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章 漢江之役五

第一百一十章漢江之役五

在沒有清軍的騷擾之下,夏軍走得並不慢,不到午時就已經到了清軍營地之前。

清軍的營地雖然是當道而立,但是並非不可繞過的。

漢城附近都是漢江沖擊出來的平原,雖然並不是太大,但是繞道而行卻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樣做卻沒有什麼意義,大軍後面不遠之處,就是漢城了。即便是再繞道,清軍想要與大軍一戰,總是能夠找到機會的。

不決出一個勝負來,夏軍就休想進入漢城之中。

總就要做過一場的,早些晚些都可以。

在清軍營地四五里的地方,大軍都站定了。周輔臣在一群護衛之下,在陣前遠遠的眺望清軍的營地。

清軍的營地雖然很是簡陋,但是營地之中的士卒卻不簡陋,一個個頂盔摜甲,看上去精氣十足,雖然打著一面綠旗,不是八旗士卒,但是清軍綠營之中,也是有一些難啃的骨頭的。

清軍敢以之擋大任,就知道這一支綠營兵,決計不好對付。

更不要對付的是營地兩側,大批大批的騎兵,寂寥無聲,就好像是雕像一般。或者是樹木一般,但是但凡是有眼之人,都不會將他們擋Ch ngR n畜無害的所在。

知道在大戰之中,這些人必然有所舉動。

「梁營官,楊將軍稱你營,法度嚴謹乃是大軍之冠,連陛下都听過你的名聲,不過之前的那些名聲都是虛的,而今一戰,要讓天下人看看你的名聲到底是一真是假。」周輔臣皮鞭一揮,說道︰「為我拿下此陣。」

梁化鳳大聲說道︰「遵命。」

他隨即大步下去,站在他全營之前,如何將頭盔扯了下來,三下兩下,將鴛鴦戰襖也扯了下來,在零下的溫度之下,梁化鳳光著膀子,配這一把腰刀。因為他剛剛投過夏軍不過一有余,當初在清軍的發型是金錢鼠尾,而今雖然養了一陣子,但是還是沒有養好。故而頭發也披散開來,不過齊肩而已。

渾如一野人一般。

他一把將身後的他將旗給奪了過來,站在隊列一側,大吼一聲︰「兄弟們跟我來。」

隨即隆隆的鼓聲想起。

這鼓聲沉重之極,似乎帶上了一絲秦腔的韻味。

梁化鳳所部大部分都是秦人,雖然他投降之後,為了加強控制,有一些軍官與士卒調出去了,也有一些新人調進來,但是並不能改變這一軍百分之五十之上的士卒都是秦兵的事實。

此刻梁

化鳳以身作則,大隊士卒都激發士氣,這陣勢緩緩的散開。人與人之間相距一步之遠,而火銃兵與長槍兵雜編在一起,雖然只有三千人,但是一鋪展開來,居然有一里多寬。

更讓人不看思議的是,這士卒都分散開來了,但是居然行止依然整齊劃一,天下之間似乎只有一個聲音,就是他們的腳步聲,三千腳步都踏在一起,化為一聲。

周輔臣見狀,心中也微微感嘆。這梁化鳳真是有幾分練兵之能。隨即一揮手,又兩個營從梁化鳳營身後兩側向前行軍,不過他們的隊形是密集的隊形,就是為了護住梁化鳳的側後。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狀態。

如果以密集的隊形進攻的話,在清軍的火炮與火器之下,定然死傷慘重。

自從鐵模鑄炮法傳播開來之後,最大的影響就是火炮的成本降低了。軍中火炮的增多,增加最多的還不是大炮,而是小炮。如虎蹲炮,佛郎機炮這些小炮,簡直可以用泛濫來形容。

不管怎樣的仗,不拉出來幾十門,都不好意思與人打招呼了。

步卒的攻弱守強,就成為了現實。

攻一地屢攻不下,不能硬沖軍陣,這些事情也逐漸進入而今名將的眼中。不僅僅是清軍騎兵不願意硬沖夏軍步陣,就是夏軍騎兵也不會硬沖清軍的步陣,當然這與夏軍的騎兵寶貴有關系,但是關系並不是太大。

這就是火器普遍化使用帶來的影響。

但是步兵是以密集軍陣對抗騎兵的,卻不能以密集的軍陣進攻敵人。而今梁化鳳所用的疏陣,就是一種軍事嘗試。

說實話,這樣的情況,張軒一時間也沒有什麼辦法好想的。、

難道雙方與西方那樣排隊槍斃嗎?

