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二章 夾河之戰二

第八十二章  夾河之戰二

雙方騎士廝殺短促而慘烈。

不過交戰不足半個時辰,清軍就退卻了。

倒不是清軍大敗,真正的說起來,清軍在這一場交戰之中,其實還是佔據優勢的。

尼堪決定撤退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他感受到夏軍騎兵的實力。

夏軍騎兵雖然有很多降兵,但是作為骨干的一萬多名騎兵,全部都是硬骨頭。

畢竟之前夏軍的騎兵數量很少,能擔任騎兵的,都是優中選優的,放在步卒之中,能當一個低級軍官,決計沒有問題。

這些骨干沒有出問題。

想要擊潰夏軍不大可能。

第二,就是夏軍步卒到了。

這個位置,距離夏軍步軍的距離並不是太遠,而前面打得如此激烈,曹宗瑜可能不知道嗎?曹宗瑜就派了幾個營的人馬,先行趕過來。

有步陣的接應,清軍想要打敗夏軍騎兵可能性不大。

第三,卻是後方傳來一個壞消息,讓他不得不退。

高元爵見清軍撤退了,這才松了一口氣。

雙方大戰,不足半個時辰,但是在這半個時辰之內,雙方對沖三次,落馬兩三千人之多,在這樣騎兵交鋒之中落馬,就可以認定為死亡了。

高元爵也不是沒有見過打仗的,但是與步兵交鋒不同,雙方騎兵在戰場之上全部是動起來,跟隨大隊騎兵沖鋒。

根本沒有堅陣作為憑依。

而在萬馬奔騰之中,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安全。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一柄長刀,或者一根長箭,就能要了他的命。

而且夏軍之中的很多降兵在這樣的戰斗之中,都有一些動搖了。

如果不說夏軍下面將領防範的嚴密,說不定就有局部崩潰的局面。

大戰的時候,有一個人崩潰,下面的就防不住了。

一想起這里高元爵背後就冷汗直流。

高元爵看見張勇的旗幟,心中對張勇心中生出幾分感激,特別是沖陣的時候,張勇沖在最前面,所向無敵。

這種勇將,誰見了都喜歡。

只是看見了張勇,高元爵自然也想起了金聲桓。咬著牙問道︰「金聲桓在什麼地方?」

李本深說道︰「不知道,這一件事情,你只需告訴唐王殿下便是了,不要多說,畢竟金聲桓是衛王的人,而且在唐王麾下听用也有好一陣子了。」

「疏不間親。」

高元爵深吸一口氣,在高杰死後,高元爵在講武堂之中坐了好

幾年冷板凳,這幾年冷板凳,也讓高元爵的性子,接受了很大的磨礪。他自然明白李本深所言的事情,低聲說道︰「我知道了。」

高元爵帶著本部人馬回到了大營之中,拜見曹宗瑜,講明戰況。在最後一句只是帶了一句,道︰「我令傳令兵召金聲桓將軍,卻不見金聲桓將軍回轉,莫不是他出事了,如果這樣,卻是我的過錯了。」

