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0章 以親情的名義

雙胞胎很默契地隱瞞了魏成林回到家鄉的消息,就連魏成林的媽媽都不知道。作為回報,他也很小心地維護著閔柔的秘密。除了抽煙喝酒,還有對她表哥念念不忘的思戀。

閔柔換過很多個錢包,但每個錢包都有同一張照片,那就是喬楠學生證上的一張照片。大概是他高中時期拍的,背景還是大紅色,他留著小平頭,目光炯炯,嘴角帶笑。還是一如既往地英氣逼人,少年感十足。

喬楠是長得不錯,性格也討人喜歡,但是魏成林想不明白,閔柔那麼優秀,她身邊應該不缺青年才俊,怎麼就這麼喜歡她表哥呢?人家都娶妻生子了,她還沉浸在單相思中無法自拔。她的這場自我感動,或許能持續到天長地久。

「誰讓我在小時候就遇見他了呢?我那麼多哥哥,只有他最符合‘哥哥’的定義。他明明還是個孩子,卻知道護著別人,跟他在一起就有安全感。他整天跟男孩子玩,不怎麼跟我們這些妹妹說話,但是每次一開口,就會讓我們笑得肚子疼。」

閔柔喝得微醺,捏著照片,哀傷得讓人心疼︰「我無數次想要忘了他,但是……想要徹底從心底抹掉一個人,多難啊!」

魏成林也不勸她了,他跟喬楠的性格幾乎是完全相反的,也不知道閔柔為什麼要跟自己做朋友。

對待感情,他倆都是稀里糊涂,但又覺得沒什麼不好。繼續自我感動,或者自我催眠,何必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呢?

那次見完閔柔之後,魏成林振作了不少,正好有個大學同學想拉著他一起做張專輯,他就收拾東西,麻溜地回了北京。

天無絕人之路,不行的話,他還可以作曲;再不行,他還可以辦個輔導班,專門教鋼琴。怎麼著都能活,何必要對那些倒胃口的人點頭哈腰,俯首稱臣呢?

他家里並不知道他遇到了這些波折,還以為他在北京過得順風順水,賺著大錢。他回到北京不久,就接到了媽媽的電話,說他姑姑要跟他家借錢,給他表哥結婚買房子。

「她要借多少?」

「她說,想借五十萬,在省城買房子……」

魏成林當時就生氣了,這些人還真以為他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借五十萬就跟借五萬一樣輕松。不僅如此,他們非常擅長打親情牌他們是如何在很困難的情況下幫扶他們孤兒寡母的,現在魏成林有出息了,可不能忘了他們。

他們騷擾得太頻繁了,魏成林想忘都忘不了。他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把他當成財神爺了,隔三差五跟他家借錢。

一開始他人傻錢多,還有種裝大爺的快感。但撒出去的錢多了,他也覺得心疼。仔細一想,他留學的費用幾乎全是女乃女乃出的,親戚們也沒幫他家多少啊!為啥要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給他們呢?

還有一次,他一個頗有「見識」的表哥,在家族聚會上侃侃而談大明星身邊的團隊都是家人組成的,家人嘛,知根知底的,肯定會一條心向著他,有事一起扛,有錢一起掙,魏成林也應該這麼干。要不他一個人在外面單打獨斗,家里也不放心啊!

從小到大,魏成林最缺的就是主見和魄力,他的媽媽耳根子也軟,拿不定主意,一有事就問他。他表哥要給他當經紀人那事,他差一點就答應了,還好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說漏了嘴,孫瑞陽問了幾個問題,直接讓魏成林打消了那個念頭。

孫瑞陽說道︰「雖然我不知道你們那個圈子是怎麼運作的,但是想要當經紀人什麼的,那就得幫你談生意,幫你處理各種關系。他的情商得特別高吧?目光得很精準吧?對口才要求也特別高吧?你那個表哥,能做到這些嗎?或者說,你家其他親戚,能做到麼?」

魏成林呆若木雞,不敢回答一個「能」。他受了些許啟發,回去便給媽媽打了電話,說他現在的團隊挺好的,就不用大家操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間接得罪了他們,反正親戚對他家冷淡了不少。

這次大姑開口就問他要50萬,都不知道能不能還,之前「借」的那些錢,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回來。跟喬家對比一下,那十萬塊錢是魏家主動借給他們的,喬家還正兒八經地打了借條,一有錢馬上就還了。要是他的親戚能有喬家一半的覺悟,那魏成林也不至于如此煩惱。

他回到北京之後,這些家長里短的小事都跟朋友分享了。孫瑞陽一听說他有這些煩惱,便笑道︰「錢在你手里,你不借便不借,誰還能明搶不成?」

「他們終究是我的親人,我現在手里也有點錢,要是不借給他們,又顯得我太無情了……」

「這還不簡單?他們買房買車,你也買。這樣他們一哭窮,你也跟著哭窮,這不就得了嗎?」孫瑞陽說道︰「再或者,你就大張旗鼓地搞投資,在港城辦一個培訓機構,就說把錢全給投進去了,他們還能怎麼辦?」

嘖,這倒是個好主意。

魏成林煩惱了好幾天的問題,孫瑞陽輕輕松松就給出了答案。要是他給自己當經紀人,那豈不是如虎添翼?

