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1、送上門的莊子

送上門的莊子

八月十六,王氏珍惜地包好那套李滿囤買與她的天藍色衣服和包頭巾,收進衣櫥,換穿上家常的舊衣,開始日常勞作。

李滿囤瞧見,頗覺奇怪,問王氏:「衣服收起來,干嘛」

「拿出來,穿啊!」

王氏笑道:「這細棉布不禁穿,我留著得閑的時候,再穿。」

李滿囤聞言,也就罷了。

紅棗得了布鞋,只舍得在家里穿。她家五間瓦房都是青磚鋪地,不髒鞋。

所以,跟王氏上山,紅棗依舊換了草鞋。

李滿囤則出門去找師傅回來挖地窖。秋收在即,他得挖個地窖存紅薯。

李家三兄弟的山頭在一處,王氏上山的路上遇到了郭氏和她閨女李玉鳳。

妯娌相見,雙方不過點頭問個好,然後便各行一方。

擦肩而過的瞬間,郭氏瞧見紅棗身上的新衣,不覺一愣。村里人常穿的都是自織自染的家織布。家織布中從沒有紅棗身上這件粉藕,這樣清新素雅的顏色。

不用想,郭氏瞬間就肯定紅棗身上這布是城里買的。

這死丫頭倒是好命,郭氏心說:她娘不會織布,她爹就舍得給她買布穿。瞧這布的顏色,還有質地,郭氏目光如炬地凝在紅棗衣脖領上的那圈嬌艷的海棠繡花上,眼里幾乎嫉恨出血來。

這衣裳,這衣裳,竟然是城里繡莊出的成衣!

郭氏的娘家姑姑,好命,嫁進了城。城里日子舒坦,不必似村里整日勞作。她姑姑日常得閑,便即就從繡坊拿些輕快活計回家做做。年節回娘家,郭氏每每都能從她女兒身上看到這個花樣。她姑姑說繡莊里有這個花樣的女孩子衣服得300文一套,她買布自做,一套才100文。

文,這套衣服300文,紅棗這丫頭,小小年紀,竟這麼敗家,也不怕折了壽數。

郭氏想著想著,忽然笑出了聲:這大房能有多少家私,禁受得住這個敗法。虧婆婆還想將三房的孩子過繼給大房,得大房那個山頭。

呵呵,郭氏冷笑,照大房這個敗法,將來,還能剩什麼給三房?別是,到時候,還要三房倒貼錢給大房養老。

對于近來于氏偏幫三房,郭氏極度不滿,現既有機會看笑話,自是要順其自然。

「玉鳳,」郭氏瞪了女兒一眼,囑咐道:「回去,看到紅棗她們的事,一個字,也別說。」

「知道嗎?」

李玉鳳奇怪地問:「我沒事說紅棗干啥?」

郭氏一想也是,便即笑道:「我不過白囑咐你一句。」

李玉鳳也笑了,轉即問郭氏道:「娘,紅棗身上的衣裳是城里買的吧?」

「可真好看!」

郭氏聞言,登時氣了個倒卯,她咋生了這麼個蠢貨讓她別說,她還偏說。

忍住氣,郭氏只好編了通話來糊弄李玉鳳。

「唉,你不懂。」

「昨兒你看見了,你爺問你女乃,為啥沒叫你大伯來。」

「你女乃說紅棗沒新衣,你大媽在家做衣服。」

「你若是回家亂說話,讓你爺誤會你女乃。」

「你可就是不孝。」

「所以,你大伯一家,誰穿啥,你可都別管,別說。」

「這樣,有什麼事,也都和你沒關系。听明白了」

李玉鳳雖然還是不明白,嘴上卻是答應了。但心里還是想著,紅棗的衣裳可真好看啊!

李滿囤進了城,在北門附近的茶館,找了一個頗有資歷的中人,與他講了自己打地窖和打井的要求,中人想了想,便即就在北門外一堆蹲地找活的短工中找到一個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瘦小老頭。

