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章 碧蹄館之戰三

第一百八十章

碧蹄館之戰三  

不能說周昌的預見不準確,因為他很快就淪落到腥風血雨之間了。

因為朝鮮這一點點騎兵,僅僅一個回合,就被清軍給打散了,一瞬間落花流水,星雲流散,周昌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就發現身邊只剩下幾十騎護衛著韓王。

不管怎麼說,朝鮮李氏也享國二百余年了。身邊豈能沒有幾個英武之士,成建制能打仗的軍隊或許找不出來,但是幾十個侍衛高手卻是有的。只是這幾十個人根本挽回不了戰局。

一時間局面岌岌可危,韓王與周昌被保護在最中間,清軍騎兵四面八方的殺了過來。

片刻之間,周昌就渾身是血了。

不是周昌的血,而是身邊的侍衛的血,韓王嚇得瑟瑟發抖,幾乎連韁繩都抓不住了,周昌倒也果決,拿出手銃來,抽空一銃,將一名清軍騎兵射翻在地。周昌連忙馬上填裝火藥。

這手銃是周昌準備來朝鮮的時候,專門從制造局搞來的,他日日習練,用以護身。平日片刻之間,就能填裝完畢,但是這個時候,卻發雙手不住的發抖,無論如何都做不好。

就在這個時候,他眼前一亮。卻是刀光。

刀光先至,刀鋒追著刀光,向周昌頭上斬來。這刀光正好落在周昌的雙目之間,周昌只覺得眼前一亮,除卻一抹刀鋒什麼都看不見,忽然听見弓弦崩得一響。頓時眼前一黑,一名清兵在他身側墜馬。惹得他的坐騎也有些慌亂。

他這才發現有百余騎兵從殺了過來,領頭的人卻是有過數面之緣的馬三寶。他立即喊道︰「此乃朝鮮王。」

馬三寶駐守過江華島一陣子,對周昌與韓王,雖然不熟悉,但是卻都認識,此刻卻有一些認不出來了,平日極重風度的朝鮮王,臉色蒼白,倉皇如犬。而周昌渾身是血,臉上也有道道血痕,似乎是飛濺上面的。

一確認兩人的身份,馬三寶立即知道輕重,二話不說,命麾下士卒將周昌,韓王等護衛在中間,一並殺出重圍向漢城方向而去了。

向東南方向數里,就听見喊殺之聲,馬三寶遠遠眺望,立即放下心來。

因為雖然馬三寶看不真切,卻也能听出炮火齊鳴,就知道清軍尚且沒有破陣。既然如此,就說明越王那邊暫時沒有危險。馬三寶不敢停留,只是草草看出清軍陣勢的薄弱之處,快馬加鞭,以自己為鋒矢,硬生生的破陣而入。

清軍都是騎兵,本就不注意陣勢。再加上馬三

寶出現的突然,一時間清軍還沒有來得及應對,馬三寶已經來到了鄭成功軍陣之前。

「嗚嗚。」的號角之聲,清軍暫且退兵。

清軍潮水一般退下來,夏軍陣前安靜下來。

馬三寶此刻看去,卻見地面上有很清晰的界限,就在陣前數步的距離上,在這個距離外面,多是稀稀疏疏的清軍尸體,但是這個界限以內,卻是層層疊疊的夏軍與清軍尸體,還有戰馬的尸體。

馬三寶立即明白,這個地方是夏軍原本的陣線,只是清軍來得太過突然了。雙方在這個地方短兵相接,硬生生將夏軍軍陣給逼退了。

僅僅這一點痕跡,馬三寶就能想象到之前,廝殺多麼慘烈。越是如此,馬三寶心中就越是自責。

「馬將軍。」一個士卒過來,說道︰「王爺召見。」

馬三寶與韓王,周昌一並卻拜見鄭成功。

此刻危難之時,方見英雄本色。

鄭成功所在,以數個木箱壘為高台,鄭成功坐在一太師椅之上,神色輕松自在,似乎好像不在重圍之中。他見了三人。先問韓王情況,聲音和煦之極,只是韓王驚魂未定,言不成行。鄭成功心中輕之。不過言語之中不帶半分,只是安撫韓王,令左右護衛韓王下去休息。

