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5章 嫁給他享福呢(一更)

兩個人回到家,灶房里,孫氏已經淘米下了鍋。

鍋台邊上,兩斤五花肉也都洗干淨切了出來。

肥的,瘦的,分作兩撥分別裝在兩只大碗里面。

「晴兒,咱晌午咋個燒法你來分派。」

瞅見他們二人進屋,孫氏從灶口探了個頭出來笑眯眯問。

楊若晴瞅了眼這些食材,笑著指派起來「肉里面抓一點瘦肉,留著跟萵筍,土豆,還有辣香豆腐干一塊炒。」

「剩下的肥、瘦肉混在一塊做道紅燒肉。」

「胖頭魚的魚頭跟豆腐擱一塊,做盆魚頭豆腐湯。」

「剩下的魚身子和魚尾,剁成塊,放上干辣椒做辣子魚塊。」

「洗了一把韭菜,等會拿兩只雞蛋配著,弄碗韭菜炒蛋、。」

「白菜清炒,蜜汁豆腐干當涼菜。」

孫氏一邊听一邊記,「嗯,這麼一算有九個菜呢」

「九個菜咱這麼多人,應該夠吃了。」楊若晴道。

孫氏又道「今個買田是喜事,晴兒你再想一個菜,咱弄十個菜,湊個十全十美」

楊若晴覺得孫氏說的在理。

想了一下,她打了個響指,「上回還剩下半邊干兔子,干脆做道干鍋辣兔,下酒的好菜呢」

「好,好」

娘兩個合計完畢,開始忙活起來。

楊若晴一扭頭,發現駱風棠還站在灶房里。

「棠伢子,要燒菜了,灶房里煙味重。你還是去隔壁屋坐著喝茶吧」楊若晴道。

孫氏也過來勸「是啊,這大半日的,你都沒好好歇一下。」

駱風棠卻搖了搖頭「我不累,我幫三嬸和晴兒伺弄灶火吧,那也是歇息。」

孫氏訝了下,「那可不成,你一個男伢子咋能做灶門口塞柴禾呢何況今個你還是來做客的」

「沒事的三嬸,我在家也時常給我大伯塞柴禾。」

駱風棠說著,轉身坐到了灶口。

孫氏一臉為難,求助的目光投向楊若晴。

楊若晴知道孫氏這是想讓自己給勸下棠伢子。

楊若晴卻抿嘴一笑,瞅了眼灶口的駱風棠,扭頭對孫氏道「娘,你就隨他去吧,上回余大伯他們來吃飯,柴禾也是他塞的」

「啥」

孫氏驚得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

駱風棠卻是咧嘴笑了下,站起身道「我去院子里拎捆柴禾來。」

趁著駱風棠去外面牆根下拎松毛捆的空隙,孫氏嘆口氣對楊若晴道「棠伢子這股勤快勁兒,真心讓人心疼啊」

楊若晴點點頭「嗯,他確實不懶。」

孫氏又道「在咱長坪村,能像棠伢子這般勤快,還能彎得下腰身的男孩子,恐怕就他了」

楊若晴笑了下,孫氏的意思她明白。

勤快的男人不少,土里刨食,你懶惰了,回頭就得餓肚子。

可這彎下腰身的,確實寥寥無幾。

男尊女卑嘛,家里來了客人,男人都是負責陪客。

灶房這塊的髒活累活都是女人的份內事,男人偶爾抽空去挑擔水家來,都算是不錯的了

塞柴禾洗魚

基本是不可能。

而且據楊若晴所知,老楊頭和楊華明他們洗腳,都是譚氏和劉氏伺候。

「哎,棠伢子他不彎下腰身不行呀,他們家就他和他大伯,女人的活計也得做不是」

楊若晴轉而又道。

啥男尊女卑,說到最後還不是形勢所迫。

將來,棠伢子娶了媳婦,他若是還能保持這樣的作風,那才真佩服他

孫氏卻不認同楊若晴的話。

「你年紀小,有些事兒看不準。」孫氏道。

「我看棠伢子,是真心不賴,將來哪個女伢子嫁給他,享福呢」

楊若晴听孫氏這話,不知為何,臉頰莫名熱了下。

她埋著頭在那切菜,沒有搭腔。

孫氏說這話的時候,邊留意楊若晴的臉色。

發現閨女的耳後根微微紅了一下,婦人心里偷著歡喜。

棠伢子對閨女的心思,婦人看得一清二楚。

閨女對棠伢子,怕是也仈Ji 不離十。

婦人心里更加有譜了,打算等買田的事兒妥善後,就去跟駱鐵匠那私下通個氣兒。

駱風棠拎著松毛捆回了灶房。

母女兩個的話題暫且打住,大家分頭忙活起來。

駱風棠一個人伺弄兩口灶,孫氏打下手,切菜和灌開水。

楊若晴則掌大勺,站在鍋台後面揮舞著鍋鏟。

灶房里鍋碗瓢盆的聲響,奏出一曲悅耳動人的樂章

飯桌還是擺在楊華忠那屋。

落座的分別有長坪村的里正,賣田的李拐子,中間人余大福。

擬定契約的楊華安。

老楊頭,楊華忠,駱鐵匠,大牛叔,還有駱風棠。

九個人,坐了四方。

照著這一帶的規矩,這八仙桌得雙數座。

九個人坐四方,就是烏龜王八席位。

若是一般的家庭聚餐,楊若晴或孫氏誰坐上去再添一座也就完美了。

可這會子是正式簽訂契約,里正都在,女眷,尤其是女女圭女圭是不能上桌的。

楊若晴正想跟孫氏那提議讓大安來坐。

那邊,老楊頭已搶先道「老三媳婦,你去把永仙叫來,他是讀書人,將來是要考功名做大官的,他來添座更吉利」

老楊頭都開了這個口,孫氏和楊若晴也不好再說啥。

孫氏笑著點點頭「好,我這就去叫。」

「娘,你端菜上桌吧,我去喊我大堂哥過來。」

楊若晴跟出了屋子,對孫氏道。

孫氏道「那也成,你速去速回,一定得把你大堂哥請過來。」

「嗯」

楊若晴轉身一溜煙跑去了前院。

算上自己一家住的這後院,老楊家的宅子是兩進的宅院。

大房和二房住在最前頭,那屋子青瓦馬頭牆,典型的徽派建築。

楊若晴極少來這前面的宅子,這會子過來喊大堂哥,她趁機好好打量起老楊家這前屋。

堂屋很長,目測得有將近十米長,寬六米。

一眼就看見中間橫著一口四平米大的天井。

所謂的天井,就是在蓋屋頂的時候,刻意留一個四平米大的空洞。

空洞下面對應的堂屋地面,也挖一個四平米大的池子。

砌上青石板,再留一個出水的渠道通到屋子外面。

一來,可以采光,讓屋子里光線明亮空氣流通。

下雨天,不需要出去漿洗,小衣裳和菜啥的,可以在這口天井里將就一下。

天井把甬長的堂屋割斷為兩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