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三章 金州衛之戰二

第十三章   金州衛之戰二

圖海將夏軍所的陣勢,都試探了一次。

只是鄭成功在陸戰上雖然不如海戰那麼厲害,但是鄭成功也是一戰戰打出來的,不算是生手。

而且在夏朝的軍事體系之中,最看重的就是軍陣了。

大量講武堂軍官,他在講武堂之中學習最多的也是軍陣變化了。不管是步兵為了對抗騎兵,還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出火銃,火炮的威力,這都是最最重要的一門課。

凡是講武堂出身的軍官沒有不通的。

所以,即便根本不用鄭成功操心,夏軍擺出的陣勢也是無懈可擊的。圖海陷陣數次,丟下來不少人馬,也試過,在馬上借助馬力,將手榴-彈,遠遠的砸進夏軍隊列之中。

隨即再放馬沖擊。

但是這樣的攻勢,依然很難撼動,夏軍陣勢。

首先,夏軍後面坐鎮的是紅夷大炮。紅夷大炮高達數里的射程,讓它能覆蓋整個戰場。

對于紅夷大炮在戰場上的效果如何,圖海剛剛開始,還沒有太明顯的感受,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清軍列陣的地方,退後一兩里,原因很簡單,紅夷大炮準頭不行。但是大隊人馬列陣還是很容易轟擊的。

所以圖海一來到陣前,還沒有動手,首先遇見的就是紅夷大炮的轟擊。

幾枚炮彈僅僅打死三五騎而已,這還是騎兵剛剛出發,聚集的比較密集。

幾乎在第一炮落地的時候,清軍騎兵就好像是驚馬一般,瞬間散開,緊跟著第一炮的幾炮,都是打在空地上。全部落空了。

不過,即便如此,對清軍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最少騎兵在夏軍軍陣兩里外就要分散開來,以一隊百余騎的隊伍躲避炮火的打擊。

如此一來,這首先就很成問題。

畢竟騎兵這東西也是需要數量的,即便是他用手-榴彈炸出一兩個缺口,後面沒有大量的騎兵沖擊進去,是決計不可能沖開陣勢。即便是佔據了一點優勢,也會被人海所樣掉的。

僅僅這一點,就相當不妙了。

更不要說,夏軍步陣之中,還有不少火銃火炮,火力相當密集的。

圖海試探了好幾次,只能回來向阿濟格稟報道︰「奴才出戰不利,請王爺責罰。」

阿濟格舉著千里鏡都沒有放下來,說道︰「我都看見了。」自從圖海出擊之後,阿濟格一直遠遠的用千里鏡看著,圖海一舉一動都在阿濟格眼中,圖海的舉動,不能說沒有錯處,但也大體沒有是錯誤。

即便是他親自上陣,大抵也不過如此。

這並非圖海這個人有什麼問題,而是雙方戰力之間差距在這里的。

所以阿濟格並沒有責怪圖海的意思。

圖海跪在馬下,他微微猶豫了一分,說道︰「王爺,夏軍的陣勢不可強攻。」

阿濟格微微一笑,將千里鏡給放下來,說道︰「打仗,要有耐心,傳令就地休息。」

阿濟格一聲令下,大部分清軍都就地休息,雖然還有清軍騎兵沒有一絲消停。戰場之上,時不時的掀起激烈的爆炸之聲。但是整體之上,卻是趨于平靜。

似乎雙方在進行一種奇怪的靜默戰爭之中。

不過鄭成功卻很清楚。

這是騎兵的慣用伎倆。

他在等待夏軍步陣疲憊。

畢竟在戰場之上列陣堅守,並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是相當消耗體力,與意志力的事情。

畢竟還請清軍騎兵的騷擾,不要看清軍在休息就放松警惕,只要一放松警惕,阿濟格就有可能在頃刻之間,沖了過來,發動起攻勢。

騎兵在機動速度上的優勢,的確讓人羨慕,那麼只是在戰場之上。

不過,這樣的手段,只能說是小伎倆。

整個戰場並不是太寬,總共不超過三四里,而夏軍的營地也稍稍高一點。

後面有營地作為依靠。

隨時有補給,所以夏軍可以堅持下來的時間,相當之長。而且夏軍軍陣也有足夠的厚度。

應對起這樣的事情,簡直是輕而易舉的。

鄭成功一聲吩咐,在清軍面前,夏軍前後軍陣換了地方。

而且這交接之間,也沒有讓阿濟格發現可以進攻的破綻。

這樣一來,戰事就苦悶多了。就這樣對峙了一天,雙方才死了百余人而已。百余人的傷亡,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是相當大了。

但是這聚集了將近十萬人大戰來說,簡直與沒打一樣。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大軍從朝鮮到這里,一路的非戰斗減員,都有幾十個了。

這說明根本沒有什麼戰斗發生。

而且雙方都是相當的有耐心的,今後幾日,這里都是這個樣子。

金州衛這里的戰事,還在僵持不下。

鳳凰城這邊,卻有了進展。

經過數日炮火轟擊,梁化鳳重要轟開了鳳凰城的城牆,隨即日本軍沖了上來,經過一日的廝殺,終于奪下來鳳凰城。

而此刻梁化鳳在士卒的簇擁之下,走進了鳳凰城之中。

鳳凰城作為明軍所建立的軍事城堡之

一,從建造一開始,就處于軍事目的。所以鳳凰城選址就處于一處高地,梁化鳳是一步步向上走,這才能走進鳳凰城之中。

不過,一入鳳凰城之中。梁化鳳就聞到一股刺鼻的血腥之味,不大的鳳凰城之中,到處都有尸體。

有朝鮮人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遼東人尸體。

梁化鳳心中嘆息一聲。卻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一部分是日本人的原因。

日本人的本性如此,倭寇的殘暴不是一日兩日了,即便是梁化鳳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而今正在用人之際,讓人上陣拼殺,總要給一點好處吧。

不過,梁化鳳已經下了嚴令,只要反抗的人才能殺,濫殺無辜,定然會處置他們的。

所以,今日這個場面。不僅僅是日本人的原因。

而是民心的問題。

有些事情,在梁化鳳進入遼東之前,他還沒有想過,但是只有真正進入遼東之後,才真正明白一件事情。

遼東與關內決計不同。

在關內,不管哪個省份的民心,都不在清廷,即便是北京城中,被清軍圈地政策弄得,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清廷並不滿意。

但是在遼東卻不一樣。

真正可以用隆中對中,描述東吳的話,即東虜居遼東,以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雖然老奴晚年,在遼東造成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但是雖然黃台吉統治,人們都忘記了之前的慘劇。

凡是剩下的遼東百姓,都是東虜的死忠。

在遼東百姓心中,早就將東虜當成了正朔。所以才有這種自發抵抗夏軍的進攻。

而此刻梁化鳳才真正有一種,身在異國的感覺,之前雖然在朝鮮打仗,是真正在異國他鄉,最少百姓大部分都不通漢語,都語言不通。但是朝鮮百姓卻願意為夏軍效力,各種情報支持,甚至作為民夫援助軍需。

但是在此地,似乎山間獵戶都對他們有敵意,所以每行進一步,都要小心。

甚至行軍的時候,從高處都有落石滾木,砸死砸傷不少士卒。卻找不到人手,一看就知道是本地人做的。

這種戰戰兢兢的感覺,讓梁化鳳很不舒服。讓他心中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只是他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下去的。

面對眼前的一切,他只能輕輕一嘆,說道︰「將尸體收拾干淨,深埋。而今夏天快來。不要弄出瘟疫。」

「是。」立即有人答應一聲。

「繼續進軍,目標連山關。」梁化鳳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