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揚州

第四十八章  揚州

天下大勢一日千里。

變化之快,讓人應接不暇。

張軒都覺得對天下之勢失去了控制了。

成都之戰結束,但是武關之戰,襄城之戰,洛陽之戰,相繼爆發,汝州,臨潁一帶,雙方軍隊交鋒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打得也相當慘烈。

再往東,廬州一帶,夏軍一方想要迂回到清軍之後,清軍也死守城垣,半步不退。

以揚州城為中心數百里的城堡,正在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一點一點的拔除。

洪承疇真是一把又老又硬的死骨頭。

他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讓各城堡對他死心塌地,即便被圍困之下,也決計沒有投降之心,都死戰到到底。

最少在攻破城堡之前。決計不會有人投降的。

一座城堡,即便是夯土而成的。

也需要數日,甚至十幾日的轟擊,才能砸開。

雖然洪承疇不知道西方稜堡,但是他修建的這些城堡,已經有稜堡的相當多的特征了。讓張軒頭疼之極。

按著這個速度,雖然揚州城距離長江不遠,但是半個月之內,不可能攻到揚州城之下。

即便是到了揚州城之下,也不好辦。

張軒早就知道,當初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早就不是而今的樣子了。而成為一座戰爭樞紐,江北重鎮。

洪承疇將揚州城修建的要比成都好多了。

為了守揚州城,洪承疇甚至將運河給封死,就是不讓夏軍有發揮水上優勢的可能。

從出征到而今,半個月的事情,夏軍的兵鋒終于看到了揚州城城牆。

這一路上就已經拔了四五座小城了。

張軒也明白了,洪承疇的手段。

洪承疇的手段,堪稱老辣,將士卒家眷全部放在揚州城中,大筆的賞銀,甚至還將江北的大量土地都分給了士卒。

有田有土有家眷,有恩義,又有刑罰。

再加上洪承疇在明軍之中多年的威望,大部分明軍降軍,在洪承疇的手中這一捏,似乎就變了模樣。

不過,洪承疇固然厲害,但是張軒也不差。

雖然大軍分思路,如果加上進攻廬州的一路,應該算是五路。

但是廬州這一路,不過偏師。

遼東一路也是偏師。根本不被計算在中原戰場之上。

唯有李定國的西路軍,與曹宗瑜的中路軍,與張軒帶領的東路軍。

但是如果細細算起來,還是張軒所部,人數最多,火器最多,戰斗力也是最厲害的,三年

多的修整,南京大營,江北大營,又是在張軒的眼皮底下。

時時刻刻的注意著。揚州與南京相距又太近了,大量軍用物資轉運速度極快,也是非常有效率的。

如此一來,夏軍的火力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揚州城雖然被包裹在重重保護之中。

但是在張軒看來,不過是多耗費一點時間而已。

結果早就注定了。

洪承疇面對這個的結果。也是毫無辦法。

能想的辦法,他都想了。

這是最有效的辦法了。

但是他估計這樣只能支撐兩個月。

倒不是兩個月之後,揚州城就守不住了。

洪承疇對揚州城的加固,從來準備這揚州城能守上一年,甚至兩年,或許更多。

只是洪承疇預計,當兩個月之後,揚州附近大大小小城堡都被一座一座打下來之後,洪承疇想要撤走卻是不行了。

洪承疇心中長嘆,暗道︰「也不知道這個計劃,皇太後到底準不準。」

洪承疇可以說是最了解南朝的清軍將領,原因很簡單,洪承疇距離南京最近,一道長江雖然寬闊,但是卻不能擋住兩岸的來往。

源源不斷的情報從長江南岸傳到洪承疇手中,有些事情,北京都不大清楚,但是洪承疇卻最為清楚。

越是清楚南朝的實力,洪承疇心中就越沒有底。

但是洪承疇不得已降清,已經是罵名累累了,難不成還想當三姓家奴不成,即便是看出了兩國的差距。這局面也要維持下來。

故而整個江淮之間,清軍根本沒有與夏軍決戰的意思,所有戰術都基于一個守字,就可以看出洪承疇的心態。

但是他並不覺得,他這些手段,能夠擋住夏朝大軍。

他還有預備了一招殺手 。

只是這一招太傷天和了,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想用的。但是而今卻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在龍門之戰後,他就將這個計劃上報給了皇太後。

求皇太後批準。

此刻他心中居然有一時期盼,期盼皇太後不答應這個計劃。

而此刻北京乾清宮之中,一個人正跪在地面上。

順治看著手中的奏疏,一時間看得雙手顫抖,說道︰「這——,這——」一時間語無倫次,幾乎說不出完整的話來。他整頓了一下思路,才說道︰「非如此不可?」

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的聲音沙啞的嚇人。

「洪太傅的意思,除此之外,他想不出其他辦法阻擋南朝,而且如果南朝利用運河,一路北上,就會出現南朝武興

北伐的局面。」這個人說道;「當初有睿親王親臨戰陣,做雷霆一擊,方才挽回了危局。而今鄭親王在洛陽,已經月兌不開身了,如果讓南朝完成前明北伐的故計,先攻山東,再下河南,收攏西北,再取北京。這局面不好收拾。」

「故而無論如何,不能讓南朝皇帝過黃河。」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這個人抬起頭來說道。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侯方域。

侯方域離開南京之後,尋了好些門路,才到了洪承疇帳下听用,為洪承疇辦事,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會落在他手中。

一時間他心中恍惚之極,不知道該喜,該憂。喜的是只要這一件事情做好了,定然能平步青雲,簡在帝心,只是這一件事情,也太缺德一點了。恐怕後世要留下萬古罵名。

如果尋常官員也就算了。

侯方域畢竟是文學之士,從小讀聖賢書,卻不是為了做今日之事。

只是事到如今,他不想做也不行了。

商丘侯家數百口人都在他身後,他一個拒絕簡單,隨即就是滿門上下雞犬不留。因為這樣的事情,決計不能走漏風聲。

所以,他只有一個選擇了。親手完成這一件事情。

順治還在哪里猶豫不絕的時候,皇太後卻已經問道︰「洪先生,以此計,可以擋住南朝皇帝嗎?」

侯方域說道︰「決計沒有問題。」

「好。」皇太後說道︰「哀家與皇帝既然將南方的事情,都交給了洪先生,是信得過洪先生,這些事情,就不用向我們匯報了,洪先生自己決斷即可。」

順治張張嘴,最後還是閉上了。

這一段時間,順治心中很是不安。

他沒有想到,看似太太平平的大清江山,到了他手中,就烽煙四起了。所以在很多時候,沒有底氣與皇太後爭。

皇太後已經開口了,他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了。

侯方域是何等精明的人,一听皇太後的話,就知道,皇太後的意思了,他同意了這個方案,但是決計不會落在字上。

一切都要是洪承疇自己所為。與大清朝廷,與皇太後與皇帝沒有任何關系。

侯方域心中警鐘長鳴。一邊說道︰「臣遵旨。」一邊在心中暗道︰「我要給自己找一條後路。」

人與人不一樣,洪承疇降清之事,讓他們聲明狼藉。洪承疇一心想要洗刷名聲,讓世人知道他是正確的,這也是洪承疇對大清如此賣力的原因所在。

這樣的事情,他萬萬不想沾手,定然向下推。

但是侯方域也不想沾手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