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八章 天下名將李定國

第三十八章   天下名將李定國

就在金華之戰拉開帷幕的時候,另一場大戰,已經開始了。

不過,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先動手的人,不是孫可望,而是李定國。

李定國大軍間道南下,幾乎是飛渡到了普安州,一舉拿下普安龍氏。將普安龍氏土司家小全部拿下,讓普安龍氏不得不全心全意的投奔大夏,獻出普安十二營,並全力征兵五千,為大軍助力。

普安州乃是雲南出入貴州的要道。

在明代出入雲南的驛道,有四條,不過其中通過廣西的廣南道,與通往四川的建昌道,都已經年久失修了。真正起作用的,就是烏撒道,與普安道,兩條路相距不遠,被稱為東路,與西路。

普安道就是東路。

這兩條路還有一些不同的,其中普安道是明軍進攻雲南的時候修建的,可以說是主干道,在沿途遍布衛所與驛站,人口也很繁華。足以供應大軍。而烏撒道,卻是土司一段一段的修建起來的。

如果說起來,就是普安道是主線,烏撒道是輔線。

而這個兩條路都有一個繞不過的地方,就是曲靖。

可以說曲靖就是黔滇鎖鑰。

只有能佔領曲靖,孫可望即便是千軍萬馬,也攻不出來。不過,曲靖與昆明不過咫尺之遙,即便是孫可望是一個傻子,也不會讓李定國這樣做的。

李定國佔領普安州,已經是出乎孫可望意料之外了。

普安州乃是土司龍氏世襲。再加上夏與孫可望之間的間隙,故而雙方很有默契的,都不在普安州駐扎人馬。不過,孫可望早已將普安州龍氏,掌控在手中了。

可以說此地,就是孫可望的勢力範圍。

李定國不在貴州等著孫可望大軍攻伐,反而突然前進,可以說提前將這一場大戰給點燃了。

孫可望得到消息之後,不驚反笑,說道︰「我這二弟,太過心急了。出滇之路,又不是只有這一條,他即便封鎖了普安州又如何,大軍間道而出。憑借他手中幾萬雜兵,如何能夠應對。」

孫可望立即下令,命劉文秀出烏撒。從水西攻貴陽,下貴陽之後,再南下圍攻李定國。

孫可望自提大軍,出曲靖,向普安州而去。

本來,孫可望還想等一等的,等清軍與夏軍打的更激烈一些。但是李定國這一動,讓他不得不動,否則就好像是怕了李定國。

數日之後,孫可望旗幟招展來到的普安州城下。

普安州城乃是一座小城。

也算是龍氏的根基所在,故而這普安州城,有這土司城池的風格。因為也是驛站所在,故而這一座城池也有中原城牆的規格,乃是土司與朝廷同居的一座城池。

這座城池在一座小山之上。

在貴州找平地反而比找山困難,不過這一座小山並不是太高,坡度並不太陡,城中制高點就是孔廟。城牆不過兩里多長。

此刻李定國早就將城中的百姓撤光了,不管是漢人還是夷人全部一個不留,城中有一萬五千人馬。其中萬余人馬是李定國的本部人馬,而五千人馬乃是普安龍氏的土司兵。

不過,有一句話說道,叛徒比敵人更可惡。

普安龍氏本來已經向孫可望投誠了,自然又迫于局勢投降了李定國,自然知道,孫可望決計不會放過他的。也不會放過普安龍氏的,要知道這里距離雲南不遠,知道孫可望在雲南之中,如何對付那些不听話的土司。自然不敢有一絲的怠慢。

而李定國帶來的士卒,大抵有兩萬土司兵,乃是貴州各土司的雜兵,李定國身邊有一衛隊,人並不多,都是貴州各地土司的嫡子。故而李定國才能自居險,讓這些土司兵听話。

普安州城下面,一條驛道蜿蜒而來,這一條驛道並不是太寬,很多地方,還不如後世一車道,故而在當時人的文書上常說,肩扛兩路,就是說明,在這東西兩路之上,通行最多的不是馬車,恐怕是民夫肩挑背抗。

李定國撫模著普安州城牆上的大炮,大炮並不多,總共有二十三門。李定國是一一數過的,可以說每天早上他都要看一遍,這也是他這一次來到這里最大的底氣。

就是這二十三門紅夷大炮。

在二十三門紅夷大炮,從貴州運到普安州,是李定國之前遇見的最大的困難。為了運輸這二十三門大炮,李定國以下所有人步行行軍,馬匹用來拉炮,即便如此,就在孫可望到達的前一日,這些大炮才到。

有了這些大炮,李定國一顆心算是放在肚子上了。

李定國轉過身來,對身後的土司將領說道︰「自從李某如貴州以來,對諸位如何?」

「李將軍待我們有天高地厚之恩。我等沒齒難忘。」這些土司對視一眼,說道。

李定國知道,這一句話,可以算得上馬屁,李定國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他對貴州土司,雖然不錯,百般拉攏,恩威並施,但這樣做談不上什麼天高地厚。

李定國說道︰「不敢當,李某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今日之戰,李某不求別的,只求此城不陷,各部土司不得擅自撤退。明軍我自當之。諸位只要搖旗吶喊便是了。如何?」

這些土司見李定國如此說。心中也是一定。

畢竟孫可望大軍綿延數里之遠,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幾乎將驛道給佔滿了。最少有十萬之眾,而這些土司跟著李定國過來,對李定國有多少兵馬再明白不過了。

李定國不過三萬人馬。留守貴州各地一些,安坤所部又安排在七星關上,七星關是水西的西南大門,正好卡烏撒道上,能堵住西路人馬。

李定國本部萬余人,這些土司雜兵兩萬,又收編了龍氏土司兵五千。

不過三萬五千人,而對面看上去有十幾萬人馬之多,強弱對比如此明顯,這些土司兵豈能不兩股戰戰,對這一戰沒有什麼信心。

這也是李定國非要搶先出兵的原因,他估計,如果他等孫可望到達貴陽城下再打,他麾下連三萬五千人未必有了。

雖然曹宗瑜想將廣西狼兵支援李定國,但是現在畢竟還沒有到。

「將軍此言,可是當真?」一個老土司說道。

「自然是當真。」李定國說道︰「我李定國說話,一言九鼎,從來沒有虛言。」

「好。」一個土司說道︰「我們信得過李將軍。只要這城池不陷,我們就為將軍守好後路。」

有一個人答應了,下面的人紛紛答應下來。

李定國說道︰「好。」隨即一拍手,讓人端上一壇酒,擺開一排碗。他反手拔出一把小刀,將手指劃破,擠出血來,依次滴在酒碗之中,下面的土司有一個是一個,紛紛滴血。

李定國說道︰「喝了這碗酒,大家都是血脈兄弟,敢違此盟者,天人共棄,鬼神必誅。」

下面的土司臉色微微一變。

李定國看在心上,卻也沒有在意。越是愚昧的人,越是迷信,這樣的手段,如果在北方用,李定國早就被人吃的干干淨淨,連骨頭都吐不出來,但是用在這些人身上,卻是再適合不過了。

各地土司幾乎都信奉鬼神之道。

信的花樣繁多。而且深深畏懼。

今日這一碗血酒喝下去之後,不到萬不得已,這些土司是不會退的。李定國也不指望他們拼命,或者說也明白,他們絕對沒有拼命的心思,只要能堅持到萬不得已就行了。

這一戰,還是李定國挑大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