂房的堂屋則做賬房,兩邊的房屋則做臥房。

這六間房中西廂房南北兩間打炕,然後堂屋做火牆,東廂房的廚房則要砌灶。

而原先正房兩間臥房的炕要也改建,將炕洞都改到屋外來。

這一條是李滿囤特地提出來的––人命關天,李滿囤可不想攤上人命。

如此,這處鋪子便就有四個臥房了。

除了廂房外,還要搭著西圍牆搭了一個牲口棚,以供送貨的騾子或者牛歇腳。東圍牆也要搭了一個棚子,堆柴禾。

至于院子里圈塊地種菜啥的,李滿囤就不管了,由著管這鋪子的余財多安排。

和余莊頭和余財多商議定鋪子的改建,李滿囤方同紅棗去街上買浴桶。潘安則和余莊頭回莊子拉人。

自二月初四二兒子張乙離家後,張老實就再沒見過張乙。

其間,張老實也問過兩次潘安,潘安都回說張乙好得很。

張老實和潘安不相熟,故也分不清這是寬心話還是真話。

而他的婆娘趙氏這些天在家想想就哭,且有越來越厲的樣式,連住新瓦房都止不住她的眼淚。故張老實便決定趁蓋房的機會瞧瞧兒子。

有七個人出莊建房,此外還要加上工具和搭棚子的木頭,故而這次進城,潘安和潘平兩兄弟各趕了一輛牛車。

張老實今年44歲。44年來,張老實從未離開過老北莊。坐著牛車,張老實看著牛車一路駛過客堂,駛近莊門,心里莫名的感到緊張。

莊門前,牛車停下。張老實看著陸大的兒子陸虎穿著新嶄嶄的灰色衣裳從門堂里飛奔出來,迎著潘安、潘平笑道︰「安哥、平哥,我這就給你們開門!」

看著陸虎罕有的笑臉,張老實詫異得抬起了臉––這是那個木訥的陸虎?

人人都說張老實和陸大抱錯了兒子,陸虎性子木訥,比張老實還甚,而張乙跳月兌調皮,也超陸大。故這次,余莊頭要學徒,只這兩家舍得孩子出來受□□和規矩。

現瞧到和張乙一同出來的陸虎的長進,張老實心中也升起希翼––余莊頭慣會調理人,希望張乙也能有些長進。

陸大也是一個多月沒見兒子。先听說陸虎只得了個看門的差事,陸大還為此起了後悔––兒子原就不靈泛,現整天開門關門,其他活計一點也不學著做,將來的日子要咋過?

今兒陸大突然見到含笑說話的陸虎,一時間也是有點懵––這真是他兒子?

說著話,陸虎跑到一般專供牛車進出的東側門口。他拿鑰匙開了鎖後便手腳麻利地拉開兩扇大門。

站到牆邊,目送牛車通過,陸虎瞧到第一輛車上坐著的陸大,立叫了一聲︰「爹!」

先前在家,陸虎見天干活,少與人言,性子自然木訥。

現陸虎被派來看門,活計清閑,先前被壓抑的少年心性自然就一點點顯露出來。

再加上同他一起看門的余祿巴不得陸虎能盡快替了自己的看門差事,他才好去城里鋪子做伙計,故而余祿對陸虎也是多有指點––余祿把家常招呼人的話一句句教給陸虎,讓陸虎沒事就在門堂里背。

陸虎是個老實孩子,他見余祿日夜都在門堂不回家,他也就不敢提回家的事兒。由此陸虎日夜背誦,不過一個月,他便就能獨自應付這听門的差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家的賬房等待紅棗去建模改造

有評論提到紅棗前世it的目的,現在知道了吧。

紅棗除了會追星,會撕逼,還會建模,會大數據分析啊!

看到最新的「古代才藝秀」征文,我在想要不要給紅棗報個名,畢竟在古代按照數據庫三範式建立的賬本條目也是絕無僅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