其實不過是軟禁起來,一旦有變,說得要殺韓王而後快,決計不會讓韓王落于清軍手中的。

鄭成功目光落在馬三寶身上,聲音轉為嚴厲,說道︰「馬將軍,你可知罪?」

馬三寶臉色慚愧之極,轟然跪倒在地,伏首說道︰「末將知罪,但求一死。」

鄭成功一時間覺得難辦之極,如果眼前是別人,不是馬三寶,鄭成功早就一聲令下,推出去斬首示眾了。不帶半點猶豫的。

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馬三寶終究是張軒的親信。今日他殺馬三寶容易,卻不知道會不會讓張軒覺得他有別的意思。這就不好辦了。鄭成功思忖了片刻,說道︰「你作為前鋒,引大軍入圍,其罪當斬,不過觀你救韓王有功,而今又在用人之際,權且網開一面,饒過你這一次了。許你戴罪立功,大戰之後,如果有功,自可功過相抵,如果再戰不利,就休怪我無情了。」

馬三寶咬著牙說道︰「謝王爺,再有差錯。無須王爺開口,屬下提頭來見。」這一句話,倒是真情實意,對馬三寶來說,今日一戰已經不堪之極,如果有第二次,不談處罰,他自己都無法面對自己。

「王爺,」周全

斌上前說道︰「清軍來攻了。」

鄭成功立即將注意力放在即將來到清軍身上,他站起身來,拿出千里鏡,四處觀戰。他所在地面因為墊了箱子,故而他站起身來,高出尋常士卒不少,視線並不被遮擋。

將整個戰場都收入眼底。

卻見清軍四面八方而來,無數戰馬掀起的煙塵,就好像是四堵黃色的牆壁一般,遮擋住了鄭成功的視線。卻見下面無數人影正在向夏軍這邊走過來,只是鄭成功定楮一看,頓時心中暗罵道︰「卑鄙。」

因為走在最前面的並非清軍騎兵,而是密密麻麻的朝鮮百姓。

鄭成功頓時知道,清軍準備用朝鮮百姓來抵擋夏軍的火力。

鄭成功心中立即默算起來了,出漢城之後,幾乎所有士卒都輕裝前進,身上只有當日的糧食,火藥什麼的也只是隨身攜帶一些。大炮根本沒有,有的只是能跟上行軍的,虎蹲炮這類小炮而已。

每一個火銃手身上帶著火藥足夠火銃手射擊兩百多次。

倒不是不能再帶了,而是再多了也無用。

如果在短時間之內,射出二百多次,這火銃定然是炸膛了。絕無例外。如果戰斗時間長的話,自然能從後方輜重之處領取。

這些朝鮮百姓,能不能抵消了兩百多次齊射。

而在沒有火藥的情況之下,鄭成功本部人馬又能不能抵擋住清軍騎兵的進攻,鄭成功心中也是沒有底。

此刻他身邊的士卒並不多,大抵有三萬左右。

不僅僅有夏軍的人馬,還有鄭成功的親衛,鄭成功的親衛一直是鄭家嫡系人馬。畢竟鄭成功再怎麼心大,也不可能將自己的安危委于人手,必定親自掌握才放心。

不過,鄭成功也沒有將他的親衛算入戰力之中。

並非鄭成功的親衛戰力有問題,恰恰相反,鄭成功對親衛極厚,這些親衛之中,還有不少鄭家子弟,雖然訓練上大抵不如夏軍,但是以後餉為基礎,以鄭氏子弟為骨干,決計能為鄭成功戰斗到一兵一卒。

只是對鄭成功來說,如果真打到連他的親衛都上戰場的時候,幾乎已經是大勢已去。

鄭成功將目光挪開,隨即看見了後方空蕩蕩的,似乎沒有一兵一卒。自然知道是圍三缺一的故計,只要夏軍軍陣動起來,清軍就能更好的抓住夏軍的破綻所在。

鄭成功自然不會讓清軍如願的。

只是這個局面該如此破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