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事緩則圓

第二十六章   事緩則圓

順治回到自己宮中,就大發脾氣。將宮中的東西亂摔,這些名貴的官窯瓷器,一個個砸在地面之上,碎成粉碎。

「啪。」的一聲,無數碎片飛濺在皇太後的花盆底鞋前。

皇太後見狀,一揮手,所有太監與宮女都撤了下去。只剩下母子兩人。

順治也看見皇太後,不過多生氣,還是畢恭畢敬的行禮說道︰「兒臣見過額娘。」

皇太後踩過地面上的瓷器碎片,在順治的攙扶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好,母子兩人都不說話,好一陣子,皇太後才說道︰「我知道,你恨不得親手殺了多爾袞,但是而今多爾袞已經死了。你還如此放不下嗎?」

順治沒有說話。

有時候不說話,也是一種表示。

皇太後嘆息一聲,說道︰「皇兒,你也大了,用不了多久,你就要親政了。有些事情不能意氣用事。」

「而今天下危如累卵,南朝步步緊逼,南朝皇帝一心一意想要北伐,先後與朝鮮,四川與朝廷交戰,朝廷連連失利,一個弄不過,就是一潰千里,多爾袞這才坐不住,才親往遼東,一心想要除掉鄭成功,斷南朝一步,惜哉功敗垂成,天不假年。」

「哼。」順治心中暗道︰「也是放出風聲,才氣死這老賊。」

皇太後目光深深的看了順治一眼,順治頓時有一絲緊張,頓時避過皇太後的目光。一時間也有些忐忑,卻不知道,他當時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瞞過皇太後的耳目。

皇太後也不深究這些了,說道︰「我知道,你不喜歡多爾袞,也不喜歡阿濟格,你要多考慮一下大局。只是大局穩定了,祖宗傳下的基業能夠保全,其余的事情,倒是還不是任你處置嗎?」

順治別的話,沒有听進去,但是這一句話倒是听進去了,他抬起頭來,說道︰「額娘,這可是你說的。」

皇太後說道︰「自然。」

順治說道︰「好。朕等著。」

孩子越大,越有主見了。皇太後也有些奈何不了順治了。

順治這邊點頭,一切阻力都沒有了,故而不多時,北京就發布了多爾袞的喪訊,並追封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以皇帝的規格下葬,並授阿濟格為攝政王,同時也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為攝政王。

鄭親王本來就是攝政王的頭餃,不過,當時為了避免與多爾袞沖突,所以退讓。

不管怎麼說,阿濟格畢竟不是多爾袞。多爾袞能做的事情,阿濟格即便是接管了

多爾袞的勢力,也未必能做道的。

如此清廷就進入左右攝政王秉政的時局。

一時間平靜無事,似乎多爾袞之死,就好像是一塊小石頭投入平靜的水面,引起一絲波瀾,隨即消失不見了。

北京城中的消息,傳到了南京,南京朝廷之上,一時間失聲。

南京乾清宮之中,張軒坐在主位之上,左右分內閣與樞密院大臣落座。

張軒閉上眼楮,捏著鼻梁。用力的在黑暗的視界之中,按出各種各樣斑斕的色塊。心中很是失望。

他之所以失望,是因為他失策了。

內閣以張質為首的文臣,與樞密院以袁時中為首的武將,他們爭論的焦點,都在要不要大舉北伐,以及朝廷的錢糧是否足夠支撐。但是他們有一個共識,就是多爾袞之死,定然會給清廷帶來混亂。

唯一區別的是混亂的大小而已。

這是北伐可乘之機。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多爾袞之死,這樣大事,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過去了。似乎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北京城中的權力結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大抵是阿濟格換了多爾袞而已。

也就是說,張軒之前所想的種種策略,都落空了。

張軒如何能不失望。

他睜開眼楮,嘆息一聲,說道︰「事到如今,清廷處置無懈可擊,北伐的時機不到,諸位這幾天都累了,好生回去休息幾日,這三日不上朝,就當是我對多爾袞的尊重吧。」

「陛下。」文安之猛地起身,說道︰「北京之事,決計沒有結束,而僅僅是一個開始。」

張軒微微有些奇怪,因為文臣一邊,幾乎眾口一詞,想要勸說張軒暫緩北伐,而今北方的局勢,是有利于他們,張軒看得清清楚楚,當北京的消息傳來,張質與姚啟聖可以長出一口氣啊。

只是文安之這又要說些什麼?

張軒說道︰「文先生,覺得北京還有變數。」

文安之說道︰「陛下,阿濟格此人比多爾袞如何?」

張軒說道︰「不如。」

文安之說道︰「多爾袞攝政之時,清帝不過九歲孩童,而今清帝已經是少年了。又有清廷太後,鄭王,禮王,等宗室王宮護持,外有北方將門為姻親,大勢比之當初好了不知道多少,而阿濟格此人何止不如多爾袞,是遠遠不如。為人粗暴,以不識書為能。如此滿清的漢臣,定然從之歸清帝。如此不過數年,阿濟格必然失勢。」

「而阿濟格豈是那種束手就擒之輩。」

「清廷必亂。」

張軒听了,有些失望,說道︰「這我知道。只是我軍又不能時時刻刻等著北伐吧。」

文安之說道︰「臣之意,非為北伐,而是使清廷內亂,不管怎麼說,彼內亂,就是我朝之喜。」

張軒說道︰「文先生的意思是?」

文安之說道︰「以臣之見,清廷之所以如此平穩,就是因為我朝大軍在側,讓他們不敢有亂。而今我朝大軍不在的話。他們才敢起別的心思。」

袁時中冷笑一聲,說道︰「如何才能我朝大軍不在?難不成讓全軍撤退嗎?拱手相讓?」

「不。」文安之說道︰「與清軍議和。」

議和這兩個字一出來,所有人都愣住了。

自從張軒上一次以強烈的態度抵制議和之後,議和這兩個字,在大夏朝廷之上,就成為了禁忌詞匯,萬萬沒有想到文安之居然敢說出來。

張軒眉頭拱起,嘴唇微微抿著。卻已經表現出不耐的樣子。

文安之說道︰「只要我朝議和,與清廷修秦晉之好,才能讓清廷放下提防,阿濟格與小皇帝的沖突才能爆發。」

「我朝議和,東虜就信嗎?」張軒說道。

他一時分辨不清楚,文安之到底是為了迷糊清廷使之內亂,才提議和這一件事情,還是想要議和,才尋得借口。

「無須他們信我朝的誠意。」文安之說道︰「只需讓他們知道,這幾年戰事,我朝財源枯竭,人困馬乏,想修整一段時間。明為議和,實為停戰。將來還有卷土重來之日。」

「他們會信嗎?」袁時中說道︰「東虜明知道,他們還會再打過來,他們就會內亂。」

「自然。」文安之說道︰「只需給東虜一個喘息之極,我們在解決我們自己問題的同時,清軍也會解決他們的問題。」

「而清廷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阿濟格,唯有朝中政事穩定了,才有可能戰勝于外,如果清廷朝綱如此紊亂,想要大勝我朝,是決計不可能的。」

「即便他們擔心我們有詐,也不得不為,因為這一件事情總要解決的,還有即便小皇帝不想解決,阿濟格未必不想解決。」

「他們雙方已入困籠。必有一死,雙方都知道這一點。」

張軒听了,心中有些矛盾,他本意是決計不提和議之事,只是而今,似乎能通過議和制造一個機會,一個北伐的機會。

到底要不要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