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京密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京密道

聚寶門外,大報恩寺。大報恩琉璃塔上。

張軒憑欄眺望,七十米左右的高空之中,大半個南京城就好像是畫卷一般展現在張軒的眼底。南京有數道城牆,這大報恩寺琉璃塔,說起來也在外城之中,只是南京人口撐不起來這麼大的城垣,清軍的守兵也撐不起這麼大的城垣。

這些外城城牆,除卻少數地方,還保留完好之外,很多地方都已經傾頹了。根本沒有人將這里當成城牆,清軍也是如此。他們根本沒有在外城城牆與夏軍作戰的意圖。張軒也順順利利的來到了這里。

他心中不勝唏噓。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作為南京城的地標型建築,張軒來到南京第一日,就與羅玉嬌約定來登塔一觀,只是沒有想到,過了這麼多年了,張軒第一次登臨寶塔,。卻是這樣的情形之下。

七八十米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不是這個時代最高的人造建築,張軒並不肯定,但是在整個江南,都很少能看見這麼高的建築物了。

整個大報恩寺琉璃寶塔,九層八面是聚寶門外制高點,張軒想要進攻南京,將指揮部放在這里,是最好不過了,正因為如此,張軒也怕,清軍在報恩寺之中做了一些手腳,比如埋藏一些火藥。等張軒進駐之後引爆。

故而張軒是最後才進駐大報恩寺。

等夏軍大隊人馬,以大報恩寺為中心,鋪展開來,甚至秦猛等一些將領,將整個大報恩寺幾乎翻個底朝天,確保安全之後,才讓張軒進駐了。

此刻張軒俯視下面只覺得別有風味,兩軍對峙的狀態清晰的反應在張軒的瞳孔之上,甚至張軒有些嫌棄自己手中的千里鏡倍數不夠,否則的話,從這個方位,大概能將聚寶門城樓之上守將的面孔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了。

這大概也是後世太平天國戰事之中,這座寶塔毀于一旦的原因所在。

如果張軒是南京守將,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這一座寶塔給毀了。幾乎在天空之上,多出一顆眼楮,特別是在大炮大規模使用的時候,從這個位置上指揮大炮,大概準頭也能大大提升了。

張軒將發散的思維,聚集在眼上,千里鏡將他的目光掃過了聚寶門。

這聚寶門就是後世的中華門。

即便是抗日之時,中華門面對日軍的火力,也是一處堅固的屏障了,更不要說這個時候了。

數層高的城樓,最嚴密的中式防御體系,未必比西方的稜堡差上多少。其中大炮更是密集之極,更讓人諷刺的是,這南京城頭的大炮,有一些還是張軒親手布置的。分配,校射過的。

火力能將城外大部分空地,都覆蓋住。只是不知道這一部數據,清軍拿到手了沒有。

張軒一邊看,越發覺得這南京城難以攻陷,忍不住心頭火起,說道︰「錢謙益該死。」

如此堅城,如此武備,即便不堅持數月,但是堅持十幾天決計沒有問題的,從武昌到南京,順流之下,根本用不了十幾天,只要錢謙益當日堅持下去,天下局勢決計不會落到而今的地步上。

張軒放下手里千里鏡說道︰「錢謙益現在找到了嗎?」

「回稟陛下。」鄭廉說道︰「阮賊而今就在南京城中,而錢謙益已經回鄉閑居。」

張軒似乎回想到什麼了,說道︰「可是在常州?」

鄭廉說道︰「正是在常州,只是而今常州城,還不在我們手中。」

張軒當然知道,江南的現狀,雖然張軒已經派了不少官員去接管各地政權了,甚至讓張家玉擔任這個閩浙總督,轉為實職,並南直隸長江以南數府也暫時隸屬于張家玉下面。

張家玉帶了萬余士卒護衛之下,已經去了杭州。

即便如此,江南現在還是一片混亂混沌的狀態。根本沒有秩序可言,城頭上面什麼旗幟都有,在這種沒有秩序的情況之下,各地士紳大族的權力也就大大的擴張出來了。

可以說是群魔亂舞。

而錢家也是當地大族,如果沒有完全掌控常州,自然也不可能去捉拿錢謙益。

張軒說道︰「你派人盯緊了錢謙益,萬萬不能讓他跑了。」

鄭廉說道︰「是。」

張軒轉過身來,對身後的將領說道︰「諸位有何計教我攻克南京城?」

許都搶先說道︰「大軍數十萬在此,縱然南京堅城,亦可化為齏粉。臣不才,願為先鋒,為陛下取此堅城。」

張軒微微一嘆,說道︰「雖然如此,但是南京畢竟是我朝D D ,如果損傷過度,也是太祖先帝之心血。豈不可惜?」

張軒早就將南京城當做自己的東西,雖然武昌號稱西京,但是大夏範圍之內,真正適合當首都的,也只有南京。除卻南京沒有其他地方了。如果按許都的說法,架起數百門大炮,猛轟南京城,且不說,人員傷亡,單單是對南京城的破壞,將來都要張軒掏銀子來修的。

這都是固定資產,不要不當回事。

整個大報恩寺在永樂年間的造價為二百多萬兩,如果將整個南京城換算銀子,大抵是一億兩都下不來。今日一個痛快,將來大夏財政之上,就要添一個大窟窿了。

「陛下,兵危戰急之時,還是不要想這些的好,南京久拖不決,恐失四方之望。」高一功說道。

「不錯。」張軒說道︰「只是我還想,有什麼辦法能減少傷亡,還請諸位將軍暢所欲言。」

現場沉寂了一會兒,這些將軍都開始議論紛紛了。

有的說,重新選擇戰場,不將戰場放在這里。聚寶門乃是南京的正門,聚寶門內外,都是南京城內繁華地帶。但是南京城極大,並非沒有其他比較偏的地方了。

從哪里攻城,應該損失少一點。

但是隨即被否定了。

原因很簡單,凡是攻南京城,都駐扎在聚寶門外,並非沒有原因的,因為南京的附近的局面,東邊是山,西北是長江,除非張軒想在長江邊上列陣攻城,最好的還是從南邊聚寶門這邊來。

鄭成功當初就給張軒做了示範,背水列陣,如果贏的話,自然沒有說的,但是如果輸了的話,那就是徹徹底底的一場悲劇了。

所以從聚寶門附近進攻,是南京地理條件決定的,從其他方面都有各種各樣的不便。

有人提議,多路進攻,反正大軍數量足夠,張軒與袁宗第,許都等人合兵一處,再加上一路上受降的民夫,大軍有三四十萬之多。足以撐起數路攻城,讓清軍在城中顧此失彼,只要一路破城,就有足夠了。

這一點,所有人都贊同。

只是這樣一來,又要商議那一路為主,那一路為輔。更要商議誰為主攻,誰為輔助,這樣就牽扯到諸將的利益之中,下面的人各自陳詞寸步不讓。畢竟軍功對這些將軍來說,幾乎代表了一切。

而軍功是如何來的?

自然是爭來的。爭軍功,爭作戰機會,不爭的話,這軍功能自己飛到頭上嗎?

這樣的場景,張軒也都習慣了。

就在張軒靜靜听著下面的爭論的時候,李輔國從外面躡手躡腳的過來,將一封書信雙手呈給了張軒。在張軒的耳邊說道︰「皇後有一封書信,說是關乎南京攻防,要奴婢立即交給陛下。」

張軒听了點點頭,從李輔國的手中接過來,打開信封,細細看書信之中的內容。

就在張軒看書信的時候,下面的人都停止的爭論,等著張軒看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