不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孫瑞陽醉心于科研,他的終極夢想不只是做一個優秀的醫生,而是一個名留青史的醫學家。

魏成林雖然不太懂那種情懷,但是他確實挺佩服的。

喬琳也說道︰「成林,你可別心太軟了,該幫的幫,不該幫的就不要操心了,你看我姐是怎麼做的!」

喬璐親媽媽家的結構跟李家是一模一樣的,她的親生媽媽是家里老大,她還有一個親小姨,一個親舅舅。

在她親媽媽去世之後,喬家實在無力扶養她,老喬去她親姥姥家找過幾次,但人家也說養不起,尤其是兩個兒女都沒有成親,誰願意帶一個拖油瓶呢?

這些難處老喬也能理解,只好帶著喬璐回了家。老人家雖然沒養她,但還是掛念她的,逢年過節的還會來看看她。但是她那一個姨,還有一個舅,如同人間蒸發一樣,對她不聞不問。

他們態度的轉變發生在喬璐上大學那一年,那年寒假,喬璐的親姥姥去世了,她去參加老人家的葬禮,見到那些跟她有血緣關系的人,竟然陌生得不知道該怎麼打招呼。

那時,她的親戚才知道,他們從家族中踢出去的那個小女孩,反倒成了家族中最有出息的那一個。跟他們家那些不省心的孩子不一樣,人家喬璐上的是他們根本不敢想象的復旦大學,以後前途無量。

從那兒以後,她的親小姨和親舅舅每年總要來趟吉祥路,拿一些快要到期的餅干牛女乃,說是給他們外甥女補充營養。李蘭芝明面上客客氣氣的,但是待他們一走,她就嘆氣︰「這樣的東西,真不如不拿。」

(這里插播一句,有一年冬天,她舅舅送來一箱不知名的牛女乃,包裝上還有錯別字,喬家人誰都不敢喝。李蘭芝覺得可惜,就倒給小貝蒂喝。小貝蒂聞了聞,便冷漠地走開了。

李蘭芝愁得直嘆氣,突然沖小女兒說道︰「狗都不喝,但浪費了可惜,要不你嘗嘗?」

……喬琳氣得跳了起來,又一次追問了好久,她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面對親戚們的示好,喬璐始終淡淡的。她常年不在家,都是老喬替她回禮。喬璐大四才知道這些事,她跟父親說道︰「下次來,直接趕出去,我不認識他們。」

「璐璐,他們畢竟是你的親戚……」

「我的親戚,只有大李家村的姥姥和舅舅,還有住在吉祥路的小姨。」

喬璐冷漠得可怕,甚至讓老喬無所適從。但是他明白,大女兒是徹底被他們傷透了心,他能理解她。

喬璐的「親戚」還是斷斷續續地跟喬家聯系著,在她回北大工作後,又三番五次聯系她,目的不外乎借錢,或是幫他們家孩子找工作。

喬璐沒有跟他們撕破臉,只是很平靜地說︰「我沒錢,也沒能力。要是真有能力幫你們,大概你們也不會不要我了。」

她的親戚被噎得啞口無言,繼而咒罵她一點不念親情。喬璐淡淡地說︰「我弟是軍官,你們最好有點分寸。」

看吧,回歸到現實生活,每家都有滿地雞毛,關鍵就看怎麼處理了。喬璐對鄰里親戚都很好,就是不認她親媽媽那邊的人,誰也勸不動她。她說,善良也要有原則。

魏成林深受啟發,遂決定向喬璐學習。對他來說,辦一個鋼琴培訓機構確實可行。他在海大當過很長時間的旁听生,跟李蘭嵐的幾個弟子還保持著不錯的關系,可以跟他們合伙搞一個。正好那段時間他事業受挫,沒有那麼多演出,可以投入大量精力去忙這件事情。

只有經歷過創業,才知道要傾注多少心血。當然,那幾個月魏成林成長得也很快。暑假來臨之前,他參與制作的那張專輯發行了,他的「中央c」也成立了。名人效應加上實力支撐,招生非常火爆。

不論大小,他也當老板了。再回頭想想他之前煩惱的那些事情,跟創業的艱辛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他雖然揚眉吐氣了那麼一丟丟,但是舞台依然是他最懷念的地方。在這半年來,他登台的機會寥寥無幾,他又不太擅長表達對粉絲的感激,不知該如何回應他們「快出專輯」的呼聲。

有時候,他就在還沒有裝修好的琴房里,安靜地彈著鋼琴,低聲吟唱那些流淌在他心里的歌曲。他偶爾把這些視頻上傳到網上,重新做回網絡歌手。

微博的評論太多,但總有一個一眼就能映入眼簾。那個id每次都評論很多,從歌曲的創作背景,到歌曲想要表達的心情,她都能說得一清二楚。

那個id的名字叫做「小喬姑娘ql」,連猜都不用猜,他就知道那是誰。

從她的朋友圈來看,她的研究生生活過得非常充實,堅持打卡讀書,認真地在練功房排練新的舞蹈,跟男朋友一起去北京的大街小巷逛吃逛吃,偶爾拿著姐姐給的贈票,去看舞台劇陶冶情操。

她也常常吐槽身邊有不好的同學,吐槽競爭太過激烈,但是她還是像向日葵一樣燦爛地擁抱生活,照片里的她永遠笑容明媚,露著一顆尖尖的小虎牙。

當老板了,更成熟了,有些心事可能就要永遠地藏起來了。魏成林按著琴鍵,心想,就像閔柔說得那樣,心事還是說給鋼琴听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