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六章 金華之戰七

第五十六章  金華之戰七

驚喜之後,許嘉應猛地反應過來,立即下令全城動員。

「當當當。」鐘聲猛地敲響。

「咚咚咚。」鼓聲也隨即響起。

晨鐘暮鼓,本來是古代的計時工具。而此刻全部被許嘉應用做傳令工具。

一道道的火把點起來,遠遠的看過去,似乎整個金華城的亮度一下子變亮了一樣。隨即金華城西門猛地洞開,似乎大隊人馬蓄勢待發。隨時可以沖出金華城之外。

面對這個局面,本來想要立即支援對岸的杜永和不得不停止自己的行動,而是嚴陣以待,等待金華城守軍所有的可能的進攻。

所謂十倍圍之。

而在李成棟帶著大軍之後,杜永和的兵力有些薄弱,還要分布四面,如果不是有完好的工事在,杜永和都覺得這一件事情做不下去了。如果金華守軍棄城而出。杜永和未必能守得住。

權衡得失之後,杜永和只能先管眼前了。他心中暗道︰「希望那個草包振作一點吧。」

「報,王爺傳信來了。」一個侍衛上前說道。

杜永和立即打開一看,看上面指出了張先壁已經繞道東進了,他已經待著大軍回轉,大概在二日之後回來。

杜永和心中暗道︰「我的王爺啊,你的速度不能稍稍快上一些嗎?」

這個時候,杜永和也沒有什麼辦法了。

他只能悄悄的抽調自己的預備隊,準備一支勁旅,隨時準備做戰,同時他反而不敢救田起鳳,倒不是因為他對田起鳳有成見。因為他擔心如果他再搭進去數千,或者萬余軍隊,這金華之圍,就徹底沒有指望了。

當然了,懷疑田起鳳的能力也是其中一小部分。

杜永和放棄救援之後,田起鳳的下場就注定了。

天亮的時候,田起鳳的人頭早就掛在竹竿之上,在一面夏字大旗之下,受風力影響不住的翻滾,就好像是旗幟一樣。

一半士卒,就地躺在地面之上,按自己的什伍編制,與伍長什長靠在一起,發出輕輕的鼾聲,所有人都沒有帳篷。都落得滿身的露水。另一半士卒紅著眼楮在做事情。整理營地,看押俘虜。

如是等等。

畢竟張先壁知道,他們很快就要轉守為攻了。

而張先壁也沒有閑著,他此刻正在與陳鼎談判。

陳鼎听了張

先壁所言,這位涵養非常好的文人,也崩不住臉了,厲聲說道︰「絕對不行,絕對不行,千門火炮,你真以為我家殿下是冤大頭嗎?還有數十萬斤火藥。根本不可能。」

「怎麼不可能?」張先壁說道︰「我又沒有要紅夷大炮,不過是要些佛郎機炮,虎蹲炮而已,數量也不多,不過是千門而已。要知道李成棟不日即來,守城之戰,這些都是必須的。」

「誰不知道鄭家是天下豪富,不會連這麼一點東西都拿出來吧?」

陳鼎嘴里面有一絲苦澀,他幾乎不能理解張先壁的意思,什麼時候千門火炮,即便是小炮,也成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了。兩個人價值觀差距之大,簡直是無法溝通。

這卻是張先壁知道廣州制造局的產量之後,他對火炮的看法大為改觀。現在在他心里,唯有紅夷大炮,才能算得上大炮,其余的小炮,根本不算個東西。

但是鄭氏沒有這個產能。

鄭芝龍知道南京制造局的產能之後,就將鄭氏火炮大多在南京采購。故而鄭氏現存的火炮數量不少,不管是紅夷大炮還是佛郎機炮,還是虎蹲炮,但是南京失陷後,制造能力卻不是多強。

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強的制造能力。

而陳鼎又不常接觸這一方面的事情。自然是無法理解張先壁的要求,在陳鼎心中火炮的價值,還停留在數年之前,卻不知道鐵模制炮法的出現,大規模降低的鑄炮成本。

大炮的數量幾乎是直線的上升。世界已經與數年之前,大不相同了。

「報。對面來人了。」有人說道。

張先壁與陳鼎同時心中一動,說道︰「請。」

不過片刻,一個濕漉漉的人站在兩人面前,說道︰「下官閻應元拜見兩位大人。」

張先壁將兩人介紹給他們,刻意沒有說陳鼎是鄭氏的人,不想讓城中的人胡思亂想。問道︰「城中局勢如何?」

「有賴許將軍在,還算安穩,得知將軍來援之後,更是舉城歡騰不已。只是敵軍攻成以來,只是許將軍想之地,大軍來了多少人,還有大將軍對我金華城有什麼指導。也好安城中上下之心。」 閻應元說道。

張先壁听了之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而今大軍正在與清軍八旗僵持,不可輕出,故而來源的不過兩萬多人馬。我的計劃是佔據此地,與金華城呈掎角之勢,也好相互扶持。」

閻應元一听這話,心中頓時覺得不好。

他太明白清軍的實力,這一點人馬,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故而他立即將注意力放在現實問題上。根本連抱怨的心思都沒有,說道︰「城中火藥消耗甚巨,不知道將軍可否解決一些?」

張先壁立即看向了陳鼎。

陳鼎咬著牙說道︰「好,我立即下令將準備好的火藥全部送過來。」他此來本來就準備了出血,自然不會太吝嗇,而且給金華城中,與給張先壁不同,雖然陳鼎與張先壁接觸不過數日,但是他卻能感覺到,張先壁在時機危機之時,張先壁或許會逃走,但是金華城中的守軍卻是不會的。

張先壁說道︰「好,只是想要運輸快的話,還是趕快修建一道浮橋吧。有一道浮橋,這兩邊連成一氣,做什麼都方便。」

本質上來說,東陽江這一條河不算是大河,在上面修建浮橋根本沒有什麼建築上的難題,閻應元一口答應下,立即說道︰「我立即回去稟報許將軍,著手浮橋一事。」

閻應元來去匆匆,幾乎沒有與張先壁多說,連濕衣服都沒有來得及換,就回去了,不過這一次,並不是游泳,而是乘船。

閻應元見了許嘉應,兩人幾乎一拍即合。幾乎全城出動,建造浮橋。木材不夠,直接將城中的房屋給拆了。所有工匠不論男女老少,全部上陣,僅僅一天時間,一道浮橋就修建好了,好幾塊大木板推進了東陽江之中,這些木板兩側都釘著繩索,將繩索另一頭拉過岸,雙方在河岸兩側猛地用力一拉,一塊塊木板幾乎是自動歸位。

不過,半日的光景,這一道浮橋就修建好了。

兩道繃緊的繩索之中,綁著一塊塊木板,整個浮橋雖然固定在兩岸,但是依舊隨著東陽江水的沖擊之下,呈一弧形。

浮橋一修建成功之後,許嘉應就從浮橋之上過來,見了張先壁立即說道︰「拜見將軍。」

「何須如此?」張先壁說道︰「許將軍,而今也是將軍了,你我雖然有上下之分,但卻也是平階了。不用如此客氣。」說著張先壁將一封樞密院的書信轉給了許嘉應,其中就封他為雜號將軍的命令。

許嘉應只是草草一看,他對此並不是多感興趣的,畢竟金華城還在生死之間,這些虛名根本沒有用,他與閻應元之所以這麼急,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一支援軍能支撐多長時間,或者說這一條對外通道,能支撐多長時間。

而在圍城之中,時間長了,是什麼東西都缺,他要抓緊時間補給。這些亂七八糟的虛名,都是等而下之的問題。 根本不值一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