曹宗瑜微微一笑,他哪里不知道高元爵的弦外之音,說道︰「金聲桓已經傳來消息,他已經繞過清軍各部,追著洪承疇而去了。」

曹宗瑜抬頭看看即將落下的太陽,說道︰「這個時候,他應該已經見到了洪承疇的大營。」

高元爵一听,心中大恨。暗道︰「好一個金聲桓。」

在他看來,金聲桓分明用他們來吸引清軍的注意力,自己去直搗清軍大營。一時間臉上只能勉強留著一些笑容。

曹宗瑜所料不錯。金聲桓此刻就在清軍大營外面。

萬余騎兵都隱藏一大片蘆葦蕩之中。

「大人。」金聲桓身邊的將領在金聲桓身邊小事嘀咕道︰「這樣擺淮國公一下,是不是不大好啊?」

金聲桓冷笑一聲,道︰「有什麼不好的。以我的本事這一場大戰下來,難不成還弄不到一個國公嗎?何必怕那個乳臭小兒。」

金聲桓目光看向清軍的大營,說道︰「老子,早就想給洪承疇一下了。」

這一口氣,金聲桓憋了好久了。

之前清軍騎兵勢大,幾乎就在夏軍行軍路線一里外徘徊不定,金聲桓的任務,就是驅除清軍騎兵。

但是卻又不敢遠離夏軍步陣,該因距離遠了,夏軍步陣不能支援,金聲桓這一點騎兵,被清軍吃得干干淨淨,也一點也不奇怪。

一直被動挨打,金聲桓從來不是這般忍氣吞聲的人,心中無數次,想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只是沒有充足的騎兵,這個想法僅僅是想想而已。

後來,夏軍各路騎兵都來了。

但是讓金聲桓不爽的事情發生了,他居然歸為高元爵麾下。

在他看來,這一點也不公平。所以他心中想要建功立業的心思,就越發急迫起來。所以當夏軍騎兵與清軍騎兵戰起的時候。

他權衡利弊之後,覺得他即便過去,也不會對局面有什麼改善。反而選擇了另外一條危險的道路,繞過清軍騎兵,北上百余里,向清軍大營而來。

他為了防止高元爵反對,他直接將計劃捅到了曹宗瑜這邊。

他在曹宗瑜麾下時間長了,也知道曹宗瑜對部下這種

先斬後奏的舉動,只有一個判斷標準,有是能不能得勝。

如果能夠勝利,這板子就高高的舉起,輕輕的放下,即便是有人責難,也會護住。

但是如果打不勝,對不起了,兩罪並罰。

或許不會斬首示眾,但是也會好一陣苦頭要吃。

所以,他這樣做其實也冒了極大的風險。

他一直覺得他冒得風險值得。只是此刻看著清軍的營地,金聲桓頓時覺得一絲苦澀之意涌上心頭。

一揮手一巴掌打在臉上,將蘆葦叢中,嗡嗡的蚊子打死一個,一看掌心留了不少血,卻不知道這血,是不是金聲桓自己的。

「好賊子,這簡直是烏龜殼啊。」金聲桓只看得牙疼。

洪承疇作為而今戰場之上資歷最老的將領,可以說全天下的精力,幾乎都是洪承疇的後輩。別的不好說,但是在作戰經驗之上,可謂豐富之極。

所以,想從洪承疇營地之中,找到破綻所在簡直是不可能的。

是的。

清軍的營地很大。

似乎是五千人為一營,營與營之間,環環相扣,輜重在中間,戰兵在外,長壕木寨,一絲不苟。

要知道,這里並非洪承疇長久駐扎的地方。洪承疇不過是被眼前的河道,攔住了去路。

這一條河,就叫夾河。

是的。

靖難之役中,朱棣與南軍就有一場夾河大戰。

河北無數河流都是匯入海河之中,從天津衛出海,或者流入運河之中。

其實如果大軍行進的話,最好是乘船順流而下,到了天津衛再轉運河,去北京城。這一路都不用下船。

會大大減輕士卒的疲憊。

只是天津衛已經失守。夏軍在水面的實力,要遠遠超過了清軍。

讓清軍坐船,還不如等上一日,搭建好浮橋,大軍過河方便。

之前有清軍騎兵騷擾,清軍步卒走的不快,但是夏軍士卒更是龜速前行。所以洪承疇有的是時間。這才在這里慢條斯理的安營扎寨,搭橋渡河。

「不行,我雖然繞過清軍騎兵大隊人馬,但是大隊騎兵過境,怎麼可能一點痕跡都沒有啊?估計這個時候清軍騎兵已經回來了,如果再選不出突破口。我也不能在這里久留了。」金聲桓心中有著急。

他看來看去,都覺得憑他這一點騎兵,想要踹營,根本不可能。但是讓他如此退下去,他也不願意。

忽然之間,金聲桓目光死死的釘在一堆大大小小的船只木料之上了,他福至心靈,忽然之間有了主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