不,決計不可能的。

倒不是排隊槍斃這種戰術不行。也許將來有一人,雙方斗于狹窄的巷道之中。不得不如此。

不對,即便是雙方斗于巷道之中,將領的想法定然是想辦法引敵軍來攻我。最後到不得已才會想排隊槍斃一般打仗。

而且即便你想這樣打,對方未必想。

在張軒的軍事思想的影響之下,下面很多年輕將領之中,也分出很多派系,又很多戰術戰略上的設想。有主張重炮制敵的,有主張淺攻蠶食,步步侵攻的,唯獨沒有主張排隊槍斃的。

甚至都沒有人想到?

這或許是東西方哲學的不同。

而面對對方密集的火力,排疏陣已經是很多人的共識了,

但是要怎麼樣的疏陣,才是最合適的,而今還沒有一定之說。而梁化鳳的做法,就是其中的嘗試之一。

不過,這話樣子如何對抗清軍的騎兵沖擊?

這一點讓周輔臣有些憂心。

這一點不僅僅引起了周輔臣的憂心,也引起了阿濟格的好奇。他既然好奇了,就要派人來試試。一聲令下,有千余騎從一側殺出來,向梁化鳳軍陣殺了過來。

梁化鳳一見清軍騎兵出現,不驚反喜。手中大旗一揮。

梁化鳳一營,瞬息之間變陣了。

他們並非一是一哨為一個方陣,而是以一個百戶為一個方陣,不大的戰場之中,就有了三十個方陣,這三十個方陣都是長槍如林,仿佛刺蝟一般的向外面刺了過去。

而在這些刺蝟之下,一根根火銃都已經準備好了。同時準備好的還有手榴-彈,隨時想向外面扔過去。

千余騎沖在最前面的一個方陣之上,千余鐵騎加在急速,沖了過來。此刻騎兵借助奔馬之力,這力道絕非人力可以抵抗的。這個小小的百人方陣,人數太少了一點,不過片刻就被沖散了。

但是在沖散的時候,清軍並非沒有付出代價的,在陣陣火銃之聲,與爆炸之聲下面,幾乎同樣多的清軍死在軍陣之中。

只是這一個軍陣的破滅,並非是戰斗的結束,反而是開始。

騎兵最大的武器是速度。但是速度在沖擊第一個方陣之中,已經消耗完畢了,這里沒有讓他們再次加速的空間。而且由于慣性,他們只能向里面沖過去。

這次他們遇見的不是一個方陣,而是一個個小方陣組成的迷宮。

他們速度降低如果硬沖第二個方陣,有可能沖破,有可能沖不破,停下來,但是這四面八方都是夏軍,只要一停下來,會有什麼樣的下場。他們自然清楚的很,故而他們下意思選擇拔馬,繞過方陣,想從這方陣的縫隙之間,沖過去。等在外面重整馬隊之中,再殺回來。

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對。

馬戰大多都是這樣的,這一來一回叫做一合,當初金朝將領就叫囂︰「不打滿一百合,無以為馬軍。」說得就是這個。

但是他能想到的事情,別人會想不到嗎?

夏軍也能想到,梁化鳳也能想到,故而他們這一進來,就不要想出去了。清軍就好像進入了層層疊疊的迷宮一般,幾十個小方陣,擺在一起,雖然因為分散單薄了不少,但是卻多出了不少變化。似乎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哪里都是死路一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