「這是崔師傅,」中人與李滿囤說:「城里最有名的打井師傅。」

「城里縣衙和文廟的井,就是他祖上打的。」

「他今年五十,打了近四十年的井。」

「這城里一多半的井,就是他帶著徒弟打的。」

李滿囤听中人說得玄乎,但瞧那老頭那沒四兩肉的胳膊,心中充滿了懷疑。

中人,多精的一個人啊,當即就不高興了,和李滿囤說:「我不知道誰介紹你來找我的,但你找了我,就得信我。」

「不信我,就別找我!」

李滿囤每次進城,偶爾在城門外歇腿時,都能見到這個中人與人找幫工,看似信譽極好的樣子。

現听中人這麼一說,便即點頭道:「沒人介紹我來。」

「我是往常進城,曾瞧見你,與人說和。所以,是我自己找過來的。」

「現你既這麼說,我就信你一次。」

那中人听了這話,倒是笑了:「你倒是直爽脾氣。」

「那就說定了,崔師傅帶兩個徒弟,去你家打井挖地窖,一天工錢兩百錢,包吃不包住。」

「包吃,午晚兩頓,得每頓有三碗酒,一碗肉得有一斤。」

听了這話,李滿囤總是明白這師傅為啥這麼能耐,還擱這兒蹲著了。感情是譜太大。

一天二斤肉,六碗酒,這便即就是近80錢。一般人家,確實不舍得。

不過,現李滿囤,不在乎錢,他只在乎井。他家人少,太多的活要做,他不想把時間和氣力花在擔水上。現在的李滿囤,舍得拿十吊錢出來打井。

說好了,明日一早北城門口見,李滿囤謝了中人五十文錢,便即就去四海樓買酒,順便問問許掌櫃,還要不要豬油熬八爪鰲。

許掌櫃見到李滿囤,極是高興。跟他說:「我還說你今日再不來,明日去你家堵你去。」

李滿囤聞言一愣,下意識問道:「咋了有什麼事嗎?」

「還能什麼事?黃金醬啊!」許掌櫃低聲道:「我給你透個底。」

「我們少東家來了。」

「要見你!」

「見我」李滿囤迷惑了:「見我干啥?」

「好好想想,」許掌櫃拍拍李滿囤的肩:「我先去通報少東家。」

「估計,一會兒就會請你。」

李滿囤思索一番,總不得要領。最後干脆不想了。見我,李滿囤想,再見我,我也咬定十吊錢,不給降價。

沒一刻,許掌櫃過來,把李滿囤請進了正房的堂屋。

難怪,李滿囤想,許掌櫃見自己總是廂房,原來這正房是給東家留著的。

四海樓的少東家謝子安,雖然瞧著年輕,只不過二十出頭,但真實年齡則是和李滿囤一樣,都是三十五歲。

寒暄過後,雙方分賓主坐下。

「李爺,」謝子安一拱手:「今兒請您過來,為的是您的黃金醬。」

「您黃金醬好,」謝子安挑拇指贊道:「喜歡的人也多。」

「一直供不應求。」

「所以,我今兒想問您一聲,這方子,您賣不賣?」

賣方子李滿囤聞言一愣,這事他還真沒想過。李滿囤原先想的是,今年他家先攢點家底,待明年就把這八爪鰲的事告訴族里,讓族人一起發財。

後來,李滿囤見族人因枸杞都發了財,日子都過得好,便即就決定把這方子留下,作為自家的主要進項cc他家人口太少,不能少了錢財防身。

謝子安瞧著李滿囤變幻的臉色,繼續說道:「李爺,我在你們高莊村西邊不到二里地的地方,有個小莊子。」

「雖然莊子,不大,但里面也有三十畝水田,八十畝旱田和十來個山頭,一百三十畝山地。」

「可能還有幾塊荒地,」謝子安微微笑了笑,然後接著說道:「莊子里還有莊戶11戶,大小63口人,牲畜有兩頭牛、兩頭騾子,以及各種房屋五十來間。」

「似這樣一個莊子,現在市價值1200兩,而且,有價無市。」

「李爺,我拿這莊子換你方子,如何?」

謝子安沒有吹牛,現在一畝水田8兩,三十畝,就是240;旱田一畝五兩,八十畝,400兩;山頭,現在市價一畝一兩,130畝也是130兩。如此,三田相加便是770兩,然後再加上地里金秋的收成大概80兩,以及莊里的人口、房屋、牲畜,確是值1200兩。

兩的莊子,一年只產出120兩的農莊,謝子安沒放在眼里,但于李滿囤卻是金女圭女圭。

雖然,八爪鰲來錢快,但卻不長久,誰知道哪天就被其他人發現。要知道「天下可沒有不透風的牆」。

如能拿方子換田,特別是水田,李滿囤是一萬個樂意。只是想到莊子價值過千,李滿囤卻猶豫了,畢竟他這方子說穿了,便即一文不值。

想了又想,李滿囤和謝子安說:「少東家,這個莊子太貴了。我不敢要。」

「這方子,你若真心想要,」李滿囤咬牙道:「你給我十畝水田,我就告訴你。」

只要十畝水田?謝子安聞言一愣,轉細看李滿囤,見他目光清正,眼下三重絲狀陰德紋光澤清晰,再想起先前從許掌櫃處得來的李滿囤教族人買山頭種姜,結果歪打正著制枸杞,讓半城人都跟著收益的消息,便即暗暗點頭:不拘此人先天命格如何,現他行善事,利眾生,面相上已有增福延壽,子賢孫貴之兆。估計,他離得兒子也是不遠。

謝子安雖只是個秀才,但五經里,他主修易經,其人極其畏天知命。他自從知道李滿囤制枸杞,給了半城人生路活計後,便即就收了拿錢打發的心思,而決意與他結個善緣。不然以他謝家,五十來年,只買地不賣地的傳統,又怎會輕易許出一個莊子

既然已決意結緣,謝子安自不會收回莊子,當即微笑道:「李爺,不必擔心。」

「我既主動拿莊子跟你換,便不會後悔。」

「你若不放心,」謝子安停頓一下,轉頭叫道:「謝福。」

一個中年人自柱子後走過來,拱了拱手,並不說話。

少東家吩咐道:「你拿我的帖子同李爺去趟縣衙。」

「把高莊村後面的那個莊子轉給李爺。」

「是。」謝福答應一聲,便即跟李滿囤一伸手:「李爺,您請。」

李滿囤一臉茫然地看著謝子安,心說:我不是說只要十畝水田嗎他為什麼還給我莊子?

謝子安看著李滿囤,只笑不語。

李滿囤將頭轉向許掌櫃,許掌櫃沖李滿囤點點頭。

李滿囤再看那謝福,謝福依舊恭腰伸手,似乎能一萬年不變。

李滿囤沒法,只心里發狠道:這可是你主動送的。我推過了,你還非給我,那我就收下了。

拿定主意,李滿囤拱手道:「如此,我便多謝少東家了!」

謝子安點點頭,笑道:「好說,好說。」

丟下話,李滿囤同謝福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